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海洋地質出什麼礦石
A. 海洋中什麼礦產最豐富
最豐富的應該是Nacl
其他了解一下
海洋中所儲各種礦物約 500 億噸,若鋪於地面,則厚達 200 米;若裝火車,其長度可從地球到太陽。
金屬鎂在工業上,國防上佔有重要地位,製造飛機和快艇的主要材料是鋁鎂合金。鎂比鋁還輕,世界上金屬鎂和化合物的來源,很大一部分直接和間接來自海水。
錳結核是著名的深海礦產,外觀象土豆,切片來看,一層層的又象蔥頭。這種結核體往往是以貝殼、珊瑚、魚牙、魚骨為核心,把其它物質聚集在周圍。生長速度很緩慢,大約 1000 年生長 1 毫米,有的 100 萬年才生長 4 毫米。錳結核含有錳、鐵、鎳、鈷等 20 多種元素,其經濟價值很高。1980 年前後,世界各大洋底部又發現了具有經濟遠景的錳結核礦區 500 多處,其總儲量在 1.5 萬億噸至 3 萬億噸,以太平洋的品味最高。錳結核中有些稀有分散元素和放射件元素的含量也很高,如鈹、鈰、鍺、鈮、鈾、鐳和釷的濃度,要比海水中的濃度高出幾千、幾萬乃至百萬倍。
世界各大洋底的鐵礦總儲量,可能達到 3000 億噸左右。鉀在海水中居第 6 位,共有 600 萬億噸。溴 99% 以上都在海里,是海洋元素,總儲量 100 萬億噸。海洋中的碘總儲量為 930 億噸左右,比陸地儲量多得多。碘在尖端科學和軍事工業生產上有重要用途。
海水中有幾十種稀有元素,而且很多是陸地儲量少,分布分散但價值很大的元素。例如氨和銫是製造光電管的原料,光電管又是現代自動化設備的重要元件。銣和銫在陸地上儲量都非常少,但海水中儲量卻比較多。銣在海水中藏量達 1900 億噸。硼或鋰的氫化物可作火箭的高能燃料,硼在海水中的儲量有 7 萬億噸以上。
漫步海灘時,在那沙沙作響的沙石中,就可能蘊藏著豐富多採的礦床。它們有金剛石、金、鉑、錫石、金紅石、鈦鐵礦、鉻鐵礦、磁鐵礦、紅金石、藍寶石、琥珀、鋯石等。沙礦或在淺灘或在水深 150 米以內的地方。海濱沙礦具有分布廣泛,礦種多,儲量大,工業品位要求低,開采方便,選礦簡易,投資小等優點,在海底礦產資源的開發中、產值僅次於海底石油。
海洋也蘊藏著豐富的能源礦產煤、石油、天然氣。世界上已發現的海底煤田約 200 個,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英國、保加利亞、希臘、愛爾蘭、冰島、加拿大、土耳其、芬蘭、法國、智利、日本和我國的近海水域。80 年代世界年均採掘海底煤炭量約 7000 萬至 8000 萬噸、佔世界煤炭總量的 2% 左右。
海洋地質專家估計,海底儲存石油 2500 億噸,比陸地儲油量大 3 倍,90 年代約產油 6 億多噸。海水裡的鈾儲量約為 40 億噸,是陸地儲量的 4000 多倍。1 克氚聚變成氦時,可以產生 10 度電能。據估計,海洋中氚的總含量約為 25 億噸,這是一個巨大的潛在能源。
B. 海洋礦產資源及勘查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施科技興海戰略,發展海洋高新技術,開展戰略性、基礎性的區域地質調查與編圖,海岸帶重點地區環境地質調查與評價,不同海區的油氣勘查與評價,大陸架及鄰近海域調查,東北太平洋中國開辟區多金屬結核勘查和極地/南大洋地質科學考察,以及國家各類專項調查研究和參與IODP、IGBP等國際合作。我國海洋地學界瞄準國際發展前沿,應用高新技術,在海底探測技術、河口海岸第四紀地質與沉積動力學研究、古海洋學、海洋油氣田快速評價技術方法和大洋多金屬結核(殼)、熱液硫化物礦產資源調查的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研究中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2.2.1 區域調查與礦產資源勘查概況
盡管我國海洋地質調查研究和礦產資源勘查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和高新技術研發取得跨越式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區域地質調查、基礎理論研究,還是應用性的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特別是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總體水平相差較大。估計區域調查、礦產勘查程度落後15~20年,科學研究水平落後10~15年,高新技術水平落後20~25年(表2.1)。
表2.1 國內外海洋地學科技發展趨勢和水平差距對比
續表
2.2.2 海洋礦產資源概況
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海洋礦產資源分布、種類及其資源量比較豐富。包括濱岸平原地下鹵水、濱海砂礦、建築砂礫石、海底煤田、陸架區的石油與天然氣、陸坡區的油氣、天然氣水合物和國際海底區域中國開辟區的多金屬結核,以及正在進行勘查的富鈷結殼、熱液硫化物礦床等(表2.2)。
表2.2 中國管轄海域礦產資源及其資源量
續表
2.2.2.1 石油與天然氣
石油與天然氣資源是重要的能源礦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石油供應與國家安全問題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引起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目前,我國的油氣資源形勢十分嚴峻,自從1993年成為原油凈進口國以來,我國原油消費量增長迅猛,而原油產量卻增長緩慢,凈進口量從1994年的290萬噸增長到2007年的15600萬噸。2007年我國石油產量突破2.00億噸(含海外3500萬噸),而消費量高達3.50億噸,進口依存度達48%。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2大消費國。原油消費量和凈進口量增長之快及原油產量(包括海外份額)增長緩慢的狀況(表2.3,圖2.3),令人擔憂。
表2.3 1994~2007年我國原油供需情況表
圖2.3 1994~2007年來我國原油供需情況變化圖
溫家寶總理強調:「國土資源部門不能放鬆油氣資源戰略調查的責任,爭取在地質調查程度低的陸地新區和海域有新的發現」。「油氣勘查要選准重點,集中力量,有所突破,力爭拿下整裝大油田。這是地質勘查工作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海域油氣資源是陸域油氣資源的重要補充和戰略接替,我國管轄海域蘊藏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和其他礦產資源。已有的地質調查及礦產資源評價表明,我國海域內發育中新生界厚度大於2000米的沉積盆地38個(近海域11個,南海中、南部27個),具有較大的油氣資源潛力。最新評價了36個沉積盆地共擁有油氣資源量為358億~410億噸油當量。其中近海域11個沉積盆地擁有218億~242億噸油當量;南海中、南部海域25個沉積盆地為141億~168億噸油當量(表2.4、表2.5)。在36個沉積盆地中,有11個盆地是單一盆地油氣資源量超過10億噸油當量的高豐度盆地。其中,近海的5個高豐度盆地擁有近海油氣總資源量的90.6%,約為我國管轄海域油氣總資源量的53.0%~55.0%,它們分別是:渤海灣、東海陸架、珠江口、瓊東南和鶯歌海5個含油氣盆地,其油氣資源量均在20億噸油當量以上,渤海灣盆地的油氣資源量更高達100億噸以上。
表2.4 我國近海11個盆地油氣潛在資源概況
表2.5 南海中南部海域各沉積盆地以沉積岩體積法估算的資源量
南海中、南部海域6個高豐度油氣盆地,擁有該海域油氣總資源量的75.0%,約為我國管轄海域油氣總資源量的29.0%~30.0%。它們分別是:筆架南、萬安、曾母、汶萊-沙巴、南薇西及北康6個含油氣盆地,其油氣資源量均在10億~20億噸油當量以上,曾母盆地位於我國傳統疆界線以內資源量達到40億噸油當量以上。在這些盆地中,有的是由於勘探探投入力度不足,尚未做出准確評價;有的則由於存在海域爭議無法成為可開發利用資源。因此,發現新的油氣遠景區和新的含油氣層位就成為解決海上油氣後備接替區的當務之急。
2.2.2.2 天然氣水合物
1999年,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首先由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西沙海槽進行並首先發現了BSR。2001年,由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負責的「215」專項,首次在東海沖繩海槽進行了以尋找天然氣水合物為目的的高解析度地震綜合調查評價工作。
2007年5月1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首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水深1245米,在海底下183~201米,層厚18米,豐度20.0%,甲烷含量99.7%;5月15日,在第4個站位又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水深1230米,海底下191~225米,層厚34米,豐度20.0%~43.0%、甲烷含量99.8%。
迄今為止,南海陸坡共圈出11個天然氣水合物遠景區,總面積為125833.6平方千米,總資源量693.3億噸油當量;東海沖繩海槽共圈出10個天然氣水合物遠景區,東邊界為沖繩海槽中央地塹連線的水合物分布總面積為8643平方千米,總資源量約為401.62億立方米。應當指出,上述總資源量目前尚無鑽井資料證實,因此風險系數較大。各遠景區的分布狀況和資源量如下(表2.6、表2.7):
表2.6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分布面積及資源量
表2.7 東海沖繩海槽中南部天然氣水合物分布面積及資源量
2.2.2.3 建築砂礫石
石英砂礦主要分布於我國的遼寧、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台灣省(區)沿岸,以福建、兩廣石英砂砂質最佳。石英砂礦主要賦存於濱海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海積階地、風成砂丘和海灘上,砂體長數百米至上千米,寬數十米至數百米,厚數厘米至數米,礦層1~4層,埋深一般小於15米,礦體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沿海岸呈水平狀微向海方向傾斜,礦層較穩定,其分布范圍、厚度、礦物成分、粒度及化學成分均變化不大,探明儲量30.70億噸。
2.2.2.4 濱海砂礦
濱海砂礦主要包括鋯石、鈦鐵礦、獨居石、磷釔礦、金紅石、磁鐵礦、錫石、鉻鐵礦、鈮鉭鐵礦、砂金、金剛石等,金屬和非金屬砂礦探明儲量約3000萬噸,主要分布在遼寧、山東、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諸省(區)。各類礦床191個(其中大型35個、中型51個、小型105個):①獨居石、磷釔礦、鈦鐵礦、金紅石、錫石、鈮鉭鐵礦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和海南沿海地帶;②鋯石遍及上述各省(區)沿岸地帶,主要分布在山東、廣東、海南;③砂金主要分布於遼寧、山東、台灣;金剛石砂礦則發現於遼寧省復州灣。
2.2.2.5 海底煤田
山東龍口市東北約5千米海域,為陸上北皂煤礦向海底延伸,可採煤層6層,煤系地層總厚度67~278米,一般厚約200米,煤田分布面積約150平方千米,主採煤層厚約10米。探明儲量10億~12億噸。
該礦於2005年6月投產,其第一個採煤工作面當年試采完畢,共開采原煤8.2萬噸;第二個採煤工作面於2006年8月10日正式投產,至2007年1月底完成試采,共開采原煤42.5854萬噸。
2.2.2.6 濱岸平原地下水、地下鹵水
1)地下淡水。受地理環境、地形條件和地質構造等因素影響,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水文地質條件變化復雜,地下水環境特徵各不相同,主要表現在:長江口以南(包括長江口)地區水資源比較豐富;長江口以北地區(簡稱北方地區)氣候乾旱,地表水資源相對缺乏,水資源短缺;在平原海岸海陸交替相沉積層普遍分布,地下水鹹淡交錯、水質復雜;在濱海平原北方地區淺部以鹹水層為主,有些地區淡水層埋藏很深,南方地區常見鹹淡水層交錯分布,淡水層中夾殘留鹹水透鏡體。我國的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擁有海岸線的沿海城市有53個(不包括縣級市),其中22個是濱海城市。我國的沿海地區是人口、城市、經濟最密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最活躍的地區。人口高度集中、區域城鎮化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沿海地區水資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沿海地區的地下水匯水范圍較小,地下水資源量有限,水資源的供需矛盾突出。改革開放以來,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不僅北方地區缺水,傳統的多水地區也嚴重缺乏潔凈的地下水。因此,沿海地區缺少潔凈淡水資源的問題將是制約經濟發展、困擾人民生活的嚴重問題,對地下淡水資源的治理和環境保護已刻不容緩。
2)地下鹵水。地下鹵水是在乾燥氣候和內陸海灣低平潮灘環境下,經蒸發—濃縮—埋藏而形成的。它的形成不僅與氣候條件有關,而且同本區的地質地貌特徵和第四紀海陸變遷過程有關。在黃海、渤海沿岸低地平原區,第四紀濱海相地下鹵水有著廣泛的分布。目前,已探明的濱海相地下鹵水區主要分布在渤海沿岸地區,具體分布在:萊州灣(包括黃河三角洲)、渤海灣與遼東灣沿岸濱海平原區。華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在第四紀地層中已發現有鹵水分布。在遼寧的清水河濱海區,已探明的鹵水分布面積約8平方千米,鹵水儲量達1774.00萬立方米;在渤海灣,已探明的鹵水分布面積達到1212平方千米,儲量達到12.29億立方米;在萊州灣兩岸,已探明的鹵水分布面積為3527平方千米,鹵水儲量達78.80億立方米。
2.2.3 世界海洋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現狀
2.2.3.1 石油與天然氣
世界海洋大陸架面積約2800萬平方千米,近海含油氣盆地約1600萬平方千米,其中具有開發遠景的面積達500餘萬平方千米。據有關資料估算,海洋石油探明地質儲量約1500億噸,佔世界石油總地質儲量的2/5,已探明可采儲量350億噸,佔世界石油可采儲量的1/3;海洋天然氣地質儲量為46.6萬億立方米,約佔世界天然氣總地質儲量(140.0萬億立方米)的1/3。
迄今已在800多個含油氣盆地中發現大、中型油氣田500餘個,其中超過6500萬噸的大油氣田220個、超過10億噸的特大型油氣田有10個。近20年來,全世界發現的新油氣田有60%~70%是在海域,其中大部分在陸架區,少量在深水陸坡區。目前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勘探開發,每年打各類探井約2000口,其中深水鑽井已達450~2000米以上,井深小於3000米佔20%;3000~5000米佔70%;超深井(大於5000米)佔10%。
現今海上採油氣的國家已達40餘個,擁有各類鑽井平台約3000座。近年來,擁有先進技術與設備的發達國家,其勘探范圍已擴展到大於300米水深的陸坡區,並不斷有新的油氣田發現。海洋石油產量從1990年的9.07億噸增至2007年的12.50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34%;2007年海底天然氣產量7000多億立方米,佔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25%。近20年來,世界石油總產量的增長主要是來自海洋。
2.2.3.2 濱海砂礦
近幾十年來,由於經濟的發展對礦產資源需求的急速增長,海洋沿岸及淺海陸架區的砂礦成為礦業中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礦產資源,如:金、鉑、錫、釷、鉻、鈦、鈮、鉭、鋯、金剛石、琥珀和石英砂、礫石等都是具有商業價值的開采對象。這些濱海砂礦廣泛地分布於許多沿海國家,如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美國、日本、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加拿大、俄羅斯、巴西、南非和歐洲一些沿海國家。
這些砂礦作為礦產資源的經濟價值在逐年增長。在20世紀60~70年代,世界沿海國家從濱海砂礦中開採的鈦鐵礦佔世界總產量的30%,獨居石佔80%,金紅石佔98%,鋯石佔100%,錫石佔50%以上。雖然目前大規模開採的主要是濱海地帶的礦床,但在最近20~30年間,由於地質勘探和采礦工業技術方法的改進,開采水下砂礦已變得更為有利,開采水深已達到50~100米,因而淺海陸架區砂礦資源所佔比重有所增大。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有儲量巨大的砂錫礦;印度和斯里蘭卡沿岸有極豐富的獨居石、鋯石、鈦鐵礦砂礦;加拿大和日本沿岸有大量的磁鐵礦砂礦;西南非洲的沿岸和陸架區有金剛石等。這些有經濟價值的砂礦都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
2.2.3.3 大洋礦產資源
迄今為止,人類在深海大洋底發現的固體礦產資源有:多金屬結核(錳結核)、富鈷結殼、多金屬軟泥、熱液硫化物、磷鈣土等。這些礦產資源分布廣、儲量大,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開發前景。
20世紀70~9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工業化國家美國、英國、法國、日本、蘇聯、聯邦德國及發展中國家印度、中國、韓國等都投入大量資金,開展國際海底區域多金屬結核、鈷結殼和熱液硫化物礦床的調查研究。發達國家甚至已完成深海底結核的試驗性開采,一旦時機成熟即可投入商業性開發。
1)多金屬結核。大洋多金屬結核中含有80餘種金屬元素,其中Mn、Fe、Cu、Co、Ni、Zn的含量較高。有人計算過,僅太平洋CC區約有540.00億噸干結核,其中含Mn100.00億噸、Cu5.20億噸、Co1.15億噸、Ni6.50億噸。在整個大洋底,目前已發現67處遠景區(21個礦域、81個礦區),其中太平洋底13個礦域、41個礦區,大西洋底2個礦域、20個礦區,印度洋底6個礦域、20個礦區。金屬結核富集區資源量為817.00億噸,其中太平洋佔80.0%、大西洋佔10.5%、印度洋佔9.5%,而且在總資源量中,富Ni-Cu型結核佔25.0%、富Mn型佔3.5%、富Cu型為3.5%,其餘為Fe-Mn型結核。
2)富鈷結殼。鐵錳結殼是一種生長在海山基岩上自生的鐵錳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由於它含Co量較高,又稱富鈷結殼。結殼厚度一般2~5厘米,主要分布於水深較淺的海山區(小於3500米),最佳水深800~2800米,富集區結殼的厚度大於5厘米,其豐度和覆蓋率都遠高於多金屬結核,平均豐度可達40千克/平方米,覆蓋率達80.0%~100.0%,含有數十種金屬元素,但含量較高的有Mn、Co、Cu、Ni、Pb,還有Pt、Ag、Ti等,其中Co含量特別高,平均0.5%,最高可達1.8%~2.5%,Pt含量也高達2×10-6,比陸地同類礦床高出幾十倍。在大洋中富鈷結殼分布的海域較廣,幾乎海山、海台、海丘地區都可找到。主要分布於中太平洋海山,南太平洋一些群島周圍海域;大西洋火山區,中大西洋、南大西洋一些海隆;印度洋一些群島周圍海域。其中以中太平洋海山區和中南太平洋海山區的富鈷結殼分布廣、厚度大,鈷含量高且具有較高的商業經濟價值。如萊恩-庫克群島海區結殼分布面積約5.5平方千米,估計資源量為21.5億噸,其中含Co146.5萬噸、Cu17.2萬噸、Ni99.0萬噸、Mn5.3萬噸。據不完全統計,太平洋西部構造隆起帶上,富鈷結殼的資源量達10.0億噸,Co金屬量達到數百萬噸,經濟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
3)熱液硫化物。大洋底熱液礦化物礦主要分布在水深1050~3700米的大洋中脊兩側斷裂構造帶的熱液活動區。至今已發現和勘探了200多個熱液活動區,並證明此類熱液硫化物礦床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現已探明10餘個具有工業價值的礦區,其中7個位於EEZ區:①沙烏地阿拉伯和蘇丹的亞特蘭蒂斯Ⅱ海淵;②加拿大的中谷和勘探者海嶺;③湯加的勞海盆;④北斐濟海盆;⑤東中馬努斯海盆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軸海山;⑥東中國海的沖繩海槽和日升礦區;⑦厄瓜多的加拉帕戈斯海盆。在這些海域中只有3個(EPR13°N、TAG、Logachev)位於國際海底區域中。如TAG熱液硫化物礦床儲量約500萬噸;東太平洋海隆勘探者海嶺礦床儲量150萬~200萬噸;北胡安·德富卡海嶺儲量近1000萬噸。據有關海底「黑煙囪」的勘查資料表明,大多為小、中型礦床,金屬資源量為150萬~2376萬噸。
C. 魔獸選礦哪些礦能選出什麼哪些寶石要全點的
銅礦石: 孔雀石 虎眼抄石 暗影石
錫礦襲: 綠瑪瑙 次級月亮石 暗影石 黃水晶 翡翠 青綠石
鐵礦: 黃水晶 翡翠 次級月亮石 青綠石 紅寶石
秘銀: 青綠石 紅寶石 黃水晶 藍寶石 大貓眼石 艾澤拉斯鑽石
瑟銀: 紅寶石 巨型綠寶石 藍寶石 大貓眼石 艾澤拉斯鑽石外域的礦石 只有魔鐵 和精金礦石可以選魔鐵: 15%出綠寶石 1%出藍寶石
精金: 20%出綠寶石 2.5%出藍寶石
PS: 綠色就是 火榴石 橄欖石之類的 藍色就是 黎明石 水玉之類的. 諾森德鈷礦和薩隆邪鐵選出寶石都一樣 和魔鐵和精金情況一樣 薩隆邪鐵選出的藍色寶石幾率更大ps:綠色的如黑玉 茶晶石 暗影水晶 藍色的 青空藍寶石
D. 海洋地質學
海洋地質學未來的發展前景較好:我國開有海洋地質學這門專業的只有中國內海洋大學、同濟大學和中容國地質大學等有限幾所大學;我國海洋地質工作程度較低,1:100萬的區域海洋地質調查都沒有實現全覆蓋,海洋地質調查、固體礦產調查和油氣調查是我國未來重點的地質調查方向;就業單位主要在我國沿海的天津、青島、上海、廣州等沿海城市。
地質工程未來發展前景較差:我國的理工大學大都開有地質工程這個技術類專業,尤其是2000年以來,每年都為社會上輸送了大批的人才,很快就會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
E. 魔獸世界各種礦石都能選出什麼寶石
http://wow.178.com/200810/19442723499_3.html
你去這個網址抄上看去吧,很襲全面。
推薦你多逛逛艾澤拉斯國家地理論壇,你遇到的問題那裡基本上都能給予解決呵呵
F. 沙烏地阿拉伯海洋油氣發展史有多久
1933年,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與雪佛龍公司的前身加利福尼亞州標准石油公司簽訂了一項特許協議,開始在王國大部分地區進行石油勘探,同年,成立了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准石油公司。1938年,在達蘭發現了第一個商業性油田——達曼油田。1936年,雪佛龍將其在阿拉伯公司的半數股權出讓給德士古石油公司。1940年,發現了布蓋格油田,為沙烏地阿拉伯第四大油田。1944年,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准石油公司更名為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Arabian American Oil Co.),簡稱阿美石油公司(Aramco),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1948年,埃克森公司和美罕公司加入該公司,變為四家公司合資的公司,其中雪佛龍和德士古的股份分別由50%降至30%,埃克森公司持股30%,美孚公司持股10%。
20世紀40年代中期,阿美石油公司在拉斯坦努拉建立了本公司的煉油廠。
1948年,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陸上油田——加瓦爾油田(Ghawar field),並於1951年開始投產,同年發現了海上薩法尼亞油田(Safaniyah field)。1960年,阿美的原油年產量達到6000萬噸,比1950年增長了57.7%。這一時期,阿美石油公司的總部已遷至沙烏地阿拉伯的多哈,為了爭奪對石油的控制權,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與美國公司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薩法尼亞油田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東北部海域,探明儲量33.2億噸。原油部分通過輸油管運往利比亞的的黎波里、西頓,敘利亞的巴尼亞斯港裝船。一部分輸往拉斯塔努拉外運。油田發現於1951年,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它於1957年開始生產,每天從18口井流出50000桶原油。自1962年開始,25口井每天產油35萬桶。在短短4年零9個月,產量增加了6倍。其儲備約37億桶石油和5360億立方英尺天然氣。
1960年,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在內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立,1962年11月30日,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成立了完全國有的石油礦業總公司,其目的就是使政府能夠參與石油工業領域的經營,包括在阿美石油公司租讓地的一切經營活動。整個20世紀60年代,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礦業總公司的發展歷史就是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努力從阿美石油公司的四家美國合資者手中爭奪石油控制權的斗爭史。
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阿美石油公司石油年產量高達3億噸,並成功地提高了油價,從而提高了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地位,使其在與美國公司的斗爭中處於更有利的位置。1972年,阿美公司終於同意了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參股要求,1973年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參與阿美石油公司25%的股份,1974年上升至60%,1980年達到了100%,美國公司並負責銷售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自己無力銷售的原油。
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的油價飛漲,使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收入增加,並進而使石油產量猛增。至1980年,沙烏地阿拉伯原油年產量由10年前的1.9億噸猛增至4.95億噸。1983年成立了勘探和石油工程中心。
從1980年開始沙烏地阿拉伯為維持油價採取了大量削減原油產量的對策。到1985年,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開始迅速恢復沙烏地阿拉伯原油市場份額的計劃,產量迅速上升,造成1986年油價下降62%~66%。上述限產保價政策的實施及1986年的油價暴跌,使阿美石油公司收入迅速下降,不得不大量裁員。
1986年公司開始展開全國勘探計劃,勘探范圍不斷擴大,至1995年已經新發現了17處油、氣田,在中央阿拉伯發現符合世界最高標準的超輕型低硫原油並開始投入生產。同時,為了保證本公司在20世紀結束以前能夠通過王國兩岸的輸油站為客戶提供符合季節需求和等級要求的原油,公司從1989年開始在東方省和中央阿拉伯實施一系列石油和天然氣項目。東西原油輸送管道系統以及延布原油出口轉運站的大規模擴建工程,已將最大持續原油年生產能力恢復至5億噸。
1982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勘探和石油工程中心投入使用。該中心是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地球科學設施之一,在中東地區更是首屈一指,與該中心的密切合作以及建立與其相關的實驗室和研究開發中心使阿美石油公司在上游(勘探和開采)技術後援方面基本不依靠其他石油公司。該中心可以處理分析二維地震探測的數字數據;1991年引進了水平鑽井技術;其計算機中心擁有巨型計算機網路,採用最新技術硬體和應用軟體,可以處理和解析所有地震探測鑽井數據,使公司得以更為有效地利用其資源。
1987年3月,為保住60年代石油過剩時期沙烏地阿拉伯佔有的原油市場份額,依靠與阿美公司的原股東公司間的關系,沙烏地阿拉伯與四家美國公司簽訂了6250萬噸/年的長期供油合同,但沒多久,沙烏地阿拉伯就中止了該合同。
1988年根據王室法令,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簡稱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正式成立,接管了原阿美公司的全部資產和經營權,成為沙烏地阿拉伯境內唯一的一家從事石油勘探和開發業務的公司。同年,該公司與德士古石油公司組建成立了美國第六大石油銷售企業——星企業公司。
1991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收購了韓國雙龍石油煉制公司35%的股份。
1993年7月,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頒布M/1欽令,將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所有的國有煉油產品經銷和行銷業務以及政府在三家合資煉油廠中的一半股份統一交給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管理。至此,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控制了整個王國除潤滑油外全部的碳氫化合物產業。到1997年7月,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決定將Petrolube公司71%的股份和Lubere公司70%的股份轉給阿美公司,使該公司正式介入了國家潤滑油業。
1994年,該公司完成了恢復最大持續原油年生產能力至5億噸的五年計劃。
現在,該公司已擁有27條油輪,其中包括4條超大型油輪、19條巨型油輪(每條油輪裝載能力在29萬~30.1萬噸)和4條成品油輪。所有油輪均屬其分公司維拉國際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還定時定點租用一些船隻將原油運往美國和歐洲的一些港口。大多數遠東地區的客戶歷來自己負責原油運輸,而由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設在該地區的行銷後援服務分公司提供協助。另外,為滿足歐美地區的靈活運油需求,公司在加勒比海的聖路西亞和聖尤斯坦希斯及鹿特丹設有長期儲存中轉設施,其總容量為219.2億噸。
在石油勘探和開發方面,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致力於增加儲量、提高產量,加強輕質原油的生產,減少重質原油所佔比例。1993年完成了擴大海上原油生產能力的大型瑪爾詹項目(該項目包括建成兩座日產量為25萬桶的海上油氣分離廠和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天然氣壓縮廠之一)和祖魯夫油田項目,將阿拉伯中質原油日產能力提高了1096萬噸。1994年沙烏地阿拉伯東部公司發現了非伴生無硫天然氣以及冷凝深層氣田。在王國利雅得以南地區持續不斷地進行勘探,已經發現了15個以上的含有阿拉伯超輕原油的油田。1998年這里將生產出2500萬噸/年阿拉伯超輕原油。同時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准備關閉幾個生產較重質原油的北部海上油田。1996年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開始投資一個60億美元的項目,包括提高加瓦爾油田的產量,在哈拉德(Haradh)建設一個油氣分離裝置(該分離裝置已於1996年投產,日產阿拉伯輕原油33萬桶),以及開發謝巴油田。
在國際運營方面,公司於1995年初完成了15條超級油輪的新建計劃。這15條巨型油輪每條船總載重噸位在290000~301000噸,至少能夠運載200萬桶原油。每條船每年能夠向公司的歐洲和美國客戶提供900多萬桶原油。
沙烏地阿拉伯經濟繼1996年復甦以來,1997年經濟持續增長。經濟的復甦帶動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業更加彭勃發展。沙烏地阿拉伯投資數十億美元發展石油業,將在亞太地區建立煉油廠並增加沙烏地阿拉伯在美國、俄羅斯、歐洲的煉油和銷售份額。油價不斷飆升,就吸引著很多人去採油,目前海上的鑽井使用率已經達到90%。此外阿美公司的鑽井數量也增加了30%,而且帶來更多的利潤,從開始3個增加到30個,這些都是負責海上鑽井工作的。目前阿美公司有一個全新的項目是關注沙烏地阿拉伯灣淺水區,未來把重點放在這個地方,在深水地區從來沒有開發過的地方。
現在再來看一下技術發揮的作用,人們一直把油氣看做是技術發展非常緩慢的行業,要做的就是怎麼樣能夠通過技術來發展,實際上技術在增加鑽井能力以及提高利潤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鑽井技術發展越來越復雜,世界上有80%的油田採用的是平行鑽井的方式,簡單的垂直鑽井方式已經不適用了。還有地質導航通過衛星每天24小時不間斷看到不同地區發展情況,中心獲得的數據之後就會把數據傳給現場工作人員,就會非常地便捷。阿美公司非常典型的有8層的儲油層,總的深度達到了40384英尺,使用非常先進的方式來監控油田的開采,還採用完全集成化、一體化的電腦控制油庫。如何採油並不是真正的挑戰,真正的挑戰在於怎麼樣安全、健康保護環境的採油,所以目前阿美公司要做的就是提供最大的價值,具有最高的競爭性和可靠性。
G. 海洋地質學是怎樣的
海洋地質學是研究地殼被海水淹沒部分的物質組成、地質構造和演化規律的學科。研究內容專涉及海屬岸與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積物、洋底岩石、海底構造、大洋地質歷史和海底礦產資源。它是地質學的一部分,又與海洋學有密切聯系,是地質學與海洋學的邊緣科學。海洋覆蓋面積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它是全球地質構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沉積作用的天然實驗室。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人類未來的重要資源基地。海洋環境地質和災害地質直接關繫到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海洋地質調查還是海港建設、海底工程和海底資源開發的基礎。因此,海洋地質學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H. 魔獸世界什麼怪物采礦可以出礦石
可以采出來呀~ 怪物是不同的就可以采出來啦。像法力陵墓的2號吧(那個大石頭怪)就可以采出來精金,你去試試吧。還有其他的石頭小怪好像只能采出來灰色的石頭或者是土之微粒。
I. 喀斯特地質有哪些礦石
喀斯特(KARST)即岩溶復,是水對制可溶性岩石(碳酸鹽岩、石膏、岩鹽等)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流水的沖蝕、潛蝕和崩塌等機械作用為輔的地質作用,以及由這些作用所產生的現象的總稱。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稱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裡有發育典型的岩溶地貌。
J. 奧達曼副本裡面都能挖出什麼礦石
查過了~有以下礦藏可以挖~
真銀礦石 礦藏
秘銀礦脈 礦藏
金礦石 礦藏
鐵礦石 礦藏
銀礦 礦藏
精鐵礦 礦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