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綠色礦山地質勘查院能做什麼
1. 綠色礦山的展望未來
「綠色礦山」建設是《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的具體實踐,要深入了解「綠色礦山」的發展內涵就必須讀懂、吃透《規劃》。
《規劃》以2007年為基期,2015年為規劃期,展望到2020年,是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指導性文件,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的重要依據。《規劃》對礦山行業有著以下的具體要求:
一是,開源節流,保障發展。地質勘查先行,統籌協調公益性和商業性地質工作,遵循地質規律,強化基礎地質工作,加強礦產資源勘查,增加地質勘查投入,找新區、上專項、挖老點、走出去、依靠科技和人才,努力實現找礦重大突破,提前5-10年為國民經濟發展奠定資源基礎。著力轉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把節約放在首位,綜合勘查與綜合開采,大幅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促進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雙贏。
二是,合理開發,注重保護。強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統一規劃和管理,落實共同責任,各級人民政府、各部門協作聯動,政府、企業各負其責,嚴格准入條件,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資源,最大限度減少資源開發活動對周邊地區的環境影響和破壞,推進礦區廢棄土地復墾,切實保護礦山地質環境和耕地,發展綠色礦業,促進礦產資源開發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相協調。
三是,突出重點,優化布局。按照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根據礦產資源賦存特點和開發利用條件,調控和引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方向、時序和重點,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和勘查開發合理布局。落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按照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四是,依靠科技,完善機制。完善創新體系,推進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和綜合利用等環節的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提高緩解礦產資源瓶頸制約的科技支撐能力。宏觀調控與市場配置相結合,建立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新機制,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增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宏觀調控能力。
五是,立足國內,擴大合作。統籌考慮我國地質條件和資源基礎,加強國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充分挖掘國內增儲增產潛力。鼓勵和引導國內企業積極參與重要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國際合作,實現礦業共贏發展。 按照《規劃》的指導,2012-2020年是中國礦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中國的礦山企業將會面臨眾多的機遇和挑戰:
其一,國家將加大對積極參與綠色礦山建設單位的扶植,同時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對行業內資源進行整合,以帶動全面的「綠色礦山」建設。以煤炭行業為例,2009年全國有2萬個小煤礦,8000餘家煤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煤炭企業4405家。而「十二五」規劃則明確提出,為了集中綜合利用煤炭資源,推動綠色礦山建設,保證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2015年全國的煤礦企業數量應控制在4000家以內,即煤炭企業減半。
其二,國家將加大對環保節能企業的鼓勵與支持,特別是對於勇於進行技術創新、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模式的企業。對於不積極或無能力進行節能減排的企業,國家會勒令其整改,並對其進行技術指導,若整改不達標將堅決予以取締。
其三,國家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與礦山企業的人才、技術交流,以催生數個中國尖端的礦業人才儲備基地。中國地質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將會發揮其學術資源優勢,與相關礦山企業合作建立人才基地,幫助企業承擔科研項目以及定向培養技術人才。
其四,國家要求各礦山企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善待員工、鼓勵員工、增加員工對企業的認可度、加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員工進行創新,以適應現代化綠色礦山的要求。另外,對於生活在礦區周邊的群眾,礦山企業也應該負起責任,積極進行節能減排、改善礦區周邊環境、改善周邊交通和水利條件。在生產活動中,若確實對群眾的生活造成了影響,應當積極予以補償。「以人為本」是中國特色綠色礦山建設優越性的體現,它強調了「人」在生產中的決定性地位,強調了。各礦山企業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為建設「人-企業-環境」三者的和諧而不懈努力。
總的來說,2012-2020年是「綠色礦山」發展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礦山企業應當牢記《規劃》等相關文件的要求,肩負起建設綠色礦山、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為中華民族的長久利益謀福祉,為早日實現中國的崛起竭盡全力。
2. 綠色礦山的標準是什麼
(1)礦山資源開發利用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礦產資源規劃、地質環境保護規劃。不在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及其附近采礦,且礦山開采沒有對主要交通干線和旅遊公路兩側直觀可視范圍內的地貌景觀造成影響和破壞。
(2)礦山建設項目按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地質災害評估,制定相應的保護方案。
(3)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採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有利於生態保護的生產方式。
(4)礦山開采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有一定的處理措施,確保達到國家和省的有關標准。
(5)閉坑礦山應實行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
3. 什麼是綠色礦山
在礦山設計、建設和生產的全過程中,採取先進的科技手段和實施嚴格內的科學管理,實現容礦產資源節約與合理開發利用、礦區及周邊社會經濟和諧發展和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礦山,基本要求是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保化和礦山環境生態化。
4. 綠色礦山的含義
對於必須破壞擾動的部分,應當通過科學設計、先進合理的有效措施,確保礦山的回存在、發展直答至終結,始終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並融合於社會可持續發展軌道中的一種嶄新的礦業形象 。
綠色礦山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它代表了一個地區礦業開發利用總體水平和可持續發展潛力,以及維護生態環境平衡的能力。它著力於科學、有序、合理的開發利用礦山資源的過程中,對其必然產生的污染、礦山地質災害、生態破壞失衡,最大限度的予以恢復治理或轉化創新。
5. 談談你對綠色礦山的建設的看法和建議
綠色礦山建設是非常好的。那麼這種建議告訴大家,礦山雖然開過了。但是一定要讓它再變成綠色。多種點樹,恢復他的,這是非常重要的。
6. 我國地質找礦取得什麼進展
23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2017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表示,過去的一年,中國地質找礦取得積極進展,主要礦產品產量增速回升,能源礦產對外貿易持續增長。
此外,中國認真履行聯合國《關於汞的水誤公約》,停止頒發新的汞礦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出台激勵政策加快綠色礦山建設,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661個。建立礦山環境治理恢復責任機制,中央財政投入治理資金300億元,帶動地方財政和社會資本投入600多億元。
發展中的國家,發展中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