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怎麼樣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1-02-14 20:11:33

Ⅰ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介紹

甘肅劉家抄峽恐龍國家地襲質公園位於甘肅省永靖縣鹽鍋峽水庫庫區(現稱太極湖)北岸。東距省會蘭州54公里,東南距永靖縣城水路34公里,並有一鐵路線從旁邊通過,交通極為便利。公園佔地面積15平方公里,包括水面1.8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成群的恐龍足印為主體。

Ⅱ 劉家峽晚上可以露營嗎

黃河三峽:黃河在甘肅省永靖縣境內呈獨特的「S」形穿流而過,形成了長達107公里的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三大峽谷景觀,加上修建鹽鍋峽、劉家峽、八盤峽三座大中型水電站而形成的炳靈湖、太極湖、毛公湖三個靚麗的高峽平湖,使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黃河三峽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內,人文自然景觀,獨樹一幟,異彩紛呈,是集鑒古賞今、觀光旅遊、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炳靈寺石窟 位於縣城西南約35公里寺溝峽的小積石山,是我國著名的十大石窟寺之一,有上下寺之分。下寺始建於十六國時期的西秦,距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現存窟龕216座,石雕、泥雕佛像815身,壁畫約1000平方米,浮雕佛塔76座。169窟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墨書題記,是我國石窟中有明確紀年的最早題記,對全國其它古老石窟的斷代提供了新的標識;上寺距下寺2.5公里,始建於隋代,明萬曆年間曾建立密宗院,清康熙年間又修建了藏經樓、文殊殿、觀音殿、護法堂等。這里四周環山,林木蔥蘢,鳥語花香,是遊人探幽攬勝的絕佳之地,又是文人雅士結伴遊覽、賦詩作文的名山古剎。

炳靈石林 炳靈寺方圓8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群山山色紅艷,如飛霞流火,光彩奪目,因其特殊的地質構造,形成了峭岩壁立、千姿百態、巍峨峻奇、層巒疊嶂的炳靈石林。據專家考證:這是新生代早期紅色砂礫堆積而成的石林狀丹霞地貌。

炳靈湖 炳靈湖(即劉家峽水庫)水域面積達130多平方公里,湖容量達57億立方米,是西北高原最大的人工淡水湖。這里水面遼闊,庫灣多,水質好,無污染,是淡水養魚的理想水域,也是從事水上旅遊和競技項目的絕妙之地,是國家皮劃艇隊訓練基地。

劉家峽水電站 始建於1958年,1974年建成發電,總裝機容量122.5萬千瓦,年發電量為57億度,是我國自行設計、施工、安裝、管理的亞洲第一座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養殖等綜合利用效益,曾以大壩最高(147米)、單機和總裝機容量最大、輸電電壓最高、輸電線路最長而雄踞亞洲第一。

龍匯世界 位於劉家峽水電站南岸,是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讀者林」基地。這里洮河與黃河交匯,霧宿山與積石山在此聚首,形成山水四龍匯聚之勢,故曰「龍匯世界」,現已成為黃河三峽集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旅遊、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綜合開發亮點。

吧咪山 位於劉家峽大壩以東12公里,是甘肅名山馬銜山的尾段。這里泉水潺潺,草木繁茂,松濤陣陣。暮春,山坡上繁花似錦,山花滿谷,鳥鳴蝶飛,異彩紛呈;盛夏,樹木鬱郁蔥蔥,曲徑幽深,涼爽的空氣使人心曠神怡;深秋,滿山紅葉,透出青松翠柏,充滿詩情畫意;嚴冬,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數不盡瓊雕玉翠琳琅滿目。

太極湖 因黃河在鹽鍋峽水庫內呈獨特的「S」形蜿蜒向西而去,狀如太極,故稱太極湖。太極湖水域面積17.3平方公里,湖容量2.2億立方米,湖內有大小島嶼9個,其中最大的太極島總面積4009畝。這里有被稱為「地球之腎」、「生命搖籃」的自然景觀——黃河三峽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3萬畝,有黑頸鶴、灰鶴、白鶴、釉頂鶴等38種2萬多隻珍禽異鳥棲息,也是甘肅著名的鳥島。島上千畝蘆葦隨風搖曳,魚塘星羅棋布,稻田麥田阡陌縱橫,環境優雅,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被譽為「隴上江南」。

羅家洞 距縣城以西2公里處,是一處開鑿在懸崖絕壁之上的佛窟,始建於明成化年間,現存佛像近270多尊,相傳為明朝初年尼泊爾王子來中國修煉成佛的地方。

鹽鍋峽水電站 位於太極湖末端,是黃河上的「第一顆明珠」,始建於1958年9月,1961年11月第一台機組發電,1975年8台同類型傘式水電機組全部投產發電,設計總裝機容量為35.2萬千瓦,年均發電量21.52億度。現與八盤峽水電站合並為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隴電分公司。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位於鹽鍋峽水電站上游1公里處,形成於侏羅紀或早白堊紀時代,距今已有1.7億年,其規模之大、種類之多、保存之完好、清晰度之高、立體感之強、多層面出現,均為世界少有。其中最大的晰腳類恐龍足印化石前腳79×112厘米,後腳150×120厘米,前後兩足間步幅為375厘米,左右足印外側邊緣間距為345厘米,為世界上目前發現的最大恐龍足印化石。2007年初躋身「中國縣域旅遊品牌景區500強」行列。

劉家峽在甘肅省永靖縣內,距離蘭州市80公里的路程,位於臨夏永靖縣城西南1公里處,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竣工於1974年,為黃河上游開發規劃中的第7個梯階電站,兼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多種功能。在從前的這個黃河谷地中,只是坐落著近百戶人家的小村落。1964年建成後成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水利電力樞紐工程,被譽為黃河明珠,每年將57億度的強大電流,送往陝西、甘肅、青海。劉家峽水庫蓄水容量達57億立方米,水域面積達130多平方公里,呈西南——東北向延伸,達54公里。攔河大壩高達147米,長840米,大壩右岸台地上,修建有長700米,寬80米的溢洪道。大壩下方是發電站廠房,在地下大廳排列著5台大型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22.5萬,達到年發電57億度的規模。水庫地處高原峽谷,被譽為"高原明珠",景色壯觀。水庫大壩處有電廠和劉家峽旅遊公司提供各式遊船,遊客可乘船直達水庫西南端的炳靈寺石窟參觀游覽。一般遊程約需二至三個小時,坐快艇約需一個半小時。8、9月份是劉家峽旅遊的最好的季節,天高雲淡,氣候宜人。黃河向西流是這里的一個奇特景觀。黃河之水天上來,到了劉家峽,卻來了個大回轉,向西流去,所謂九曲黃河,在劉家峽就能夠看到一曲,電站的攔河大壩就鎖在這段河谷中,站在黃河單拱第一橋面上,電站主壩一覽無余。主壩高147米,長100米,如同天門緊鎖在懸崖峭壁之間,巨大的龍門吊矗立在壩上,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8、9月份是電站的汛期,電站屆時都要提閘排洪,黃河水像被囚的雄獅沖開了閘門,洶涌咆哮,彌天水霧白茫茫直沖霄漢,驚心動魄,嘆為觀止。從大壩乘坐仿古遊艇到庫區游覽,駛到洮河口,攜有大量泥沙,渾濁不堪的洮河水注入水庫,立即與清澈的黃河水形成涇渭分明的兩股水流,但濁流很快被清波吞沒,這也是一個奇景。

黃河過劉家峽流到蘭州之前,匯入了洮河。大通河和湟水等大支流。在蘭州以上,黃河的含沙量不多,即使在洪水期,含沙率也是百分之五左右。泥沙的主要來源是上述支流,來自幹流的很少。根據觀測記錄所得,在蘭州以上的流域地區,每平方公里所流失的泥沙,每年平均約為一千公噸。

黃河河水來到這里,轉了一個九十度急彎,然後穿過峽谷向西流去。到劉家峽游覽,可乘船溯流而上,入峽時,可見兩岸奇峰對峙,筆立千仞,可與桂林山水比美,劉家峽景色多變化,出峽後,眼前是高山湖,湖水盪漾,別有一番湖光山色。 劉家峽水庫蓄水容量達57億立方米,水域面積達130多平方公里,呈西南—東北向延伸,達54公里。攔河大壩高達147米,長840米大壩右岸台地上,建築有長700米,寬80米的溢洪道。大壩下方是發電站廠房,在地下大廳排列著5台大型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22.5萬千瓦,年發電57億度。劉家峽水電站把陝西、甘肅、青海三省的電網聯結在一起。

水庫地處高原峽谷,被譽為「高原明珠」,景色壯觀。水庫大壩處有電廠和劉家峽旅遊公司提供各式遊船,遊客可乘船直達水庫西南端的炳靈寺石窟參觀游覽。一般遊程約需二至三個小時,坐快艇約需一個半小時。

大家在課本里了解過劉家峽,知道她的建設成就,但並沒有領略到她的美。 劉家峽位於蘭州的上游不遠處,在黃土山的懷抱下的 一汪碧水,這是一池需要機動船跑兩個多小時才到頭的水。 在庫水的盡頭,便是洮河與黃河主幹流的交匯處,遠 遠望去,有一道藍色與金色的分界線,因為兩股水流來源 不同,洮河來自甘南青山中間,而主幹流已在黃土高原行 走了一段,如果你回頭,將視線抬起,你會看到同樣的兩 道分界線:碧水與黃土山,黃土山與青天。這種感覺也許只有劉家峽才有。 沿黃河幹流向上不遠,便進入了一個由特抗風化的石 英砂岩構成的嶙峋地貌區,有點象石林,但要高大的多, 白色陡壁上長著些頑強的綠草和苔蘚,有個陡壁上用紅漆 寫著幾個莫名其妙的字,據說是幾十年前有人在那裡刷標語,還沒寫完便繩斷跌落粉身碎骨,此後再沒人敢試了, 看來人不一定能勝天,天人合一卻是最重要的。 這片石叢中隱藏著一座炳靈寺,是鑿空一座山而建, 有一個幾十米高的大佛,其中更珍貴的是幾個唐代和北魏時期的石窟。

位於臨夏永靖縣西南35公里處的小積石山中。從蘭州出發乘車行75公里,到劉家峽水電站大壩換乘遊艇,經過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進峽口,過姊妹峰,即可到達。

炳靈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後歷有龍興寺、靈岩寺之稱。明永樂年後,取藏語「十萬佛」之譯音,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炳靈寺在唐代稱為龍興寺,宋代稱為靈岩寺,初建於16國時期。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分布在大寺溝兩岸的紅沙岩上,洞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炳靈寺以下為主,創建於西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擴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現存窟龕183個,造像近800身,分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種,壁畫約900平方米。其中169窟開鑿於一天然石洞中,規模最大。浮雕石塔25座。炳靈寺石窟雕像776軀,其中石像694軀,泥塑82軀,主要人物有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無量壽佛、彌勒佛以及各種菩薩、佛等。造型概括,手法簡練,肢體半裸,衣裙飛動,姿態優雅,靜中有動,比例協調,充分體現西北渾厚粗獷之神韻。

在最早的西秦169窟中,塑造有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北壁正中的大力佛。坐落在仰蓮台座上無量壽佛,面型方圓,著半披肩佛衣,盤腿而坐,有莊重之感。菩薩頭頂束發,袒臂招手,伺候左右。濃墨淡彩,呼之欲出。北壁正中大力佛,高7.5米,眉目俊秀,衣紋流暢,神態安詳。北魏造像最有特色的是25龕的石雕釋迦多寶像,面帶微笑,舉手敘談,莊重而瀟灑,再現南朝崇尚清談玄學的風采。炳靈寺石窟以下寺最為壯觀,西秦建都臨夏期間,國王御駕親臨石窟,揮毫題詞,真跡尚存於岩壁之上。石窟懸崖上有石刻大佛像一尊;懸崖旁邊矗立著姊妹峰。周圍有鴛鴦洞,葯水泉等勝境,山清水秀,峰險石奇。乘坐遊艇可以直接到達石窟碼頭。歷史變遷,炳靈寺屢遭戰火破壞,棧道毀壞。新中國成立後,國務院頒發通知,正式公布炳靈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立了炳靈寺文物保管所,修建了防洪大堤,並在溝中架起了一座15米的獨孔水泥雕欄橋。炳靈寺最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藝術,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三大石窟。從蘭州市去炳靈寺,可以在蘭州汽西站乘坐永靖縣的長途公共汽車,再換乘遊船去。

太極島黃河濕地

永靖黃河三峽是指黃河流經甘肅永靖縣境內形成的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兩岸峽谷景觀各具風采,壁立千仞,景象萬千。遊客乘坐遊船、快艇,可以觀賞到劉家峽水庫、炳靈寺石窟、炳靈石林、恐龍足印化石群、太極島黃河濕地、棗林風光等眾多景點。劉家峽水庫是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施工、建造的大型水電站,景色壯觀;炳靈寺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以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藝術,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三大石窟;恐龍足印化石群無論單個面積和整體規模均屬世界之最。

Ⅲ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甘肅省永靖縣鹽鍋峽水庫庫區(現版稱太極湖)北岸權。東距省會蘭州54公里,東南距永靖縣城水路34公里,並有一鐵路線從旁邊通過,交通極為便利。公園佔地面積15平方公里,包括水面1.8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成群的恐龍足印為主體。

Ⅳ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約十五平方公里。一九九八年八月,經版過野外地質勘權察發現了國內罕見的恐龍足印化石群。截止目前,在化石比較集中的二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共發現十處恐龍足跡化石點,計四十六組共四百零四個恐龍足印。劉家峽巨型恐龍足印化石是中國乃至世界恐龍足跡研究的重大發現。該化石群化石類型豐富,其規模之大、種類之多、遺存之完整、清晰度之高,且雙層面出現,均屬世界之最。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創建於2001年12月,是省級自然保護區,無論就足印的多樣性,還是就保存的完好程度方面,劉家峽恐龍足印化石群都為世界所罕見。其中翼龍類、鳥腳類、蜥腳類、獸腳類等多種恐龍足印的大規模集中發現在國內尚屬首次,是一處珍貴的地質遺跡,同時也是非常寶貴的旅遊資源。
該公園於1998年發現到現在已揭露面積2000多平方米,共有恐龍足印10類150組1724個,經國內外專家鑒定,這些足印清晰度之高、足印之大、種類之多,堪稱世界之最,其中一個長1.5米、寬1.2米的足印,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足印。

Ⅳ 永靖恐龍博物館在永靖什麼位置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甘肅省永靖縣鹽鍋峽水庫庫區(現稱太極湖)北岸。東距省會蘭州54公里,東南距永靖縣城水 路34公里,並有一鐵路線從旁邊通過,交通極為便利。

Ⅵ 永靖縣有哪些旅遊資源,一天時間夠不夠

劉家峽
劉家峽位於青海與甘肅交界處,距離甘肅省會蘭州市西南約八十公里。專劉家峽水庫有一個屬很大的水利發電站,可供應陝、甘、青三省的用電。進入峽谷後,兩岸奇峰對峙,景色變化多端,出峽後,眼前是高山湖,湖水盪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鹽鍋峽水電站上游1公里處的羅家堡老虎口恐龍灣,距縣城水路43公里。在2平方公里的區域內,1999年8月發現10類150組,1724個恐龍足印化石,同時還發現鳥腳印、植物、葉肢介等化石。其中至少包括兩類巨型晰腳類、兩類獸腳類、一類鳥腳類、一類翼龍類和形態獨特的虛骨龍足印,還有尚未歸屬的單個足印。

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位於永靖縣城西南35公里的大小積石山。炳靈寺石窟開鑿在黃河右岸的小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炳靈寺所在的積石山山岩的地質結構系細黃沙岩,易於開鑿雕造,但不耐風化潮解。炳靈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處古代中西交通要道「絲綢之路」隴西段的一條支線上。

Ⅶ 永靖縣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門票多少錢

80,一米4一下小孩免票。

Ⅷ 恐龍大世界

[恐龍大世界]恐龍大世界 八月十三日,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也是我最激動、最難忘的一天,恐龍大世界。因為這一天,我第一次走進了「恐龍大世界」。 作文網 位於蘭州市東方紅廣場一角的「甘肅恐龍展」就像是特意為我安排的一樣。當我正在廣場遊玩時,突然發現了這個展覽,使我意外驚喜。我們迫不及待地買票進去參觀。 作文網 原來,這是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特別在蘭州市區開辦的恐龍化石展覽。展覽館內那一個個巨大的恐龍骨架,有的脖子長的像大樹;有的身子高的像三層樓房;有的四條腿像四根大柱子;有的尖牙利口;有的面目猙獰。還有那空中的翼龍、大大小小的恐龍蛋和快樂足跡的化石,真是名不虛傳。 一個稱作「炳靈大夏龍」的龐然大物第一個擋住了我的視線。這個恐龍復原身長約26米,體重約36噸。我一想,好傢伙!它相當於十幾輛大汽車那麼重,身長竟有3座9米長的房子那麼長啊,它一定是恐龍家族的老大吧。它的一隻腳足有一輛三輪車那麼大,我想,如果它一腳踩上一隻狗,定會成為肉泥。 然而,使我沒有想到的是第二隻恐龍,它身長32米,體重50噸,高達12米,它就是劉家峽黃河巨龍,小學生作文《恐龍大世界》。我看它的頭骨時,要把頭仰起120度才能看清。 恐龍家族的個體真可謂五花八門。有一隻巨齒蘭州龍,它的個頭不大,可腦袋卻超大。尤其是嘴,牙齒非常尖銳,據說,它可以一口咬斷一隻三角龍的脖子。 霸王龍,對於恐龍愛好者來說,那是人人皆知。今天,我看到的可是霸王龍的「長輩」白魔雄關龍。這種龍行動迅速,頭上有一個冠子,身上還有毛。它的行動如同魔鬼。 正看得興致勃勃,突然,解說屏幕上出現了翼龍的字樣,我當然要去看看。可是,我怎麼也找不見,我有些迷惑不解。這時,有人說在上面,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翼龍的骨架吊在空中。翼龍身體很小,翅膀很長。它那又大又尖的嘴,作用可不小啊!吃海里的小魚是很容易的。 我還看了恐龍蛋化石,有霸王龍的,馬門喜龍的,恐爪龍的,暴龍的,鴨嘴龍的……這些蛋大小不一,我想,大的一定恐龍大,小的一定恐龍小。 再看恐龍的足印,我感到好像有一隻只大大小小的恐龍剛剛從這里走過。劉家峽黃河巨龍的足跡最大,比一個人影還大。翼龍的足印極似青蛙的足跡。暴龍的足印有四個深深的腳趾。禽龍的足印和熊貓的差不多。 參觀完恐龍展,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展館。聽說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在永靖縣鹽鍋峽水庫庫區北岸,那裡有十五平方公里,是恐龍行跡的遺址。有機會我一定要到哪裡去親眼看一看。〔恐龍大世界〕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