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建井地質報告什麼時候編制
❶ 地質報告資質全部取消後,企業編制報告需要哪些條件
如果來您說的是礦井生產地質自報告的話,按照《礦井地質規程》的規定,生產礦井每隔8-10年,要對原地質報告進行修編並按規定報批。涉及開採煤層、礦界變更和地質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的礦井,應及時進行修編並按規定報批。
進行修編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
現在能做地質報告的單位比較多,魚目混雜。
建議修編報告的任務,主要和相應的科研院校等合作進行。
希望對您有幫助!
❷ 礦井建井地質報告主要做哪些圖
附圖
1、井田地形地質圖,1:2000~1:5000;
2、回風水平地質切面圖;1:1000~1:5000;
3、運輸水平地質切面圖,1:1000~1:5000;
4、通版過首采區的勘探線權地質剖面圖(經過修改的),1:2000~1:2000;
5、井筒(立井、斜井、平峒)地質素描圖,1:200~1:500;
6、采區上(下)山地質剖面圖,1:1000~1:2000;
7、首采區煤層底板等高線和儲量計算圖,1:1000~1:2000;
8、水文地質綜合性圖件;
9、重算儲量的基礎表和匯總表;
10、煤質、水質化驗成果表;
11、建井期間施工的鑽孔成果表。
❸ 地質報告需要多久修編一次。
地質報告並沒有按時間重新修訂的規定
而對於同一地區的地質報告可能處於一定的目的(回例如用於探礦答 地質普查 地災調查等) 在於不同時期階段 不同方法(例如使用地球化學的 地磁的 地震波的方法等)的或者不同尺度(即不同比例尺)的地質調查 這樣就會在同一地區有不同的地質報告
❹ 生產礦井地質報告在什麼情況下需重新修改
《礦井地質規程)》第四十三條 綜合分析成果必須以礦井地質報告、地質說明書,采後地質總結等形式提供設計生產部門使用。
礦井地質報告一般每8~10年修改一次,並報省(區)煤炭廳(局、公司)批准。
❺ 礦井水文地質劃分報告包括什麼內容
我國煤礦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對煤礦安全生產影響很大,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水害事故,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為了煤礦安全生產,有針對性地做好礦井防治水工作,《煤礦防治水規定》第12條規定所有煤礦都必須編制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確定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煤礦企業、礦井根據確定的水文地質類型制訂防治水規劃、措施並認真組織實施。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和類型確定,由煤礦企業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審定。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應在系統整理、綜合分析礦床勘探、礦井建設生產各階段所獲得的水文地質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編寫。至少應當包括本規定的七項內容。
一、礦井及井田概況
(一)礦井及井田基本情況。概述煤礦開發情況,包括礦井投產年限、設計年生產能力、現今實際產量;礦井開拓方式、生產水平及主要開採煤層。
(二)位置、交通。概述井田位置、行政隸屬關系,地理坐標、長、寬、面積、邊界及四鄰關系。通過礦區或臨近城鎮的鐵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線,以及距礦區最近的車站、碼頭和機場的距離。附礦區交通位置圖。
(三)地形地貌。概述井田地形地貌主要特徵、類型、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總體地形和有代表性地點,如井口、工業場地內主要建築物等標高。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蝕基準面。
(四)氣象、水文。概述礦區及其臨近地區地表水體發育狀況,包括江、河、湖、水庫、溝渠、坑塘池沼等。河流應指出其所屬水系,並根據水文站資料分別說明其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及歷史最高洪水位等。湖泊、水庫等則應指出其分布范圍和面積。
說明礦區所屬氣候區。根據區內和相鄰地區氣象站資料,給出區內降水分布,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和最小降水量以及降水集中的月份。還應指出年平均、年最大蒸發量;最高、最低氣溫;平均相對濕度;最大凍土深度;年平均氣壓等。資料齊全時應附氣象資料匯總表或月平均降水量、蒸氣量、相對濕度、溫度曲線圖(插表和插圖)。
(五)地震。概述歷史上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大震級及地震烈度等。
(六)礦井排水設施能力現狀。概述井下各水平排水設施,包括水倉容積,排水泵型號、台數;排水管路直徑、趟數;井下最大排水能力;是否具有抗災能力;是否滿足疏水降壓的要求等。
二、以往地質和水文地質工作評述
按普查、詳查、勘探、建井和礦井生產或改擴建幾個不同階段分門別類總結已完成的地質、水文地質工作成果,指出各類報告的名稱及完成時間。
(一)預查、普查、詳查、勘探階段地質和水文地質工作成果評述。按時間順序(由老到新)總結「報告」或重要圖紙,包括完成年限、完成單位和報告主要內容及結論。
(二)礦區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工作評述。其主要內容包括完成單位、勘探時間、勘探范圍、測線長度和物理點的密度。概述物探的主要地質和水文地質成果,特別是地震勘探對各種構造的控制情況。
(三)礦井建設、開拓、採掘、延伸、改擴建時期的水文地質補充勘探、試驗、研究資料或專門報告評述。總結水文地質工作成果(報告)的完成時間、完成單位和主要內容。詳細說明礦區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質問題,對以往的水文地質和防治水工作進行綜合評述。
三、地質概況
(一)地層。按井田所在水文地質單元(或地下水系統)和井田內發育的地層由老到新的順序描述。某些「系」的地層可再按「統」、「組」細劃。描述內容主要包括:厚度、岩性、分布與埋藏條件;煤系、可採煤層及儲量描述包括煤系地層和主要可採煤層。
(二)構造。按照《中國大地構造綱要》的劃分,給出地質構造隸屬關系。對褶曲構造逐一進行描述,內容包括背斜、向斜、單斜、地塹和地壘等。對背、向斜應給出軸向、產狀等。對區內的斷裂構造進行詳細描述,其中包括斷層的數量、編號、展布方向、傾向、傾角、性質、落差和延伸長度等。附斷層發育一覽表和構造綱要圖等。
(三)岩漿岩。描述井田內岩漿岩的時代、岩性、產狀和分布規律及其與煤層和主要含水層的關系。
四、區域水文地質
主要描述礦區所處水文地質單元或地下水系統名稱、范圍、邊界;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強徑流帶展布規律及岩溶泉群流量等。特別應指出礦區所處地下水系統的具體位置。附礦區所處水文地質單元或地下水系統示意圖。
五、礦井水文地質
(一)井田邊界及其水力性質。描述礦井四周邊界的構成,一般是指斷層、隱伏露頭、火成岩體和人為邊界等。分析邊界可能造成的含水層之間的水力聯系和礦區以外含水層的水力聯系。
(二)含水層。按由新到老的順序對含水層逐一進行描述。其內容主要包括:含水層的名稱、產狀、分布、厚度(最大、最小和平均厚度)、岩性及其在縱橫向上的變化規律;地下水位標高、單位涌水量、滲透系數;水化學類型、礦化度、總硬度等。
指出含水層地下水補給來源及其與其他含水層的水力聯系。岩溶裂隙含水層還應指出岩溶發育情況和鑽孔涌水量、泥漿消耗量、單位吸水量等。特別應指出岩溶陷落柱存在與發育狀況。附主要充水含水層等水位線圖等。
(三)隔水層。按由新到老的順序逐一描述,重點是構成煤層頂、底板的隔水層。其內容主要包括:岩性、分布、厚度(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變化規律、物理力學指標和阻隔大氣降水、地表水和含水層之間水力聯系的有關信息。
(四)礦井充水條件。礦井充水條件主要是指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強度。充水水源是指礦井水來源;充水通道是指水源進入礦井的通道。對各種可能的充水水源,如大氣降水、地表水、老窯水和地下水等,可能的充水通道,如斷層和裂隙密集帶、陷落柱、煤層頂底板破壞形成的通道、未封堵和封堵不良的鑽孔及岩溶塌陷等,進行詳細描述並列表加以說明。
(五)井田及周邊地區老窯水分布狀況。詳細描述井田及其周邊地區老窯水分布狀況,包括位置、積水范圍和體積、水頭壓力,以及與其他水源的聯系等。必要時進行專頊調研。
(六)礦井充水狀況。對井下涌(突)水點進行調查,描述涌(突)水點位置、水量和水質變化規,以及涌(突)水點處理情況。統計分析礦井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涌水量包括井筒殘留水量、巷道涌水量、工作面涌水量和老空區來水量等。
六、對礦井開采受水害影響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的評價
(一)對礦井開采受水害影響程度的評價。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表2 -1所列內容,評價水害對礦井生產影響的大小並進行等級劃分。
(二)對礦井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的評價。技術和經濟兩方面評價礦井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
七、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的劃分及對防治水工作的建議
(一)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的劃分。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表2 -1的規定,對不同煤層的開采,按照受採掘破壞或影響的含水層性質及補給條件、富水性、礦井及周邊老窯水分布狀況,礦井涌水量、突水量,受水害影響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進行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同一礦區不同煤層開採的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可以不同。
(二)對防治水工作的建議。說明礦井存在的主要水害問題和應採取的防治水措施。
❻ 基建礦井轉生產礦井 什麼時候編制地質報告
2013年12月31日發布的《煤礦地質工作規定》第七十八條規定:基建煤礦移交生產後,應在3年內編寫生產地質報告,之後每5年修編1次。......
❼ 礦區總體設計、礦井設計是依據勘探地質報告進行的嗎
煤礦建設項目(包括新建、改擴建、技術改造項目和煤炭資源整合礦井)內初步設計的審批許可條件容
一、初步設計須在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指導下編制;
二、初步設計的編制,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必須遵循煤炭工業技術政策、設計規范、安全規程、定額指標、質量標准等有關規定;
三、礦井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必須有批準的礦井勘探地質報告,有井筒檢查鑽孔和相關的工程地質資料,包括鄰近礦井、老窯分布情況和主要技術資料。必要時,應對首采區進行物理勘探。
四、初步設計按規定應單獨編制安全、環保、消防、衛生等專篇。上述篇章內容必須經有關主管部門審批。
五、引進國外技術或設備的建設項目初步設計編制的依據,應有與外國公司或廠商簽訂的合同或協議。
六、初步設計必須是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
七、煤炭資源整合礦井初步設計要在批準的礦井地質勘查報告的基礎上,根據礦井地質條件的狀況,堅持「高標准,採用先進技術、先進裝備」的原則。
❽ 生產礦井什麼時候就可以編制生產地質報告
有點聽不懂,可以再詳細點說明問題嗎?
❾ 煤礦地質報告多少年修訂一次
《礦井地質規程》第四十三條 綜合分析成果必須以礦井地質報告、地質說明書,采後地質總結等形式提供設計生產部門使用。
礦井地質報告一般每8~10年修改一次,並報省(區)煤炭廳(局、公司)批准。
❿ 煤礦建井地質報告應由哪個單位審批
當地的國土部門,要是煤礦只是打個豎井,自己礦上批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