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什麼是地質破碎

什麼是地質破碎

發布時間: 2021-02-13 21:24:44

❶ 地質斷裂帶是什麼意思

活斷層分布地來段往往是兩種截自然不同的地貌單元直線相接的部位,其一側為斷陷區。而另一側為隆起區。由於在近期地質時期內斷塊的長期活動,高聳區和低窪的平原、盆地分化幅度很大。地貌上的突然變化及沉積物厚度的顯著差別是活動性斷裂存在的重要標志。

❷ 建築工地上什麼是岩石破碎形成的

肯定是大的石塊分級破碎呀,岩石種類有很多。主要看當地或附近的取的原料。

❸ 什麼叫工程地質構造斷裂區域

斷裂構造分為3種: (一)一般斷層。1.斷裂構造形態的直接解譯標志(1)破碎帶的直接出露一般都構成負地形,具粗糙感;(2)地質體被切斷或錯開,包括地層、侵入體、岩脈、褶皺、不整合面等各種地質體被切斷錯開以及老斷層被新斷層切斷、錯開等;(3)沉積岩地區地層的重復或缺失,但應注意與褶皺和不整合接觸所造成的岩層重復和缺失的區別。2.斷裂構造形態的間接解譯標志(1)線性負地形和串珠狀地形:包括斷層崖、斷層三角面、斷層埡口、斷層溝谷、斷層裂口、串珠狀盆地和串珠狀湖泊、窪地等;(2)沿著某些方向,岩層產狀發生突然變化,但褶皺、不整合接觸也發生此現象,應注意區別;(3)侵入體、火山錐、礦體、鬆散沉積物呈線(帶)狀分布;(4)兩種不同地貌單元截然相接;(5)山脊線、階地、夷平面、洪積扇等地貌要素錯動;(6)水系的變異,包括一系列平行的直線河段、角狀水系、斷頭河、對口河、釣鉤河、相鄰河流均沿某一方向拐彎等;(7)泉(包括溫泉)、濕地的成串出露;(8)在第四紀沉積層的平坦地區出現呈直線狀分布的壠崗狀地形;但應注意風沙、冰川作用也可能形成這種地貌;(9)不良地質作用呈線狀分布,但應注意岩性也能造成此現象的產生。 (二)活動斷層。1.斷層崖、斷層三角面保留得很明顯,且在斷層線影像上見有斷層裂縫等;2.沿斷層線形成斷層裂口,多被視為仍在活動的斷層;3.相鄰河谷均出現跌水現象或形成瀑布等,往往與活動斷裂有關;4.沿斷裂分布的水系往往是直線狀分布,水系與斷裂相交處常發生同步扭曲;5.平坦的第四紀沉積層地區沿斷層線出現壠崗狀地貌,並多見有泉水出露;6.沿斷裂線分布一系列地震震中、泉水和溫泉等,往往也是活動斷裂的標志;7.洪積扇、沖積扇前緣被切成直線,沿切線有泉水或濕地分布;8.在第四紀地層分布的平坦地區出現異常的色線(色帶),往往是下伏活動斷裂的表現。 (三)隱伏斷裂。1.在平原地區呈現影像結構和色調深淺差異的界線,往往是隱伏斷裂所造成;2.山前的一系列洪積扇、沖積扇被切割,第四紀地層見串珠狀的泉水、濕地出露;3.第四紀地層上見多條相互平行的河段或相鄰河流突然同時拐彎;4.第四紀地層上的水系變異,斷頭河、成排河流沿某一地段成伏流等;5.平原地區河道出現一些特徵點,如匯流點、分流點等;6.在第四紀地層分布的平坦地區出現直線狀分布的壠崗地貌,並見有泉水或濕地分布。 ------摘自《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P66-P67第二篇第三章第六節:地質構造的解譯。

❹ 什麼是地質構造有哪幾種類型 各有什麼特徵

地質構造是指在地球的內、外應力作用下,岩層或岩體發生變形或位移而遺留下來的形態。

地質構造有褶皺、節理、斷層三種基本類型。

褶皺的特徵:分為背斜和向斜。

1.背斜:岩層向上彎曲、中心部位岩層較老,兩側岩層依次變新。
2.向斜:岩層向下彎曲、中心部位岩層較新,兩側岩層依次變老。

節理的特徵:自地表向下隨深度加大,節理的密度逐漸降低。

斷層的特徵:具有顯著位移的斷裂.斷層在地殼中廣泛發育,但其分布不均勻。

❺ 岩溶和破碎解釋及特徵

從區域地質、現場調查以及鑽孔揭示上來看,該區處於地質構造較為復雜的地段,岩溶洞穴較為發育,多數皆有充填物充填。

為了查隧道棚洞樁基經過地段的地下岩溶發育分布情況,在棚洞軸線兩側,已建和擬建樁基附近各布設一條高密度電法剖面Ⅰ線和Ⅱ線。就兩線綜合剖面圖整體上來看,視電阻率變化較大,大小阻值交錯出現,分布整個剖面,顯得相當散亂,說明該地段地質情況確實相當復雜。工程鑽遇到各種溶洞、裂隙、破碎,卡鑽現象頻發。如圖5所示。

圖5 Ⅰ線高密度電法綜合剖面圖

Ⅰ線近地表標高大於90 m處有一等值線稀疏、阻值小於100 Ω·m的藍色區域,為第四系黏土混碎石;其中在190/Ⅰ至218/Ⅰ之間標高90 m附近向下有一較寬的低阻帶,存在一南傾的斷層通過;標高80 m以上鑽孔揭示有一寬約40 m的碎裂石英岩脈(Ⅱ線與Ⅰ線一樣,在相同位置附近也存在這一斷層和碎裂石英岩脈)。

在滑坡體地段(150/Ⅰ至210/Ⅰ,270/Ⅱ至340/Ⅱ),Ⅰ線標高95 m以上和Ⅱ線標高100 m以上均出現低阻的鬆散層,滑坡體縱橫向范圍顯而易見。由於長期侵蝕,且其本身的破碎,使得Ⅱ線的下端出現一定的低阻。

兩線滑坡體南段大號點方向、剖面的下部分,出現大面積低阻區,尤以Ⅱ線的350~410最甚,電阻僅幾十歐姆·米且成片出現,連續性較好。從工程開挖地表出露來看,此處岩石破碎、溶蝕得相當厲害,溶洞、溶溝、裂隙中均有泥質物充填,從而使下部電性顯示為低阻了。

從Ⅰ、Ⅱ線綜合剖面圖(圖5)上來看,地下岩溶發育,溶洞、溶溝零星分布,大小規模不一,一般有濕潤的黏土、黏土混碎石等介質充填,電性上表現出低阻。在120/Ⅰ、160/Ⅰ、250/Ⅰ至270/Ⅰ、284/Ⅰ至300/Ⅰ的標高60~80 m處,洞穴小有規模。在130/Ⅱ至160/Ⅱ、180/Ⅱ至200/Ⅱ、220/Ⅱ至270/Ⅱ、280/Ⅱ至290/Ⅱ、340/Ⅱ至420/Ⅱ等處皆有洞穴、溶隙、溶溝等存在,埋深、形態、大小規模不一,其中以360/Ⅱ至400/Ⅱ之間的最大,連通性較好,標高在70~90 m之間。460/Ⅱ處有一南傾的裂隙破碎帶。此外,在勘查滑坡體所布置剖面的Ⅳ線和Ⅴ線,也發現有溶洞,如26/Ⅳ、50/Ⅳ、120/Ⅳ至160/Ⅳ、40/Ⅴ等點附近。

❻ 什麼是耕地破碎化

耕地破碎化簡單說就是原本一大片連在一起的耕地由於各種原因被分割成小片小片的分散不連續的地塊了,這種趨勢不利於農業機械化的提高。

❼ 地質中崩塌體指什麼

崩塌體,這些凌亂堆放的大石塊,稜角分明,塊體不一,大的大的重可達十幾噸,回是崩塌後答形成的側石堆,主要是因為石英岩狀砂岩脆性較大,節理發育,在外力作用下,裂隙越來越大,岩石逐漸破碎。久而久之就沿著裂隙崩落下來形成崩塌地質災害

❽ 地質中什麼是破碎帶

由於地質構造的運動,造成岩體的整體性遭到破壞,經過地表水和風化作用,岩體破碎嚴重,由於其多呈帶狀分布,故稱破碎帶。這對工程極為不利,勘察設計時應盡量避開。

❾ 什麼是斷層破碎帶

斷層兩盤相對運動,相互擠壓,使附近的岩石破碎,形成與斷層面大致平行的破碎帶,叫斷層破碎帶,簡稱斷裂帶。
斷層破碎帶的寬度有大有小,小者僅幾厘米,大者達數公里,甚至更寬,與斷層的規模和力學性質有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