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原始記錄怎麼填寫
㈠ 鑽孔地質記錄表
地質鑽孔資料庫中鑽孔地質記錄表見表4.4。
表4.4 鑽孔地質記錄表
表4.4由3部分組成,分別對地層特徵、岩石特徵和簡易水文情況進行了描述。數據項說明如下:
(1)鑽孔編號:同表4.3中第一項。
(2)鑽孔號:同表4.3中第三項。
(3)層號:指進行某地層岩性描述的序號。
(4)層位或侵入時期:沉積岩層的地質年代或侵入岩的侵入時期代碼(CB04)。
(5)分層深度:岩層在鑽孔內底部的深度,單位為m。
(6)岩石地層單位名稱:經地層對比劃分的岩層名稱,按照各省地層清理成果填寫漢字名稱。
(7)岩層傾角:描述岩層的傾斜角,單位為(°)。
(8)岩層厚度:描述岩層的厚度。描述層在鑽孔內的頂深度與底深度之差,單位為m。
(9)接觸關系:描述層與下伏地層之間的地質接觸關系。即,本層與其下一層的接觸關系(CB01—18)。
(10)岩礦心長度:所描述地層的岩(礦)心長度,單位為m。
(11)採取率:描述層的層採取率。即,層岩(礦)心長度/層進尺×100%。
(12)岩石名稱:描述岩層主要岩石名稱。
(13)花紋代碼:用於表示該岩層岩性的花紋圖形。
(14)岩性描述:描述層的岩性特徵、構造特徵和變質特徵等。
(15)補充說明:包括掉鑽具、塌孔、掉塊、埋孔、涌水、漏水、縮擴孔徑、逸氣、涌沙等現象發生的層位、深度情況的簡要說明。
(16)測點地面高度:水文測量點的地面高程值,單位為m。
(17)地下水位高程:鑽孔地下水位的海拔高程值,單位為m。
(18)靜止水位:鑽孔地下水靜止水位的高程值,單位為m。
(19)沖洗液消耗量:鑽孔清洗液的使用量。
(20)泥漿比重:鑽孔使用泥漿的密度,單位為g/cm3。
(21)編錄人:鑽孔記錄編錄人員的姓名。
(22)編錄日期:鑽孔編錄的年、月、日。
(23)檢查人:對鑽孔記錄編錄表進行檢查的人員姓名。
(24)檢查日期:對鑽孔記錄編錄表進行檢查的年、月、日。
㈡ 井上下水文地質觀測原始記錄本包括什麼數據
你這個問題已經很具體了,如果不是做煤礦水文地質的很難回答你啦。
我來簡單回答一下專吧:3w。what,where,when
井下記錄水屬點(頂板淋水點、幫及底板涌水點)位置、水量、最初時間和持續時間,如果有控水構造(斷層、陷落柱等)記錄構造產狀,是否導水等內容。
井上記錄地面水點(泉點、河流、井點),構造(斷層、陷落柱)。詳細描述流量、井徑、出露地層等信息。
你這個都沒有懸賞分,我仍然回答你啦,真是個好人啊,我去吃飯去了,如果有項目聯系我,我可以給你做。
㈢ 地質災害巡查記錄怎麼填寫
地質災害巡查記錄表
樓上地址就很好
㈣ 地質鑽探的編錄怎麼編錄!我需要現場編錄的原始記錄!
岩心編錄首先要記錄,礦區, 孔號 鑽孔時間, 機號 ,主要負責人, 什麼鑽機, 完後再記錄回1 ,孔深, 2,從幾米幾答到幾米幾, 3,鑽探回次 4,岩心長度 5,岩心塊數(包括第幾塊) 6.岩性分析(包括岩石的名稱,性質,類別,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裂隙性質,發育程度,層理角度及方向) 要嚴格檢查鑽工記錄的鑽探班報表, 數據是否吻合,准確, 真實, 岩心票填寫是否正確, 岩心(箱)書寫,擺放是否正確,規范, 嚴格按鑽探6項指標執行.
㈤ 怎樣填寫地質災害記錄表
地質災害是一種地質學專業術語,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專,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屬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㈥ 有沒有填寫好的地質勘探原始記錄樣表
去網路文庫看看,資料很全的。
㈦ 原始記錄怎麼填
原始記錄填寫遵循以下原則
1、原始記錄填寫要保證:及時、准確、真實填內寫,填寫人應容在填寫記錄後及時簽名並記錄填寫日期,必要時需精確到時間。
2、原始記錄上的數據要避免修改,必須要修改時,需要在修改內容上劃線,並在旁邊空白處填上正確內容,並簽上修改者姓名和修改日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註明修改理由。
3、原始記錄需要重新謄寫時,需將最初的版本添附在謄寫後的記錄上作為附件管理。
4、原始記錄禁止撕毀等行為,原始記錄內容的修改必須保證被修改的內容可清晰辨識,不得使用修正液、刀片刮等非正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