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可以問哪些問題
1. 地質問題
建民房一來般都不要勘探的,如果你實自在不放心的話,在打地基的時候挖深點就可以了,填充混凝土
工程勘察的費用根據你打孔的深度來定的,如果你是要做建設用地地質災害評估的話,2萬的樣子。但是一般的話都是做工程勘察的,看地下的地層結構和岩性,這個的話一般一個孔1000的樣子
2. 什麼地質問
地質學是關於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回用和演變歷史的答知識體系。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地質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已成為當今世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
3. 環境地質問題有哪些
環境地質一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文獻版中。那時這些工權業發達國家,已感到環境問題的迫切性,開始把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城市地質等問題的研究列為環境地質研究的范疇。
環境地質問題主要包括: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地面塌陷愈來愈突出,影響城市建設
城市地下水超采,產生許多區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
地下水的局部污染較嚴重,影響城市供水安全。
活動斷裂與地震威脅城市安全。
沿海城市海水人侵、海岸侵蝕與淤積問題
4. 地質學能解決什麼問題
地質來學(Geology)是對地球的起源、自歷史和結構進行研究的學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圈層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在現階段,由於觀察、研究條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為研究對象,並涉及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涉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的太空地質學(Astrogeology)。
http://ke..com/view/34894.htm?fr=aladdin
5. 地質方面的問題!!
這個問題嘛比較簡單!呵呵!
這是按岩石中SiO2的含量來劃分的
據SiO2重量百分回數,通常答將火成岩分為四大類: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 45~53%),中性岩(SiO2 53~66%),酸性岩(SiO2>66%)
超基性岩:最常見的是橄欖岩,輝岩。
基性岩:玄武岩,輝長岩
中性:閃長岩類,安山岩
酸性:花崗岩在長見,還有噴出的流紋岩
這就是最常見的岩石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6. 問個關於大學地質的問題
《地球科學概論》主要是學
地球科學各個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識。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大氣圈、地球構造、地球表面慨況、地球上的水、冰雪覆蓋。
目錄有:
緒論
第一節 地球科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第二節 地球科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地球科學的研究意義
第四節 地球科學的發展簡史與未來展望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節 宇宙
一、宇宙中的天體和物質
二、宇宙中天體的相對位置
第二節 銀河系與太陽系
一、銀河系
二、太陽系
第三節 地球、月球和地月系
一、地球
二、月球和地月系
第四節 地球的形態
一、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二、地球的表面形態
第二章 地球的外部圈層
第一節 大氣圈
一、大氣的組成
二、大氣圈的結構
三、大氣的熱狀況
四、大氣的運動
第二節 水圈
一、水圈的組成
二、水圈的循環
第三節 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
二、生物圈的組成
第三章 地球的內部圈層
第一節 地球的內部圈層
一、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
二、地球內部的主要物理性質
三、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物質組成及物理狀態
第二節 地殼
一、地殼的物質組成
二、地殼的類型
三、地殼的重力異常與重力均衡
第四章 地質年代與地質作用
第一節 地質年代
一、相對地質年代的確定
二、同位素地質年齡的測定
三、地質年代表
第二節 地質作用
一、地質作用的能量來源
二、地質作用的類型
第五章 風化作用與剝蝕作用
第一節 風化作用
一、風化作用的類型
二、風化作用的產物
三、影響風化作用的因素
第二節 剝蝕作用
一、地面流水的剝蝕作用
二、地下水、冰川和風的剝蝕作用
三、海洋(及湖泊)的剝蝕作用
第六章 搬運作用與沉積作用
第一節 搬運作用
一、搬運作用的方式
二、不同營力的搬運作用特點
三、搬運過程中碎屑物質的變化
第二節 沉積作用
一、地面流水的沉積作用
二、地下水、冰川及風的沉積作用
三、湖泊(及沼澤)的沉積作用
四、海洋的沉積作用
第三節 成岩作用
第七章 岩漿作用與變質作用
第一節 岩漿作用
一、噴出作用
二、侵入作用
第二節 變質作用
一、變質作用的因素與方式
二、變質作用的基本類型
第三節 地殼中三大類岩石的演變
第八章 構造運動
第一節 構造運動在地形、地物上的表現
……
第九章 地球動力系統
第十章 地球的資源
第十一章 地球的環境
第十二章 地球的起源與演化
《普通地質學》主要側重地質方面的,包括礦物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古生物地史學等。
目錄有:
1.1 地質學的研究對象、內容和意義 1.2 地質學的研究方法 1.3 地質學的分支學科和相關學科 1.4 普通地質學的任務 第二章 宇宙、太陽系和地球 2.1 宇宙的起源 2.2 星系的演化 2.3 太陽系的起源 2.4 地球的早期演化 第三章 地球的結構與組成 3.1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3.2 地球的物理性質 3.3 地球的結構和物質組成 第四章 地質作用與地質年代 4.1 地球的能量系統 4.2 地質作用的形式 4.3 礦物與岩石 4.4 地質年代學 第五章 風化作用 .5.1 物理風化 5.2 化學風化 5.3 岩石性質對風化作用的影響 5.4 風化作用的產物 第六章 風的地質作用 6.1 大氣圈的成分、結構特點 6.2 風的地質作用 6.3 荒漠化過程及對策 第七章 地表水流的地質作用 7.1 斜坡面流 7.2 暫時性河流的地質作用 7.3 河流的地質作用 7.4 河谷形態的發育 7.5 河流的河口 7.6 河系及其發育與分水嶺的遷移 7.7 與河流作用有關的有用礦產 第八章 地下水的地質作用 8.1 岩石中的水和岩石的透水性 8.2 地下水的成因與賦存形式 8.3 地下水的化學成分 8.4 地下水的地質作用 8.5 岩溶作用 8.6 地下水研究的意義 第九章 冰和冰水流的地質作用 9.1 冰川的形成 9.2 冰川的類型 9.3 冰川的運動.. 9.4 冰和冰水流的地質作用 9.5 地質歷史中的冰川 9.6 冰川發生的原因 9.7 凍土帶的地質作用 第十章 海洋的地質作用 10.1 海洋地貌 10.2 海水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10.3 海水的運動 10.4 海洋的破壞作用 10.5 海洋的沉積作用 10.6 海洋礦產資源 10.7 成岩作用與沉積岩 10.8 岩相的基本概念 第十一章 湖泊和沼澤的地質作用 11.1 湖泊的成因與水動力 11.2 湖泊的地質作用 11.3 沼澤的形成及其分類 11.4 沼澤的地質作用 11.5 湖泊和沼澤地質作用的研究意義 第十二章 重力作用 12.1 重力作用的類型 12.2 重力作用的災害及其防治 第十三章 構造運動及其形跡 13.1 構造運動的一般特徵 13.2 構造變動 13.3 板塊構造學說要點 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 14.1 地震的成因 14.2 地震的研究方法 14.3 地震作用 14.4 地震預報與抗震建築 第十五章 岩漿作用 15.1 火山作用過程的階段性 15.2 火山噴發的產物 15.3 火山災害及其防護 15.4 侵入作用與侵入岩 15.5 岩漿成因的多樣性 第十六章 變質作用 16.1 變質作用的特點 16.2 接觸變質作用 16.3 動力變質作用 16.4 區域變質作用 16.5 沖擊變質作用 第十七章 人類與地球 17.1 地球系統運動對人類的影響 17.2 人類與地球系統的聯系 17.3 人類的地質作用 17.4 人類在地球系統中的作用 第十八章 地質科學發展階段與地球科學觀的演變 18.1 地質科學的發展 18.2 地球科學觀的演變 18.3 地球科學的未來
7. 問幾個關於地質方面的問題
關於沉積地層層來序的問題,一般通過地源層所屬時代並結合產狀來看,如果屬同一時代,則可以根據沉積構造來判斷,如斜層理,雨痕等。斜層理紋收斂的方向一般指向較老的地層。具體判斷標志你可以讀讀沉積岩石學。
碎屑岩看是火山碎屑岩還是沉積碎屑岩,碎屑成分是不同的。火山碎屑岩中的碎屑一般是些火山角礫,較大的礦物碎片等物質,結構主要有火山角礫結構,凝灰結構等。沉積類的碎屑岩成分就復雜了,主要看源區的岩石類型。研究意義我不是很清楚哈。
最後那個問題我估計可能是由於全球構造運動所需要的動力來自地球內部物質(類似於燃料),地球越老,燃料消耗殆盡,所以全球性構造運動發生頻度也就變少了……
8. 有關地質的問題
1.我國火山岩型鈾礦最為重要的一條成礦帶就是贛杭帶,成礦地質條件或者說控內礦因素與構造密切相關容,火山構造與斷裂構造聯合控礦特徵明顯,不僅表現為構造分級控礦規律,而且各級鈾成礦單位均表現了鈾礦定向三等距分布規律。
2.可地浸型鈾礦是砂岩型鈾礦的一種,地浸其實也就是其開采方式,我們老師上課時講過,判斷這種鈾礦時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成岩的程度,程度越低,對地浸越有利。
9. 工程地質問題有哪些
常見工程地質問題:(1)鬆散、軟弱土層。對不滿足承載力要求的鬆散土層,如砂和砂礫石地層等,可挖除,也可採用固結灌漿、預制樁或灌注樁、地下連續牆或沉井等加固;對不滿足抗滲要求的,可灌水泥漿或水泥黏土漿,或地下連續牆防滲;對於影響邊坡穩定的,可噴射混凝土或用土釘支護。
對不滿足承載力的軟弱土層,如淤泥及淤泥質土,淺層的挖除,深層的可以採用振沖等方法用砂、砂礫、碎石或塊石等置換。
(2)風化、破碎岩層。風化一般在地基表層,可以挖除。破碎岩層有的較淺,可以挖除。
有的埋藏較深,如斷層破碎帶,可以用水泥漿灌漿加固或防滲;風化、破碎處於邊坡影響穩定的,可根據情況採用噴混凝土或掛網噴混凝土罩面,必要時配合注漿和錨桿加固。
(3)裂隙發育岩層。
對於影響地基承載能力和抗滲要求的,可以用水泥漿注漿加固或防滲。對於影響邊坡穩定的,採用錨桿加固。
(4)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對充填膠結差,影響承載力或抗滲要求的斷層,淺埋的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注水泥漿處理;淺埋的泥化夾層可能影響承載能力,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一般不影響承載能力。
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可能是基礎或邊坡的滑動控制面,對於不便清除回填的,根據埋深和厚度,可採用錨桿、預應力錨索、抗滑樁等進行抗滑處理。
(5)岩溶與土洞。當建築工程不可能避開時,可挖除洞內軟弱充填物後回填石料或混凝土。
不方便挖填的,可採用長梁式、桁架式基礎或大平板等方案跨越洞頂,也可對岩溶進行裂隙鑽孔注漿,對土洞進行頂板打孔充砂、砂礫,或做樁基處理。
(6)地下水發育地層。當地下水發育影響到邊坡或圍岩穩定時,要及時採用洞、井、溝等措施導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7)滑坡體。斜坡內可能沿滑動面下滑的岩體稱為滑坡體。滑坡發生往往與水有很大關系,滲水降低滑坡體尤其是滑動控制面的摩擦系數和黏聚力,要注重在滑坡體上方修築截水設施,在滑坡體下方築好排水設施。
防止滑坡,經過論證可以在滑坡體的上部刷方減重,未經論證不要輕易擾動滑坡體。在滑坡體坡腳採用擋土牆、抗滑樁等支擋措施。採用固結灌漿等措施改善滑動面和滑坡體的抗滑性能。
(8)對結構面不利交匯切割和岩體軟弱破碎的地下工程圍岩,地下工程開挖後,要及時採用支撐、支護和襯砌。
支撐多採用柱體、鋼管排架、鋼筋或型鋼拱架,拱架的間距根據圍岩破碎的程度決定。支護多採用土釘、錨桿、錨索和噴射混凝土等聯合支護方式。襯砌多用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也可採用鋼板襯砌
10. 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有哪些
風化、破碎岩層。風化一般在地基表層,可以挖除。破碎岩層有的較淺,可以挖除。有的埋藏較深,如斷層破碎帶,可以用水泥漿灌漿加固或防滲;風化、破碎處於邊坡影響穩定的,可根據情況採用噴混凝土或掛網噴混凝土罩面,必要時配合注漿和錨桿加固。
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對充填膠結差,影響承載力或抗滲要求的斷層,淺埋的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注水泥漿處理;淺埋的泥化夾層可能影響承載能力,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一般不影響承載能力。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可能是基礎或邊坡的滑動控制面。
鬆散、軟弱土層。對不滿足承載力要求的鬆散土層,如砂和砂礫石地層等,可挖除,也可採用固結灌漿、預制樁或灌注樁、地下連續牆或沉井等加固;對不滿足抗滲要求的,可灌水泥漿或水泥黏土漿,或地下連續牆防滲;對於影響邊坡穩定的,可噴射混凝土或用土釘支護。
滑坡體。斜坡內可能沿滑動面下滑的岩體稱為滑坡體。滑坡發生往往與水有很大關系,滲水降低滑坡體尤其是滑動控制面的摩擦系數和黏聚力,要注重在滑坡體上方修築截水設施,在滑坡體下方築好排水設施。防止滑坡,經過論證可以在滑坡體的上部刷方減重,未經論證不要輕易擾動滑坡體。
地下水發育地層。當地下水發育影響到邊坡或圍岩穩定時,要及時採用洞、井、溝等措施導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對結構面不利交匯切割和岩體軟弱破碎的地下工程圍岩,地下工程開挖後,要及時採用支撐、支護和襯砌。支撐多採用柱體、鋼管排架、鋼筋或型鋼拱架,拱架的間距根據圍岩破碎的程度決定。
岩溶與土洞。當建築工程不可能避開時,可挖除洞內軟弱充填物後回填石料或混凝土。不方便挖填的,可採用長梁式、桁架式基礎或大平板等方案跨越洞頂,也可對岩溶進行裂隙鑽孔注漿,對土洞進行頂板打孔充砂、砂礫,或做樁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