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自然地質展覽館怎麼樣
1. 家門前有地下泉水㴘出來到底好不好
這說明你們房子在建的時候就沒注意到周圍是清水坑,只要不是河流看水流州,是沒啥問題的,再說面前有水是好事兒,說不定是個風水地方呢!
2. 求自然博物館的展館有幾個裡面主要是什麼請哪位大蝦回答下.謝了.
自然博物館(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又稱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收藏、製作和陳列天文、地質、植物內、動物、古生物容和人類等方面具有歷史意義的標本,供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機構。自然博物館即在自然志(自然史)方面收藏很充實的博物館。
收集保存標本、開展科學研究和進行宣傳教育是現代自然博物館的三大基本任務
3. 有沒有人去過山東省地質博物館,如果有去過的話可不可以把博物館的內
山東省地質博物館內景參觀照片
山東省地質博物館(Shandong Provincial Museum of Geology)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山路,是中國地方綜合性地質科學博物館。
1976年籌建,1986年開放。主要收集、珍藏和管理實物標本、地質資料和礦物珍品,普及地質科學技術,進行地質礦產研究。館藏標本 1萬多塊。其中珍品有棲霞境內發現的重812.5 克的大塊自然金晶簇、萊州(掖縣)和招遠的自然金塊(狗頭金)、沂蒙山區的呈各種晶形的原生金剛石和金剛石砂礦標本以及鑲嵌在金伯利岩上、晶形完好的一顆八面體金剛石。
館藏文物:
山東省地質博物館館藏標本 1萬多塊, 陳列內容有礦產資源,各種礦物、岩石及寶石,地質現象,地層、古生物化、石標本,各種礦物、岩石,並有典型礦床實例。其中珍品有棲霞境內發現的重812.5 克的大塊自然金晶簇、萊州(掖縣)和招遠的自然金塊(狗頭金)、沂蒙山區的呈各種晶形的原生金剛石和金剛石砂礦標本以及鑲嵌在金伯利岩上、晶形完好的一顆八面體金剛石,還有來自臨朐山旺的植物化石、魚類化石、爬行動物龜、鱉、蛇,哺乳動物犀牛、鹿、獏(牙)等化石標本。
陳列內容有山東礦產資源,各種礦物、岩石及寶石,地質現象,地層、古生物化石標本,各種礦物、岩石,並有典型礦床實例。
建築布局:
陳列樓有四個展室,第一展室為山東省礦產資源(包括葯用礦物)標本[1];第二展室為山東寶玉石、彩石和山東「三石」飾材,陶瓷、琉璃、山石、盆景石及魯硯等工藝品標本;第三展室為地質科普宣傳;第四展室展出山東省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及典型礦床實例。
重要活動:
該館還常舉辦寶玉石、彩石及硯石、陶瓷、玻璃、建築裝飾材料、山石盆景等臨時展覽,還通過地質科學技術咨詢,舉辦地學夏令營等活動。自開館以來,接待了社會各界人士及港澳台同胞、外賓等,每年觀眾達上萬人次。 集開發,研究與一體.
工程建設:
2009年3月31日上午8點28分,山東省地質博物館資料檔案館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封頂儀式隆重舉行。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邵清純、張慶坤,國土資源廳總經濟師曲榮鵬,山東信和造價咨詢公司董事長李玲,山東魯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建華,局山東分局副局長鄧立東,公司董事長韓興爭、副總經理畢建新等領導參加了封頂儀式。
山東魯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建華代表參建各方發表講話,對工程質量、工期、文明施工等給予了高度肯定。
山東分局副局長鄧立東在封頂儀式上要求, 主體工程順利封頂後將全面進入土建、安裝、裝飾等綜合決戰階段,任務會更加繁重,為實現工程預定目標,保證項目的高端品質,我們要充分發揮總承包管理優勢,加強與業主、監理、設計以及各專業分包單位的緊密配合,全面履行合同承諾,向業主交付一個滿意的精品工程。
望採納!!!
4. 中國地質博物館怎麼樣
中國地質抄博物館創建於1916年,是中襲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在中外博物館界久負盛名。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中國地質博物館先後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年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5. 西藏第四紀泉水活動的地質背景
西藏高原的泉水分布廣泛,據統計,西藏全境的熱水顯示區有600餘處(佟偉等,1982;魯連仲,1989),若將溫度較低而人感不熱的泉水全部計算在內,則有更多的泉水顯示區。泉水的顯示方式有溫泉、間歇噴泉等多種。這些泉水顯示區可分為雅魯藏布江泉水帶、雅魯藏布江谷地泉水帶、雅魯藏布江大拐彎泉水帶、念青唐古拉山東麓泉水帶、藏北泉水帶,以及獅泉河泉水帶(魯連仲,1989)。
西藏高原的泉水活動約有70%分布在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其餘30%分布在藏北高原。藏北與藏南溫泉活動具有明顯的不同特點,藏北屬於「垂死的溫泉活動區」,在歷史上,藏北的泉水活動要比現今強得多。而藏南的泉水活動屬於年輕的階段,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板塊與亞洲大陸碰撞消減帶南移的結果(佟偉等,1982)。西藏泉水活動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強度大,高強度水熱活動顯示區有11處水熱爆炸區、3處間歇噴泉和28處沸泉群(佟偉等,1982)。本書的研究重點搭格架與谷露均為典型的間歇噴泉。西藏泉水成分的最大特點是富含銫,這種情況在世界上也是極其罕見的(佟偉等,1982),西藏鹽湖富含銫的特點主要是繼承了泉水富銫的特點。
受印度-歐亞板塊的相向移動碰撞作用的影響,西藏高原出現碰撞後伸展引起的一系列橫切IYS和BNS的近SN向正斷層系統(Tapponier et al.,1997;Molnar et al.,1978;Ni et al.,1978)(圖1-1),其中SN向正斷層系統在高原腹地主要體現為NS向裂谷和地塹盆地(侯增謙等,2004;李振清等,2005)(圖1-1、圖1-2),由這些NS向裂谷和地塹盆地誘發了強烈的現代泉水活動,構成了著名的西藏高原地熱帶。因此NS向裂谷控制著現代泉水活動的規模和分布范圍。高原腹地較大的泉水帶有:當惹雍錯-古錯熱水帶、申扎-謝通門熱水帶、亞東-谷露熱水帶和桑日-錯那熱水帶。高原腹地的泉水地表溫度平面分布圖顯示(圖1-3),泉水活動主要分布在班公錯-怒江縫合帶之南,其中高於60℃的高溫溫泉呈片狀分布,主要分布於獅泉河-瑪旁雍錯、搭格架、卡烏地熱田、羊八井-當雄、古堆地熱田等地,與雙低速低阻尼層和高熱流值存在的空間位置相互對應(李振清等,2005)。
西藏第四紀泉水活動與銫的成礦效應
西藏第四紀泉水活動與銫的成礦效應
西藏第四紀泉水活動與銫的成礦效應
關於西藏高原泉水物質的源區,He同位素的研究結果顯示,向北俯沖的印度大陸板塊可能沿89°E線或者沿亞東-谷露裂谷發生撕裂,以西的大陸板塊可能以緩角度向北俯沖,並誘發了地殼部分熔融,驅動了殼源He域的泉水活動。即在高原腹地89°E以西的殼源He域,上地殼部分熔融層驅動了泉水的對流循環,並貢獻了大量殼源He氣,而在89°E以東的拉薩泉水活動帶,上地殼部分熔融層驅動了泉水的對流循環,但熔融層下部的幔源岩漿熔體的放氣作用可能貢獻了5%~10%的幔源He氣(侯增謙等,2004)。
西藏泉華的電子自旋共振法(ESR)測年數據(侯增謙等,2001;侯增謙等,2004)表明,泉水活動空間上北部(羌塘地體)早,規模大;南部(拉薩地體)晚,規模小。關於西藏泉華的形成時間,不同的研究人員給出了不同的數據。目前已獲得的硅華最老的年齡為69萬年(鄭綿平等,1995),而青藏高原的初始隆升的年齡(Harrisonetal.,1995;Blisniuketal.,2001;吳珍漢等,2007)遠早於此,因此與高原的隆升相比,泉水活動顯得非常年輕,並且泉水活動主要受斷層和深部過程式控制制(吳珍漢等,2005;鄭綿平等,2007),似乎難以將二者聯系起來。對此,筆者推測有3種可能:第一,高原隆升初期由於所受應力較小,地殼的熱膨脹程度較低,地表水下滲所能到達的部位沒有發生岩漿熔融或岩漿熔融的程度不足以使銫、鋰等稀散鹼金屬元素足夠富集(鄭綿平等,1983;鄭綿平等,2007),當然也就沒有硅華型銫礦床的形成,導致此類礦床僅形成於陸陸碰撞的晚期,即硅華型銫礦床形成於第四幕(鄭綿平等,1995)。第二,高原隆升到一定階段後就有硅華型銫礦床的形成,由於後來高原的差異性隆升使這種礦床被剝蝕掉,導致現今無法發現更古老的硅華型銫礦床。第三,目前尚未發現更古老的硅華型銫礦床,以後有可能發現。總之,如果對一個具體的硅華型銫礦床來說,其形成受構造與深部岩漿活動的控制,但從宏觀角度看,構造與深部岩漿活動為高原隆升所致。因此,從源頭上來說,西藏的硅華型銫礦床的形成受控於高原的隆升過程,西藏的泉水活動與高原的隆升有因果關系(佟偉等,1981)。
6. 地質找泉水
1.C 2.D 從圖中岩層可以判斷,①為向斜山,④為背斜谷,③處是斷層。
7. 大連自然博物館怎麼樣
簡介:大連自然博物館是一座集地質、古生物、動物、植物標本收藏、研究、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其前身始建於1907年。新館為現代歐式建築,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黑石礁海濱,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 大連自然博物館有各種標本近20萬件,珍貴標本6千餘件。館藏特點是海洋生物標本和"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其中海獸標本20餘種,其種類和數量在國內自然史博物館中是最多的,其中重達66.7噸的黑露脊鯨標本,在國內獨一無二,在亞洲也屬罕見。
8. 地質旅遊開發問題
為了保護珍貴的地貌景觀和地質遺跡,實現黃河三角洲的可持續發展,成立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的構想被提到了議事日程。
由於黃河三角洲面積廣大,所設立的地質公園園區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地質現象和有意義的地質點。所以,園區的設立從上述主要地學資源出發,考慮到基礎設施和交通狀況,實現資源共享。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的范圍與1992年成立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范圍一致,由大汶流草場、黃河入海口、一千二林場(黃河口森林公園)3個區域組成,面積15.3萬公頃(見彩圖29)。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於2003年4月開始申報工作,2004年6月經國土資源部有關專家審核,成為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目前國家地質公園的基礎設施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預計2006年春舉行揭碑開園儀式,正式向遊人開放。
對本地區地質資源旅遊的規劃在空間上可劃分為四個區域:核心區、背景區、主要的接待服務區和古文化旅遊區。
核心區:主要是指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園區范圍所包括的區域,該區域集中了地質、生態、優美自然景觀等多種旅遊資源之精華。在地質旅遊資源方面,該區域擁有三角洲平原的河流地貌、河口地貌、海岸地貌以及黃河最新形成的黃河故道「刁口流路」和當前河道「清水溝流路」等地質旅遊資源;在生態旅遊方面,區內擁有最年輕的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黃河三角洲人煙稀少,大片新淤土地景觀的演替基本上沒有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形成我國暖溫帶最年輕、最完整和最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土壤和植被均保持著自然演替序列。而且黃河三角洲屬於東北亞內陸和環太平洋鳥類遷徙的中轉站,河海交匯地帶大量的水生生物給鳥類帶來豐富的食物,成為鳥類的天堂。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在這里設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這里完整的自然濕地生態系統和珍貴的鳥類。保護區內地勢平坦、土地遼闊、植被茂盛、狐兔出沒、百鳥雲集,數十萬畝的蘆葦盪、上萬畝檉柳林、成片的翅鹼蓬、星星點點的羅布麻、香蒲和縱橫交織的小河道和潮水溝是人們回歸大自然,進行科考、度假、觀鳥、探險、獵奇的理想場所。
背景區:是指除核心區和主要接待服務區以外有觀賞價值或科研價值的重要地質遺跡及反映區內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人文景觀的場所或區域。如黃河三角洲的頂點、1855年的海岸線(貝殼堤),黃河1976年以前的多期流路、決口扇等地質遺跡以及「孤東塔林」、「麥田油井」、「圍海長堤」、「海上平台」、「萬畝槐林」、「黃河勝利大橋」等反映資源開發及環境改造的景觀。此外,為了全面介紹和演示本區域相關的地學知識,方便遊客旅遊和很好銜接旅遊項目,該區域也設立一些地學知識陳列館和小型的接待服務實施。
主要的服務接待區:在東營市的城區,此外為了更好地為廣大遊客服務,在孤島鎮及仙河鎮也設立了二級服務接待區。東營市城區主要由東城和西城兩大片組成。西城是勝利油田主要的生活、科研和管理基地,具有濃郁的現代化油城特色。東城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建設的城市新區,城區建設起點高、規劃超前、氣勢宏大、布局合理、建築風格新潮、城市綠化率高,生活環境舒適,城市景觀流暢、錯落有致,風格優雅。東營市城區是遊客進入東營市的主要通道,是遊客集散地,集中了東營市主要部分的賓館、飯店、招待所、商店等接待服務設施,成為黃河三角洲地質、生態旅遊主要的接待服務區。東營市城區及周邊地區旅遊資源類型主要以紀念場地(碑)和現代城市建築為主,具有明顯的油城特色和地方特色。主要的旅遊資源有:石油科技展覽館、天鵝湖、華八井、營二井、坨11井、新世紀廣場、黃河水體紀念碑等。其石油科技展覽館具有很高的科普價值和教育意義,為科普修學旅遊提供了有利條件。天鵝湖為華北最大的平原水庫,水面浩瀚無邊,在候鳥遷徙季節,百鳥群集,可以觀鳥,開展清潔的水上娛樂活動。同時天鵝湖的溫泉療養院設施完備,環境優美,可以開展高質量的療養、休閑度假。
古文化旅遊區:東營南部的廣饒縣境內有一片古老的陸地,文明史源遠流長。據考證,早在5000多年的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這里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至1995年底,已發現的文物有8000餘種,主要古跡有傅家遺址、柏寢台、孫家祠、關帝廟等。遊人在欣賞了地質公園自然風光之後可以領略這里豐厚的古代和人文典故。
根據區域地質旅遊資源的分布情況及結合區域旅遊資源的總體開發布局,對地質旅遊資源路線規劃如下。
線路1:東營市(公交車)—勝利黃河大橋(乘船)—西河口—黃河南岸大汶流自然保護區—墾利黃河口(公交車)—宋坨—東營市
說明:該線路可以觀察到各種河流地貌景觀、沉積構造、黃河1976年後的截流改道處、1855年海岸線、1955年海岸線、濕地、草場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強進淤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河口地質地貌景觀,依次經過黃河第五次改道(1934~1953年)、第二次改道(1897~1904年)和第四次改道(1929~1934年)的多期流路。
線路2:東營市(公交車)—永安鄉—宋坨—黃河南岸大汶流自然保護區(乘船)—墾利黃河口(公交車)—崔家屋子—勝利大橋—東營市
說明:該線路以車游為主,可以觀察到1855年海岸線、1955年海岸線、濕地、草場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各種鳥類、強進淤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河口地質地貌景觀,依次經過黃河第五次改道(1934~1953年)、第二次改道(1897~1904年)和第四次改道(1929~1934年)的多期流路,崔家屋子決口扇和部分河流地貌景觀及沉積構造。
線路3:東營(公交車)—勝利大橋—黃河北岸黃河口自然保護區—墾利黃河口—仙河鎮—孤東圍海長堤—五號樁—東營港—孤島鎮—東營市
說明:該線路以車游為主,可以觀察到除黃河第3次改道(1904~1926年)以外所有各期流路、1855年海岸線、1955年海岸線、濕地、草場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各種鳥類、強進淤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河口地質地貌景觀、石油開發景觀。
線路4:東營(乘車)—勝利大橋—孤島—五號樁—東營港—一千二自然保護區(乘船)—黃河刁口故道入海口(乘車)—東營市
說明:該線路以車游為主,可以觀察到除黃河第3次改道(1904~1926年)以外所有各期流路、1855年海岸線、1955年海岸線、濕地、草場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各種鳥類、強進淤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強進蝕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黃河故道河口地質地貌景觀、石油開發景觀。
線路5:東營市東城—西城
說明:為遊客食宿、游覽、交通、購物、娛樂提供主要服務,旅遊項目主要是展示本地區的現代文明及特有的油城文化景觀。東城區的主要景點有天鵝湖、世紀廣場、清風湖公園、黃河水體紀念碑等,天鵝湖位於東營市東城東南10km處,湖面面積40km2,湖面上棲息著百餘種鳥類。湖心的太陽島面積7200m2,遍布亭台樓閣,假山花園,天鵝湖西側有一處溫泉浴場,溫水取自地下1000m處,水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世紀廣場氣勢雄偉壯觀,是東營這座新興城市最典型的標志性建築。西城主要體現了油城文化特色,有先進的叢式抽油井組,勝利油田第一口獲取工業油流的油井「華八井」,展示勝利油田地質勘探史,介紹石油知識和勝利油田開發建設的地質展覽館等。
線路6:東營市—廣饒縣
說明:主要是區內的古齊文化旅遊區,境內自原始社會中晚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期是齊國的樂安之地。秦漢以下至近代人才輩出,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為後世留存下了文物古跡和人文典故。至1995年底已經發現文物8000餘種,在前面的表中已經詳細列出了主要的古跡,本旅遊路線主要是為有興趣了解本區歷史文化的遊客提供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本線路將經過本區5000~6000年前的一條海岸線。
線路7:東營市(公交車)—西城石油地質博物館(公交車)—大汶流自然保護區(電平車、自行車)—墾利黃河口觀景(還可去黃河口涉水、漂流)(氣墊船、木船)—黃河北岸觀景台(公交車)—萬畝刺槐林(公交車)—孤島—利津黃河故道(公交車)—孤東油田(還可去河口區圍海長堤、河口海灘海上游樂區)(公交車)—黃河大橋(公交車)—東營市。
說明:本線路是一條綜合旅遊線路,集地質、生態、石油、人文等各類旅遊項目為一體,由於路線較長,景點較多,一天時間比較倉促,可安排在孤島鎮休息一夜,第二天繼續旅遊。
9. 參觀金石灘地質博物館,體驗奇石文化,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傳奇嗎
來一座城市想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一座城,就一定要去他的博物館,這里有很多的故事。尤其是特殊時期,門票還特別便宜。景區裡面稀稀拉拉沒幾個人,別說賣食物的了,連賣水的小店或者自動售貨機都沒有,如果買聯票可以欣賞好多風景,石頭和海太贊了,建議大家去走棧道,雖然走1個多小時,但是沿途的風景很美,比做快艇十幾分鍾強太多,而且快艇收費很貴,走棧道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