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質圖上怎麼判定有水源
A. 如何從地質圖上判斷上盤和下盤
斷層的種類:
根據斷層線上原來相鄰接的兩點在斷層運動中的相對運動狀況可以將斷層分類。
如果它們的運動只在水平方向上,並且平行於斷層面,那麼這斷層叫走向滑動斷層。走向滑動斷層又進一步分為右滑和左滑斷層。
如果一個觀察者站在斷層的一側,面向斷層,另一邊的岩塊向他左方滑動,那它就叫左滑斷層。之所以如此稱呼,因為要追索被移動了的地表特徵時,該人需沿斷層線轉向左邊,才能在那一邊找到與這邊相對應的特徵。這種走向滑動斷層也叫右旋或左旋、右行或左行斷層,或統稱走向斷層。加利福尼亞聖安德列斯斷層是一條右旋斷層或滑動斷層。
沿斷層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對運動,則是傾向滑動斷層。上盤相對下盤向下運動的傾向滑動斷層是正斷層。
當斷層面傾角小於或等於45°,上盤相對下盤作向上運動時,叫沖斷層,而若斷層面傾角大於45°,則稱逆斷層。
兩盤相對運動方向界於走向滑動斷層和傾向滑動斷層之間的,叫斜向滑動斷層。
斷層兩盤之間的相對位移常被叫作斷層落差和平錯。落差反映垂直位移,而平錯反映水平位移。以上所說的斷層都有一個共同的運動特點,即在運動中兩盤的構造保持著平行。
但也可以有這樣的斷層,相鄰兩盤塊體之間發生了扭動、轉動,這樣的斷層被稱為旋轉斷層或剪狀斷層.
上面這張照片里山嶽右邊的線形結構,就是美國加州著名的聖安地列斯斷層,它也是地球表面最長和最活躍的斷層之一。
聖安地列斯斷層的深度有15公里,存在的時間已經超過2000萬年。照片是從奮進號太空梭拍攝的雷達影像和測地衛星的真色影像所組合出來的。巨大的太平洋板塊沿著聖安地列斯斷層,相對於北美板塊向北漂移,平均每年移動數厘米,按這種移動速率,經過數百萬年後,地球表面的陸塊分布和現在比起來,將會有很大的不同。
斷層
地殼中岩石的斷裂。地殼的擠壓力或張力使斷裂兩側的岩塊發生相對位移。斷層的長度可由幾公分到數百公里,沿斷裂面(斷層面)的位移也可由不到1公分到數百公里。位移往往分布在由無數單個斷層組成的斷層帶內,斷層帶可寬數百分尺。斷層分布不均勻,在某些大區域內一個斷層也沒有;而一些地區則被各樣大小的無數斷層所切割。斷層有直立的、水平的,或向任何角度傾斜的。斷層面上部的岩塊稱為上盤;下部的稱為下盤。
斷層面能被磨得很光滑,留下摩擦的條痕稱為斷層擦痕;斷層面兩則岩石可能被壓碎成細粒黏土狀,稱為斷層泥;如壓碎的岩粒較粗,則稱為斷層角礫。有時斷層鄰近的岩層,由於抵抗滑動也會發生褶皺或彎曲。有厚土層的地區斷層面通常被覆蓋。斷層面兩側斷塊的位移一般根據沉積層或其他標志如礦脈和岩牆來測定(相對於某一平面如海平面的絕對位移一般是測不出的)。
沿斷層的運動可以是旋轉運動,兩側斷塊彼此相對旋轉。斷層的視運動可以是與實際運動完全不同的,侵蝕作用把實際運動形跡都消除了。運動可以是持續蠕動,或在數秒內發生幾公尺數量級的躍動。大部分地震是沿斷層的快速運動引起的。斷層可根據其傾角和相對運動以及視運動來分類。正斷層或重力斷層是由於地殼受豎直擠壓拉張而形成的。上盤向下滑動,傾角一般大於45°。這種斷層在世界上到處可見到。在美國猶他州和內華達州,斷層形成山脈一側或兩側的邊界。斷裂時因上盤向下滑動數千公尺變為谷底而相對形成了這些山脈。
B. 如何獲得地方上的地質圖 以便於確定一些構造分布
您好,我回答一下您的問題:
受當地委託的項目(政府部門),可以版詢問他們有沒有地方權地質、地形圖,或者他們有無辦法弄到。
可以找省測繪局購買某些地方的地質、地形圖,一幅大概100多到200,一勞永逸。
可以找相熟的設計院、勘察院等部門相借,然後做個大幅掃描件。
以上是我的一點經驗,如果對您有幫助,記得採納哦。
C. 如何看懂地質圖與剖面圖(有例題~)
讀地質圖的步驟和方法
1.看圖名、圖幅代號、比例尺等圖名和圖幅代號可以告訴我們圖幅所在的地理位置。一幅地質圖一般是選擇圖面所包含地區中最大居民點或主要河流、主要山嶺等命名的。比例尺告訴我們縮小的程度和地質現象在圖上能夠表示出來的精確度。此外,還應注意圖的出版時間、制圖人等。
2.看圖例通過圖例可以了解制圖地區出露哪些地層及其新老順序等。圖例一般放在圖框右側,地層一般用顏色或符號表示,按自上而下由新到老的順序排列。每一圖例為長方形,左方註明地質年代,右方註明岩性,方塊中註明地層代號。岩漿岩的圖例一般在沉積岩圖例之下。構造符號放在岩石符號之下,一般順序是褶曲、斷層、節理、產狀要素等。
3.剖面線有時通過地質圖相對圖框上的兩點畫出黑色直線,兩端注有AA′或II′…等字樣,這樣的直線稱剖面線,表示沿此方向已經作了剖面圖。
4.分析圖內的地形特徵如果是大比例尺地質圖,往往帶有等高線,可以據此分析一下山脈的一般走向、分水嶺所在、最高點、最低點、相對高差等。如果是不帶等高線的小比例尺地質圖,一般只能根據水系的分布來分析地形的特點,如巨大河流的主流總是流經地勢較低的地方,支流則分布在地勢較高的地方;順流而下地勢越來越低,逆流而上越來越高;位於兩條河流中間的分水嶺地區總是比河谷地區要高,等等。了解地形特徵,可以幫助了解地層分布規律、地貌發育與地質構造的關系等。
5.分析地質內容應當按照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方法,首先了解圖內一般地質情況,例如:(1)地層分布情況,老地層分布在哪些部位,新地層分布在哪些部位,地層之間有無不整合現象等;(2)地質構造總的特點是什麼,如褶皺是連續的還是孤立的,斷層的規模大小,它發育在什麼地方,斷層與褶皺的關系怎樣,是與褶皺方向平行還是垂直或斜交等等;(3)火成岩分布情況,火成岩與褶皺、斷層的關系怎樣。
6.在掌握全區地質輪廓的基礎上,再對每一個局部構造進行分析:(1)開始時最好從圖中老岩層著手,逐步向外擴展,以免茫無頭緒;(2)對每一種構造形態,包括褶曲、斷層、不整合、火成岩體等逐一詳加分析。例如褶曲類型,斷層類型,各構造組合關系等。
7.把各個局部聯系起來,進一步了解整個構造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規律,主要包括:(1)根據地層和構造分析,恢復全區的地質發展歷史;(2)地質構造與礦產分布的關系;(3)地質構造與地貌發育的關系,等等。
以上所述不過是讀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至於如何具體分析某一幅地質圖和其中的每一種構造,具備基礎知識的情況,必須通過實踐來逐步掌握。
D. 地質圖上怎樣看出地質界線
邊界線兩邊的岩性不一樣,具體表現在 顏色不一樣,岩性符號不一樣。比如界線兩邊 一邊是C(石炭系) 一邊是D(泥盆系)
E. 從地形地質圖上如何確定地層傾角
構造地質學實習二
間接法求解岩層產狀要素
F. 怎麼找某地方的水文地質圖
開介紹信,到國土資源部門,資料室查閱。
G. 怎麼看地質圖啊!
全面的地質圖應該有圖例,不同類型的褶皺和斷層有不同的符號表示。如果是為了專考試要自己判斷,屬如果沒有圖就這么和你說估計我說得你也不會明白的。可以多看一些別人標好的圖,觀察地層線的變化,從中總結出經驗就好了。
再簡單些練習:將一組平行線標上年代代表各個地層界線,如由上至下地層變新。
向斜:這組線向上突;背斜:這組線向下凹。
構造發展史的判斷原理:老的構造被新的構造錯斷、彎曲等。比如兩條斷裂,肯定是一條(1號)錯斷另一條(2號),那麼2號是老的,1號是新的。再看這些構造包含那些地層,又被什麼地層所覆蓋,就可以判斷出他們產生的大致年代了。
有些東西自己實在不知道怎麼表達,不好意思了。
H. 怎麼判定地下有水源
幕上,人們也盯著他們,看
邊哭邊看.
兩個月後,小男孩終於走出了醫院,腳卻沒有以前那麼專靈活了,仍需要大人的扶持.小男屬孩在醫院的
這幾個月里,忍受著極大的痛苦,他的家屬異常心痛.
讓大家互相之間充滿愛,讓世界充滿愛,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吧!
----------------------------
讓世界充滿愛
要說到《讓世界充滿愛》這個題目吧!我認為也不是非要捐錢啊,捐衣啊,捐一些書籍啊,等等.實
際我們只要能運用自己身邊所發生的小事來用實際行動來解決它們.那我將會
I. 在地質圖上怎樣判斷河流的水流方向
根據等水位線,水流方向與等水位線凸出方向,相反
J. 地質圖上的地質界面有一下幾種表現形式,不知道
岩層的產狀分為三大類:水平岩層、傾斜岩層和直立岩層。
水平岩層:傾角小於50的岩層
傾斜岩層:傾角在50-850的岩層
直立岩層:傾角大於850的岩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