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地質異常怎麼處理
❶ 旋挖鑽鑽孔在施工中遇到異常應如何處理
坍孔不嚴重時,可採用加大泥漿比重、加高水頭、埋深護筒等措施後繼續鑽進專;坍孔嚴重時,回填屬重新鑽孔。
鑽孔中發生彎孔和縮孔時,一般可將旋轉鑽機的鑽頭,提升到偏斜處進行反復掃孔,直到鑽孔正直。如發生嚴重彎孔、梅花孔、探頭石時,應採用小片石或卵石與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偏斜處,待填料沉實後再重新鑽孔糾偏。
發生卡鑽時,不宜強提。應查明原因和鑽頭位置,採取晃動大繩、採取小鑽頭沖擊以及其他措施,使鑽頭松動後在提起。
發生掉鑽時,應查明情況盡快處理。嚴禁人員進入沒有護筒或其他防護措施的鑽孔內。必須進入有防護措施的鑽孔時,應確認鑽孔內無有害氣體和備齊防毒、防溺、放埋等保證安全措施後,方可進入,並設專人負責現場指揮。
對於鑽孔過程中遇到孤石、夾層等特殊地質情況,採用旋挖鑽遇到夾層時,如果能夠繼續鑽孔要求放慢鑽進速度,並延長鑽孔時間,加大泥漿比重進行護壁通過。
因故停鑽時,應保持孔內有足夠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漿相對密度和黏度,處理孔內事故時必須將鑽頭提出孔外。
❷ 樁基施工中一般可能會出現哪些質量問題 具體一點
主要就是樁身完整性及鋼筋籠的問題:
1,清孔過程中未徹底,造成有夾層內。
2,孔徑存在縮孔的,容影響樁基承載力。
3,封孔過程中砼質量不好影響樁身質量。
4,封孔中導管超拔造成斷樁。
5,封孔中鋼筋籠上浮或吊筋斷裂造成鋼筋籠下沉的。
6,特別提醒你:!!!保證聲測管的牢固不要鑿樁時找不到聲測管!還有就是聲測管裡面加水一定要加清水,而且聲測管焊接必須牢固,一節節試水,保證聲測管在檢樁時通暢!聲測管時關鍵不然一切都是多餘的!
基本上就這些!希望有幫助!
❸ 樁基礎不合格處理
人工挖孔樁基礎驗收質量分為一類、二類、三類、四類樁,一類樁為完整樁,專二三四均為有質量缺屬陷的,質監站所出的報告為幾類樁,再看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如果不滿足,就是像他們講的那樣,正規程序就是驗算,補樁這類的,另外就是花錢搞定。。
❹ 橋梁樁基地質與設計不符怎麼處理
使用工作聯系單進行聯系,將工作聯系單填寫好直接發到業主手中。
以下是一個工作聯系單示例,請仿造填寫。
❺ 超高層施工過程中,發現地質條件出現問題,怎麼處理,樁基承載力明顯不足,鑽孔灌注樁進入中風化有破碎帶
這個嘛,當時你發現有破碎帶樁基就不應該灌注,要提請設計來認定地質情況,然後採取措施,是加深還是補強
看樣子你已經灌注了,承載力不夠,那隻有沖掉這根樁重新打,或者讓設計院變更,在邊上補兩根樁
❻ 簡要回答地基處理施工中發現地質情況與設計不符或出現異常時如何處理
1、暫停地基處理施工。
2、將有關情況通報設計和勘察部門。
3、設計和勘察部門根據具體情況到現場或不到現場(由其確定),出具處理意見。
4、根據設計和勘察部門出具的處理意見。繼續地基處理施工。
❼ 建築工程樁基檢測不合格怎麼辦
建築工程樁基檢測不合格需要進行改進,或者對樁基工程重新建造。對樁基的檢測便可分為成孔質量檢測和成樁質量檢測兩大部分。其中成孔是灌注樁施工中的第—個環節。
成孔作業由於是在地下、水下完成,質量控制難度大,復雜的地質條件或施工中的失誤都有可能產生塌孔、縮徑、樁孔偏斜、沉渣過厚等問題。成樁質量檢測又可分為承載力檢測和對完整性檢測。
(7)樁基地質異常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樁基工程檢測的內容:
1、成孔質量檢測
在灌注樁的施工中,成孔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混凝土澆注後的成樁質量:樁孔的孔徑偏小則使得成樁的側摩阻力、樁尖端承載力減少,整樁的承載能力降低;
樁孔上部擴徑將導致成樁上部側阻力增大,而下部側阻力不能完全發揮,同時單樁的混凝土澆注量增加;樁孔偏斜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樁豎向承載受力特性,削弱了基樁承載力的有效發揮;樁底沉渣過厚使得樁長減少,對於端承樁則直接影響樁尖的端承能力。
2、樁的承載力檢測:
樁的承載力與加荷速率有很大關系,由於靜荷載試驗與任何動荷載試驗相比,所施加的荷載速率最慢,最接近於實際工程的加荷速率,所以試驗的結果最接近於實際樁的承載力,因而,國內外均將靜荷載試驗的結果作為樁承載力的標准。
基樁的低應變動測法就是通過對樁頂施加較低的激振能量,引起樁身及周圍土體的微幅振動,同時用儀表量測和記錄樁頂的振動速度和加速度,利用波動理論或機械阻抗理論對記錄結果加以分析,從而達到檢驗樁基施工質量、判斷樁身完整性、預估基樁承載力等目的。因此,低應變一般只適合對樁的完整性檢測。
❽ 沖孔灌注樁遇溶洞地質如何處理…
摘要:在海水中溶岩發育豐富,覆蓋層不穩定的特殊地層修建橋梁,採用沖孔灌注樁基礎.文章著重介紹施工中雙臂鋼圍堰施工平台,鑽頭的改進,鑽孔,成孔的施工工藝等方面的操作方法,特別是對不同地質情況下的鑽孔方法進行了總結.關鍵詞:橋梁樁基 雙臂鋼圍堰 鑽孔 成孔中圖分類號:U443115 文獻標識碼:B1 工程概述大連鐵路樞紐金窯線擴能改造工程韓家屯特大橋,橋全長603 m ,上部結構為18孔32 m預應力混凝土梁.本橋位於海水中,基礎為<1125 m鑽孔樁,橋墩4根,橋台6根,橋墩採用不等長樁,最長樁達29 m.距海岸100~200 m ,漲潮水深為5~6 m ,退潮時水深215~310 m.地質表層為卵石土,厚3~5 m ,次層為粘土,棕紅色,硬塑,含少量礫石.基岩為石灰岩,風化程度不一,基岩面起伏較多,凹凸不平,基岩溶溝,溶槽,溶洞發育豐富.溶溝,溶槽最深達8 m ,即使在同一個墩台,基岩面也會相差懸殊,溶洞多沿結構面發育,溶洞有時呈串珠狀,有2~5層.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及進度要求,將下部結構施工分成8#~16#水中墩和0#~7#,17#,18#墩台漫灘兩個施工單元.水中施工單元採用雙壁鋼圍堰,渡船運輸方案;漫灘施工單元採用填土築島,鋼板樁圍堰陸地施工方案.水中施工單元基礎採用雙壁鋼圍堰施工,由臨時碼頭使用方駁船運輸,50 t船吊配合鋼圍堰吸泥下沉,安設護筒和施工平台,灌注封底混凝土,鑽孔成樁,抽水鏟樁頭,澆築承台.漫灘施工單元基礎採用填土築島泥漿護壁鑽孔至設計標高,清孔,吊放鋼筋籠,澆築樁身混凝土.承台採用鋼板樁護壁基礎,明挖就位灌注法,在承台尺寸范圍以外按設計尺寸打入鋼板樁,開挖基坑加鋼支撐,然後澆築承台.2 施工方法211 雙壁鋼圍堰及鑽孔平台根據承台(612 m×517 m)幾何尺寸,水深及地質情況的不同,雙壁鋼套箱圍堰的內廓尺寸為承台尺寸每邊加寬200 mm ,高度確定:h=水深+承台底面深度+套箱基底以下埋置深度+波浪高+安全值= 2191 +510 + 115 + 3199 + 110 = 1315 m ,故確定套箱尺寸為:616 m×611 m×13 m ,加工中做成上口大下口小,以利於拆除時拔出.鋼圍堰由壁板,刃腳,內桁撐,下沉吊點等組成.分兩節製作安裝,下節組裝長度5 m ,上節長度4 m ,主體雙壁鋼板厚度δ1= 12 mm ,鋼刃角鋼板厚度δ2= 20 mm ,鋼刃角長度為1150 m ,雙壁間距離110 m ,雙壁板上每隔018 m用I12a工字鋼焊一條橫肋及豎肋,雙板間對應採用∠75×75×8角鋼進行水平及斜向連接以增加穩定性,並使其受力均勻,鋼刃腳位置橫肋及連接桿加密,每隔015 m一道橫肋,防止因下沉受力較大造成刃腳變形.同時在鋼圍堰焊接交叉橫擔,頂面焊上4塊承力鋼板,以備當鋼圍堰沉至地面時,因下沉困難使用DZ60振動錘加力時受力不均而產生變形.雙壁鋼圍堰安裝採用在碼頭組裝,方駁船拖運到指定墩位.在指定位置下錨,緊索,技術配合進行鋼圍堰准確定位安裝,排氣下沉,潛水員配合水下觀察,當沉落至地面時,用錨索二次調整位置,然後向鋼隔箱內加水,使其保持平衡,採用DZ60振動錘外力下沉承台至底面以下115 m.到位後,清基,安裝鑽孔樁護筒及定位架,船吊配合吊裝貝雷梁組拼平台,灌注封底混凝土.拆除定位架,吊運鑽孔設備,達到鑽孔條件.漫灘上的0#~7#,17#,18#橋墩台採用圍堰築島,抽水清淤,填築素土做工作平台.海中墩的施工平台在鋼圍堰上搭建.212 鋼護筒位於漫灘處的鑽孔樁護筒採用10 mm鋼板卷制,長度滿足於穿過淤泥層埋入河床下≮2 m.位於水中的鑽孔樁鋼護筒採用12 mm的A3鋼板卷制而成,護筒直徑比樁徑大20 cm ,其長度依據鑽孔處地質及埋深來03確定.若需要跟進施鑽,需在平台上接長.213 泥漿護壁漫灘上鑽孔樁的泥漿池採用大面積築島的方法,以適合填高的鑽孔平台,泥漿池隔跨設置,周轉使用.水中墩樁基施工時,制漿池和沉澱池均設置在鑽孔平台上,鑽孔時泥漿循環系統用<400 mm鋼管連通,泥漿用泥漿泵泵送.造漿擬選用優質粘土,並在泥漿中摻入16 %的膨潤土,0115 %的CMC羥基纖維素及少量的生石灰粉等製成優質泥漿,加強護壁以防滲,防坍孔.214 鑽孔對處於圓礫土,卵石土,角礫岩,含有較大粒徑漂
❾ 挖樁時工程實際遇到的土層情況和勘察報告不一樣怎麼辦,資料要怎麼填
資料如實反映實際岩土情況。
請設計院、勘察單位現場驗槽,判斷和評版價是否可以滿足設計要求,權如果屬於地質異常,而原勘察未反映,勘察單位應用正式補充文件解釋和提出解決建議;如屬於原勘察未查到的地層,應補充勘察,並對新的地層進行工程地質分析評價,提供岩土工程參數,由設計單位復核修改設計。
❿ 樁基礎施工有哪些質量通病如何防治
1)由於「探頭石」引起的卡鑽,可以適當往下放鑽頭,而後強力快速上提鑽頭,使「探頭石」受力瞬間沖擊縮回,從而順利提起鑽頭。
(2)因鑽頭穿過岩層突變處導致的卡鑽,優先採用水下爆破的方法進行處理(砂土地層中不宜採取此方法處理)。
(3)由於機械故障或突然停電導致鑽頭在濃泥漿中滯留時間過長造成的鑽頭無法提升現象,應採取調節泥漿指標,增大泵量及向孔內投入砂石,嚴重糊鑽時,停鑽清除鑽渣。
3.1.5、護筒脫落:是由於護筒背後回填質量不好受地面水流的浸泡等因素引起的護筒失去穩定、脫落。出現護筒脫落應立即停止鑽孔,將鑽機移開,採取相應措施處理。由於地面流水引起的可先排除流水,在原地面上填一層黏土使地面乾燥、不滲漏,而後,重新安裝護筒(作好護筒背後填築)恢復鑽孔施工。
3.1.6、掉鑽:由於機械故障、鋼絲繩斷裂、孔壁坍塌或打空錘等因素造成鑽頭落入孔底的現象通常稱「掉鑽」。發生「掉鑽」後,用打撈叉、打撈釣等工具實施打撈。另施工過程中注意觀察鋼絲繩的工作狀態,落錘後若鋼絲強顫動厲害則可能是鋼絲繩收放量小了,在打空錘應合理放鬆繩索,防止空打造成繩索斷裂。如因孔壁出現局部坍塌將鑽頭埋沒且大部分鑽孔壁處於穩定時,應先加大孔內泥漿的濃度,採取「氣舉法」清除鑽頭上方的沉積土和淤泥,確認鑽頭已露出後再實施鑽頭的打撈工作。鑽孔壁隨時有繼續坍塌可能時,先在孔內安裝長鋼護筒、攪拌樁圍護、帷幕法等方法加固鑽孔壁,而後打撈鑽頭。
3.1.7、護筒下冒水、孔內漏漿:首先分析冒水、漏漿原因,由於護筒埋設太淺,周圍填土不密實,或護筒的接縫不嚴密,可加長護筒埋置深度,並在護筒周圍對稱地、均勻地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最好選用黃土)要分層回填夯實,以達到最佳密實度。如護筒嚴重下沉、位移,則應返工重埋護筒。鑽孔孔壁漏水,可倒入粘土或填入片石、碎卵石土,以增強護壁。對於本橋17號墩樁基施工的特如情況,擬採用人工挖孔、鋼筋砼護壁至地質較好地方,然後開鑽。
3.2 、水下混凝土灌注中出現問題的處理
3.2.1、沉碴厚度超標。其原因有第一次清孔泥漿比重過小;下籠時刮壞孔壁使泥土坍落孔底;二次清孔不徹底。控制措施:
(1)鑽孔樁施工過程中的泥漿控制指標:黏度測定,一般地層:17~20s;鬆散易坍地層:19~28s含砂率不大於4%;膠體率不小於95%;PH值應大於6.5,制備泥漿易選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潤土。
(2)下籠前檢查鋼筋保護層厚度(一般在鋼筋籠上焊接鋼耳朵)是否符合要求和採用檢控器進行成孔直徑、垂直度檢查,當不符合要求應在偏斜部位採用樁錘來回掃孔。下籠時不能碰撞孔壁。
(3)根據孔深計算吊筋長度,鋼筋籠下放到位後吊筋焊接在護筒上以防止鋼筋籠掉落。進行二次清孔,應逐漸降低泥漿黏度,在孔內排出或抽出的泥漿手摸無2~3mm顆粒,含砂率小於2%時,再調節到泥漿比重不大於1.1,黏度18~20s方可進行樁身砼灌注。如沉碴為粉砂難以清孔時,可安裝分砂器進行清孔(湘江特大橋3號墩各樁位於粉砂岩層,清孔時就採用分砂器濾渣效果很好),另孔清好後及時灌注以防塌孔。
3.2.2、鋼筋籠較大、重,吊放易變形,籠身除按設計設置加強筋而無十字支撐筋時,加工鋼筋籠可在加強箍圈內設置同型號鋼筋的十字支撐以增加鋼筋籠的強度。鋼筋籠保護層厚度合格,焊接時注意規范中「同一截面規定」的要求。
3.2.3、封底失敗:由於首批混凝土數量過小、導管漏氣、導管強度不符合要求、孔底的沉碴厚度大等原因導致首批混凝土灌注入孔後,未實現水下混凝土封底的現象稱為封底失敗。封底失敗後,應立即暫停灌注,及時對孔內已灌注的混凝土進行清理。
(1)首批灌注砼數量應大於導管初次埋置深度(≥1.0米)和填充導管底部的需要,鑽孔樁所需首批砼數量可按下式計算:
V≥(πd2)/4×h1+(πD2)/4×(H1+ H2)
式中:V--首批砼所需數量(m3)
H1—樁徑底至導管底端的間距,一般為為0.4(m)
H2--導管初次埋設深度(m),H2≥1.0m
h1—樁孔內砼面高度達到H2時,導管內砼柱平衡導管外水(或泥漿)壓力所需要的高度(m),即
h1=γWHW/γC
其中:HW--是樁孔內砼面以上水或泥漿的深度(m)
γW--樁孔內水或泥漿的容重(KN/m3)
γC--砼的容重(KN/m3)
D--樁孔直徑(m)
d--導管內徑(m)
由於孔徑的不均勻,該式計算出的首批混凝土數量後,需根據現場孔內情況適當增大混凝土量。
(2)地層穩定性較好的,應採取導管內安裝高壓風管進行二次清孔的方法將已灌注的混凝土清理干凈。地層穩定性差或高壓清孔的方法不能奏效則應及時拆除導管、拔除鋼筋籠,將鑽機安裝到位,重新置換泥漿後用沖擊鑽清除已灌注的混凝土,達到孔底設計標高後,請示監理單位檢查合格後進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3)通過孔深計算導管長,確保導管口距孔底要保持在0.4m 左右的距離。當球塞被壓出導管並灌下一定數量的混凝土後,應將導管緩慢下降0.1~0.3mm ,使灌注初期導管被混凝土埋入的深度盡可能加大(即初次埋置深度不少於1.0米,灌注中導管埋置深度2~4m),以保正混凝土灌注質量。
3.2.4、卡管:因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中含有大塊骨料或受潮凝固的水泥塊、灌注混凝土沖擊力不足或是導管密封不好、導管內擠入高壓空氣等原因導致水下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無法繼續進行的現象統稱為「卡管」。
(1)由於混凝土自重不足造成的導管堵塞,可以少量(根據堵管前測量及計算的導管埋深結果在保證導管最小安全埋深確定)緩慢提升導管而後快速下落的方法或加大一次性灌注較大混凝土數量而後快速提升再迅速下放,以沖擊疏通導管或上、下抖動導管、附著式振搗器等方法進行處理。砼拌和物要有良好的和易性,在運輸和灌注過程中,無離析,泌水,其坍落度為18~22cm;當灌注至樁頂標高8~10m時,應及時調至16~20cm,以提高樁身上部砼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