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石鼓省級地質公園怎麼樣
『壹』 石鼓鎮的基本信息
丹江口市石鼓鎮,鎮政府駐羅店,人口16456人,面積17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石鼓、九龍橋、石鼓、盤道、黃戶埡、柳林、老鴉坪、薛橋、賈寨、熊家莊、易家溝、玉皇頂、黃川、溫坪、火焰山場。
石鼓鎮,位於丹江口市漢江以北地區中部,丹鄖省道縱貫東西,羅倉公路溝通鄂豫,西南依秦嶺余脈,東北瀕丹江水庫,與河南省淅川縣為鄰,是丹江口市唯一的省級「口子鎮」,因千年「石鼓關」而得名(石鼓關自古為中原民眾朝武當、進川達陝的咽喉要塞)。建國後屬於涼水河區,1975年撤區後,建薛橋公社,1987年建羅店鄉,1996年撤鄉建石鼓鎮。全鎮版圖面積175km2,總人口1.6萬人。全鎮轄13個行政村、1個果園場、1個居委會、81個村民小組。
作為農業鄉鎮,石鼓鎮根據自身特點確定了「兩大優勢產業」(畜牧養殖和柑橘種植)和「三大特色產品」(優質糧油、仁用杏和中葯材),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發展優勢產業,提高農業效益。經過石鼓鎮廣大幹群的團結奮斗、克難進取,使該鎮農業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工作穩步開展,呈現出政治穩定、社會繁榮、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大好局面。連續幾年被丹江口市委、市政府授予「生態環境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
石鼓鎮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在這里交匯,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在這里融合。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極其豐富,雙龍峽景區風光秀麗,丹霞地貌神奇罕見,石林景觀鬼斧神工,玉皇頂冠赤獸遺址亞洲獨一無二,賈寨地主庄園、石鼓明清老街古樸優雅,劉秀在這里首勝王莽、逐步建立東漢王朝的神奇故事傳誦至今,神龍傳說撲朔迷離。近年來,石鼓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丹江口市「以民為本,生態立市」的戰略,確立了「生態旅遊型邊貿口子鎮」的發展思路,緊抓境內豐富的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拉動全鎮經濟發展。目前,雙龍峽旅遊風景區的開發建設已經受到各級領導、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丹霞地貌的發現、石鼓省級地質公園的申報,更是讓石鼓這塊神奇土地在沉寂數年後再次名聲大噪,吸引無數遊人前來觀光旅遊。
石鼓鎮主要旅遊資源簡介
『貳』 你好!請問你是丹江口石鼓鎮的嗎
你好,我不是丹江口石鼓鎮的。
『叄』 石鼓鎮的丹霞地貌、石林風光
石鼓鎮近期新發現的丹霞地貌,具有典型的粗細相間砂礫岩沉積層理,自然成景奇妙,鬼斧神工,有的如寶塔聳立山間,有的似將軍昂首挺胸。經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暨湖北省地質遺跡調查研究中心有關專家,對鎮內奇特地質景觀進行實地考察後,認為,石鼓鎮地質遺跡資源分布較為廣泛、類型多樣,其中白石河丹霞地貌在湖北省內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和觀賞性,在融合風響溝小石林、雙龍峽峽谷等地貌景觀、生態景觀和人文景觀後,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完全具備申報成為省級地質公園的條件,若經過進一步探索開發,也有申報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的可能。
丹霞地貌是一種較為罕見的地質形態,其山、石質感和線條剛柔兼備,風光別具一格,具有很高的美學觀賞價值,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層是一種在內陸盆地沉積的紅色屑岩,後經地殼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蝕,山坡以崩塌過程為主而後退,保留下來的岩層就構成了紅色山塊。丹霞地貌所屬的「紅層」是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岩系,由於當時古氣候炎熱乾燥,沉積物中的低價鐵氧化成高價鐵,因而岩層被染成紫紅或褐紅色,岩體由顆粒粗大的 「礫岩」和細密均勻的 「砂岩」構成粗細相間的沉積層理,故稱為「紅色砂礫岩」。
目前,石鼓鎮省級地質公園申報工作正在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及市委、市政府等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緊鑼密鼓的進行。
『肆』 湖北國家地質公園都有哪些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 湖北、重慶境內 河流、岩溶、地層
神農架國家地質公園 神農架林區中南部 地質地貌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武漢黃陂區 變質岩構造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 恐龍蛋化石群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十堰市武當山特區 變質岩構造
大別山(黃岡)國家地質公園 黃岡市 超高壓變質岩
隱水洞省級地質公園 咸寧市通山縣 岩溶
恩施騰龍洞大峽谷省級地質公園 利川市、恩施市 地質地貌、岩溶、河流
遠安張家灣水生爬行動物化石群
省級地質公園
遠安縣
水生爬行動物化石群斷裂構造
南漳水鏡湖省級地質公園
襄樊市南漳縣 地層遺跡、岩石遺跡、古生物遺跡、礦物遺跡、采礦遺跡、水文地質遺跡
五峰省級地質公園 五峰縣 岩溶地貌
崇陽百泉省級地質公園 咸寧市 低山丘陵、斷裂構造
竹山堵河源省級地質公園 竹山縣 斷裂構造、高山溶蝕谷地
大洪山省級地質公園 隨州市 造山帶構造地貌
清江長陽人省級地質公園
長陽縣
地層古生物、構造、河流和峽谷、峰林地貌
房縣野人谷省級地質公園 十堰市房縣 斷裂構造、沉積岩、岩溶
通山九官山省級地質公園
咸寧市通山縣
海相沉積——變質岩、海相沉積碎屑岩和碳酸鹽岩、侵入岩、脈岩
丹江口石鼓省級地質公園 丹江口甫石鼓鎮 丹霞地貌
『伍』 太極峽風景區的介紹
太極峽位於丹江口市石鼓鎮,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之畔,是湖北省省級地質公園,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核心區38平方公里,有大小10餘個溶洞組成,相傳是武當山玄天真武大帝隱居修煉的地方。景區風光旖旎,丹霞地貌神奇瑰麗,石林景觀鬼斧神工,是旅遊觀光、休閑養生、科考、探險的理想去處。2010年11月,太極峽被國家旅遊局授予AAAA級景區。太極峽是國家級森林公園——丹江口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陸』 保護區規劃建議
根據我省主要生物群的綜合評價結果,以及古生物地質遺跡保護現狀和地質公園建設情況,結合生物群的觀賞性,科學合理地劃定古生物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或地質公園區,使我省珍貴的古生物群地質遺跡資源得到有效的保護和科學合理的利用。具體建議為:
1)將汝陽恐龍化石群省級地質公園打造成國家地質公園,將恐龍化石群主要賦存區劃為地質公園核心區。
2)以丹江水庫和豐富的古生物化石資源為依託,逐級申請並致力打造「中國丹江國家地質公園」(可與湖北丹江市聯合)。將淅川古脊椎動物群、豫西南古生代無脊椎動物群劃為公園區的核心區和實驗區,並深入發掘古生物化石資源,建設專題古生物化石館。
3)根據義馬生物群的科學和觀賞價值,結合北露天采場,逐級申請並致力打造「中國義馬北露天國家礦山公園」。深入發掘全省石炭紀—二疊紀和侏羅紀植物化石資源潛力,建設中國古植物化石專題博物館,並將部分地區石炭紀—二疊紀剖面納入保護范疇。
4)將盧氏古脊椎動物群主要賦存區域並入已經審批的玉皇山省級地質公園內,並在合適時機將其升格為國家地質公園,或經統一整合到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園區。
5)將欒川恐龍動物群化石主要賦存區劃為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其中的一個園區,並將化石資源整合到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欒川園區博物館中,進行科學展示。
6)一些省級古生物化石遺跡資源產地,在進一步調查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視情況建立市、縣級自然保護區,或省、市、縣級地質公園。一些重要的古植物產地、小殼等微體化石實行剖面保護,如禹州大風口剖面等,暫不設保護區。
『柒』 用移步換景手法寫太極峽的作文
太極峽位於丹江口市石鼓鎮,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之畔,是湖北省省回級地質答公園,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核心區38平方公里,有大小10餘個溶洞組成,相傳是武當山玄天真武大帝隱居修煉的地方。景區風光旖旎,丹霞地貌神奇瑰麗,石林景觀鬼斧神工,是旅遊觀光、休閑養生、科考、探險的理想去處。2010年11月,太極峽被國家旅遊局授予AAAA級景區。太極峽是國家級森林公園——丹江口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捌』 太極峽怎麼樣
丹江·太極峽景區國家4A級景區、湖北省地質公園、湖北省風景名勝區——丹江61太極峽景區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石鼓鎮,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38平方公里。總投資3億元,目前二期建設全部完成,定於五一盛裝迎客。太極峽景區是一塊兼具北方雄渾壯闊與南方清秀俊逸的土地,集雄、奇、峻、秀於一身,峽深谷幽、泉流如琴、山清水秀、奇峰異石、重巒疊翠、獨具風采。景區東瀕亞洲最大人工湖、南水北調中線調水源頭——丹江口水庫;東臨河南省四大名剎之一的香嚴寺景區;西北為玄武洞景區,北側為 海拔千米的山區,縱橫交錯的群山,層巒疊嶂,草木蔥蘢,主峰太白岩海拔1010.6米,是鄂、豫兩省的結合部和分水嶺;東南面是碧波盪漾的九龍湖環抱著的丹霞地貌區,被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是中原面積最大、觀賞性最強、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丹霞地貌區;南側為海拔300米左右的丘陵,是修竹掩映與茂林環繞的鄉村田野。旖旎的風光,神奇瑰麗的丹霞地貌,鬼斧神工的石林景觀,神龍傳說撲朔迷離。太極峽大景區是一處天然的動植物王國。這里是一片如詩如畫的土地。這里崇山峻嶺,絕壁如削、綠樹蔽日、藤蔓懸掛、山泉鳴濺,瀑布如練、深潭碧水、曲徑幽邃、珍禽異獸、魚躍鳥飛。置身其間,如行畫中。尤其是峽谷兩側的青龍山、黃龍山形成的天然太 極圖,惟妙惟肖,渾然天成。其景觀之奇特,氣勢之宏偉,堪稱天地奇觀,人間一絕。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道教文化與佛教文化在這里交輝相映,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在這里融匯貫通。這里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歷史上,孔子、屈原、范蠡、西施、張仲景、李白、歐陽修等歷史名人在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跡;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這里戰勝王莽,建立東漢王朝的傳奇故事至今膾炙人口。這里是一片紅色的土地。許多紅軍將士的熱血灑在這片土地上。在這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在這里,忘情山水,釋放激情,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的美景。太極峽,一副異彩紛呈的畫卷;太極峽,一曲動人心弦的歌謠;太極峽,一首激情飛揚的詩篇;太極峽,一個撲朔迷離的神話;太極峽,一個靈魂與自然的對話。
『玖』 有誰認識湖北省丹江口市石鼓鎮玉皇頂村三組的汪敏
我認識他,有個條件給我發個紅包我就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