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怎麼加入地質協會

怎麼加入地質協會

發布時間: 2021-02-16 08:43:48

中國地質學會是什麼意思

中國地質學會是來一源個由地質科學工作者組成的群眾性團體,這個學會的前身是1909年創辦的中國地學會,1922年以原中國地學會為基礎,在北京創建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質學會的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掛靠單位是原國土資源部,學會總部設在中國地質科學院。

Ⅱ 我想問一下有誰知道地質勘察編錄證怎麼考容易考嗎要符合什麼條件

這么簡單,各地勘察協會每年組織考試,你來幫我編錄,我教你,哈哈

Ⅲ 如何在地質學會個人會員服務平台上注冊繳費

登錄中國地質學會網站——會員管理——補充個人資料——提交會員申請——在線繳費專
一定要補充 個人屬資料,上傳電子照片,然後在提交會員申請裡面,申請普通會員,選擇繳費年限,然後提交審核,等審核通過了,就可以繳費了。

Ⅳ 中國地質學會的學會章程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本學會名稱為中國地質學會,英文譯名為「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縮寫為gsc。第二條 中國地質學會(以下簡稱本會)是由中國地質科學技術工作者自願組成、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法人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發展我國地質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本會代表中國地質學界參加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及其下屬學術組織。第三條 本會宗旨是團結廣大地質科技工作者遵守憲法,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在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指導下開展活動;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民主辦會的原則;積極倡導獻身、求實、創新、協作的精神和優良學風;促進地質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地質科學技術的普及與推廣,促進地質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地質科學技術與經濟相結合,促進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我國地質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第四條 本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以及掛靠單位國土資源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第五條 本會的住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中國地質科學院內),郵政編碼:100037。第二章 業務范圍第六條 本會圍繞我國地質科學技術與相關領域開展以下業務活動:一、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加強同國內外地質科技團體和地質學家的聯系;二、組織和承擔地質科學技術研究工作;三、編輯、出版、發行本會主辦的地質科技期刊;四、向社會普及地質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五、開展繼續教育,組織和承辦各類技術培訓或技術研討班、研討會等,推廣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六、受掛靠單位國土資源部委託,負責中國注冊地質師的資格認證的相關日常管理工作等;七、開展地質科技咨詢服務和地質科技開發工作;接受委託,對國家地質科技發展戰略、政策和經濟建設中的重大決策進行科技咨詢;開展地質科技項目論證、成果鑒定和獎勵評審、文獻和標準的編審、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評定等;八、發現和舉薦地質科技人才,表彰、獎勵在地質科技活動中取得優秀成績的會員和科技工作者;九、向黨和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地質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和建議,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十、承擔上級單位交辦的相關事宜和開展為會員服務的其他活動。第三章 會員第七條 本會會員分為個人會員和團體會員兩部分。第八條 個人會員包括:榮譽會員、會員、學生會員、通訊會員和外籍會員。一、入會條件凡承認本會章程,並符合下列不同類型會員條件之一者,均可提出入會申請,按審批程序批准後,成為中國地質學會會員。(一)會員1、獲得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地質科技人員;2、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及以上或具有相當技術職務的地質科技人員;3、從事科技、教育、生產等地質科技管理工作5年及以上,並熱心和積極支持本會工作,具有一定業務管理水平的管理人員。(二)學生會員1、高等院校地質類專業本科二年級及以上;2、在校碩、博研究生(不含在職研究生)。(三)榮譽會員凡年齡在70周歲及以上,並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人員,經本會常務理事會批准,可授予本會榮譽會員。1、為地質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2、為地質學會發展做出特殊貢獻的人員。(四)通訊會員現居住在港、澳、台地區或旅居國外並在本行業領域具有一定學術成就的中國籍地質科技工作者。(五)外籍會員在地質專業領域有較高造詣,並熱心參與和協助組織本學科學術交流的外籍專家、學者。二、入會程序(一)會員、學生會員,本人應向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學會提出書面申請、填寫「中國地質學會個人會員申請表」,由所在省級地質學會審批後報中國地質學會備案,頒發中國地質學會會員證。(二)榮譽會員,經本人同意,由學會分支機構、省級學會、常務理事單位提名,常務理事會批准,可成為中國地質學會榮譽會員。(三)通訊會員、外籍會員,由本會會員兩人書面推薦、本人向本會提出書面申請、填寫「中國地質學會個人會員申請表」,經本會常務理事會審議批准後頒發中國地質學會會員證。外籍會員報中國科協備案。三、權利和義務:(一)權利1、享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2、優先參加本會主辦的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考察、培訓等活動,並享有優惠的會議注冊費;3、免費或優惠獲得本會相關資料和主辦的出版物;4、享有申請本會有關獎勵或推薦有關獎勵資格的權利;5、享有對本會工作的批評、建議和監督權;6、入會自願、退會自由。(二)義務1、遵守本會章程,執行本會決議;2、維護本會的合法權益;3、完成本會交辦的任務;4、按規定繳納個人會員會費。四、會員資格及會籍管理(一)本會榮譽會員、通訊會員、外籍會員的會籍由本會直接管理;本會普通會員、學生會員由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學會管理。(二)會員調離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時,應及時到原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學會辦理會籍轉移手續;(三)會員應自覺繳納會員會費,在會員資格有效期滿六個月後仍未能及時繳納會費的將自動取消其會員資格;(四)會員被剝奪政治權利者,自動取消其會員資格;(五)會員退會或被取消會員資格後要求重新入會的,按原審批程序重新進行審批。第九條 單位會員一、入會條件凡承認中國地質學會章程,與本會行業領域有關,願意參加和支持本會組織的學術交流、科學普及、技術咨詢、人才舉薦、教育培訓等有關活動的,並具有一定科技隊伍和一定比例的本會會員,從事科研、教學、生產、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和教學機構、社會團體。二、入會程序向本會提出書面入會申請、填寫「中國地質學會團體會員申請表」,經常務理事會審議批准,即可成為本會團體會員。三、權利和義務(一)權利1、享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2、理事會換屆選舉時,擁有理事候選人的提名權;(新增)3、優先參加本會組織的國內外學術交流與科學考察、科技咨詢、科技培訓等;4、擁有申請本會有關獎項、獎勵的資格;5、優先和優惠訂閱本會主辦的學術期刊或有關資料;免費獲得本會內部刊物;6、免費在學會網站和內部刊物上刊登團體會員單位的人才、科研、教學、生產等成果有關信息;7、擁有對本會工作的批評、建議和監督權;8、入會自願、退會自由。(二)義務1、遵守本會章程,執行本會決議,維護本會的合法權益;2、及時向本會提供相關學術動態,積極開展學術交流及科學普及活動;3、按規定繳納團體會員會費;四、會員資格和會籍管理(一)團體會員單位會籍由本會統一管理;(二)不能按期繳納會費的團體會員單位將取消本會團體會員單位資格,取消會員資格後需重新入會的,需按原審批程序進行重新審批。第十條 會員會費的管理與使用一、本會各類會員會費應按財務有關規定嚴格管理,專款專用;二、收取會費需向繳費人開具由財政部門監制、民政部門統一印製的「社會團體會費收據」;三、個人會員會費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學會負責收繳與管理使用;團體會員單位會費和學會理事會費、通訊會員和外籍會員會費由本會負責收繳及管理使用;四、會員會費主要用於為會員服務性支出和補貼本會工作支出;五、本會按年度會費繳納標准收取會費,可一次性繳納五年會費,也可按年度繳納;六、會費繳納和使用情況每年向常務理事會報告,並接受會員監督。第十一條 團體會員單位應設立1-2名聯系人,負責本單位的會員發展申報、團體會費繳納及日常事務管理;第十二條 本會遵循中國科協制定的會員統一編碼規則,對個人會員進行統一編碼;第十三條 不按規定繳納會費的個人和單位,不得參與本會各項獎項的評選、不得擔任本會理事。
第十四條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第四章 領導機構和負責人第十五條 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是本會最高權力機構。一、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一)制訂、修改本會章程;(二)選舉和罷免理事會理事;(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四)制定本會工作方針和任務;(五)決定章程規定的其他重大事宜。二、會員代表的產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學會按規定分配的名額,由會員單位民主選舉產生,部分代表可由團體會員單位推舉產生,理事會現任理事和新擬任理事候選人為當然代表。三、工作程序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如遇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召開,應由常務理事會議決定後,報中國科協批准,但提前或延期召開一般不得超過一年。第十六條 理事會理事會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會開展工作,對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負責。一、理事選舉程序和條件(一)程序理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學會,各專業委員會、研究分會、工作委員會,各團體會員有關部門及單位按規定分配名額推薦候選人,經上屆常務理事會議審議後,向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提出理事候選人名單,由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會理事。(二)條件理事人選年齡應在70周歲以下,且在本行業領域有一定學術造詣、學風正派的專家、學者;在產學研第一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以及熱心學會工作並具有一定業務管理水平的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和企事業管理人員,理事可以連選連任,但不能超過兩屆,隔屆可再任。二、理事會行使的職權(一)執行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或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和常務理事;
(三)向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情況;
(四)制定本會發展規劃;
(五)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設立、變更、注銷;
(六)籌備召開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七)決定會員的入會和除名;
(八)決定副秘書長和各分支機構負責人的聘任;
(九)向國家推薦重大學術成果和優秀人才;決定本會表彰和獎勵事項;
(十)審定內部管理制度、籌集學會活動經費;
(十一)審議、決定本會其他重要工作。
三、理事會每年召開一次,遇特殊情況可以通訊方式舉行。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出席理事的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理事不能到會,可委託代表參加,並有委託投票權。
第十七條 常務理事會
本會設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理事會第一、四至十條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
一、由理事會提出常務理事候選人名單(常務理事人數不得超過理事人數的1/3),並採取無記名投票方法,選舉理事長一名、副理事長若干名、常務理事若干名、秘書長一名組成常務理事會;理事長可委託一位副理事長擔任常務副理事長。
二、常務理事會每半年召開一次,遇特殊情況可以通訊方式舉行。常務理事會須有2/3以上的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八條 學會負責人
一、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在本行業領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權威性;
(三)理事長、副理事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秘書長任職時年齡一般不超過62周歲且為專職;
(四)熱心學會工作,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刑事處罰;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學會換屆後一般不增補或變更秘書長以上負責人,確需增補或更換的,需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議,向中國科協提出申請,經審批同意後按學會章程規定進行選舉,並到民政部辦理備案等相關手續。
三、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每屆任期五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對任期內業績突出的秘書長,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名,全國會員代表大會2/3以上會員代表表決通過,報中國科協審查並經民政部批准,可再延長一屆任期。
四、理事長為本會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代表本會簽署有關重要文件。特殊情況下,經理事長委託、理事會同意,報中國科協審查並民政部批准,可由秘書長擔任本會法定代表人。
本會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五、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
(二)檢查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決議的執行情況。
理事長因故不能履行職權,可委託常務副理事長代行職權。
六、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二)協調、監督、檢查各機構開展工作情況;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機構主要負責人,提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審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第十九條 名譽理事
名譽理事只授予對本會工作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士,且已退離本會工作崗位,經理事長提議,常務理事會審批,方可授予。
一、條件
名譽理事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方可授予:
(一)曾任本會常務理事、年齡60周歲及以上並已退離工作崗位;
(二)曾連任兩屆本會常務理事;
(三)曾連任三屆副秘書長且曾任本會理事。
二、名譽理事除享有會員的權利外,還具有以下權利:
1、優先參加本會主辦的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考察、培訓等活動,並享有低於其他會員的會議注冊費;
2、免費獲得本會相關資料和主辦的出版物;
第五章 辦事機構
第二十條 本會根據工作需要設立辦事機構處理日常事務。辦事機構是在本會常務理事會領導下,日常工作由秘書長具體負責的常設專職業務機構。
辦事機構設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工作人員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派出。
第二十一條 本會由常務理事會聘任的專職副秘書長協助秘書長主持辦事機構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二條 本會可對社會聘用的合同制工作人員實行流動的動態人事管理,建立流動人員管理制度和獎懲辦法,其人事檔案、社會保險、專業技術職務評定等委託北京(或部委)有資質的中介公司代為管理。
第二十三條 本會對社會聘用的合同制工作人員的工資、保險、福利待遇等按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分支機構
第二十四條 本會根據學科專業的發展及業務活動的需要,設置若干分支機構(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研究分會、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分支機構是理事會領導下的非法人學術工作機構,承擔組織本專業學術交流、科學普及、咨詢服務、人才舉薦、培訓及專業研究等方面的任務。
第二十五條 分支機構設主任委員一人、副主任委員數人、秘書長一人和委員若幹人。主任委員和成員由有關方面協商、推薦,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聘任。
第二十六條 分支機構應按學會章程規定每五年換屆一次,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秘書長年齡不得超過70周歲,連任不得超過兩屆。黨政機關副處級以上幹部兼任學會分支機構主任委員的,應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報批。
第二十七條分支機構的設立、變更和注銷,需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審議同意,報中國科協審查並民政部批准。
第七章 經費及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二十八條 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國內外個人、團體和單位的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撥款;
七、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九條 本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
第三十條 本會開展表彰獎勵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第三十一條 本會合法收入享有法人財產所有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侵佔、私分或挪用。
本會財產必須用於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第三十二條 本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第三十三條 本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第三十四條 本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采源屬於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 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第三十五條 本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需依法接受民政部和中國科協認可的審計單位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八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三十六條本會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並等原因需要注銷,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建議,報國土資源部審查同意後經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中國科協審查批准。
第三十七條 本會終止前,需在中國科協和國土資源部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與清算無關的活動。
第三十八條 本會在民政部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三十九條 本會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中國科協、民政部和國土資源部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會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九章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條 對本會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並在通過後15日內報中國科協審查,經同意,報民政部核准後生效。
第十章 附則
第四十一條 本章程於2011年11月1日經第十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二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會理事會。
第四十三條本章程自民政部核准之日起生效。

Ⅳ 礦產勘查行業協會

礦產勘查行業協會是以礦產勘查市場主體,即本章第一節至第八節的市場主體,依法組成的自律性、非贏利的注冊社團法人,是境外礦產勘查市場主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礦產勘查行業協會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制定法律、宏觀調控; 協會進行行業管理,自律和服務; 企業自主決策、規范經營。礦業行業可以有多個行業協會,有的按專業細分,有的按地區細分。同一專業、同一地區,也可以產生多個行業協會。行業協會之間存在競爭,服務能滿足會員的需求,業內具有權威性,這樣的行業協會不斷發展,反之則被淘汰。在西方國家,有許多涉及礦產勘查的礦業協會已有百年歷史,許多行業協會的活動跨越了國界,在全球的業內建立了權威。

礦產勘查行業協會的會員,涵蓋了商業性礦產勘查行業內的所有成員,構成了礦產勘查行業的完整概念。礦產勘查行業協會主要有以下七方面的作用:

(1) 建立礦產勘查的活動交易平台;

(2) 制定礦產勘查的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

(3) 提供礦產勘查的信息服務;

(4) 向政府反映礦產勘查業A的要求、意見和建議;

(5) 推進礦產勘查行業自律;

(6) 開展礦產勘查培訓;

(7) 獨立勘查地質學家職業資格注冊登記和管理。

二、與礦產勘查有關的行業協會實例

下面選取7 個不同類型的,與礦產勘查有關的協會做簡單介紹。

1. 加拿 大 找 礦 開 發 者 協 會 (Prospectors & Developers Association of Canada,PDAC)

PDAC 成立於 1932 年,是加拿大固體礦產勘查開發的協會組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礦產勘查開發協會組織。加拿大找礦開發者協會的宗旨是: 「保護加拿大礦產勘查界的利益,推動其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機勃勃的商業性礦產勘查環境,確保加拿大在礦產勘查開發上,技術、環保、安全、社區協調方面的高標准。」

加拿大找礦開發者協會的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

(1) 代表企業向政府反映礦產勘查業內的要求。反映勘查企業對地質調查的要求,參與地調所填圖計劃的制訂,增進地調所與地質科學機構、礦產勘查企業的聯系。在礦業法規制定與修訂中,反映勘查企業的要求。例如參與加拿大政府特殊工業委員 IGOC 的工作,審視育空地區、西北地區、紐納瓦特地區等生態特殊脆弱地區的礦業法規框架。參加與礦業有關的部長年會。開展一些支撐性的工作,如對初級礦產勘查公司籌資和勘查投入的分地區、分礦種統計,研究礦產勘查投資景氣指數。

(2) 提供礦產勘查商業信息服務。出版 PDAC 要聞、PDAC 公報、勘探與開發信息,向會員免費提供。PDAC 網站已成為提供商業性礦產勘查信息的重要平台。

(3) 舉辦礦產勘查年會。這是全球最大的礦產勘查年會,2011年有 120 個國家的 27 714 人參會。年會具有海量的信息,這是我國要到境外開展礦產勘查、從事商業性礦產勘查業內人士,必須參加的年會。關於年會,將在第六章作詳細介紹。

2. 加 拿 大 采 礦 冶 金 協 會 (Canadian Institute of Mining,Metallurgy,CIM)

CIM 成立於 1898 年,是加拿大最大的礦業界的專業協會,目前共有 11 000 名會員,60 個專業委員會和地方分支機構。CIM 涉及礦產的勘查、采礦、冶煉各方面,這里只重點介紹與礦產勘查有關的三個分支機構:

(1) 加拿大礦冶協會儲量定義委員會。該委員會定義的礦產資源量/儲量標准 (CIM Definition Standards: For Mineral Resources and Mineral Reserves) ,為加拿大 《證券法》 第 143 條所承認,為礦產勘查開發業內採用。根據礦業技術經濟條件的變化,委員會有權隨時修改定義的礦產資源量/儲量標准,並自動地被 《證券法》第 143條所承認,保證了技術規范必要的靈活性。CIM 的礦產資源量/儲量標準的作用是: 保證了商業性礦產勘查信息的統一、清晰、完整、准確,推動礦產勘查投資。礦產資源量/儲量標准最新版本,2000 年 8 月公布於 CIM 會刊。

(2) 加拿大礦冶協會礦業權評估專門委員。該委員會擬定了《礦產地評估標准和指南 (CIM Val-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Valuation of Mineral Properties) 》。該標准和指南包括了評估的原則宗旨、評估師的資格認定、評估的委託、評估報告的要求和評估的程序和方法。協會發布的 《礦產地評估標准和指南》,以實例來說明可接受的評估程序和方法,並規定只有資格人士 (QP) 的評估結果是有效的,其只是提供商業性礦產勘查運作的一個參考數據。

(3) 地質協會 (Geological Society) 。是 CIM 的一個專業委員會,成立於 1942 年。地質協會通過野外會議、技術討論、短訓班、出版物、教學旅遊等,建立起一個專業的網路,運用地質科學和技術,促進礦產勘查和礦床的評價。加入 CIM 地質協會,可以和礦產勘查界人士建立起聯系網路,獲得協會的各類出版物,包括 《勘查和采礦地質 (Exploration & Mining Geology) 》、《加拿大礦冶協會年報 (CIM Directory) 》、《加拿大礦冶協會新聞 (Society Newsletter inthe CIM Bulletin) 》。地質協會的會員可以以優惠的報名費參加 CIM的各類會議和培訓,在出野外作業時,可以參加協會安排的保險計劃,享受旅館租車的優惠價。

3. 澳大利亞礦業冶金協會 (AusIMM)

AusIMM 成立於 1893 年,現有 8 000 名會員。會員包括礦業企業人士、礦業設備製造供應商、勘查開發承包商、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研究機構和學校等。AusIMM 通過制定章程和指南來規范礦業勘查開發市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變化,協會不斷修訂自己的章程和指南。共有 4 個章程指南,它們構成了運作商業性礦業勘查開發的完整體系。

(1) 《澳大利亞礦業權價值評估指南 (The VALMIN Code) 》。指導評估礦業權的價值,然後用於上市礦業公司股價的評估計算。這個指南為澳大利亞證交所 (ASX) 、澳大利亞證監委 (ASC) 及投資銀行、礦業投資公司所接受。該評估指南與加拿大礦冶協會的礦產地評估標准和指南非常類似。

(2)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量/儲量計算和地質報告編寫指南(The JORC Code) 》。國內現在稱其為 JORC 標准,已為國內的礦業投資業界所熟知。JORC 制定統一術語和標准,指導計算資源量/儲量,編制地質報告,用於信息披露,適應證券市場上市和私募籌融資的要求,規范商業性礦產勘查開發市場秩序。

(3) 《澳 大 利 亞 礦 業 冶金 協會 道 德 規范 (AusIMM Code of Ethnics) 》。該規范是對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的道德約束,要求他們維護行業的榮譽和尊嚴,只能在資質范圍內開展工作,不能進行不正常競爭,要忠實和維護客戶的利益,必須客觀真實地開展工作,遵守一切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並要不斷學習、培訓,適應市場的要求。違反道德規范者,將進入黑名單。

(4) 《澳大利亞礦業冶金協會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執業規范(AusIMM Code for Consultant) 》。規定了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的資格與客戶的關系、服務方式、業主利益保護、資料提交、收費標准等。

4. 美 國 采 礦 冶 金 勘 探 協 會 (Society for Mining,Metallurgy and Exploration,SME)

SME 是一個國際性的大型礦業協會,協會總部設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利特爾頓。SME 共有 11 500 名會員,分布在近 100 個國家。1871 年,美國成立了美國礦業、冶金、石油工程師協會 (AIME) ,是 SME 的前身。SME 有 5 個分會,其中的采礦和勘查分會,有 70個地方的分支機構。

SME 從成立之日起,就致力於推動行業的發展和信息的交流。SME 的口號是,沒有比為會員提供有效服務更重要的事情。服務的內容有: 提供出版物、礦產勘查技術論文、技術鑒定、會議和展覽、短訓班、職稱人員的注冊管理、推進礦業的公共教育等。會員每年交 200 美元,可以免費或折扣購買或訂閱協會出版物、雜志如《礦業工程 (Mining Engineering Magazine) 》,以優惠價參加協會的學術會議和培訓班,訪問協會網站供會員訪問的欄目,在協會的就業網站上尋找工作 (www. miningjobs. org) 。SME 和其他礦業行業協會相比,其突出的特點是為會員提供技術服務。特別是協會的出版物,對商業性礦產勘查很有實用價值。試舉幾例:

· 《加 拿 大 美 國 礦 業 年 鑒 (Canadian & American MinesHandbook) 》。有北美 1 500 家各類礦業公司及相關機構的信息,包括礦產勘查、礦山生產情況、可能儲量和證實儲量、開發計劃、公司資產、公司主要負責人、籌融資情況等。還附有 52 頁的各類圖件。

·《礦業簡明詞典 (Mining Explained) 》。這是為完全沒有礦產勘查知識和背景的投資者准備的,以利於它們能讀懂礦產勘查公司和礦業公司的公告,引導投資。

·《礦產資源管理 (Manage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增加公司的資源量/儲量、管好礦產資源,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關鍵。要使投資者的資本最大化,就要讀 《礦產資源管理》這本書。

5. 澳大利 亞 礦業 咨詢師協 會 (Mineral Instry Consultants Association,MICA)

MICA 是由職業礦業咨詢專家組成的自律性的行業協會。它的任務是,幫助客戶尋找合適的礦業咨詢師,為客戶在礦產勘查業務上提供可信的、公正的咨詢意見; 保護礦業咨詢師會員的權益; 對礦業咨詢師進行注冊和適時更新; 處理會員關心的共同問題; 維護和增強礦業咨詢師的公眾形象,擴大咨詢業務。MICA 制定了協會的咨詢師規范,但協會不對會員個人的能力擔保。在 MICA 注冊的獨立勘查地質學家,截至 2006 年 10 月,共有 71 名。協會網站上公布有作為會員的每位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的基本信息,供客戶選擇。例如 Paul Ingram,專長是礦產勘查、礦產地評估,為很多客戶做過咨詢。他在澳大利亞北部和東南亞有11 年的野外勘查經驗,有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中國的工作經驗。主要做金、錫、鈾的勘查,近年來,集中於金的勘查。在東南亞還為一些初級勘查公司進行勘查管理。網站上附有 Paul Ingram 的照片和聯系方式。客戶還可以在協會網站上,按專業、礦種、地區進行檢索,尋找所需的獨立勘查地質學家。

6. 加 拿 大 新 斯 科 舍 省 找 礦 人 協 會 (The Nova Scotia Prospectors Association,NSPA)

NSPA 成立於 1993 年,是該省獨立找礦人自發組織起來的一個很小的協會,只有30 人。其宗旨是促進勘查,提高找礦人的經驗技術水平。為此協會每月組織講座,由經驗豐富的會員傳授找礦經驗和技巧,學習新的找礦方法,組織野外現場討論等。從協會的資料介紹來看,定期活動聚會,好像是一個獨立找礦人的 「派對」(Party) 。

7.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礦產勘查協會 (Association forMineral Exploration British Columbia,AME BC)

AME BC 是加拿大省級的礦產勘查協會,共有 3 800 名會員。該協會的宗旨是促進 BC 省礦產勘查的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的商業性礦產勘查的經營氛圍,成為該省公認的礦產勘查及相關事務的代言人。其每年2 月,在溫哥華舉辦 「礦產勘查集市 (Mineral Exploration Rounp) 」,出版會刊 《礦產勘查 (Mineral Exploration) 》,為會員服務。其下設 14 個委員會,如原住民委員會、礦產勘查信息委員會、礦業法規委員會、 「礦產勘查集市」組委會、會員聯絡委員會、教育培訓委員會等,使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在協會里能夠受益和交流。

Ⅵ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怎麼加入他們的志願者協會啊…

地大的志願者協會分校青協和各學院的青協,估計你是看新生報到指南了解的青協吧,專那冊子上屬也有介紹的。如果要加入校青協,等軍訓完後學校各協會會統一組織招新,到時在校園里就會有各協會的招新點,就像你們報到時學院的報到點一樣熱鬧。找一下校青協的招新點領張申請表填寫,接下來的可以問一下招新點的學長學姐協會的招新方案就知道了。不過聽說今年社團招新的時間延遲了,貌似要延遲一個學期,讓新生先了解各社團以後再開始招新。
如果要加學院的青協,各學院的青協負責人到時會聯系各班班幹部協助統計的,只要提前和班長打個招呼就行了。

Ⅶ 當地質學家要具備什麼條件

加拿抄大證監會(CSA)對於上市礦業公司(包括勘探公司)對礦產項目的資料的披露,有一個強制性的要求,即N143-101條款。它是2001年2月1日重新頒布的。其中技術報告必須由有資格的獨立勘查地質學家來提交。對獨立地質學家的要求的條件是:

1、 獨立勘查地質學家是資格人士(QP Qualified Person),必須具備5年以上實際的礦產勘查經驗;

2、 必須具備與礦產項目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如采礦、選礦、礦產項目可行性研究等,並能按要求編寫技術報告;

3、 必須是職業協會組織(Professional Association)(如加拿大冶金礦業協會地質分會)的表現良好的長期會員。

Ⅷ 中國地質學會怎樣加入

是要加入中國地質學會會員嗎?全國各省都有省級地質學會,您是哪個省的就找哪個省地質學會。經省級地質學會審批同意後,在會員證上加蓋中國地質學會鋼印,即可成為中國地質學會會員。

Ⅸ 中國地質學會的理事成員

屆 次年 度理事長(會長)秘書長(書記)11922章鴻釗謝家榮21923丁文江謝家榮31924翁文灝孫雲鑄41925王寵佑孫雲鑄51926-1927翁文灝周贊衡61928丁文江李四光71929李四光孫雲鑄81930朱家驊孫健初91931翁文灝孫雲鑄101932 —1933李四光孫雲鑄111934謝家榮孫雲鑄121935葉良輔楊鍾健131936楊鍾健黃汲清141937楊鍾健黃汲清151938黃汲清田奇x161939李四光尹贊勛171940尹贊勛黃汲清181941翁文灝朱 森191942朱家驊計榮森201943孫雲鑄尹贊勛211944李春昱尹贊勛221945李四光尹贊勛231946 —1947謝家榮尹贊勛241948俞建章尹贊勛251948 —1949李春昱尹贊勛261949 —1950李四光孫雲鑄271951李四光孫雲鑄*1952孫雲鑄王鴻禎281953李四光王鴻禎291954 —1956李四光侯德封301957 —1962李四光侯德封311962 —1979李四光朱效成321979 —1982黃汲清王澤九331982 —1988程裕淇王澤九341988 —1992朱 訓王澤九351992-1997張宏仁趙 遜361997 -1999宋瑞祥王弭力372000 -2005田鳳山王弭力382006-2008孫文盛朱立新382008-2011徐紹史朱立新392011- 今徐紹史朱立新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