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質圖怎麼做
❶ 地質圖的編制
地質圖是用規定的符號、色譜和花紋將地殼某部分的地質體(如地層、岩體、地質構造單元和礦床等)和地質現象按一定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圖(或地形圖)上,反映出該地區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的形態、產狀、規模、時代及其分布和相互關系的一種圖件。它是區調工作最重要的成果圖,是地質工作者相互交流的特殊語言。地質圖編制包括5個步驟。
(1)檢查和補充野外工作底圖。檢查野外工作的各種資料是否完備,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地質界線是否准確,是否有自相矛盾無法合理解釋的現象等。若存在問題,則應到野外實地重新進行補充和查實驗證,使問題得到合理的解決。
(2)轉繪地質界線和產狀符號。將野外工作底圖上的地層界線(包括第四系界線)、斷層線、地層代號、代表性岩層產狀和斷層產狀符號等,轉繪到另外一張新的工作區地形圖上。斷層線通常用紅色。對於已知性質和產狀的斷層,應標明斷層性質和斷層面的產狀。
注意:轉繪各地質界線和符號要位置准確,應與野外底圖嚴格一致;地層代號沿著地層延伸方向書寫。
(3)地質圖上色。給每一個地質體(岩石地層單位、岩體)著上相應的顏色。
表4-4為系圖色譜,是按年代地層單位擬定的。它不能直接應用於組圖的上色,但我們可以根據各岩石地層單位的沉積時限,參考使用表4-4色譜進行上色。
表4-4 地質圖色譜
當多個岩石地層單位的地質年代為同一紀時,用顏色的深淺進行區分(下深上淺)。
江山實習區的黃泥崗組(O3h),由於是本區的標志層,需特別給予突出,所以建議不使用奧陶系(O)的藍綠色,而改用顯眼的鮮紅色。
(4)作圖切地質剖面圖。作一幅或幾幅圖切地質剖面圖,附在地質圖的正下方。剖面圖的幅數,以切過地質圖圖區主要地層和構造為原則,依需要而定。
(5)書寫圖名、比例尺,繪圖例、責任表以及圖框修飾等。要求書寫工整美觀,線條清晰,布局和順序符合規范。
地質圖主圖的圖框外,正上方是圖名和比例尺,正下方是圖切地質剖面圖,右邊是圖例,右下角是責任表。
圖例的排列順序:從上到下,先把地層從新到老排列;然後岩漿岩也依時代新老排列,相同時代的岩漿岩依先酸性後基性的順序排列;最後再列構造圖例。
地質圖各組成部分的布局,圖切剖面位置的選定及繪制方法,同學們已在《構造地質學》課程中學習過,這里不再贅述。
❷ 怎樣繪制地形地質圖
等高線插值生成,可用MAPGIS或者ARCGIS.或者利用已知的地形圖在MAPGIS下進行矢量化.
❸ 如何利用MAPGis製作一幅完整的地形地質圖
圈第四系 地質界限 自動剪短線 線工作區提取弧段 造區....
❹ 怎樣繪制地形地質圖
等高線插值生成,可用MAPGIS或者ARCGIS。或者利用已知的地形圖在MAPGIS下進行矢量化。
❺ 如何看地質地形圖
首先是讀框外的內容:包括閱讀圖名、比例尺、圖例和地層柱狀圖。通過這一步,我們就可以了解圖幅區的地理位置、范圍大小和制圖精度。特別是可了解本區有哪些時代的地層、岩石類型、岩性特點、地層接觸關系,即對地質圖幅有一總體的概念。
第二步是讀圖框內的內容 在深入分析圖的各個細節之前,首先要大致將地質圖的內容通讀一遍。在通讀時,先根據地形等高線、水系及標高點的分布情況,了解本區的地形特點、山脈、水系分布的主要方向,地形和岩性、構造的關系,然後對照圖例了解各時代地層的分布和產狀,主要褶皺和斷層構造的分布方向,岩漿岩體的分布和產狀等,查明本區總的地質構造輪廓。在這基礎上,便可對地層、褶皺、斷層、岩漿岩、變質岩及礦產等方面的細節,逐一按步進行詳細分析。
第三步是綜合歸納和提出問題 地質圖中的地質構造不是孤立的東西。這些地質現象是這個地區歷史演變發展的結果,實質上說是這個地區所經受的各種地質作用的結果。因此,它們之間是有著密切聯系的。通過對地質現象逐一的分析之後。應該進一步找出這些地質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分析它們是怎樣演變發展成現在所見的情況,即綜合本區的地質發展概況。最後提出問題。
(5)地形地質圖怎麼做擴展閱讀
大部分地質圖上都用一定的符號表示出斷層的產狀要素和斷層類型;在沒有用符號表示斷層產狀及類型的地質圖上,也畫出了斷層線。此時,首先要注意斷層的大致傾向及傾角,然後判斷兩盤相對位移方向。關於斷層的存在,我們還可以撇開斷層符號來檢驗。
當地質圖上某一地層界線沿走向突然中斷,說明該處有傾向斷層或斜交斷層存在;如圖面上沿地層傾向發現地層有不正常的缺失(這從與地層柱狀圖的比較可以鑒別),或不對稱的重復出現,則往往有走向斷層存在。
在上述褶皺、斷層構造判讀時,參閱所附圖切地質剖面圖是有益的,但本次實習應側重於根據地質圖面的判讀。
❻ 繪制地形地質圖的基本原則是什麼怎樣看地形地質圖
地形=地勢=地表形態=地貌
但用法不一樣。地形一般用於大片地區的描回述。
地勢用於小范圍地表狀態的答描述,比如,這個小山村的地勢很高。
地貌指的是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狀態。按其自然形態可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地質構造是地殼中的岩層地殼運動的作用發生變形與變位而遺留下來的形態。是地面以下的形態(有時候也暴露在地表)。
山谷等是山的各部分的描述,可以算作地貌吧。
前4個都是近義詞,有時候可以通用。
❼ 在哪裡找地形地質圖(和編號、圖幅)
那東西是保密的。
要用的話必須去該地地質局,地調所借閱,應該還要證明什麼一類的。
好像還挺貴。
❽ 這個地區地形地質分析圖如何做,急急急急!
1、比例尺;2、地形地貌;3、地層岩性這個圖上面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圖上都有回,至於地質構造主要就是背斜、答向斜,至於接觸關系你這就更簡單了,你這個圖例上面就只缺少泥盆、三疊紀的,至於是角度不整合還是 平行不整合 直接看地層產狀就可以了。
❾ 一張地形地質圖分開掃描了幾分 怎麼用MAPGIS處理
每張標准圖幅精確矢量化價格在2000—3000元,主要和地形圖的復雜程度有關!
❿ CAD如何生成地形地質圖經緯網和方里網
CAD中只能生成平面坐標,配有GIS的CAD可以生成地理坐標,建議用GIS軟體先生成既有地理坐標又有平面直角坐標的圖框,再轉到CAD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