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滑坡是怎麼

地質滑坡是怎麼

發布時間: 2021-02-14 00:58:35

1. 在遇到突發的地質災害滑坡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突發災害的發生有時就在一瞬,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握面對一些突發的地質災害的方法。滑坡是比較常見的地質災害,主要指斜坡上的泥土或岩體受河流、地下水、雨水或地震的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斜坡比較薄弱的地方或是整體或是分散地沿著斜坡滑落的現象。而且一些地區的山體在遇到暴雨等天氣的影響後也會出現突發的滑坡現象。如果我們有發現可能會滑坡的地方一定要及時告訴鄰近的居民、村鄉的有關單位並且注意不要站在危險區域,保證自己安全。如果突發的滑坡結束,首先要到安全的地方等待,不能貿然走動,滑坡很可能不止發生一次,而是連續發生。

2. 滑坡與地質構造

如圖2⁃3、圖3⁃20所示,本區分布的27條長度大於5km的斷裂及更多的小斷裂中的許多條成為滑坡的邊界。斷裂使完整的岩層被多條裂隙切割,使被割裂的部分斜坡與山體分離。斷層破碎帶還有利於地表水向坡體內滲透,從而利於滑動面發育及滑坡運動,所以斷裂構造活動是形成滑坡的重要因素。但斷裂構造不是滑坡發育的控制性因素,如圖2⁃3所示,在本區的北部,同樣分布較多的斷裂帶,同樣有強烈的構造活動,但卻很少有滑坡發育,如本區北部的J2n2地層,分布面積達607.97km2,佔全區的22.27%,其中分布14條斷裂,但其中的滑坡只有9.25km2,只佔該地層的1.52%。

本區地殼強烈抬升的新構造運動,使流水對溝谷的切蝕和側蝕更加劇烈,從提供有效臨空面和觸發滑坡活動兩方面均有利於滑坡發育。

3. 什麼是滑坡

滑坡是一種最常見的地質災害現象,尤其是在鬆散地層分布的地區滑坡的發專生尤為頻繁。

什麼屬是滑坡呢?簡單地說滑坡是指坡地的土體或岩體由於水、重力和人為等因素失去了平衡而沿著一定的斜坡面發生整體滑動的現象。這部分岩石土壤堆積物稱為滑坡體。滑坡體的岩性松軟破碎,一般為黃土、沙礫、碎石等,其中有些是殘留在坡上的坡積物,也有些是洪水帶來的洪積物。發生滑坡現象的因素除地形坡度較陡及岩性松軟破碎外,最重要的因素是地下水的活動。由於地下水的滲透作用,在淺部土層或碎石堆積物與較堅硬的不透水岩體的接觸面上形成了一定的水位,水不斷地向外排泄,便形成了一個凹曲面。在地下水長期滲透作用下,當土體因含水量過多而導致重量增加失去平衡,同時由於水使接觸面摩擦力減小,於是岩石土堆積物即沿斜坡滑落而形成滑坡。

4. 論述地質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岩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岩土體沿著慣通的剪切破壞面所發生的滑移現象。

滑坡的主要組成要素滑坡體一指滑坡的整個滑動部分,簡稱滑體;

滑坡壁一指滑坡體後緣與不動的山體脫離開後,暴露在外面的形似壁狀的分界面;

滑動面一指滑坡體沿下伏不動的岩、土體下滑的分界面,簡稱滑面;

滑動帶一指平行滑動面受揉皺及剪切的破碎地帶,簡稱滑帶;

滑坡床一指滑坡體滑動時所依附的下伏不動的岩、土體,簡稱滑床;

滑坡舌一指滑坡前緣形如舌狀的凸出部分,簡稱滑舌;

滑坡台階一指滑坡體滑動時,由於各種岩、土體滑動速度差異,在滑坡體表面形成台階狀的錯落台階;

滑坡周界一指滑坡體和周圍不動的岩、土體在平面上的分界線;

滑坡窪地—指滑動時滑坡體與滑坡壁間拉開,形成的溝槽或中間低四周高的封閉窪地;

滑坡鼓丘一指滑坡體前緣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

滑坡裂縫一指滑坡活動時在滑體及其邊緣所產生的一系列裂縫。位於滑坡體上(後)部多呈弧形展布者稱拉張裂縫;位於滑體中部兩側,滑動體與不滑動體分界處者稱剪切裂縫;剪切裂縫兩側又常伴有羽毛狀排列的裂縫,稱羽狀裂縫;滑坡體前部因滑動受阻而隆起形成的張裂縫,稱鼓張裂縫;位於滑坡體中前部,尤其在滑舌部位呈放射狀展布者,稱扇狀裂縫。

以上滑坡諸要素只有在發育完全的新生滑坡才同時具備,並非任一滑坡都具有。

滑坡的主要組成要素滑坡體一指滑坡的整個滑動部分,簡稱滑體;

滑坡壁一指滑坡體後緣與不動的山體脫離開後,暴露在外面的形似壁狀的分界面;

滑動面一指滑坡體沿下伏不動的岩、土體下滑的分界面,簡稱滑面;

滑動帶一指平行滑動面受揉皺及剪切的破碎地帶,簡稱滑帶;

滑坡床一指滑坡體滑動時所依附的下伏不動的岩、土體,簡稱滑床;

滑坡舌一指滑坡前緣形如舌狀的凸出部分,簡稱滑舌;

滑坡台階一指滑坡體滑動時,由於各種岩、土體滑動速度差異,在滑坡體表面形成台階狀的錯落台階;

滑坡周界一指滑坡體和周圍不動的岩、土體在平面上的分界線;

滑坡窪地—指滑動時滑坡體與滑坡壁間拉開,形成的溝槽或中間低四周高的封閉窪地;

滑坡鼓丘一指滑坡體前緣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

滑坡裂縫一指滑坡活動時在滑體及其邊緣所產生的一系列裂縫。位於滑坡體上(後)部多呈弧形展布者稱拉張裂縫;位於滑體中部兩側,滑動體與不滑動體分界處者稱剪切裂縫;剪切裂縫兩側又常伴有羽毛狀排列的裂縫,稱羽狀裂縫;滑坡體前部因滑動受阻而隆起形成的張裂縫,稱鼓張裂縫;位於滑坡體中前部,尤其在滑舌部位呈放射狀展布者,稱扇狀裂縫。

以上滑坡諸要素只有在發育完全的新生滑坡才同時具備,並非任一滑坡都具有。

產生滑坡的基本條件是斜坡體前有滑動空間,兩側有切割面。例如中國西南地區,特別是西南丘陵山區,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徵就是山體眾多,山勢陡峻,溝谷河流遍布於山體之中,與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眾多的具有足夠滑動空間的斜坡體和切割面。廣泛存在滑坡發生的基本條件,滑坡災害相當頻繁。

從斜坡的物質組成來看,具有鬆散土層、碎石土、風化殼和半成岩土層的斜坡抗剪強度低,容易產生變形面下滑;堅硬岩石中由於岩石的抗剪強度較大,能夠經受較大的剪切力而不變形滑動。但是如果岩體中存在著滑動面,特別是在暴雨之後,由於水在滑動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強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動。

降雨對滑坡的影響很大。降雨對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雨水的大量下滲,導致斜坡上的土石層飽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層上擊水,從而增加了滑體的重量,降低土石層的抗剪強度,導致滑坡產生。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無雨不滑」的特點。

地震對滑坡的影響很大。究其原因,首先是地震的強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內部結構發生破壞和變化,原有的結構面張裂、鬆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較大變化,特別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對斜坡穩定是很不利的。另外,一次強烈地震的發生往往伴隨著許多餘震,在地震力的反復振動沖擊下,斜坡土石體就更容易發生變形,最後就會發展成滑坡。

滑坡的防治措施滑坡的防治要貫徹「及早發現,預防為主;查明情況,綜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後患」的原則結合邊坡失穩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內外部條件,治理滑坡可以從以下兩個大的方面著手:

消除和減輕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發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減輕水對邊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壓力和動水壓力,防止岩土體的軟化及溶蝕分解,消除或減小水的沖刷和浪擊作用。具體做法有:防止外圍地表水進入滑坡區,可在滑坡邊界修截水溝;在滑坡區內,可在坡面修築排水溝。在覆蓋層上可用漿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鋪蓋,防止地表水下滲。對於岩質邊坡還可用噴混凝土護面或掛鋼筋網噴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應根據邊坡的地質結構特徵和水文地質條件加以選擇。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鑽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豎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撐盲溝。

改善邊坡岩土體的力學強度

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措施,改善邊坡岩土體的力學強度,提高其抗滑力,減小滑動力。常用的措施有:1,削坡減載;用降低坡高或放緩坡角來改善邊坡的穩定性。削坡設計應盡量削減不穩定岩土體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體不應削減。此法並不總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經濟技術比較。2,邊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1,修築擋土牆、護牆等支擋不穩定岩體;2,鋼筋混凝土抗滑樁或鋼筋樁作為阻滑支撐工程;3,預應力錨桿或錨索,適用於加固有裂隙或軟弱結構面的岩質邊坡;4,固結灌漿或電化學加固法加強邊坡岩體或土體的強度;5,SNS邊坡柔性防護技術等。



滑坡災難發生時的躲避措施

當遇滑坡發生時,至少應當做到如下幾點:

(1)當處在滑坡體上時,首先應保持冷靜,不能慌亂。要迅速環顧四周,向較安全的地段撤離。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動迅速,都有可能逃離危險區段。跑離時,向兩側跑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動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險的。當遇無法跑離的高速滑坡時,更不能慌亂,在一定條件下,如滑坡呈整體滑動時,原地不動,或抱住大樹等物,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自救措施。如1983年3月7日發生在甘肅省東鄉縣的著名的高速黃土滑坡——灑勒山滑坡中的倖存者就是在滑坡發生時,緊抱住滑坡體上的一棵大樹而得生。

(2)當處於非滑坡區,而發現可疑的滑坡活動時,應立即報告鄰近的村、鄉、縣等有關政府或單位。如群測群防站或縣、市、地區及省政府,均設有「國土資源局」。該機構應責無旁貸地擔當此項責任。並立即組織有關政府、單位、部隊、專家及當地群眾參加搶險救災活動。

(3)政府部門應立即實施應急措施(或計劃),迅速組織群眾撤離危險區及可能的影響區。並通知鄰近的河谷、山溝中的人們做好撤離准備,密切注視災情的漫延和轉化。如滑坡常在暴雨、洪水中轉化為泥石流災害(即次生災害)。注意、因滑坡可能危害到的某些生命線工程(如水庫、干線鐵路、干線公路、發電廠、通訊設備、干線渠道等)所引發的次生災害或第三次災害的發生,如火災、洪水等。注意調查滑坡是否有間歇性活動特點,盡可能確定其再次活動的可能性和時間。如果必要的話(需經有關專家或科技人員論證),應迅速設立觀測點(站)或觀測網,密切注視其變化動態,「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
我國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很多,歸納起來可分為三類:一是消除或減輕水的危害;二是改變滑坡體的外形,設置抗滑建築物;三是改善滑動帶的土石性質。其主要工程措施簡要分述如下:
(1)消除或減輕水的危害
A.排除地表水:排除地表水是整治滑坡不可缺少的輔助措施,而且應是首先採取並長期運用的措施。其目的在於攔截、旁引滑坡區外的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區內;或將滑坡區內的雨水及泉水盡快排除,阻止雨水、泉水進入滑坡體內。主要工程措施有:設置滑坡體外截水溝;滑坡體上地表水排水溝;引泉工程;做好滑坡區的綠化工作等。
B.排除地下水:對於地下水,可疏而不可堵。其主要工程措施有:
截水盲溝——用於攔截和旁引滑坡區外圍的地下水;
支撐盲溝——兼具排水和支撐作用;
仰斜孔群——用近於水平的鑽孔把地下水引出。
此外、還有盲洞、滲管、垂直鑽孔等排除滑坡體內地下水的工程措施。
C.防止河水、庫水對滑坡體坡腳的沖刷,主要工程措施有:在滑坡體上游嚴重沖刷地段修築促使主流偏向對岸的「丁壩」;在滑坡體前緣拋石、鋪設石籠、修築鋼筋混凝土塊排管,以使坡腳的土體免受河水沖刷。
(2)改變滑坡體外形,設置抗滑建築物
A.削坡減重:常用於治理處於「頭重腳輕」狀態而在前方又沒有可靠的抗滑地段的滑體,使滑體外形改善、重心降低,從而提高滑體穩定性。
B.修築支擋工程:因失去支撐而滑動的滑坡或滑坡床陡,滑動可能較快的滑坡,採用修築支擋工程的辦法,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條件,使滑體迅速恢復穩定。支擋建築物種類有:抗滑片石垛、抗滑樁、抗滑擋牆等。
C.改善滑動帶的土石性質:一般採用焙燒法、爆破灌漿法等物理化學方法對滑坡進行整治。
由於滑坡成因復雜,影響因素多,因此需要上述幾種方法同時使用綜合治理,方能達到目的。

5. 滑坡的成因是什麼如何治理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岩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運動的岩(土)體稱為變位體或滑移體,未移動的下伏岩(土)體稱為滑床。
強度因素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移速度、滑移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功能有關。一般講,滑坡體的位置越高、體積越大、移動速度越快、移動距離越遠,則滑坡的活動強度也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具體講來,影響滑坡活動強度的因素有:
地形: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形的開闊程度,對滑移距離的大小有很大影響。地形越開闊,則滑移距離越大。開闊程度對滑移距離的大小有很大影響。地形越開闊,則滑移距離越大。
岩性:組成滑坡體的岩、土的力學強度越高、越完整,則滑坡往往就越少。構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質,直接影響著滑速的高低,一般講,滑坡面的力學強度越低,滑坡體的滑速也就越高。
地質構造:切割、分離坡體的地質構造越發育,形成滑坡的規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誘發因素:誘發滑坡活動的外界因素越強,滑坡的活動強度則越大。如強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誘發的滑坡多為大的高速滑坡。

人為因素
違反自然規律、破壞斜坡穩定條件的人類活動都會誘發滑坡。例如:
1.開挖坡腳:修建鐵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廠等工程,常常因使坡體下部失去支撐而發生下滑。例如我國西南、西北的一些鐵路、公路、因修建時大力爆破、強行開挖,事後陸陸續續地在邊坡上發生了滑坡,給道路施工、運營帶來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滲漏,工業生產用水和廢水的排放、農業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滲入坡體,加大孔隙水壓力,軟化岩、土體,增大坡體容重,從而促使或誘發滑坡的發生。水庫的水位上下急劇變動,加大了坡體的動水壓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誘發滑坡發生。支撐不了過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軟弱面下滑。尤其是廠礦廢渣的不合理堆棄,常常觸發滑坡的發生。

此外,劈山開礦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體受振動而破碎產生滑坡;在山坡上亂砍濫伐,使坡體失去保護,便有利於雨水等水體的入滲從而誘發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類作用與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結合,則就更容易促進滑坡的發生。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多的工程活動破壞了自然坡體,因而滑坡的發生越來越頻繁,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應加以重視。
滑坡的防治要貫徹「及早發現,預防為主;查明情況,綜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後患」的原則結合邊坡失穩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內外部條件,治理滑坡可以從以下兩個大的方面著手[4]

消除和減輕水的危害
滑坡的發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減輕水對邊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壓力和動水壓力,防止岩土體的軟化及溶蝕分解,消除或減小水的沖刷和浪擊作用。具體做法有:防止外圍地表水進入滑坡區,可在滑坡邊界修截水溝;在滑坡區內,可在坡面修築排水溝。在覆蓋層上可用漿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鋪蓋,防止地表水下滲。對於岩質邊坡還可用噴混凝土護面或掛鋼筋網噴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應根據邊坡的地質結構特徵和水文地質條件加以選擇。
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鑽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豎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撐盲溝。

改善邊坡岩土力學強度
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措施,改善邊坡岩土體的力學強度,提高其抗滑力,減小滑動力。常用的措施有:1,削坡減載;用降低坡高或放緩坡角來改善邊坡的穩定性。削坡設計應盡量削減不穩定岩土體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體不應削減。此法並不總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經濟技術比較。2,邊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1,修築擋土牆、護牆等支擋不穩定岩體;2,鋼筋混凝土抗滑樁或鋼筋樁作為阻滑支撐工程;3,預應力錨桿或錨索,適用於加固有裂隙或軟弱結構面的岩質邊坡;4,固結灌漿或電化學加固法加強邊坡岩體或土體的強度;5,SNS邊坡柔性防護技術等;6,鑲補溝縫。對坡體中的裂隙、縫、空洞,可用片石填補空洞,水泥沙漿溝縫等以防止裂隙、縫、洞的進一步發展。


6. 地質滑坡公示如何寫

滑坡是指斜坡上來的土體或者岩源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岩土體沿著慣通的。

7. 地質作用中的山體滑坡是什麼意思

山 體滑坡(landslides)是指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動靜壓回力)作用下,沿著答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見地質災害之一。

8. 滑坡區地質條件

滑前的滑區范圍內只有靠近大壩的地區有3個勘探孔,岩滑發生後,在坍塌體上打了18個以上的鑽孔,並詳細研究了已暴露的滑動面地質情況。

岩滑區由道格統基底及麻姆統、下白堊統、上白堊統組成(圖4.1),岩層構造類似椅形,上部椅背,岩層走向EW,向N傾斜,傾角45°~50°。椅子的座部,走向SN,向E傾斜,傾角在滑坡兩側,為18°及20°,中央部分接近水平。椅背與座部過渡段傾角是突然變化的。

圖4.1 瓦央峽谷左岸的理想地質剖面

區域岩層共有4種建造。層厚約1000m。建造A由灰岩組成,在壩下游出露。在滑坡范圍內,建造B最大厚度350m。由鮞狀灰岩組成,有的已白雲岩化,本建造屬道格統,是發生大部分岩滑的基床,岩層是剛性的,不易變形。建造C,厚230~350m,主要為結核灰岩,或燧石灰岩,偶夾有薄層泥灰岩,滑坡體基本上由本建造構成,建造C層共分8層(圖4.1)自下而上為:1麻姆層;2上麻姆層;3~5為下白堊統;6~8為上白堊統。其中1、3、7單層厚度5~20cm,易於變形。建造D,不在滑坡范圍內。

在滑坡體中岩層的層理與層面節理很重要,建造C下部岩層的層面節理間距僅為5~15cm,約60%的滑動面與層面和層面節理重合。1960~1963年,調查岩石滑坡的地質學家懷疑道格統與麻姆統組成的接觸面是個可能的滑動面,布格伊利的詳細調查指出:滑動面不在接觸面處而是在稍高的地方切入麻姆統的內部。

岩體中的主節理是走向SN的垂直節理,成為岩滑的上下游(東西側)邊界。

新近紀以來的喀斯特作用,使得灰岩內地下洞穴很發育,地表有不少落水洞,地表水很易下滲。

更新世冰川的冰蝕作用刨削去數百米厚的岩層。形成寬淺河谷。冰期後河流強烈下切形成深度超過300m的V型河谷。瓦央河在壩上游切過一個向斜褶皺,向斜軸向大致為EW向。兩岸岩層向河谷傾斜。

大量的岩層蝕去,使得岩體表部產生御荷裂隙,許多裂隙平行於谷壁,裂隙帶厚度達100~150m,分離出來的岩板厚約9m。

滑坡發生後,根據打在滑坡體上的鑽孔資料繪制的地質剖面,其剖面位置如圖4.2。

滑坡後打的鑽孔中發現滑動面以上有幾米厚的糜棱岩或破碎帶,主要由砂、粉土與粘土組成,其中粒徑小於2μm部分的粘土礦物約35%。1960年壩址勘探孔沒有報道過這個糜棱岩帶。

圖4.2 瓦央岩滑體地質圖

層面節理間有極薄的泥化物,肉眼估計粘土礦物約佔16%,X光衍射得知主要為蒙脫石。這些泥質薄片在高壓下高度固結,顯得很硬,浸水不溶解,並不變成塑性,節理面粗糙,泥質薄層分布少,因此認為它不影響穩定性。

壩址區曾在固結灌漿前後測過岩體震波速度,在滑坡發生前兩年,觀測到波速突然降低,短期內縱波波速從5000~6000m/s降至為2500~3000m/s。可能意味著邊坡岩體逐漸破壞。

9. 怎麼判斷滑坡地質災害.從哪些方面考慮其特徵

識別滑坡
掌握滑坡的基本特徵
1、必須有一定的滑坡邊界和滑坡床( 即滑動面、帶) 以下的岩土體."
2、 必須要改變原有山體斜坡( 或邊坡) 的地形地貌,形成獨特的「 滑坡地貌」."
3、 必須要破壞組成山體斜坡的岩土體的構造及其原始水文地質條件.形成有別於"
4、其外圍坡體內部的岩土體結構和構造,並改變地下水的滲流通道和排泄條件.
識別滑坡的標志
1、地形地物"
在山體斜坡地帶,滑坡區常形成圈椅狀地形和槽谷狀地形,或造成斜坡上出現異常
的台坎及斜坡坡腳「 侵佔」 河床、耕地、房屋場地、道路邊緣等現象.
在滑坡體上,常有鼻狀凸丘或多級平台.平台的高程和特徵與外圍河流階地不同.
在滑坡體外兩側,常形成溝谷,常有雙溝同源現象.可見到線形地物( 如道路、耕
地邊界等) 被錯斷位移的現象.
在滑坡體上,常有積水窪地、地面裂縫、「 醉漢林」、「 馬刀樹」 和房屋開裂、傾斜、
沉陷、隆起、冒水等現象.
2、岩土體結構構造"
滑坡體范圍內的岩土體常有擾亂、松動、擠壓揉皺、受水浸潤、擦痕等現象.基岩
的層位、產狀和斷層特徵與外圍不一致,常見有被泥土、石屑充填或未被充填的張性裂
縫,張扭性裂縫( 兩側邊緣) 及壓性裂縫.土體趨向鬆散,其層序正常或倒置,傾向異
常,普遍出現小型坍滑現象.
3、 水文地質"
滑坡區內含水層的原有狀況( 含水層位、水位、泉水流量等) 常被破壞,致使滑坡
體特別是滑坡群成為復雜的水文地質綜合體.在具有隔水作用的滑動面( 帶) 的前緣
( 出露點) 常有成排、成群的泉水溢出.在滑體後緣的斷壁上,常有泉水出露或滲水現
象.有時,在滑坡體兩側或前緣,會形成特殊的「 泥球」 現象.
4、 滑坡邊界及滑坡床"
滑坡後緣斷壁上帶有順層擦痕.滑坡前緣土體常被擠出或呈舌狀凸起,常伴有揉
皺、褶曲或斷裂( 非構造) 現象 在滑動的岩土體周邊兩側,常有溝或裂面( 或張扭性"
羽狀裂縫帶),甚至線狀地物被剪斷等現象.
滑坡床常具塑性變形帶.帶內多由粘粒物質或粘粒夾磨光角礫組成.滑動面一般很
光滑.其上擦痕方向與滑動方向一致.應注意滑坡擦痕的這種單層性特徵( 即只有表面
一層才具有),據此可與構造成因的疊成性擦痕相區別.
上述的滑坡外貌及其內部結構構造標志應是滑坡作用的統一產物.其外貌常可反映
實質.然而,經過長期的剝蝕破壞後,滑坡外貌特徵常遭到改變乃至消失.有時還伴有
其它成因的假象,給調查研究工作造成了困難.

10. 滑坡的成因是什麼如何治理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岩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運動的岩(土)體稱為變位體或滑移體,未移動的下伏岩(土)體稱為滑床。
強度因素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移速度、滑移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功能有關。一般講,滑坡體的位置越高、體積越大、移動速度越快、移動距離越遠,則滑坡的活動強度也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具體講來,影響滑坡活動強度的因素有:
地形: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形的開闊程度,對滑移距離的大小有很大影響。地形越開闊,則滑移距離越大。開闊程度對滑移距離的大小有很大影響。地形越開闊,則滑移距離越大。
岩性:組成滑坡體的岩、土的力學強度越高、越完整,則滑坡往往就越少。構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質,直接影響著滑速的高低,一般講,滑坡面的力學強度越低,滑坡體的滑速也就越高。
地質構造:切割、分離坡體的地質構造越發育,形成滑坡的規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誘發因素:誘發滑坡活動的外界因素越強,滑坡的活動強度則越大。如強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誘發的滑坡多為大的高速滑坡。

人為因素
違反自然規律、破壞斜坡穩定條件的人類活動都會誘發滑坡。例如:
1.開挖坡腳:修建鐵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廠等工程,常常因使坡體下部失去支撐而發生下滑。例如我國西南、西北的一些鐵路、公路、因修建時大力爆破、強行開挖,事後陸陸續續地在邊坡上發生了滑坡,給道路施工、運營帶來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滲漏,工業生產用水和廢水的排放、農業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滲入坡體,加大孔隙水壓力,軟化岩、土體,增大坡體容重,從而促使或誘發滑坡的發生。水庫的水位上下急劇變動,加大了坡體的動水壓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誘發滑坡發生。支撐不了過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軟弱面下滑。尤其是廠礦廢渣的不合理堆棄,常常觸發滑坡的發生。

此外,劈山開礦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體受振動而破碎產生滑坡;在山坡上亂砍濫伐,使坡體失去保護,便有利於雨水等水體的入滲從而誘發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類作用與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結合,則就更容易促進滑坡的發生。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多的工程活動破壞了自然坡體,因而滑坡的發生越來越頻繁,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應加以重視。
滑坡的防治要貫徹「及早發現,預防為主;查明情況,綜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後患」的原則結合邊坡失穩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內外部條件,治理滑坡可以從以下兩個大的方面著手[4]

消除和減輕水的危害
滑坡的發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減輕水對邊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壓力和動水壓力,防止岩土體的軟化及溶蝕分解,消除或減小水的沖刷和浪擊作用。具體做法有:防止外圍地表水進入滑坡區,可在滑坡邊界修截水溝;在滑坡區內,可在坡面修築排水溝。在覆蓋層上可用漿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鋪蓋,防止地表水下滲。對於岩質邊坡還可用噴混凝土護面或掛鋼筋網噴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應根據邊坡的地質結構特徵和水文地質條件加以選擇。
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鑽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豎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撐盲溝。

改善邊坡岩土力學強度
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措施,改善邊坡岩土體的力學強度,提高其抗滑力,減小滑動力。常用的措施有:1,削坡減載;用降低坡高或放緩坡角來改善邊坡的穩定性。削坡設計應盡量削減不穩定岩土體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體不應削減。此法並不總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經濟技術比較。2,邊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1,修築擋土牆、護牆等支擋不穩定岩體;2,鋼筋混凝土抗滑樁或鋼筋樁作為阻滑支撐工程;3,預應力錨桿或錨索,適用於加固有裂隙或軟弱結構面的岩質邊坡;4,固結灌漿或電化學加固法加強邊坡岩體或土體的強度;5,SNS邊坡柔性防護技術等;6,鑲補溝縫。對坡體中的裂隙、縫、空洞,可用片石填補空洞,水泥沙漿溝縫等以防止裂隙、縫、洞的進一步發展。

應對措施編輯

發生時的應對措施
當遇滑坡發生時,至少應當做到如下幾點:
(1)當處在滑坡體上時,首先應保持冷靜,不能慌亂。要迅速環顧四周,向較安全的地段撤離。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動迅速,都有可能逃離危險區段。跑離時,向兩側跑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動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險的。當遇無法跑離的高速滑坡時,更不能慌亂,在一定條件下,如滑坡呈整體滑動時,原地不動,或抱住大樹等物,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自救措施。如1983年3月7日發生在甘肅省東鄉縣的著名的高速黃土滑坡——灑勒山滑坡中的倖存者就是在滑坡發生時,緊抱住滑坡體上的一棵大樹而得生。
(2)當處於非滑坡區,而發現可疑的滑坡活動時,應立即報告鄰近的村、鄉、縣等有關政府或單位。如群測群防站或縣、市、地區及省政府,均設有「國土資源局」。該機構應責無旁貸地擔當此項責任。並立即組織有關政府、單位、部隊、專家及當地群眾參加搶險救災活動。
(3)政府部門應立即實施應急措施(或計劃),迅速組織群眾撤離危險區及可能的影響區。並通知鄰近的河谷、山溝中的人們做好撤離准備,密切注視災情的漫延和轉化。如滑坡常在暴雨、洪水中轉化為泥石流災害(即次生災害)。注意、因滑坡可能危害到的某些生命線工程(如水庫、干線鐵路、干線公路、發電廠、通訊設備、干線渠道等)所引發的次生災害或第三次災害的發生,如火災、洪水等。注意調查滑坡是否有間歇性活動特點,盡可能確定其再次活動的可能性和時間。如果必要的話(需經有關專家或科技人員論證),應迅速設立觀測點(站)或觀測網,密切注視其變化動態,「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發生後的自救互救
(1)人工呼吸。在施行人工呼吸前,應首先清除患者口中污物,取去口中的活動義齒,然後使其頭部後仰,下頜抬起,並為其松衣解帶,以免影響胸廓運動。人工呼吸救護者位於患者頭部一側,一手托起患者下頜,使其盡量後仰,另一手掐緊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氣,然後深吸一口氣,迅速口對口將氣吹入患者肺內。吹氣後應立即離開患者的口,並松開掐鼻的手,以便使吹入的氣體自然排出,同時還要注意觀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成人每分鍾可反復吸入16次左右,兒童每分鍾20次,直至患者能自行呼吸為止。
(2)心臟按摩。如果患者心跳停止應在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立即施行心臟按摩。若有2人搶救,則一人心臟按壓5次,另一人吸氣1次,交替進行。若單人搶救,應按壓心臟15次,吹氣2次,交替進行。按壓時,應讓患者仰卧在堅實床板或地上,頭部後仰,救護者位於患卧一側,雙手重疊,指尖朝上,用掌根部壓在胸骨下1/3處(即劍突上兩橫指),垂直、均勻用力,並注意加上自己的體重,雙臂垂直壓下,將胸骨下壓3~5厘米,然後放鬆,使血液流進心臟,但掌根不離胸壁。成年患者,每分鍾可按壓80次左右,動作要短促有力,持續進行。一般要在吹氣按壓1分鍾後,檢查患者的呼吸、脈搏一次,以後每3分鍾復查一次,直到見效為止。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