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什麼是地質綱要圖

什麼是地質綱要圖

發布時間: 2021-02-14 06:17:58

A. 地質構造圖

你是寫勘查報告還是資源報告?一般這些報告中涉及到構造問題,在網上或圖書館查找相關回地質資料(答這種涉及學術的圖件一般在學術論文或其他學術著作中都有),一般都有構造圖的,用CorelDRAW軟體矢量化後轉成電子圖件,貼在你的文件報告中即可。

B. 地質構造圖的簡介

地質構造圖
tectonic map
簡稱構造圖。通常以地質圖為基礎編制,突出反映各種構造類型的性回質、空間展布形態及其答形成順序以及同構造類型之間的交切關系。大地構造圖是反映大區域范圍的構造特徵與地質發展歷史的地質圖件。比例尺一般小於1∶50萬。具有鮮明的觀點性依據不同的構造學說編制的圖件,從內容以至表達方式均有顯著差別。表示某一地質歷史時期地質構造特徵的圖件稱為古構造圖。通常把構造等高線圖也作為地質構造圖的一種。
由於比例尺、內容、目的性以及理論依據的不同,構造圖表示的內容和表現的方式方法有很大差異。

C. 金山鎮地質圖綜合報告(千字以上)和地質綱要圖!滿意加100--200分!!!人格保證。作業急迫!!

第一章 引言
本次實習報告是涉及礦物、三大類岩石以及構造的綜合作業,加強對地質學的全面了解,建立對地質工作的初步認識。
該報告包括金山鎮地質圖一張,構造綱要圖一張,聯合剖面圖一張(包含五個剖面圖)。該報告是建立在對三張圖綜合分析比較而來,,是對金山鎮地區地質構造的綜合描述。
金山鎮地質圖比例尺為1:100000,圖區面積大約為206平方千米,岩層年代大致從中泥盆統(D2)到上白堊統(K2),且呈北高南低趨勢,主要山峰有奇峰、雨峰,諸嶺等。最高峰為諸嶺(1800米)。並發育有多種地質構造現象。圖區北東角上有岩漿和晚期岩脈侵入,北西角沉積一套近水平白堊統砂岩,另外在東南區發育一條南西方向的河流。
第二章地層及構造層劃分
該區域內存在時代為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三疊紀、白堊紀的地層。缺失時代為早三疊世及侏羅紀地層。白堊紀地層與三疊紀地層為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上二疊統灰岩與中三疊統泥灰岩為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根據角度不整合關系,可以劃分成兩個構造層,分別為「中泥盆世——中三疊世構造層」和「白堊紀構造層」。根據平行不整合又可以將中泥盆世——中三疊世構造層分為兩個構造亞層。
一、泥盆紀地層:在該區域內,泥盆紀地層主要出露中泥盆統砂岩和上泥盆統頁岩。在圖區的東南角出露地表。其中,中泥盆統砂岩作為背斜的核部出露,上泥盆統頁岩作為背斜的兩翼出露,產狀均為40度。
二、石炭紀地層:主要為下石炭統灰岩,中石炭統灰岩和上石炭統灰岩。在圖區各部分均有出露。在南東方向上作為背斜兩翼產出,地層產狀為40度。在諸嶺、奇峰、雨峰地區下石炭統灰岩作為褶皺的核部產出,岩層發生倒轉。
三、二疊紀地層:主要為下二疊統灰岩和上二疊統灰岩。在圖區內有廣泛分布。其中下二疊統灰岩作為向斜f1及向斜f12的核部產出,上二疊統灰岩作為向斜f3的核部產出,在河流附近的岩層較平緩,產狀為5度至8度。上二疊統灰岩與上覆的中三疊統泥灰岩為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
四、三疊紀地層:主要為中三疊統泥灰岩和上三疊統灰岩。主要在向斜f8處出露。上三疊統灰岩作為核部,中三疊統泥灰岩作為兩翼,產狀為80度和45度。
五、侏羅紀地層:缺失。
六、白堊紀地層:主要為下白堊統灰岩和上白堊統灰岩。主要分布在圖區的北部地區。岩層傾角為8度。與上三疊統灰岩為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
第三章構造
第一節中泥盆世——中三疊世構造層
該構造層內構造現象發育較為齊全。主要有褶皺、斷層、岩體侵入等(詳見附圖Ⅰ)。
一、褶皺:
f1向斜:分布於圖區的西北角,呈北東——南西向延伸。核部出露長約6000米,寬約1500米。核部為下二疊統灰岩,平面呈長橢圓形。兩翼為中、上石炭統灰岩,北西翼傾角為60度,南東翼傾角為45度。轉折端圓滑,軸面近直立,為直立向斜。形成於晚二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
f2背斜:分布於圖區的西北部,呈北東——南西向延伸。核部出露長約5500米,寬約700米。核部為下石炭統灰岩,兩翼為中、上石炭統灰岩。南東翼被斷層F1錯斷,岩層倒轉,傾角為80度。北西翼傾角為60度。為緊閉的倒轉背斜。轉折端圓滑。形成於早二疊世之後。
f3向斜:呈北東——南西向延伸。長約2500米,寬約1000米。核部為上二疊統灰岩,兩翼為上、中、下石炭統灰岩。轉折端圓滑,軸面近直立,為直立向斜。形成於晚二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
f4背斜:位於奇峰、雨峰地區,呈北東——南西向延伸。長約7600米,寬約1200米。核部為下石炭統灰岩,兩翼為中石炭統灰岩。北西翼傾角為45度,南東翼岩層倒轉,傾角為75度,為倒轉背斜。南東翼被斷層F2切割,核部北東向及南西向被兩平移斷層F3、F4錯斷。轉折端圓滑,軸面近直立。形成於早二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
f5背斜:分布於諸嶺地區,呈北東——南西向延伸。長約8000米。寬約900米。核部為下石炭統灰岩,兩翼為中、上石炭統灰岩及下二疊統灰岩。北西翼傾角為40度,南東翼岩層倒轉,傾角為55到80度,為倒轉背斜。南東翼有斷層F5通過,並發育有構造窗,構造窗出露上二疊統灰岩及中三疊統泥灰岩。轉折端圓滑,軸面近直立。形成於早二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
f6向斜:分布於圖區南西向上,呈北東——南西向延伸。核部為中三疊統泥灰岩,兩翼為上二疊統泥灰岩。北部被斷層F5錯斷,兩翼產狀為75度。形成於晚二疊世之後。
f7背斜:分布於圖區的南部,呈北東——南西向延伸。長約3000米,寬約1500米。核部為下二疊統灰岩,兩翼為上二疊統灰岩。
f8向斜:分布於圖區中部,呈北東——南西向延伸。核部為上三疊統灰岩,長約3600米,寬約700米,平面呈長橢圓狀。兩翼為中三疊統泥灰岩及上二疊統灰岩,北西翼傾角為80度,南西翼傾角為45度。轉折端圓滑,軸面近直立。發育有飛來峰,飛來峰出露上二疊統灰岩和中三疊統泥灰岩。形成於晚三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
f9背斜:分布於圖區中部偏東,呈北東——南西向延伸。核部為下二疊統灰岩,兩翼為上二疊統灰岩。南部發育至河流而止。形成於晚三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
f10向斜:分布於圖區東部,呈北東——南西向延伸。核部為上三疊統灰岩,兩翼為中三疊統泥灰岩。形成於晚三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
f11背斜:分布於圖區的東南角,呈北東——南西向延伸。核部為中泥盆統砂岩。兩翼為上泥盆統頁岩,下、中、上石炭統灰岩,北西翼傾角為10至40度,南東翼傾角為40度。轉折端圓滑,軸面近直立,為直立背斜。被一系列正斷層錯斷,形成地壘、地塹。形成於早二疊世之後。
f12向斜:分布於圖區東南角,呈北東——南西向延伸。核部為下二疊統灰岩,平面上呈橢圓狀。兩翼為上石炭統灰岩,北西翼傾角為47度,南東翼傾角為45度。軸面近直立。
二、斷層:
F1逆沖斷層:走向為北東——南西向。圖內全長約1300米。斷層傾向北西,傾角20到30度。上盤為f2背斜,並將其南東翼錯斷,地層以石炭紀的灰岩為主,發生倒轉,傾角為80度。下盤為f3向斜,並將其北西翼錯斷,地層以石炭紀的灰岩為主,傾角為70度。上盤相對上升,斷距約為700米。斷層走向與褶皺軸向一致,為縱向斷層。斷層年代為中三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
F2逆沖斷層:位於奇峰、雨峰南東向,走向為北東——南西向,圖內全長約1800米。傾向北西,傾角20到30度。上盤為f4奇峰——雨峰背斜,地層以石炭紀的灰岩為主,發生倒轉,傾角為75度。下盤為下二疊統灰岩和上石炭統灰岩,傾角30度。上盤相對上升,斷距約為800米。斷層走向與褶皺軸向一致,為縱向斷層。斷層中部被兩條平移斷層F3和F4錯斷。斷層形成年代為中三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
F3平移斷層:位於奇峰南東向上,走向北西——南東向,圖內全長約1600米。為右行平移斷層。錯斷F2逆沖斷層,錯斷距離約350米。形成年代約為中三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F2逆沖斷層形成之後。
F4平移斷層:位於雨峰南西向上,走向北西——南東向,與F3平移斷層平行,圖內全長約2100米。為左行平移斷層。錯斷F2逆沖斷層,錯斷距離約為350米。形成年代約為中三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F2逆沖斷層形成之後。
F5逆沖斷層:位於諸嶺南東向上,走向為北東——南西向。圖內全長約為2000米。傾向北西,傾角20到25度。上盤為f5背斜,岩層為中三疊統泥灰岩,上、下二疊統灰岩及中、上石炭統灰岩,岩層發生倒轉,傾角為80度。下盤主要為中三疊統泥灰岩,傾角為80度。斷層的北東向上的下盤侵入有花崗岩體,並被後期侵入的斑岩岩脈切割。上盤相對上升,斷距約為1600米。斷層走向與褶皺軸向一致,為縱向斷層。發育構造窗及飛來峰,構造窗和飛來峰由上二疊統灰岩和中三疊統泥灰岩組成。形成年代為晚三疊世和早白堊世之間。
F6平移斷層:位於金山鎮南西向上,走向北西——南東向。圖內全長約為1000米。為右行平移斷層。錯斷下二疊統灰岩和上石炭統灰岩的界線。錯斷距離約100米。形成於早二疊世之後。
F7平移斷層:位於王家莊西向上,走向為北西——南東向。圖內全長約為800米。為左行平移斷層。錯斷下二疊統灰岩和上石炭統灰岩的界線。錯斷距離約200米。形成於早二疊世之後。
F8——F12正斷層組合:位於圖區東南角,金山鎮及河北村南東向上。走向為北西——南東向。上盤相對下降,錯斷f11背斜,形成地塹、地壘。形成於晚石炭世之後。
三、岩漿岩:
分布在圖區東北角,陵庄附近,有兩期岩體侵入。出露面積約5平方千米,花崗岩岩盤形成於晚三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F5逆沖斷層形成之後。斑岩岩脈形成於晚三疊世至早白堊世之間,花崗岩岩盤形成之後。
第二節白堊紀構造層
位於圖區的北部,形成一套時代為白堊紀的砂岩岩層,近水平,傾角為5到9度。出露面積約為13平方千米,將早期形成的構造現象覆蓋。上白堊統超覆於下白堊統之上。
第四章地質發展史
在地質歷史時期內,金山鎮地區經歷了多期地殼運動,以致形成了現今復雜的地質現象。
泥盆紀時期,該區主要接受河流的沉積,沉積物為河流相的砂岩。自早泥盆世開始地殼開始下降,沉積環境由河流轉為海洋,沉積物由砂岩轉為頁岩。早泥盆世以後,該區環境均為海洋,接受長期的海相沉積。在石炭紀到二疊紀沉積了大量的灰岩地層。此時,地殼處於相對穩定階段。
早二疊世以後,地殼開始抬升,海底的沉積物露出地表,接受風化和剝蝕。致使該地區缺少早三疊世的地層。中三疊世和晚三疊世地殼再次下降,陸地變為海洋,再次接受海相沉積。
晚三疊世以後,地殼再一次抬升,該地區再次接受風化和剝蝕,缺少侏羅紀的地層。
白堊紀開始地殼趨於穩定,河流開始發育,主要沉積環境由海洋轉化為河流。直到現在地殼處於長時期的穩定狀態。
第五章 結束語
經過本次綜合地質報告,我收獲很大。不僅對書本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更使我加強了活學活用書本知識的能力,培養了我的地質思維。我很明顯的感覺到在分析地質現象及其表現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增強了我畫剖面圖的能力。我深刻的體會到地質工作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細心以及嚴謹的工作作風。這對我以後的學習甚至工作都有積極的作用。
在本學期的學習中,以及本次綜合地質報告中,我首先要感謝王根厚老師和胡玲老師對我的悉心教導,使我對地質學建立起初步的認識,並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感謝謝趙磊同學在畫剖面時對我的指導。鑒於感覺到在實踐能力上的不足,我建議適當增加實習課。

D. 井田地質構造綱要圖怎麼編制

根據資料的收集,比如說工作區,區域地質圖的收集,然後制定一個小比例尺的構造分布圖。

E. 幾種常用的地質圖

1.地質圖

廣義的地質圖包括所有反映地質內容為主的圖件。狹義的地質圖就是將一個地區的地層、岩漿岩體、地質構造及礦產等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按一定比例尺,用規定的線條、符號和顏色表示在平面上的圖件。

2.地質構造圖

在地質圖的基礎上通過地質構造分析,用規定符號標明各種地質構造形跡的圖件。

3.地質剖面圖

指垂直於區內地層走向或主要構造線方向所切割的地質體剖面,反映地質體深部地質特徵的圖件。可在地質圖上切割繪制(圖切剖面圖:連接地質圖相對圖框上的兩點A、B畫一條直線,稱為剖面線,沿此線將地形、地層、岩體、構造等地形地質內容及產狀,投影到剖面上繪制的)。也可以在野外實地測量繪制(實測剖面圖)。

4.綜合地層柱狀圖

在地質圖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區內地層、岩體的岩性、時代、厚度及其接觸關系,以由老到新、自下而上的順序,按一定比例尺,用線條、符號及顏色繪制在一個呈柱狀的剖面圖上,兩側標示出地層時代、岩性、化石、地層厚度及接觸關系等的圖件。

根據生產任務或研究目的不同,還有各種類型的地質圖,如地質礦產圖、礦產預測圖、岩相-古地理圖、構造綱要圖、大地構造圖、勘探線剖面圖、水文地質圖、工程地質圖、第四紀地質圖等。

F. 什麼叫地質圖,

表示地質現象及構造特徵的專題地圖。為反映地質現象的空間展布,除平面圖外回,常同時編制柱狀和剖面圖答,以表示地層程序、岩性的水平或垂向變化和彼此接觸關系。地質圖可被用於研究和分析許多地質特徵(如必層層序和厚度、地質構造及地質歷史),預測地下礦藏的位置和儲量及其開鑿條件。 廣義的地質圖包括岩性-岩相分布圖、構造地質圖、礦產圖、第四紀地質圖、古地理圖、水文地質圖、工程地質圖和環境地質圖等。

G. 什麼是地質圖

1、什麼是地質圖?

它是一種圖件,由一定符號、色譜和花紋等來表示地殼版某部分各種權地質體和地質現象(如,各種岩層,岩體、地質構造、礦產等的)及相互關系的一種圖件。

2、地質圖的組成

(1)圖名:取名主要依據圖件所在地區、內容和特徵等;

(2)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內容越詳細,如1:200,類型數字比例尺,線條比例尺;

(3)圖例:是一些規定的符號和線譜、色譜。

(4)順序:一般是地層、岩石構造和其它,其中地層從上到下,由新到老,從左到右,有新到老。岩體:從酸性到基性到超基性。

3、分類:

(1)根據內容:構造地質圖、地質圖、岩漿岩圖、變質岩圖、盆地分布圖、礦床分布圖,油氣資源分布圖、地球物理圖等。

(2)根據形狀:平面圖、剖面圖和柱狀圖。

A剖面圖:一般形式,剖面線(按標高),方向,地質界線

B柱狀圖:一般交地質圖時都需要附柱狀圖。

H. 構造綱要圖的編制

構造綱要圖是在地質圖的基礎上提取並編制的,用規定的線條和符號等表示各種地質構造的圖件。它多用來概略地表示一個區域內的基本構造格架及各種大型構造的時、空關系,是與地質圖相配套的區調成果的主要附圖之一。

構造綱要圖的圖形要素的主要內容包括:構造層、標志層(如岩體界線等)和各類構造變形形跡(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褶皺和斷層等)以及表示相當數量反映褶皺變形面代表性產狀的符號,其次是與主圖配套的圖例和地理地圖,從上述構造綱要圖要素來看,只要從一張帶屬性的精細數字地質圖數據中查詢、檢索和提取所需圖形信息即可快速准確地組合而成,是幫助地質工作者對構造作出兩維空間解釋和了解構造三維空間圖像很有用的專門性圖件。其主要核心是反映變形面(層理面、構造面理等)產狀的變化和構造的剖面形態,以及構造間的相互關系。根據欲表現某種構造特徵的意圖,可以繪制不同類型的構造剖面。

構造綱要圖的製作是在數字地質圖的基礎上按各地質要素的屬性、構造特徵、時空關系等重新檢索、組合而成的,在不增加前期數據准備的前提下,在數字地質圖中的區文件中只設置了「Strapha」(地質代號)、「Litho」(岩性)、「Psrtapha」(批註地質代號)、「Plitho」(批註岩性)4個屬性段,它們與實際材料圖中Routing(分段路線圖層)中相應分段的屬性保持一致。在生成綜合圖層時,使用較復雜的檢索組合代替一些過渡性的屬性段。

1.斷層圖層的提取

新建「斷層.wl」及「斷層.tw」兩個文件構成斷層圖層。把數據地質圖的地質界線圖層全部復制至「斷層.wl」文件中,保留圖層中「Relation」欄位或「Preltaion」欄位內容為「斷層接觸」或「斷層」的線實體。在數字地質圖中復制斷層傾角數據至「斷層.wt」文件中。以上兩步完成後進行必要的整飾,刪除過短的斷層線及它們的傾角數值,調整各類斷層線的線條粗細使圖面趨於合理。

2.區圖層提取

(1)新建「構造綱要圖區.wl」文件,復制數字地質圖中的Geopoly圖層中所有圖元至該文件中。按文件中「Psrtapha」(批註地質代號)屬性段內容分別檢索(根據屬性賦參數功能)、歸並不同填圖單位到相應的構造層,賦予相同的顏色及同一MapGIS圖層,以顏色及MapGIS圖層參數來區分不同的構造層。比如將具有「Dr」及「Cr」、「Pr」等地質代號(或「D11」至「P31」間所有的所有地質代號)的區實體的「圖層」顏色參數設置為同一顏色值(如3246號顏色)、MapGIS「圖層」參數同一圖層值(如18層),就完成了海西期岩體(或晚古生代地層)的合並過程。

(2)使用「條件檢索實體到新圖層」功能完成構造層的分離、合並。如晚古生代構造層的構建過程如下:在提示中依次選「區文件」→輸入「晚古生代」→在檢索條件框中輸入「Psrtapha=」D11」‖Pstrapha=」Dly‖」Psrtapha=」D3r」…」(晚古生代所有的地質代號)(圖5-3)→確定。對各文件中的「圖層」參數分別賦予不同的值。

3.地質界線的提取

把生成的區文件圖層中具有相同MapGIS「圖層」參數的相臨區自動合並並刪除共用弧段,然後線轉弧段生成一個新的線文件,將生成的線文件的「Reltaion」欄位或「Prelation」欄位內容為「斷層接觸」或「斷層」的全部線段刪除後與斷層線圖層合並完成構造綱要圖的主要線段圖層。

4.褶皺軸跡的處理

新建「褶皺.wl」及「褶皺.tw」、「褶皺.wp」三個文件構成褶皺圖層。在工程中加入數字地質圖的各個圖層,依規定在「褶皺.wl」文件中繪制出褶皺軸線的外輪廓,封閉所有線條並結點平差後線轉弧段存為「褶皺.wp」,拓撲建區文件構成褶皺軸線的區,把所有的區的顏色置為黑色。在「褶皺.tw」文件中標上各個褶皺的編號。

5.圖面整飾

添加圖名、圖例、線條比例尺,在圖內寫上各構造分區的名稱。移動圖面內不合理的圖元元素。

I. 雲南構造綱要圖

是什麼的綱要圖啊,地質嗎

J. 地質構造綱要圖的編制

地質抄構造綱要圖是以地質圖為基礎進襲行編制的,用不同的線條、符號和色調表現一個地區地質構造狀況的一種圖件。它是地質圖的速寫,概括地反映了該地區的地質構造總體狀況。

本次實慣用透明紙編制。編制方法和步驟如下:

(1)描圖框並標明標志性的地形地物

將工作區的圖框描到一張透明紙上,並將標志性地形地物(如主要村莊、山峰、河流、道路、第四系界線等)的符號也描上,並寫上名稱。

(2)描斷層線

描上斷層線(用紅色)。對已知性質和產狀的斷層,應標明斷層性質和斷層面的產狀。

(3)描產狀

把地質圖上的岩層產狀、劈理產狀、流面產狀等符號描到本圖上。

(4)畫構造層界線

將各構造層的分界線(即不整合接觸關系的界線)描到圖上,並寫上各個構造層的時代代號(即構成該構造層地層的區間時代代號)。

(5)畫褶皺軸跡

在褶皺軸跡所通過的位置,畫上褶皺軸跡線的符號。

(6)構造層上色

不同構造層著上不同的顏色。構造層的顏色沒有統一規定,一般按時代愈老色調愈深、時代愈新色調愈淺的原則進行。

(7)書寫圖名、比例尺、圖例、責任表和圖框修飾等

在地質構造綱要圖主圖的圖框外,正上方是圖名和比例尺,右邊是圖例,右下角是責任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