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博物館里有什麼像

地質博物館里有什麼像

發布時間: 2021-02-15 07:19:37

A. 北京地質博物館跟北京自然博物館有什麼區別么

地質博物館都是關於地理的,包括礦石,勘探,地貌等等等等的展示,有那麼幾塊恐龍化石

而自然博物館是關於自然生物的,昆蟲,爬行動物,進化,器官等。這兩個面向面截然不同。

也就是說,自然博物館的99%你在地質博物館看不到,而地質博物館的99%你在自然博物館看不到,唯一1%的交集就是幾塊恐龍化石

B. 大鵬半島的地質博物館的展廳有什麼什麼什麼什麼

有地質公園的古火山來和海岸源地貌科普知識為主要展示內容。有深圳地區的地質特點,融地形沙盤、投影屏幕、觸摸屏和燈光定位技術於一體的大鵬半島電子互動沙盤,讓觀眾通過親自操作,直觀認識大鵬半島地貌格局、景觀特點和著名景區分布。而地球探秘廳則以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結構和內外部地質作用以及地球的生物演化歷史為主要展示內容,全方位動態展示了宇宙的誕生以及銀河系、 太陽系、地球的演化過程。海蝕窗造型內的多媒體影片和DNA雙螺旋鏈詳細演示了海洋形成及生命起源於海洋的過程,澄江動物群化石標本、不同階段化石模型展示了遠古生命演變形式及古生物世界。

C. 太原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里有哪些東西

石頭,三隻動物的標本,還是石頭,不大

D. 房山地質博物館里有什麼、里邊長什麼樣子

裡面就是介紹一些地質方面的知識,還有一些(極少量)化石,沒什麼看頭。反正那裡也是免費參觀的,去看看不就行了。

E. 請問蘇州西山地質博物館後面是什麼山地質博物館建築像什麼石頭

縹緲峰啊。地質博物館不像什麼石頭。縹緲峰由茅山組砂岩組成,是一座飛來峰。

F. 地質博物館有什麼特色

有蜚來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源、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等。

G. 南京地質博物館里的收藏品有哪些啊告訴我吧!比如重晶石(長的像雪山)感受(十分.....)多寫幾個,

湖北地質博物館:是湖北省最主要的自然類博物館之一。本館始建於1956年,經過1987年、2004年的兩次改造,館舍面積已達余平方米。設有普通地質廳、古生物廳、資源環境一、二廳等四個展廳,館藏標本近萬件,其中珍稀標本數百件。本館藏有中國唯一、世界罕見的距今約6億年的「燈影恰尼蟲」化石;重達328.5千克的國內最大的「鐵化木」;位居全國前列重達數百公斤的「光化鐵隕石」;湖北鄖縣發掘的長達14米的巨型恐龍骨化石。本館還設有部分聲光電互動設施,是廣大青少年寓教於樂,留連忘返的好處所。 湖北地質博物館於1995年分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武漢市委授予「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被省科協授予「湖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999年被國家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聯合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稱號。

佔地面積762平方米。原建築面積為2 507平方米,分設在一幢三層樓房中的一、三兩層。陳列面積為1 650平方米。1986年開始擴建。將原三層樓房改建為八層,擴建後建築面積為6 900平方米。1 954年4月籌建,1956年開館,當時隸屬中南地質局。1956年冬。改由湖北省地質局領導,1982年正式命名。1966年前,館內設普通地質室、礦物室、岩石室、礦產室、本省礦床室、三峽地層室、湖北地層室、地層古生物室、外省礦床室等11個陳列室。1972年縮並為7個陳列室,即普通地質室、礦物室、岩石室、礦產室、本省礦床室、古生物和省外礦床室。1982年增設綜合陳列室,舉辦《湖北省地質科技成果展覽》。上述陳列和展覽共展出標本3 065塊,模型108個,圖表112件。長江三峽東部地區震旦紀至二迭紀地層古生物剖面;神農架地層剖面資料及荊襄磷礦、大冶鐵礦、銅綠山銅礦和本省優勢礦產的各種礦床標本,都在陳列中展出。館內收藏礦物、岩石、地層、古生物和各類礦產標本近萬件。其中一級品有1 OO余件。湖北特產的綠松石、全國少有的藍石棉、透明無瑕的水晶晶簇、碧綠生輝的孔雀石、保存完好的恐龍蛋化石等,均為珍品。該館積極開展地學科普教育活動,如舉辦青少年地學夏令營,定期開展地質一日游,地學科普講座等。重要的地質科研成果有《湖北古生物圖冊》。 湖北地質博物館位於武漢市解放大道最為繁華的路段——航空路口,東鄰武漢廣場、中山公園;西接新世界商貿中心;南連武漢市第一、二主幹道;北通長江大酒店及武漢市第四、五幹道,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極為便利,商業網點密布,廣場公園疊置,是廣大觀眾和遊客參觀、購物、休閑、娛樂的絕佳寶地。
地理位置湖北省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南部,長江中游。因處於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簡稱鄂。北接河南省,東連安徽省,東南和南鄰江西、湖南兩省,西靠重慶市,西北與陝西省為鄰。介於北緯29°05′~33°20′,東經108°21′~116°07′。東西長約740公里,南北寬約470公里,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94%,居全國第16位。截止2000年11月,全省人口6027.82萬人。全省設有武漢、黃石、十堰、荊州、宜昌、襄樊、鄂州、荊門、孝感、黃岡、咸寧、隨州12個地級市,仙桃、天門、潛江3個省直管縣級市,1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1個神農架林區;市轄區(縣級)35個,市轄縣(市)63個,其中22個縣級市,39個縣,2個自治縣。省會武漢市

H. 有關地質博物館的資料

中國地質博物館創建於年,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在中外博物館界久負盛名。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中國地質博物館在開展藏品科學研究的同時,長期從事地層古生物學、礦物岩石學、寶石學和博物館學的研究並取得累累碩果,特別是在早期脊椎動物學、昆蟲學以及遼西熱河生物群等研究領域所取得成果;以系統精美的寶石陳列,獨到的寶石研究成果,持續的社會推廣活動,帶動和引導了當代中國寶石科學研究、知識普及和市場消費。[15]
中國地質博物館常年開放獨具特色的陳列展覽。按照地球圈層結構布局的基本陳列,不僅展示了數以萬計的礦物、岩石、寶石、化石精品,陳列內容更加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存質量;而且大量採用數字化、仿生、虛擬現實等技術,讓觀眾在濃郁的科學氛圍中,通過親眼目睹、親手操作和親身體驗,輕松步入精彩紛呈的地學空間。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