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有哪些人

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有哪些人

發布時間: 2021-02-14 23:08:08

A. 中國地質調查局裡面公務員多嗎

不好說,地質隊一般都是事業單位編制,不過現在正在改企,局裡面的話就可能有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制,不一樣的,看崗位
有疑問的可以點擊下方電話免費咨詢,或者是點擊下方進入官網找客服人員幫助大家解答。

B. 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國企還是央企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抄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中國地質調查局下屬分幾大板塊,包括區域地質調查機構、專業地質調查機構、綜合研究支撐與公共服務機構、科技創新與技術支撐機構。

C.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介紹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回查規劃,負責答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信息服務機構,是擁有專業化地質調查隊伍的事業實體,是國家地質基礎信息資料等公益性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是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者,通過地質調查、地學科技創新和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D.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的領導簡介

溫 寧
局長,黨委副書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獲第四屆全國青年地質科技「金錘獎」,現為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成員。
馬申達
黨委書記,高級工程師。曾獲「地礦部優秀工程勘察院院長」、「全國優秀勘察設計院院長」、「省勞動模範」、「國土資源優秀管理幹部」等榮譽稱號。廣東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杜林堅
副局長,黨委成員,工程師。
嚴興華
副局長,黨委委員,經濟研究員。曾獲國土資源部先進會計工作者榮譽稱號,為全國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國土資源部財務、預算、審計專家。張光學
副局長,黨委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曾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第九屆全國青年地質科技「銀錘獎」、廣東省直機關十大模範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現為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重大項目專家組成員。李國勝
副局長,黨委委員,理學博士,高級工程師。曾獲中國地質調查局優秀黨務工作者、保密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楊勝雄
局總工程師,黨委委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土資源部「百名人才計劃」首批入選人員,曾榮獲中國大洋協會、國家海洋局「大洋工作有突出貢獻專家」。現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E. 考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務員的疑問

這個抄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一般所說的地質學專業都是相關專業,你報名的時候也可以這樣試試,專業:地質學(構造地質方向),或者你現在打電話到人事過去問問,一般會給你回答的。
當然,你最好還是打電話問問,比較靠譜哈

F. 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隊伍建設問題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隊伍建設,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各方面也十分關心,但至今10年仍未真正建成,在隊伍結構和數量上,離精兵加現代化,調查與科研相結合,能擔當重大戰略任務,善於攻堅打硬仗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究其原因是:在擬定地勘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時,沒有明確保留各有關專業的一部分骨幹力量,10年來的實踐說明,這方面是有失誤的。主要根據以下事實:一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有機關行政機構編制,沒有隊伍編制。中編發〔2004〕2號對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規模,只說了逐步組建到位。而國土資源部〔2001〕406號《地質隊伍「野戰軍」組建總體方案》中,關於「野戰軍」總規模為2.5 萬~3 萬人(包括國家、地方和行業精乾的隊伍),國土資發〔2005〕12號明確了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1.5萬人,但都沒有向中編辦申報批准;二是在中央財政支出科目中沒有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經常性事業項目和經費,僅有局機關人頭費。為期12年的地質大調查專項,是權宜性措施,列專項方式也不符合公益性地質工作需要長期穩定的公共財政保障意義;三是中國地質調查局與其歸口管理的27個事業單位,同屬國土資源部的直屬事業單位,體制不順,科研與調查結合差,隊伍結構不合理,沒有首先從整個地勘隊伍中挑選骨幹人員和必要裝備;四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實力不強,大區中心的職能定位變化不定,沒有著力發展自己的直屬隊伍,因此,大部分公益性地質工作項目採取委託和面向社會地勘單位招標承包的辦法,而不是主要依靠相對穩定、調查與科研相結合的自身力量。

分析評論: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隊伍建設,始終存在認識差異。首先是要不要有直屬隊伍上,認識不同;其次是隊伍規模及結構上,意見也有分歧。國土資源部已多次公開宣布,中國地質調查局已經建成、已經完善。但事實上隊伍數量不足、專業不配套、結構不合理、經常性地質工作項目及相應的公共財政支持渠道沒有建立,公益性地質工作大量外包。在自身職能的觀念和行動上,拘泥於姓公還是姓商,不重視找礦和礦產勘查工作,導致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礦產資源補償費(今地勘基金)項目和油氣調查項目等,只能設立專門機構去承擔,連國土資源部內部都不能實現地質工作的統一管理。在這種情況下硬說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建設已經完善,顯然沒有說服力。今後國家要加大對地質工作的投入,中國地質調查局隊伍的不適應,必將更加明顯。要實現在2020年趕上世界一流國家地質調查隊伍的目標,這種局面必須改變。

G.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的主要領導

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的主要領導如下:
(一)姜大明,男,漢族,1953年3月生,山東榮成人,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9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哲學學士。現任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委員,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二)庫熱西·買合蘇提,男,維吾爾族,1960年3月生,新疆皮山人,1977年1月參加工作,198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經濟管理專業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黨組書記。
(三)汪民,男,漢族,1956年11月生,河北磁縣人。198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4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現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四)王世元,男,漢族,1955年12月生,內蒙古通遼人,管理學碩士,土地估價師。1974年6月參加工作,197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五)趙鳳桐,男,漢族,遼寧遼陽人,1954年12月生,1973年2月參加工作,大學普通班畢業,工學碩士,高級經濟師。現任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國土資源部紀檢組組長。
(六)張德霖,男,漢族,1958年12月生,山東榮成人,經濟學博士,副研究員。198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現任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國家土地副總督察(專職)。
(七)鍾自然,男,漢族,安徽桐城人,1962年8月生,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研究員。現任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黨組書記。
(八)王宏,男,漢族,1963年5月生,山東青島人,199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7月參加工作,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國家海洋局局長、黨組書記,中國海警局政委。
(九)嚴之堯,男,漢族,1958年1月生,海南文昌人,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經濟學專業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國家土地專職副總督察,總規劃師。
(十)王廣華,男,漢族,1963年1月生,河南滎陽人,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區域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現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十一)曹衛星,現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H. 中國地質調查局怎麼樣

簡介:中國地質調查局是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版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權、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自然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信息服務機構,是擁有專業化地質調查隊伍的事業實體,是國家地質基礎信息資料等公益性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是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者,通過地質調查、地學科技創新和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注冊資本:194萬人民幣

I. 中國地質調查局下屬的這幾個中心是什麼級別

地調局是副部級的,下面應該是廳或副廳級吧。

J. 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的組織結構

綜合管理部門:辦公室、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審計室)、人事教育處、財務資產處、總工程師室、科技與裝備處、項目監督管理處
技術業務部門:綜合研究室、東北亞地質礦產研究室、信息資料室、東北實驗測試中心(國土資源部東北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基礎地質室、礦產資源室、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室、勘查技術室
其他部門:經營開發部、離退休管理處、物業管理部(後勤服務中心)、地質勘查院、隆豐賓館、寶玉石檢測站
單位規模:中央編制辦批准沈陽地質調查中心(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編制為275人。截止至2006年12月,現有職工440人,其中在職247人,離休16人,退休177人,具有各類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人員包括基礎地質、資源調查評價、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物化探、遙感地質、GIS、測試分析等專業領域共111人,其中研究員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56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55人;具有博士後3人,博士19人,碩士25人,在東北地區國家地質調查工作的實施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單位佔地面積5400平米,房屋建築面積8621平米。中心實驗室包括有國土資源部東北地區實驗測試中心及遼寧省技術監督局授權的遼寧省寶玉石檢測站,擁有各種大型檢測儀器50餘台(套),主要包括X射線衍射儀、X-熒光光譜儀、激光拉曼儀、紅外光譜儀、電子探針能譜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儀、光柵光譜儀、等離子體質譜儀、全普直讀等離子體光譜、原子吸收儀、原子熒光儀、偏反光顯微鏡、離子色譜儀、元素分析儀、地球物理測試及水文地質探測等儀器設備;同時,擁有海事衛星通訊設備、GPS定位儀、全站儀、大型列印機、大型掃描儀等等。中心圖書館藏各類地學專業圖書、刊物近8萬冊,積累了有關我國東北地區區域地質和全國貴金屬地質調查研究方面的大量資料,並存有1999年以來完成的東北地區國家地質調查成果信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