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的地質環境監測站主要做什麼
㈠ 請問市級環境監測站每天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基本上就是「抄取樣、檢測樣品、寫檢測報告、跟管轄范圍內的公司接洽檢測業務」
比如你們站管轄范圍內的某工廠,你們需要對其每季度取樣(包括廢水、廢氣、噪音)三次,回檢測站做化驗,把結果寫成檢測報告,然後交遞該廠。你們的檢測報告會作為該廠交納環保行政費用的標准,需送交上級環保部門,讓上級部門對該廠的三廢處理有相當的了解。
如果該廠某季度取樣連續不合格,那麼你們要合理增加取樣次數。
假設該廠准備新建一污水處理工程,那麼你們要為其書寫季度、年度三廢檢測報告,作為環保局批准該項目的原始資料。
基本上事情就這么多,每次出去取樣紅包是有的,飯是有得吃的,娛樂活動少不了的。
㈡ 陝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主要是干什麼的
是一個協助政府履行地質環境監督管理職責,承擔日常地質環境監測工作,從事技術服務版的公益性事業單權位。主要從事全省地質環境管理和治理(如礦山環境治理、地質災害防治),如:礦山環境治理規劃、治理工程;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治理工程;地下水環境污染防治;地質災害汛期預報、應急響應等。
㈢ 環境監測站技術人員所做工作是什麼
內容如下:「取樣、檢測樣品、寫檢測報告、跟管轄范圍內的公司接洽檢測業務。
具體工專作如屬下:
職能及工作部署:
1、制定監測計劃,做好經常性監測、監督性監測、應急監測等工作,並編制監測報告。
2、對排污企業實行定期或不定期監測,為排污收費等環境管理提供監測數據。
3、做好監測哨斷面水質監測工作,按照上級規定和要求,按時、准確上報監測數據。
4、管理和使用好監測器械和葯品等,按照規定科學操作,杜絕各類事故發生或葯品、器械的丟失。
5、及時觀察和監測河水情況。
㈣ 請問一下各位大俠,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這種單位怎麼樣發展何如主要做什麼工作的
為地質部門,環保局提供監測方案和監測數據,這種單位是事業單位,總體來說不錯。
㈤ 環境監測站的人員需要做些什麼工作具體點,還有需要具備什麼資質
監測站的人需要做什麼工作?
答:視招聘你時單位所需要的人才條件里大概能看版出個權1、2點。然後你被錄取後,會經過一個叫總工辦的科室安排你到每個科室去學習1至7天,然後在單位所有科室都去完了後,讓你寫一篇自認定。最後交給總工辦,負責人看完後寫評語交予站長處,由站長按目前單位最需要人的科室而下放你。當然,他最先參考總工辦意見後才會做出決定的。這個時候,你就知道你需要做什麼工作了。1、污染源監測科:主要負責樣品採集,樣品包括有含在空氣里的所有氣體採集(採集方法有所不同,種類較多如鍋爐、等)。水:水又分為海水(當你去海洋站時)、江水、河水、湖庫水等。。。。還有企業廢水等水樣,要懂得使用較普遍的攜帶型監測儀器,如PH、DO、EC等。。。總的來簡單概括的話就是水、氣、聲比較多。
2、環境質量監測科:。。。。。。!@@##¥%……&*。。。。。
3、綜合信息科:!@#¥%……&*。。。。。。
上分吧。。。你的問題太。。。。
㈥ 地質環境監測站和一般的環境監測站工作內容區別
地質環境主要是指從該表面下方的地面的硬殼,該岩石層。地球的地質環境是進化的專產物。岩石下,太陽屬效應風化過程,使物質釋放的參與地理環境的整合,以及參與到星際物質大循環的地質循環中去。
地質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生產,礦產資源豐富。目前,每年人類開發從地殼長達4立方千米的礦石,以提取大量的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同時也獲得了大量的精力,從煤,石油,天然氣,地下水,地熱和其他放射性物質。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地質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更大,一些大的項目,直接改變了臉上的地質環境,但也有一些自然災害(如山體滑坡,滑坡,泥石流,地震,水災)的起始因子,這是值得密切關注。
㈦ 地質環境監測的目的任務
一、監測需求
1.防災減災形勢對地質環境監測的迫切需求
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為主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每年造成千人左右死亡和數十億元財產損失,成為我國主要自然災害類型之一。地面沉降與地裂縫等緩變性地質災害對道路橋梁、防洪設施、地下管線、房屋等基礎設施造成嚴重破壞,每年經濟損失數十億元。內陸乾旱地區由於氣候變化、人類不合理工程活動,土地荒漠化日趨嚴重。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活動強度和范圍不斷擴大,對地質環境影響明顯增強。礦產資源和地下水資源等的開發利用以及其他各種工程經濟活動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土地沙化、地下水污染等地質災害和地質環境問題也較為普遍,對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和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加強地質環境監測,不僅是防災減災的需要,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同時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2.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環境監測的迫切需求
保障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需要。長江三峽、南水北調、大江大河的骨幹水利樞紐、高速鐵路、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工程,地域跨度大,多處位於或穿過地質災害的易發區,經常遭受局部破壞性影響,為保障重大工程的安全施工和運營,更好地發揮這些工程的效益,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工程建設擾動而帶來的負面影響,必須加強工程建設區和沿線地質環境監測工作。
城鎮化發展的需要。城市是人類活動集中,地質災害和地質環境問題突出的地區。華北平原長期嚴重超采地下水,山西六大盆地、關中平原、松嫩平原、下遼河平原、西北內陸盆地的部分流域,以及長江三角洲和東南沿海平原等地區整體或局部超采地下水問題也十分突出。截至2013年,據全國203個地市級行政區,4778個水質監測點的監測結果,綜合評價結果為水質呈優良級的監測點498個,佔全部監測點的10.4%;水質呈良好級的監測點為1287個,佔26.9%;水質呈較好級的監測點為148個,佔3.1%;水質呈較差級的監測點為2095個,佔43.9%;水質呈極差級的監測點為750個,佔15.7%。為了保障城鎮化健康發展,對城市規劃提供基礎支撐,預防由城市建設活動引發的水資源緊缺、水環境污染,以及其他地質環境問題,必須加強對城市地下水環境和地質災害的監測。
資源開發的需要。礦產資源開發活動帶來了許多地質環境問題,礦山固體廢棄物任意堆放,以及采礦活動等引起的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縫、土地資源破壞、地下水污染和含水層疏乾等地質環境問題和災害十分突出。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十分薄弱,為了保障礦產資源的安全開發和礦山地質環境的有效治理及保護,必須加強礦山地質環境監測。
3.生態文明建設對地質環境監測的迫切需求
黨的十八大確立了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戰略部署。這就對地質環境監測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實現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就要掌握地質環境的動態狀況,不僅對地質環境問題進行監測,還要對地質環境變化中的地質過程、水文過程和生態過程進行監測,在監測的基礎上加深對地質環境的認識,合理提出地質環境治理和保護措施。
二、監測目的任務
地質環境是自然環境的一種。從空間范圍來說,其上部為岩石圈表層,下部則為人類科學技術活動能夠達到的地殼內部。主要由物質組成、物質結構和動力作用3種基本環境要素構成的岩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系統。
地質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場所。地質環境一般被認為是與大氣圈、生物圈、水圈相互作用最直接,同時與人類活動關系最密切的岩石圈接近地表的部分。在長期的地質歷史演化過程中,岩石圈和水圈之間、岩石圈和大氣圈之間、大氣圈和水圈之間進行物質遷移和能量轉換,組成了一個相對平衡的開放系統。人類和其他生物依賴地質環境生存發展,同時,人類和其他生物又不斷改變著地質環境。
地質環境監測工作是對可指示地質環境特徵的指標及其變化,按照要求進行定期觀察測量、采樣測試、記錄計算、分析評價和預報預警的活動。包括自然地質環境監測和受工程建設影響的地質環境監測。
地質環境監測是一項為政府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的基礎性、公益性、專業性工作,目的是為了掌握地質環境動態變化規律和特徵、預測其發生發展的趨勢,提出預防修復治理意見,最大限度地保護地質環境、保障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防災減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並滿足社會和經濟發展對地質環境信息的需求。
㈧ 重慶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怎麼樣
簡介:重慶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由重慶市編制委員會以(渝編[2001]33號)文批准,版於2001年8月22日正式權掛牌成立,為全額撥款處級事業單位,隸屬於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單位的宗旨和業務范圍為國家建設提供地質環境監測服務。地質災害預警工程項目設置建議 地質災害監測、調查研究和評價 地質環境監測數據和資料收集、匯總、分析和處理。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