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城市地質調查報告
① 地質報告
地質報告是全面反映地質勘查工作成果的重要技術文件,是在下達任務全部完成或版告一階段權之後,根據己有的和本次勘查工作所獲得的各種資料的系統整理和綜合研究編寫而成的。
它一般由報告正文及各種圖件、表格、附件等組成。按地質工作的項目,地質報告可分為礦產地質報告、水文地質報告、工程地質報告、環境地質報告、區域地質調查報告、物化探報告、石油地質報告等等;按工作階段,有中間報告、總結報告、補充報告等。各類報告均須審查、批准。特別是作為礦山、工程建設設計依據的勘查報告,必須由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地質、設計、生產部門共同審查後,方能批准提交使用。
在校實習生的實習報告往往是最頭疼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專業有針對性的完成,關鍵在於獨立完成,有自己的見解。
② 城市地質包括那些
城市地質工作領域廣泛,涉入水土資源、城建、地質災害、生態環境、地質旅遊等多方面. 城市地質是地質工作和地勘行業實現重大戰略轉變的切入點之一 .
③ 地質調查報告怎麼寫
第一章 前言
1、項目來源
2、任務目標
第二章 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概況
2、國內研究現狀
3、項目組研究基礎
方法研究項目應說明項目組已有成果及其先進性;
儀器設備研製項目應說明現有儀器設備的性能、技術指標;
4、實驗區概況
方法儀器的試驗、示範區項目應說明所選區域的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概況及特徵,岩礦石物性等。 第三章 研究內容
1、研究內容
方法研究項目應先說明方法原理再闡述具體內容。
2、關鍵技術與技術創新
3、主要技術指標
方法研究項目應先說明所研究方法與原有方法相比較優越性體現在何處(盡量使用量化指標)及軟體功能;
儀器設備研製和方法儀器的試驗、示範區項目應列明具體的技術指標或技術要求;
4、主要實物工作量
試驗、示範區項目應說明方法儀器種類、測區面積、比例尺、剖面長度、測點數、採集樣品數、測試樣品數等。
第四章 技術路線
1、研究方案
2、試驗方法
3、工作(工藝)流程圖
第五章 預期成果
1、成果內容
擬提交報告、圖件、數據、實物、軟體的名稱及數量。
2、提交時間
第六章 人員組成
1、項目負責人姓名、年齡、技術職稱、所學專業、已取得主要成果(重點是與所承擔項目相關的成果)
項目成員姓名、年齡、技術職稱、所學專業、項目中分工
2、協作單位分工及協作關系
第七章 計劃進度
說明項目的起止時間,階段任務(或子課題)的起止時間。
第八章 經費預算
按《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設計預算編制暫行辦法》的要求編寫。
第九章 保證措施
按地調局質量監督部門的要求填寫。
④ 區域地質調查報告的編寫
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內容要求全面,既不煩瑣,又要避免簡單化,既要實事求是地反映圖幅地質研究水平,又要敢於從地球科學發展的觀點探求問題。因此,它既是實際工作成果的總結,又是基礎地質科學研究成果的體現,具有很高的理論性和很強的實用性。
地質報告的各章節內容如下:緒言、地層、構造、地質發展簡史、礦產及其他國土資源概況和結語等部分。
(一)緒言
1.簡要說明上級下達項目任務書文號及其任務要求,工作起止時間。
2.簡要說明工作區范圍、地理位置及坐標,地形地貌、交通、氣候、覆蓋程度、經濟地理概況等。
3.簡述工作區的地質研究史及其主要成果[參見《區域地質調查總則(1:50000)》(簡稱《總則》,下同),表B1]。
4.簡述工作區或圖幅任務完成情況及其工作量(《總則》,表B2)。
(二)地層
1.按時代由老至新,介紹工作區地層系統,闡明各岩層單位的岩性、岩石組合、基本層序特徵及規模和橫向變化規律,簡述沉積作用特徵。
2.說明岩石地層單位與生物地層、年代地層以及其他地層單位或岩石單位的關系(《總則》,表B3),新建地層單位應說明其歷史沿革和建立根據(《總則》,表B4)。
3.對火山岩地層除按地層學進行論述外,還應對其火山岩石學、火山噴發旋迴、火山構造和古火山機構進行敘述。火山岩發育地區可單列一章。
本節應附各時代地層的實測剖面圖、地層柱狀圖、接觸關系素描圖以及數碼像片等。
值得指出:若工作區全為岩漿岩,則本節為岩漿岩;若是變質岩區,則本節為變質岩;若本區三大岩類均有分布,則岩漿岩、變質岩分別編為(三)、(四),其敘述的內容參見本章第一節相關內容。
(三)構造
1.概述區域構造背景,闡明其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板塊理論)和區內構造基本特徵。
2.按構造層或構造運動期次,遵循由老地層組成的構造至新地層所組成的構造順序來進行描述的原則。敘述區內各種構造形跡(褶皺、斷裂、面理、線理等)的形態、產狀、規模和性質等特徵及空間分布態勢,論述各種構造之間的次序關系及從屬級別(《總則》,表B12、B13)。
3.按構造旋迴的觀點論述區域性深大斷裂和主導斷裂的類型和展布格架以及導岩、控礦、促變的機制與特徵及相關關系,闡明新構造運動特徵及其影響。
4.對區內發育的推覆構造、滑脫構造、拉伸構造(斷陷盆地)、疊加褶皺等,應闡明其特徵並進行運動學、動力學的初步分析和時空的演化過程。
5.本章需附工作區構造綱要圖及各種地質構造素描圖或數碼照片。
(四)地質發展簡史
1.運用板塊構造觀點,簡述工作區所處的區域大地構造區位。區內歷經多少次構造(熱)事件(幕)的影響,與此相伴的地質發展時期與階段。
2.按地質發展時期階段由老至新分別闡述各時期沉積環境、沉積建造、構造運動造成的主要構造類型、岩漿(火山)活動、變質作用與礦產等狀況,海水如何進退以及發生、發展、演化的過程。
(五)礦產及其他國土資源概況
1.簡述工作區主要礦產資源和成礦地質條件及潛在遠景;對其他國土資源概況,如城市地質、農業地質、建材資源「砂、石、土」及水文、工程地質條件要給予說明。
2.簡述區內對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危害大的一些環境地質問題等,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並提出具體的保護措施與建議。
(六)結語
1.闡述工作區取得的主要地質成果與重要進展。
2.指出工作區尚未解決的問題與不足,並提出今後的工作意見。
(七)主要參考文獻
(八)圖版、附圖與附表
值得指出:區域地質調查報告編寫的基本內容,應根據各圖幅的具體任務要求和實際地質素材進行編寫,鼓勵在地質報告中應用新理論、新觀點總結歸納各類地質資料。若圖幅是聯測的應編寫聯測報告,字數不超過15萬字。片區完成後,應立項編寫片區區域區調總結報告。
⑤ 什麼是城市地質調查
一項服務抄於城市可襲持續發展的前瞻性、基礎性和綜合性地質調查工作,其主要任務是在城市及其周圍城市化發展地區,開展地質、資源和環境綜合調查,評價城市發展的資源保障能力和環境承載力,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基礎資料和科學的決策依據。
⑥ 為什麼要開展城市地質調查項目
一、廣州市近期建設規劃工作的實踐 近期建設規劃作為廣州市城市規劃的一項重要工作來開展可以追溯到1997年,當時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旨在營造適宜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五年行動。廣州市城市規劃局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109項"城市形象工程",這109項城市形象工程成為廣州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五年行動的主要內容。 1999年底,根據省市領導關於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整治城市環境秩序、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的有關精神,廣州市城市規劃局根據正在上報審批的城市總體規劃制定了《"三年一中變"城市規劃綱要》,在此基礎上,廣州市委、市政府頒布了《廣州市城市建設管理 "三年一中變"規劃》,一批城市建設項目有計劃、有步驟的得以實施。 為加強規劃的時效性和可操作性,廣州市規劃局根據具體問題有針對性的組織編制了專項實施計劃與工作建議。如為保證"九運會"的順利召開,2000年制定了《迎"九運"城市規劃實施工作建議》,還專門制定了《九運會期間交通改善實施建議》。 在制定"五年行動計劃"的階段性規劃的同時,在近期建設的總目標下又分重點、有目的地開展了專題研究工作,如廣州市規劃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完成的《廣州市土地開發控制與管理研究》。 2000年6月,花都、番禺兩市撤市設區,原上報的城市總體規劃因行政區劃的調整而暫緩批復,為確保行政區劃調整後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城市結構框架以及規劃引導與控制政策,廣州市開展了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工作,並組織編制了《番禺片區發展規劃》、《花都片區發展規劃》,在這些規劃的指導下,廣州市規劃局又編制了《2002年度城市規劃實施工作建議》和《2002年度市政規劃實施工作建議》,有效指導了2002年度城市規劃工作的開展。 廣州市在環境綜合整治五年行動中,加強城市規劃和設計工作,及時制定階段性規劃和年度計劃。同時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實施"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等各類規劃,加之各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與相互配合,城市規劃實施效果明顯,充分發揮了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發展中的"龍頭"作用,城市建設"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的目標順利完成。 廣州市近期建設規劃編制的內容,概括的講,分為"兩個規劃層次,兩個核心內容"。 "兩個規劃層次"是指五年建設規劃和年度城市規劃實施計劃這兩個層次。"兩個核心內容"是指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和重大市政基礎設施與公益性公共設施的安排。 具體的講,廣州市近期建設規劃的編制主要包含以下一些內容: 1、近期建設規劃實施回顧與評價。 對近五年城市總體規劃以及本年度城市規劃實施計劃的實施成效與問題進行全面回顧與分析評價,明確提出本次近期建設規劃中需要改進和重點加強的方面。 2、明確城市建設指導思想與原則,制定城市近期建設目標。 3、確定近期建設重點及建設時序。 4、制定城市建設用地供應計劃。5、確定市政基礎設施與公益性公共設施。 6、其它方面。 對政府應該重點關注的住宅建設與人居環境改善,自然生態與歷史遺產保護,區域協調與城市化等方面提出具體的意見和措施。 7、制定近期建設規劃實施策略與政策。 分別針對近期建設規劃實施機制、城市財政融資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與政策。 二、廣州市近期建設規劃工作的創新 l、工作方法的創新。 答案補充3、表達形式的創新。 (1)近期建設規劃編製成果突出作為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 近期建設規劃編制突出作為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將規劃技術文件轉化為行政管理文件,使規劃成果成為政府可操作的管理依據,城市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也真正地有機結合起來。同時作為政府管理文件,近期建設規劃突出政策性,簡化了規劃技術上的內容,而專題研究則突出技術性,從技術策略與措施上為近期建設規劃的實施提供支撐與補充。 (2)成果形式的表達注重直接面向各個政府職能部門。 近期建設規劃在成果形式的表達上注重直接面向各個政府的職能部門,力求分類明確,條理清晰,直接告訴各職能部門應該做什麼,需要建什麼,各職能部門也可以在近期建設規劃中直接找到工作的依據。 (3)近期建設規劃成果以文字表述為主,圖紙表達為輔。 近期建設規劃更強調是一個工作計劃,是政府各部門共同的行動綱領和政策性文件。它更強調政府的引導和控制,僅僅利用必要的圖紙加以輔助說明。字數有限制,其實還有些沒寫完,希望可以幫到你吧。祝:一切順利...
⑦ 什麼是地質簡測報告
地質簡測報告是全面反映地質勘查工作成果的重要技術文件,是在下達任務全部完成或告一階段之後,根據己有的和本次勘查工作所獲得的各種資料的系統整理和綜合研究編寫而成的。它一般由報告正文及各種圖件、表格、附件等組成。按地質工作的項目,地質報告可分為礦產地質報告、水文地質報告、工程地質報告、環境地質報告、區域地質調查報告、物化探報告、石油地質報告等等;按工作階段,有中間報告、總結報告、補充報告等。各類報告均須審查、批准。特別是作為礦山、工程建設設計依據的勘查報告,必須由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地質、設計、生產部門共同審查後,方能批准提交使用。
地質勘查是地質勘查工作的簡稱。廣義地說,一般可理解為地質工作的同義詞,是根據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有所不同的調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質勘查工作。例如,以尋找和評價礦產為主要目的的礦產地質勘查,以尋找和開發地下水為主要目的的水文地質勘查,為查明鐵路、橋梁、水庫、壩址等工程地區地質條件的工程地質勘查等等。地質勘查還包括各種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海洋地質調查、地熱調查與地熱田勘探、地震地質調查和環境地質調查等。地質勘查必須以地質觀察研究為基礎,根據任務要求,本著以較短的時間和較少的工作量,獲得較多、較好地質成果的原則,選用必要的技術手段或方法,如測繪、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探礦、鑽探、坑探、采樣測試、地質遙感等等。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過程,也屬於地質勘查的范圍。狹義地說,在我國實際地質工作中,還把地質勘查工作劃分為五個階段(即區域地質調查、普查、詳查、勘探和開發勘探)。
⑧ 說明一份完整的地質調查報告包含哪些內容
地質調查報告分勘查程度,具體內容都有固定要求,或查看規范,裡面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