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冰川地質作用有哪些

冰川地質作用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14 23:19:47

① 哪本教科書有 冰川地質作用

冰川地質學啊
【冰川地質作用】是冰川對陸地表面(極地和高山地區)的內侵蝕、搬運和堆容積過程。
【冰川作用】是一個范圍比較廣泛的概念,包括冰川或冰蓋的運動和消亡、地理分布、冰川活動的地質過程,以及對地球環境的某些影響,有時與冰期一詞通用。在地質學上,它一般指冰川的侵蝕、搬運和堆積等地質過程。

② 急!簡述幾種外力地質作用如風化作用,地面流水作用,地下水的地質作用,冰川的地質作用的過程及作用特點

③ 冰川地質作用可以塑造哪些地形地貌

常見的冰蝕地貌有冰斗、刃脊、角峰、冰蝕谷、串珠湖、懸谷、冰川磨光面、冰川擦痕,羊背石等等。

④ 冰川地質作用全球哪裡有

冰蝕作用下形成的冰斗、刃脊、角峰和冰川穀]),[珠穆朗瑪峰]、[U形谷──新疆烏魯木齊河上游U字形並列的冰川懸谷]、[冰蘑菇(西藏北部大陸性冰川表面消融區)]、[具有冰核的凍脹丘(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冰橋──冰川消融形態之一(西藏北部)]、[巨型羊背石,也稱鯨魚背(加拿大曼尼托巴省西北部弗林弗倫附近)]、[冰川漂礫(四川甘孜海子山)])
冰川搬運作用冰川在運動過程中把它攜帶的碎屑物轉移到他處。冰川搬運的物質稱為冰運物。冰川除含有大量由冰蝕作用產生的各種粒級的碎屑物外,還接收了來自兩側谷坡由冰凍風化和斜坡重力作用產生的碎屑物。溫冰川中碎屑物的含量大大超過冷冰川。即使是冷冰川,碎屑物含量也可達60%。這些碎屑物主要分布在冰川的底部及其兩側,其內部和表層也有碎屑物分布(圖2[冰運物在冰川內部的分布])。
冰川搬運能力很大,可將粒徑10~20米以上的巨大岩塊搬走。粒徑大於1米的岩塊稱為冰川漂礫(見彩圖[冰川漂礫(四川甘孜海子山)])冰川的搬運作用包括載運和推運兩種方式。冰川運動時,冰川內部和表面的碎屑物都會隨冰川遷移,猶如傳送帶傳送物體,這種搬運方式叫載運。載運是冰川搬運作用的主要方式。冰川載運物的移動路線是由冰川冰質點的運動軌跡決定的。由於冰床是不平整的斜面,冰川冰質點的運動軌跡隨冰床形態的變化而變化。在冰床凸出部位,冰體受引張應力,上覆冰層對下伏冰層沿兩者間傾斜界面向下滑動;而在床面凹陷部位,冰層受擠壓應力,上覆冰層對下伏冰層沿兩者間傾斜界面朝上逆沖。因此位於冰川底部的碎屑物也可以上升到冰面上。此外,冰川冰質點的運動軌跡在平面上可以作側向散射,散射角一般為2°~10°,最大達20°~60°。推運是冰川前端以巨大的推力將冰川前端地面上岩屑向前推進,這種搬運方式只發生在冰川前端位置前進的條件下。由於冰川是固態物質,冰運物相對位置在搬運途中很少變化,因此冰川搬運作用不具按大小、比重的分選現象。
冰川沉積作用包括融墜、推進和停積等 3種方式。

⑤ 冰川地質作用及冰磧物的特點有哪些

冰川侵蝕作用形成U型谷、冰斗、刃脊等地貌。當冰川運動到氣溫高於0°C的地方,冰川融化,冰川攜帶的物質雜亂堆積,形成冰磧物。冰磧物沒有分選性和磨圓性,雜亂堆積在一起。

⑥ 冰川進退及其形成的地質作用

  • 地質作用,是指由於受到某種能量(外力、內力)的作用,從而引起地殼回組成物質、地殼構造、答地表形態等不斷的變化和形成的作用。

  • 由自然動力引起使地殼組成物質,地殼構造,地表形態等不斷的變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稱地質作用。地質學界把自然界引起這些變化的各種作用稱為地質作用。地質作用主要分為構造運動、岩漿活動、地震作用、變質作用、風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固結成岩作用等。

⑦ 冰川對地貌景觀的地質作用主要有哪三種類型

一、冰川侵蝕作用
二、冰川侵蝕地貌
三、冰川的搬運作用
四、冰川堆積作用及冰川堆積地貌

⑧ 比較地下水地質作用和冰川地質作用有何不同

地下水的地來質作用與冰川地質作用有源不同也有相同。
相同:兩者都有侵蝕作用,都能把其所經之地加以改變。
關鍵是不同:首先是形成條件,地下水與冰川這兩種現象一個在地下,一個在低溫環境下,這就決定了兩者產生作用的效果不同。岩石在地下受熱力風化和生物風化作用小,一般本身較堅硬,受侵蝕速度慢;而岩石在低溫或高海拔環境下本身受風化嚴重,受侵蝕速度快。因此,我們常見的地下水侵蝕的天坑溶洞地下河的規模通常比冰川侵蝕的角峰冰斗峽灣的規模小,換句話說,就是雪山上的角峰或是海邊的峽灣更壯觀。
第二是作用方式,地下水作用包括溶蝕和侵蝕,搬運,沉積。冰川則無溶蝕,只有侵蝕作用,當然也有搬運作用,包括推運和載運。
識別岩石:層理明顯的一般是沉積岩和變質岩,花式明顯或是色彩明麗的一般是岩漿岩。

⑨ 比較地下水的地質作用與冰川的地質作用有何不同

地下水的流動以緩慢滲透為主
地質作用以化學作用為主,機械作用為輔。包括侵內蝕,搬運,沉積三容方面
冰川由於受上層冰的壓力和重力作用而運動
冰川的搬運方式全為機械搬運,分為推運和載運

淺海陸棚沉積環境基本特徵:
海底地形:開闊、平坦,有相對隆起的沙壩和淺灘,有相對低窪的溝谷(影響:三角洲、風暴、海流)。
水動力:以波浪和海流為主,靜水低能。
沉積物:粉砂和泥為主,砂少。砂岩的成熟度高。常見海綠石。
沉積構造:水平層理為主,可發育交錯層理,丘狀層理是淺海陸棚沉積所特。缺乏曝露標志。 化石特徵:化石豐富,保存完整,生物遺體有時可富集成介殼層,潛穴和生物擾動構造發育。

對岩石的觀察,一般是觀察岩石的顏色,結構,構造,成分及含量,最後確定岩石名稱。

地震的空間活動規律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與地中海-南亞地震帶上
時間無活動規律

⑩ 冰川對地貌景觀的地質作用主要有哪三種

侵蝕、搬運、堆積,三種最常見的作用。
冰川流動雖然緩慢,但是侵蝕力相當強;搬運作用,冰川可以把巨大的石頭搬運上山。在冰川消亡的地方,也就是雪線附近,堆積形成冰凝器物。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