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成因el是什麼

地質成因el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3 18:05:54

『壹』 一個平原的地質成因有哪些。

平原的類型較多,按其成因一般可分為構造平原、侵蝕平原和堆積平原,但大內多數形容成一般都是河流沖擊的結果,如長江中下游平原就是沖積平原。堆積平原是在地殼下降運動速度較小的過程中,沉積物補償性堆積形成的平原。洪積平原、沖積平原,海積平原都屬於堆積平原。侵蝕平原,也叫剝蝕平原,是在地殼長期穩定的條件下,風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漸被剝蝕,最後形成的石質平原。侵蝕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狀,如我國江蘇徐州一帶的平原。構造平原是因地殼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羅斯平原。
平原的其他分類很多,成因復雜。根據海拔高度,平原可分為低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和高平原(海拔200米—500米之間)。根據地表形態可分為平坦平原(如沖積平原),傾斜平原(如海岸平原、山前平原),碟狀平原(如內陸平原、湖成平原)、波狀平原(如冰磧平原,多河流泛濫平原)等。根據成因可分為構造平原,和非構造平原,非構造平原分為:堆積平原和侵蝕平原。

『貳』 3.土根據地質成因有哪些分類, 並寫出地質符號簡稱

3.土根據地質成因有哪些分類, 並寫出地質符號簡稱?

土根據地質成因分類內

土可分為殘積土容、坡積土、洪積土、沖擊土、淤積土、冰積土和風積土等。

土根據顆粒大小及含量分類

土可分為巨粒土、粗粒土、細粒土等。

『叄』 在地質裡面

這個是第四紀地襲層成因類型符號
ml--人工填土 pd--植物層 al--沖積層 pl--洪積層 dl--坡積層 el--殘積層 eol--風積層 l--湖積層 h--沼澤沉積層 m--海相沉積層 mc--海相交互相沉積層 gl--冰積層 fgl--冰水積層 b--火山堆積層 col--崩積層 del--滑坡堆積 set--泥石流 o--生物堆積 ch--化學堆積物 pr--成因不明沉積
另外:
上述每類符號前加Q,並以上標符號的形式顯示,表示完整的地層符號.
兩種成因混合的沉(堆)積層,可用混合符號.例如:沖積與洪積混合層,可用Qal+pl表示.
地層與成因的符號合起來使用.例如:由沖積形成的第四繫上更新統,可用Q3al表示

『肆』 勘察報告中雜填土地質成因

雜填土的地質成因肯定是人為堆積撒。看看岩土工程勘察規范6.5章節吧,對你肯定有幫助!

『伍』 岩土勘察中的時代成因Q4ml、al pl都是什麼意思如何卻定的

q表示第四系 4表示全新統 ml表示人工填土 al表示沖擊成因 pl表示洪積成因

『陸』 pl+dl是什麼意思 在地質裡面

這個是第四紀地層成因類型符號
ml--人工填土 pd--植物層 al--沖積層回 pl--洪積層 dl--坡積層 el--殘積層 eol--風積層 l--湖積答層 h--沼澤沉積層 m--海相沉積層 mc--海相交互相沉積層 gl--冰積層 fgl--冰水積層 b--火山堆積層 col--崩積層 del--滑坡堆積 set--泥石流 o--生物堆積 ch--化學堆積物 pr--成因不明沉積
另外:
上述每類符號前加Q,並以上標符號的形式顯示,表示完整的地層符號。
兩種成因混合的沉(堆)積層,可用混合符號。 例如:沖積與洪積混合層,可用Qal+pl表示。
地層與成因的符號合起來使用。例如:由沖積形成的第四繫上更新統,可用Q3al表示

『柒』 各種地形地貌的成因是什麼

是內力地質作用和外力地質作用的共同結果
內力地質作內用既發生於地表,也發生於地球容內部.地球的地表現狀是地質作用對地球表面長期改造的結果.
外力地質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產生的,它主要發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
.外力地質作用幾乎都有重力能參與.外力地質作用使地表形態和地殼岩石組成發生變化.可分成河流的地質作用、地下水的地質作用、冰川的地質作用、湖泊和沼澤的地質作用、風的地質作用和海洋的地質作用等.外力地質作用按照其發生的序列還可分成風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硬結成岩作用.
內、外力地質作用互有聯系,但發展趨勢相反.內力作用使地球內部和地殼的組成和結構復雜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殼原有的組成和構造改變,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單一化發展.一般來說,內力作用控制著外力作用的過程和發展.

『捌』 終南山的地質成因是什麼

陝西終南山,即有折皺,又有斷層。
終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陝西寶雞眉縣,東至陝西西安藍田縣。主峰位於長安區境內,海拔2604米。

『玖』 高中地理里提到的地質地貌常用有哪些,成因什麼,詳細

地理構造只要指抄向斜,背斜,地契,地壘,斷層等.
地貌只要指的事地表的形態,只要是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
地質構造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地質時期的構造和新第三紀以來形成的新構造。構造地貌的主要類型有:板塊構造地貌、斷層構造地貌、褶曲構造地貌、火山構造地貌、熔岩構造地貌和岩石構造地貌。地質時期形成的各種構造受外力侵蝕作用後形成的地貌。如背斜山、背斜谷;向斜山、向斜谷;斷層崖、斷層線崖等。由新構造運動形成的褶曲、斷層等遺跡,稱為新構造。新構造運動可以分為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地殼垂直運動形成的地貌,如上升的山地、丘陵、台地;下降的平原、盆地;間歇上升的階地等。大范圍的地殼水平運動使地殼產生擠壓或拉張,可以形成大規模的大陸褶皺山系高原、大陸裂谷、斷陷盆地;大陸邊緣的島弧、海溝、大陸波;洋底中脊、火山等地貌類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