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學中的基岩是什麼

地質學中的基岩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5 02:40:12

⑴ 基岩地基

基岩地基主要是抄指坐落在地下岩石層上的地基。基岩在結構上基本還屬於整體,根據形成後風化的程度不同分為強風化、中風化、微風化三種,其上部各種土層的覆蓋厚度,主要根據具體工程地質勘探結果確定。現在的高層建築因為荷載大,對地基的承載力要求高,許多採用樁基礎,如果基岩上部土層的承載力低,且採用摩擦樁又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就採用嵌入基岩的端承樁。通過以上分析,你還應該清楚了——礫石層不能算基岩地基。

⑵ 基岩和穩定岩層有什麼區別

基岩:定義上理抄解襲"埋藏於天然土層之下的和大片外露於地表的岩體",即可初步知道,基岩基本可分兩大類,一是深埋土中的堅硬岩石,如弱風化及微風化;
二是外露於地表的岩體,由於受到外界作用必然風化,可初步判定基岩即從風化岩石算起,只不過須在基岩前加定語,說明是什麼基岩,如強風化基岩。
岩層:覆蓋在原始地殼上的層層疊疊的岩層,是一部地球幾十億年演變發展留下的「石頭大書」,地質學上叫做地層。
地層從最古老的地質年代開始,層層疊疊地到達地表。
一般來說,先形成的地層在下,後形成的地層在上,越靠近地層的上部的岩層形成的年代越近。
那麼穩定基岩就是岩層在大部分時期內是穩定的岩層,不會出現岩層的移動,比較穩定。

⑶ 地質學中三大岩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主要區別是成岩的物理和化學條件機理.
三大岩石:沉積岩、岩漿岩和變內質岩,就其成岩物質礦容物來說,雖有變化,但變化不大,他們的很多組成元素是相同的,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三大岩石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因此,三大岩石的主要區別就是他們成岩條件的不同:火成岩必須在地殼一定深度,經受高溫高壓形成岩漿,岩漿流出或噴出、溢出才能形成火成岩;沉積岩則是被風化的其他岩石礦物經過搬運、侵蝕等物理化學作用,最終沉積下來形成的,他的形成所需的溫度和壓力等和玄武岩喲很大不同;變質岩則是以沉積岩和岩漿岩剝落的礦物為成岩的物質基礎,經過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的成岩物理和化學條件及機理和其他兩種岩石是不相同的.

⑷ 什麼是基岩啊

岩層:覆蓋在原始地殼上的層層疊疊的岩層,是一部地球幾十億年演變發展留下內的「石頭大書」,地質學容上叫做地層。地層從最古老的地質年代開始,層層疊疊地到達地表。一般來說,先形成的地層在下,後形成的地層在上,越靠近地層的上部的岩層形成的年代越近。那麼穩定基岩就是岩層在大部分時期內是穩定的岩層,不會出現岩層的移動,比較穩定! 區別在於基岩是會被外力作用的,發生形態變化···

⑸ 什麼是風化基岩

什麼是全風化、強風化、中等風化、微風化基岩?

回答:給樓主簡單介紹一下基岩風化程度的劃分依據

1沿海花崗岩地區分帶明顯且厚度大,具備定量劃分的條件,其他岩性不好說
2用標貫可確定。
n>30殘積土,30 <n< 50全風化,n<50強風化

用標貫是不準確的,有兩個方面:1、標貫操作有誤差,工作人員一般不熱心打標貫。2, 是標貫超過20米(有的說是25米),標貫數據誤差比較大,通過修正也不能完全反應地層情況。
3根據鑽孔用肉眼判定岩層的風化程度,各個行業應該是一致的。如果岩芯呈土狀或土柱狀,或者大部分呈土狀或土柱狀,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風化。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塊狀、碎塊狀,手不可掰開,或者用力才能掰開,錘擊聲悶,即可判定為強風化。若岩芯顏色新鮮,很少礦物質,多呈柱狀,錘擊聲脆,即可判定是弱風化或微風化。
4我想各個地質區域的岩性其劃分條件是不一樣的,比如花崗岩就可以用力學指標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數還是以經驗判定。主要還是根據各類岩石岩性,其風化後所表現出的各種特徵來判定。我在江西南昌,以泥質粉砂岩為主,其強風化就表現出泥土狀及碎片狀,強度很低,手可折斷;中風化,裂隙較發育,層面多見Fe、Me質,而且泥質成分肉眼就可感覺偏多;餘下劃分的基本就需靠岩石強度去調整了。
5岩體風化程度劃分分 級
顏色光澤
岩體組織結構的變化及破碎情況
礦物成分的變化情況
物理力學特徵的變化
錘擊聲
全風化
顏色已全改變光澤消失
組織結構己完全破壞,呈鬆散狀或僅外觀保持原岩狀態,用手可折斷,捏碎
除石英晶粒外,其餘礦物大部分風化變質,形成次生礦物
浸水崩解,與松軟土體的特性近似
啞聲
強風化
顏色改變,唯岩塊的斷口中心尚保持原有顏色
外觀具原岩組織結構,但裂隙發育,岩體呈干砌塊石狀,岩塊上裂紋密布,疏鬆易碎
易風化礦物均已風化變質形成風化次生礦物,其他礦物仍部分保持原礦物特徵
物理力學性質顯著減弱,具有萊些半堅硬岩石的特性,變形模量小,承載強度低
啞聲
弱風化
表面和沿節理面大部變色,但斷口仍保持新鮮岩石特點
組織結構大部完好,但風化裂隙發育,裂隙面風化劇烈
沿節理裂隙面出現次生風化礦物
物理力學性質減弱,岩體的軟化系數與承載強度變小
發聲不夠清脆
微風化
沿節理面略有變色
組織結構未變,除構造節理外,一般風化裂隙不易察覺
礦物組織未變,僅沿節理面有時有鐵、錳質渲染
物理性質幾乎不變,力學強度略有減弱

希望對你有幫助!

個人宣言:我是hk——honest king——誠實的國王,不是香港的英文縮寫,切記切記……
發聲清脆
6判斷基岩風化程度主要有定性、定量的方法。例如野外經驗法,即根據顏色、採取率、節理發育情況、斷口、錘擊聲並根據工程經驗、地區經驗綜合判斷,另可根據波速測試成果採用定量方法進行判斷。對全風化和強風化還可輔之以標貫、動探等手段。總之,風化程度判別與個人經驗關系很大,應盡量採取多手段綜合判別。
7對於沿海花崗岩地區,定量劃分有很重要的實踐意義,花崗岩地區一般多層建築樁尖持力層可能選擇在殘積層下部,在這種地區搞過工勘就知道,有時殘積層厚度很大,上下部強度差異也很大,承載力可能相差一倍;還有一點,強風化在這些地區一般按標貫N 50來劃分,基本是土狀的東西,但PHC管樁採取靜壓法施工時就會發現進入該層後沉樁就明顯困難,很大可能進入不了碎石狀強風化層,一味按定性劃分會造成地層強度變異性過大,一個你推薦的持力層明顯不合理。

⑹ 野外地質勘查的基岩有溶洞的是什麼基岩

石灰岩。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溶洞的形成是專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屬結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可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稱為喀斯特地貌。

⑺ 地質學中三大岩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主要區別是成岩抄的物理和化學條件機理。
三大岩石:沉積岩、岩漿岩和變質岩,就其成岩物質礦物來說,雖有變化,但變化不大,他們的很多組成元素是相同的,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三大岩石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因此,三大岩石的主要區別就是他們成岩條件的不同:火成岩必須在地殼一定深度,經受高溫高壓形成岩漿,岩漿流出或噴出、溢出才能形成火成岩;沉積岩則是被風化的其他岩石礦物經過搬運、侵蝕等物理化學作用,最終沉積下來形成的,他的形成所需的溫度和壓力等和玄武岩喲很大不同;變質岩則是以沉積岩和岩漿岩剝落的礦物為成岩的物質基礎,經過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的成岩物理和化學條件及機理和其他兩種岩石是不相同的。

⑻ 什麼是基岩

基岩(bedrock),風化作用發生以後,原來高溫高壓下形成的礦物被破壞,形成一些在常溫常壓下較穩定的新礦物,構成陸殼表層風化層,風化層之下的完整的岩石稱為基岩,露出地表的基岩稱為露頭。

⑼ 基岩的概念是什麼

【基岩】-顧名思復義-基制石/岩層,岩石之,是岩性突變的、較為穩定的岩石基座;基岩,是相對於非基岩而言的!譬如,石油勘探中沉積盆地的基岩就是非成層狀(沉積岩均呈現層狀結構)的火山岩或沉積變質岩;也可以通俗地說,基岩是地下較為深處-較為堅硬的穩定岩層,是其上部較新、較疏鬆的(沉積岩)岩層之下之(古老而堅硬的)岩床.底座/托盤-骨幹/骨架岩層吧.石油天然氣勘探之鑽井中常說的【鑽遇/達[基岩]】即為此意........

⑽ 地質學中pzg表示什麼岩石

三大岩石:沉積岩、岩漿岩和變質岩,就其成岩物質礦物來說,雖有變化,但變化不大,他們的很多組成元素是相同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