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匯交外包申請怎麼寫
㈠ 成果地質資料匯交要求
(1)匯交人匯交成果地質資料時,應報送加蓋有匯交人公章的《成果和原始地質資料清單》(以下簡稱《資料清單》)。館藏機構收到匯交人報送的地質資料後,應根據《資料清單》對匯交人報送的地質資料進行清點,兩者一致的應在《資料清單》上加蓋館藏機構匯交專用章後交1份給匯交人留存。
(2)匯交人提交的成果地質資料經驗收合格的,地質資料館藏機構應通過匯交監管平台將驗收合格的信息告知本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3)匯交人提交的成果地質資料經驗收不合格的,地質資料館藏機構應向匯交人印發《地質資料修改、補充通知書》,通知匯交人按要求修改、補充完善後重新匯交。
(4)匯交人逾期拒不按要求修改、補充成果地質資料的,視為不匯交地質資料,由負責接收地質資料的地質資料主管部門依照《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表2.1 非礦權類地質工作項目信息導入模板
註:表中的「變化次數」是指項目新立、延續或變更等變化的次數,如第一次為「探礦權新立」,第二次為「探礦權延續」則變化次數為「2」;「項目初始標識碼」是指地調局組織實話的新立項目第一次編的代碼「計劃項目」是指由地調局組織實話的由若干個項目組成的大項目。下同。
表2.2 探礦權信息導入模板
表2.3 采礦權信息導入模板
㈡ 地質資料匯交
根據全國地質資料館成果地質資料、原始資料的現行管理方式,建立統一的成果、原始資料目錄清單的上報、清單在線處理(確認驗收合格、修改補充通知、退回通知、資料轉送等)系統及資料庫。全國地質資料館及省級館藏機構分別對匯交到各單位的資料進行處理。建立成果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在線匯交系統,統一協調全國地質資料館與省級館藏機構的匯交處理工作,確保匯交及處理的信息能及時反饋到國家管理部門。
匯交人將需要匯交的成果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目錄清單提交給館藏機構的管理人員,由館藏機構管理人員將目錄清單錄入資料庫。館藏機構依據目錄清單,根據實際資料的接收處理結果,在線完成資料驗收和轉送工作,並將所有處理信息及狀態信息存入資料庫。地質資料主管部門通過監管平台,能及時查看地質資料的匯交結果,根據實時匯交情況進行決策,加強地質資料的管理工作。
通過建立統一的全國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與服務信息資料庫,可以保存在整個地質資料匯交業務中形成的管理性數據和後期編錄的服務性數據,並按照誰接收、保管地質資料,誰進行數據採集、錄入的原則,由國家級、省級館藏機構分別承擔各自的資料庫維護工作,包括匯交信息、服務信息和業務管理3個部分的數據。
通過建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平台,由國家館藏機構在網上統一發布、接收信息,解決地質資料匯交、館藏和服務管理方面的3個問題,並解決國土資源部與省級相關部門間的通訊銜接和上報清單、地質資料的流轉問題,實現地質資料的匯交、接收在線管理。
㈢ 地質成果資料匯交中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沃恆怒 衛秋婷 汪蓓莉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華東分公司研究院)
摘要 本文對地質科研單位上交研究成果資料的電子文檔、紙介質文檔以及網上發單製作中存在的一些完整性、格式性等方面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的方案,強調研究報告的真實性、可用性、完整性和格式性。以保證上交地質成果資料的質量,充分發揮地質成果資料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關鍵詞 地質成果資料 格式規范 匯交 對策
0 引言
地質成果資料是研究人員通過地質研究、油藏研究以及工程研究所形成的最終成果報告,是作為國家行政許可開展的探礦和采礦工作,即探礦權人或者采礦權人開展礦產勘查、開采活動的結果匯總。是國家、企業甚至個人再開展地質項目,以及地質工作者再開展地質調查、地質勘查、地質科研、工程地質勘查(勘察)等地質活動的重要參考和依據,其真實性和可利用性尤其重要。
成果地質資料主要包括紙介質成果地質資料及與其內容相一致的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兩個部分。進一步完善地質成果資料電子文件、紙介質文件,提高地質成果資料管理水平,確保成果地質資料的紙介質、電子文件能有效地得到管理和利用,是各企業的目標,其依據是《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及《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中石化地質資料管理系統》等國家和企業管理文件。根據目前實際匯交情況,本單位在匯交中仍存在不少問題。本文針對本匯交單位以往驗收、匯交報告中容易出現的電子文檔不合規范;表格、文字、附圖、附表等表示形式各不相同;紙質匯交資料與電子文檔不相符、資料不全、圖件系統庫缺失等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以確保匯交的地質成果資料合格率能大幅提高。
1 電子文件驗收檢查
1.1 電子文件資料安全性檢查
由於本單位是成果地質資料產生單位,很多電子文件的產生都較為復雜,例如:很多成果地質資料中都有附圖冊;很多圖件是經過層層疊加或通過兩張或更多張電子圖進行對比;很多附件是由不同的地質建模和油藏數模軟體形成的數據體,且均需在軟體上進行操作。上交驗收前應對其安全性、有效性逐一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接收的電子文檔不能攜帶病毒。這是非常重要的,必須嚴格做好,任何病毒的電子文檔都會對成果地質資料的電子文件保管和利用造成危險,有的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2)其載體應能在通用的讀取設備上被正確讀取,並能在其相應的軟體環境下正常打開瀏覽和利用。
1.2 電子文件資料完整性、准確性檢查
地質成果資料的完整性和准確性是地質成果資料質量的保證,可為後人再研究提供資料基礎保證和有效參考。對每份電子文檔中的每一個電子文件從形式到內容上都應逐一進行檢查,檢查其文件格式、文件命名、組織方式、目錄文件製作等是否符合規范要求,電子文件所記載的信息內容與對應的紙質資料是否一致,影像是否清晰、完整等,以保證電子文件的齊全、完整和准確。
1.3 電子文件內容及格式檢查
目前本匯交單位上交的地質成果資料電子文件在文本格式檢查後,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地質成果資料文件正文排版較混亂。如文中插表、插圖在計算機屏幕上的顯示方向不是向上,這樣不方便借閱者在計算機上瀏覽;有些報告文件內容分割成數個電子文件,比如封面、目錄、報告內容各形成一個電子文件,根據匯交格式,報告正文應形成一個電子文件;有些報告無頁碼或頁碼混亂等。
2)地質成果資料附圖文件不規范。計算機軟體製作的矢量化圖形丟色、偏色和丟失信息情況比較多,這主要是由於用MapGIS軟體制圖時所採用的系統庫與所交圖件系統庫不匹配;另外,附圖冊中,常見封面、目錄及圖例等頁為求簡單快速而用Word 或Excel等製作而成,與其餘附圖文件格式不統一,造成後期匯交工作量增大;還有就是附圖冊中部分圖件,按規定尺寸一頁繪制不完整的,沒做接圖,造成圖紙尺寸大小不統一等。
3)地質成果資料附表文件組織分散。附表的內容分割成數個電子文件,比如封面、目錄等;同一冊附表的各頁內容各形成一個電子文件;工作表的標簽並非表名等。
4)地質成果資料附件和審批及其他類電子文件的分類整理不明確、不完整。按規定在成果資料匯交過程中,必須准確區分附件類、審批類及其他類電子文件,不能混淆,保證文件的齊全性。而有些項目組在歸檔的時候僅歸正文及附圖類,項目任務書、承諾書等其他類文件缺失,有的甚至連復印件也沒有,尤其是補交的地質資料,由於拖延時間長,在後期匯交中出現缺少審批文件及部分其他類文件等質量問題,地質資料齊全性、完整性差。
5)內容摘要缺失。新的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在匯交時附400 字左右的內容摘要,但是很多項目在提交時根本沒有摘要或超長,不符合匯交要求。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按《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及《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對電子文檔內容的要求,設計了電子文件的具體格式模版(表1),要求項目組遵照執行。
表1 地質成果報告不同頁的標注內容
一檔完整地質成果資料報告要包含封面、扉頁、摘要、目錄以及正文等部分內容,不能缺少其一。電子文件檢查是一項煩瑣細致的工作,無差錯就必須把工作做到細之又細,所以設計了電子文件格式內容編排和自查標准步驟程序(表2),供自查和驗收參考。
表2 格式編排步驟和自查步驟
2 電子文件匯交
2.1 地質成果資料的電子文件表單製作
首先要將與該成果相關的所有電子文件准備好,包括正文、附圖冊、附圖冊源文件、項目任務書(或合同)、評審意見書(含評委名單)等。再通過中石化的電子文檔製作系統進行製作,自動生成源電子文件、存檔電子文件。由於該製作系統的缺陷,往往在操作過程中會出現格式無法轉換,難以形成存檔電子文件,或所形成的電子文件登記表錯誤等情況,導致電子文檔根本無法上交。
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一是解決軟體問題,要不停地升級軟體;二是利用其他專業軟體先將所有文件人工轉為規定要求的格式,並歸並進相應文件夾;三是對於電子文件登記表錯誤,要先進行修改,再轉成規定格式歸並進相關文件夾,在轉換過程中一定要將附表一並轉換。
2.2 網上製作
地質成果資料的網上製作首先要把該報告的項目信息進行注入,然後才能進行網上清單製作。網上製作有很多必填欄目,如果缺項不填,就根本無法運行。故在製作網上發單時,要結合地質成果資料原件來逐項填寫,千萬不能出錯,如果一旦上交後發現錯誤,就必須要求上級返回,如果產生空號無法消除,以後的統計工作將出現問題。
3 紙介質報告匯交
地質成果資料的實物資料包括任務書(或合同)、項目設計書、項目評審意見(含評委名單)以及主報告和圖冊。任務書(合同)要求是原件,但由於項目管理部門需要原件,一般用復印件也可以代替。由於主報告和圖冊形成要經過很多程序,其出錯率很高,要想避免,就必須在報告印刷前進行細致的、必要的、有針對性的檢查,還需要資料管理員有較強的責任心。
4 結語
地質成果資料匯交管理是一項全新但持續性很強的工作,只有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地質成果資料匯交質量。在實踐過程中要善於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更好地掌握電子文檔匯交的新途徑、新方法,確保成果地質資料匯交的完整性、規范性,為地質行業又好又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顏世強,連健,丁克永,王黔駒.地質資料內涵與特徵分析[J].中國礦業,2013,22(7).
[2]張志娜.對成果地質資料匯交的幾點看法[J].西部探礦工程,2013(3).
[3]喬海霞.成果地質資料匯交淺析[J].價值工程,2010(6).
㈣ 原始地質資料匯交要求
(1)匯交人應按《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16號)的規定,在匯交成果地質資料專的同時,匯交原始屬地質資料的復製件和依法不需匯交原始地質資料的原始地質資料目錄。
(2)2012年7月1日起,除國土資源部實施委託保管的油氣、放射性及海洋礦產的原始地質資料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一律應按國土資源部令第16號的規定,接收、驗收、保管原始地質資料及目錄,並向社會提供利用服務。
㈤ 外包合同怎麼寫
你好,外包合同的格式如下:
外包勞動合同書
甲方(用人單位)名稱 :
單位勞動保障代碼:
法定代表人:
郵編:
甲方注冊登記地址 :
乙方(勞動者)姓名 :
個人勞動保障代碼:
居民身份證號碼 :
戶口所在地:
戶口性質:
現居住地址 :
郵編:
聯系方式
依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甲乙雙方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簽訂本合同。
一、合同期限經甲乙雙方協商,簽訂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合同,從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二、外包單位、外包期限
(一)經甲乙雙方協商約定,甲方外包乙方到 單位工作。
(二)外包期限為 個月,從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其中含試用期 個月。
三、工作內容、工作地點
(一)乙方同意根據用工單位的工作需要,安排其在 崗位工作。
(二)乙方的工作地點為 。
四、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一)經甲乙雙方協商,乙方同意根據用工單位工作需要執行下列 種工時工作制。
A、標准工時制。具體工作時間為 B、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C、不定時工作制。
註:實行綜合計算工時或不定時工作制的,要經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准。
(二)甲方有義務督促用工單位嚴格執行國家及地方有關休息休假規定,保障乙方休息休假的權益。
五、勞動報酬
(一)經甲乙雙方協商一致,乙方同意本人工資執行下列 條款。
A、乙方的工資按照用工單位依法制定的工資分配辦法確定。B、甲乙雙方協商約定月工資 元。C、其他形式 。
(二)甲方於每月 日之前以貨幣形式支付乙方工資。乙方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享有最低工資保障。
(三)用工單位依法安排乙方加班的,應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安排補休或支付加班工資。甲乙雙方約定加班工資計發基數的月標准為 元。
(四)甲方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外包協議支付給乙方的勞動報酬。甲方不得向乙方收取費用。
(五)甲方跨地區外包乙方的,乙方的勞動報酬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准執行。
六、社會保險和福利
(一)甲乙雙方嚴格按照國家及地方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按時繳納社會保險費。其中,依法應由乙方繳納的部分,由甲方從乙方的工資中代扣代繳。
(二)乙方按規定享受法律、法規、規章確定的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
七、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培訓
(一)甲方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崗位,應當向乙方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並對乙方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二)甲方應會同用工單位共同為乙方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安排乙方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應定期為乙方進行健康檢查。
(三)乙方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乙方對甲方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
(四)甲方應會同用工單位共同按照國家有關女職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規定,對乙方提供保護。
(五)乙方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甲方執行國家關於醫療期的規定。
(六)甲方應會同用工單位共同對乙方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乙方的職業技能。
八、勞動合同的變更因乙方外包期滿或其他原因被用工單位退回甲方的,甲方可以對其重新外包,乙方同意重新外包的,甲乙雙方應簽訂變更勞動合同,確認外包單位、外包期限、工作地點、工作崗位、工作時間和勞動報酬等內容。
九、勞動合同解除
(一)經雙方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二)乙方有下列情況之一,被用工單位退回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1、嚴重違反用工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的;未辦理離職手續而擅自離崗三日者,視為自動離職,乙方應於離職次日到甲方辦理離職手續,逾期不辦理者視為乙方單方面自動解除本合同;
2、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工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3、乙方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用工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的,或者經甲方提出,乙方拒不改正的;
4、因乙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甲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乙方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被用工單位退回的,甲方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乙方或者額外支付乙方一個月工資:
1、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乙方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用工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甲方未及時足額支付乙方工資的;
3、甲方未依法為乙方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工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乙方權益的;
5、甲方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乙方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工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乙方勞動的,或者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乙方人身安全的,乙方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甲方。
(五)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勞動合同即終止,經甲乙雙方協商同意,可以續訂勞動合同。
十、雙方約定的其它事項
1、2、3、4、
十一、法律責任
(一)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應當依法履行勞動合同。
(二)甲方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乙方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甲方應當繼續履行;乙方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甲方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向乙方支付賠償金。
(三)甲方違反《勞動合同法》或者本合同約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由於甲方原因訂立無效的勞動合同,給乙方造成損害的,應按損失程度向乙方承擔賠償責任。
(四)乙方違反本合同約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本合同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事項,給甲方造成經濟損失的,應按損失的程度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十二、其它事項
(一)甲乙雙方因履行本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二)甲方應如實將與用工單位簽訂的勞務外包協議內容告知乙方。
(三)勞動合同期內,乙方戶籍所在地、現居住地址、聯系方式等發生變化,應當及時告知甲方。
(四)本合同未盡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五)本合同不得代簽和塗改,經甲乙雙方簽字或蓋章後生效。雙方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本合同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六)本合同附件包括: 。
甲方(蓋章): 乙方(簽名):
法定代表人或委託代理人(簽名):
年月日 年月日
㈥ 地質資料匯交工作應充分前置——對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的一些思考
肖建紅 牛俊強
(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
摘要 通過分析地質資料匯交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應將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納入項目進程中,並應充分前置,在項目初始階段就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要對資料匯交工作進行詳細說明,便於後續工作的持續跟進。同時探討了資料匯交在資料整理與成果質量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 地質資料 匯交 前置
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地質工作服務於社會的重要載體[1]。匯交人依法匯交地質資料是法律規定的義務。自2002年《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9號)、2003年《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16號)頒布以來,地質資料匯交人匯交意識不斷增強,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也得以順利開展。
地質資料匯交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在資料匯交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不斷改進並完善。在此提出一些思考,希望對地質資料匯交工作有所助益。
1 資料匯交應納入項目進程中
在資料匯交過程中,存在這樣的現象:項目資料匯交工作與項目工作明顯脫節,且項目周期越長,脫節現象越嚴重。使得資料匯交形成「項目後」管理的模式,這必然導致資料匯交不及時等問題。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與資料匯交時間要求有關,匯交地質資料的時間通常要求在項目成果評審符合驗收條件後、正式印發項目驗收意見前。這就使得一些項目工作人員片面地認為資料匯交工作不著急,可以慢慢來,等項目結束後,再來進行資料匯交。對於一些周期短、資料少的項目,其弊端還不是很明顯;但對於一些周期長、資料多的項目,其弊端就十分顯著了,比如說對於一些周期3~5年的項目,姑且不說那些對項目涉足不深的人員,甚至於一些主要項目人員可能都記不清採取了哪些手段,獲取了哪些資料,又有哪些資料達到了匯交要求,他必須從頭開始清理資料,才能完成資料匯交工作,這樣既費時又費力,同時也是不經濟的,國土資源大調查中此類項目不在少數,應加以重視。
要克服上述弊端,就要避免資料匯交工作與項目工作的脫節,應將資料匯交納入項目的運行過程中,把資料匯交工作作為項目工作的一部分去實施,而不是將其當作項目結束後的一個獨立任務。
在具體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於項目的每一分項工作所獲取的各種數據資料,在進行資料整理、分析、總結時,一定要按資料匯交的要求進行,要把內容和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形式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內容,這樣既可以完成資料的整理總結,又可以完成項目資料的歸檔化管理。
資料匯交工作不能拖後,一定要與項目工作同步進行,要把資料匯交作為一種項目資料規范化管理的手段,使資料匯交工作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整個項目。
2 資料匯交工作應充分前置
在進行地質資料匯交檢查的過程中,往往發現匯交的地質資料,總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諸如信息不完整,格式不規范,文圖不對應,紙電不一致等[2]。
這些問題的產生大部分歸囿於資料匯交人員對資料匯交的相關格式要求不熟悉,有的甚至在匯交資料的時候才知道有相關的要求,臨時抱佛腳,自然是錯漏百出。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項目組人員對資料匯交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把資料匯交當作一項基本任務來抓,這體現在項目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大多數項目在設計階段,都會對項目工作方法進行細致設計,具體實施進行詳細安排、組織管理、經費預算等都會詳細說明,但對於資料匯交工作,僅規定了資料匯交的時間,至於匯交的要求、程序等均未涉及,這表明在項目初始階段資料匯交工作就沒有得到充分重視,設計中沒有提及的工作是不是可以不做或少做呢? 這自然就使得資料匯交工作落到了「一步落後步步落後」的尷尬境地。
要把資料匯交工作充分前置,在項目初始階段(通常是設計階段)就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對資料匯交的要求、程序、時間以及所依據的規程規范等要有詳細的說明,以便後續工作的持續跟進,筆者認為這應該是解決資料匯交工作的一個有效途徑。
資料匯交工作的前置不僅要體現在形式上,而且要落實在行動上。在項目組織實施前,項目組在組織項目組人員學習各種技術規范、工作要求的同時,要學習《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國土資發〔2006〕210號)和《DZ/T0033—2002 固體礦產勘查/礦山閉坑地質報告編寫規范》等資料匯交與報告編寫等方面的規定,對每項要求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並在後續的項目工作中遵照實施。
人們做任何事都有一種習慣,項目資料的整理和報告編寫自然也有種種習慣,各個單位、甚至每個項目組都有自己的習慣。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熟悉,能將資料匯交和報告編寫的要求形成一種習慣,那樣的話資料匯交工作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項目人員的良好習慣是保證資料規范的基礎,同時項目各級管理部門要加強項目資料的規范化管理,將資料規范化納入項目日常管理,加強檢查與監督,比如在進行設計審查時應將資料規范化作為一項重要指標;在進行項目中期檢查、野外驗收等工作時,應有專門的資料管理人員參與檢查與驗收等。
3 使資料匯交成為提高成果質量的助力
資料匯交過程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由於項目周期長、資料多,項目結束後進行資料匯交時感覺費時費力,有的人甚至把資料匯交工作當作一種負累,這一方面是由於匯交工作與項目脫節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於對資料匯交工作認識上存在的偏差。
匯交地質資料是匯交人應盡的義務,如果只強調它是匯交人應當完成的一項任務,可能就會忽視資料匯交對項目工作的積極作用。
在資料整理方面,它可以幫助項目人員查缺補漏,提高資料完整性。資料匯交強調要對原始資料進行系統整理,項目人員按照項目的目的任務、設計等對各項原始數據進行歸類整理,整理過程中檢查各項數據是否滿足目的任務、設計等的要求、是否滿足成果表達的需求,若發現有缺失或遺漏,應及時補充更正,確保資料的完整性,這樣就為後續的資料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礎。
在成果報告編制方面,資料匯交對成果報告有格式化要求,特別是對於插圖、插表格式要求統一。格式化要求不僅使報告美觀,便於閱讀,同時對促進成果質量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對於引自其他成果的圖件,若不加修改直接利用,不僅不符合歸檔要求,可能項目人員也不會過多地去關注、了解它,若根據資料歸檔要求進行統一編輯,編輯過程中項目人員就需要理解它,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進行修改,這樣就能夠加深對資料的理解,有助於項目人員的水平提高,使成果報告更為嚴謹,間接提高成果的質量。
4 結語
資料匯交工作雖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資料匯交不及時、格式不規范等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摒棄這樣一種錯誤認識,即資料匯交是項目結束後的一項任務。要將資料匯交工作納入項目進程中,資料匯交工作不能拖後,一定要與項目工作同步進行;要將資料匯交工作前置,在項目初始階段就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在項目設計階段就應對資料匯交工作進行詳細說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按設計書要求一步步實施。
同時探討了資料匯交對項目工作的積極作用,如在資料查缺補漏、提高資料完整性、提高成果報告質量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建議在國家地質資料匯交管理中加強資料匯交前置工作管理,不應局限於最終的資料匯交驗收,應逐步形成與項目技術檢查驗收同步的資料驗收制度。
參考文獻
[1]劉增鐵.青海省館藏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工作的幾點思考[J].地質資料動態與參考,2009,1(1).
[2]鄭芳,張小蘭.電子文檔匯交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處理[J].資源環境與工程,2010,2(1).
㈦ 地質資料匯交人
(1)探礦權人應當來在勘查許可證有自效期屆滿的30個工作日前匯交。
(2)采礦權人應當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的90個工作日前匯交;采礦權人屬於階段性關閉礦井的,自關閉之日起180個工作日內匯交;采礦權人開發礦產資源時,發現新礦體、新礦種或者礦產資源儲量發生重大變化的,自開發勘探工作結束之日起180個工作日內匯交。
表2.4 地質資料匯交、催交、轉送時間期限
表2.5 選擇確定地質資料接收機構
(3)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自該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180個工作日內匯交。
(4)其他的地質資料,自地質工作項目結束之日起180個工作日內匯交。需要評審驗收的項目,自該地質項目評審驗收之日起180個工作日內匯交;無需評審驗收的,自野外地質工作結束之日起180個工作日內匯交。
(5)因不可抗力,經批准後,方可延期匯交。延長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80個工作日。
㈧ 外包申請書怎樣寫
外包申請單抄 No. 日期: 申請 部門 訂單 號碼 類別 8 成品 8 材料 8 半成品 品名 規格 用途 單位 數量 需用日期 外包原因 設 定 底 價 制 造 說 明 工繳基數 基數 單位工繳 總工繳 經理 批示 申請 部門 主管 經辦 詢 價 記 錄 廠 商 決 定 說 明 廠商 單價 運費 總價 交期 付款條件 經理 批示 申請 部門 主管 經辦
㈨ 地質資料成果匯交
地質資料是指在地質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圖表、聲像、電磁介質等形式的原始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和岩(礦)心、各類標本、光(薄)片、樣品等實物地質資料。
根據《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國家對地質資料實行統一匯交制度。國土資源部負責全國地質資料的匯交、保管和利用的監督管理;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內地質資料的匯交、保管和利用的監督管理。
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機構:全國地質資料館,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地質資料館和地質資料保管單位,依法保存、管理匯交的地質資料,為全社會提供地質資料服務。
地質資料匯交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探礦權人或者采礦權人為地質資料匯交人;前述規定以外的地質項目,由出資人為地質資料匯交人;由國家出資的,承擔有關地質工作項目的單位為地質資料匯交人;中外合作開展地質工作的,中方為地質資料匯交人,外方承擔匯交資料的連帶責任。
地質資料匯交范圍:區域地質調查資料;礦產地質資料;石油、天然氣、煤層氣地質資料;海洋地質資料;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資料;環境地質、災害地質資料;地震地質資料;物探、化探和遙感地質資料;地質、礦產科學研究成果及綜合分析資料;專項研究地質資料。
除國家規定需要匯交的原始地質資料和實物地質資料細目外,其他的原始地質資料和實物地質資料只需匯交目錄。
地質資料匯交期限:探礦權人應當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屆滿的30日前匯交;采礦權人應當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的90日前匯交;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自該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180日內匯交;其他的地質資料,自地質工作項目結束之日起180日內匯交。
㈩ 不想入外包申請書因為現在的公司都想把我們轉入外包,我想轉。該申請書怎麼寫
如果你不想轉入外包,那麼你就應該仔細去考慮自己不想轉包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