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恐龍時期地質年代有哪些

恐龍時期地質年代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13 15:40:09

㈠ 恐龍生活的地質年代白堊紀和寒武紀哪個不是

恐龍生活的地質年代是中生代,下有三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所以不是的是寒武紀。寒武紀是生物大爆發的時代,出現了非常多種的低等生物,比如節肢動物、魚類等。

㈡ 恐龍生活的地質年代是哪些

3500萬年前

㈢ 恐龍時代包含了哪些時期

恐龍最主要的生活的時代是地質史上的中生代時期,這一時期包括三個紀:三疊紀版、侏羅紀和白權堊紀。在漫長的地球史中,恐龍時代顯得比較短暫,但卻是最富神秘感和戲劇色彩的一個時代。在這個時期里,爬行動物是地球上的霸主,基他任何動物都不是它們的對手,而陸地上最大的草食性和肉食性動物都是恐龍家庭中的成員。中生代又是地球史上一個重要的變革時期,地球在此期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三疊紀晚期,恐龍等古生物經歷了起源、發展、並走向鼎盛,最後又跟隨白堊紀末期著名的物種大滅絕事件而滅亡,中生代隨即結束。而迄今為至,人們發現的恐龍也只有幾百種。我們只能通過研究珍貴的化石來對這群神秘的動物和那個神秘的年代進行了解。

㈣ 恐龍地質年代時間軸

什麼意思,在中生代2.6億年到6500000年間標明什麼恐龍出現在什麼時間嗎,這個難度有點大

㈤ 恐龍時期共分幾個階段

3個。

恐龍生存在中生代,中生代的年代為2.51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開始於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結束於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為止,前後橫跨1.8億年。中生代可以分為以下三個紀:

三疊紀(Triassic):2億5100萬年前到1億9960萬年前。

侏羅紀(Jurassic):1億9960萬年前到1億4550萬年前。

白堊紀(Cretaceous):1億4550萬年前到6550萬年前。

(5)恐龍時期地質年代有哪些擴展閱讀:

三疊紀:恐龍的黎明,約距今2.5億年至2億年前,持續約50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腔骨龍、虛型龍

代表食草恐龍:板龍

水生生物代表:魚龍、幻龍

三疊紀的開始和結束各以一次滅絕事件為標志。雖然這段時間的岩石標志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和結束的准確時間卻如同其它古遠的地質時代無法非常精確地被確定,其誤差在正負數百萬年。

侏羅紀:恐龍的鼎盛時期,約距今1.99億年至1.45億年前,持續約54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異特龍、角鼻龍、蠻龍、

代表食草恐龍:腕龍、梁龍、劍龍

代表水生生物:魚龍、蛇頸龍

侏羅紀時期,大陸開始真正的分裂,導致以後的恐龍走上了獨立演變的道路,侏羅紀的氣候開始變得溫暖潮濕,植被繁茂,恐龍等生物經歷了約5000多萬年的進化,衍生出一大片形態各異的恐龍和其他生物。

白堊紀:恐龍的衰亡時期,約距今1.45億年至6500萬年前,約持續80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暴龍、鯊齒龍、阿貝力龍、棘龍、盜龍

代表食草恐龍:三角龍、鴨嘴龍、甲龍、泰坦巨龍

代表水生生物:滄龍、帝鱷

代表飛行生物:風神翼龍、翼手龍

白堊紀時期是中生代最後一紀,恐龍種類相對於侏羅紀明顯減少。

㈥ 恐龍生活在拿個地質年代

經過科學家的考證,恐龍在2.3億年左右就在地球上生活了,一直到6500萬年前,他們才在地專球上滅絕,它屬們竟然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1.65億年左右。這實在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科學家們考證,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大約有300萬年,和恐龍相比,才不過是它們在地球上生活時間的1/55。 恐龍最早出現的那個年代叫三疊紀(2.05億年前~1.45億年前)。三疊紀的天氣相當炎熱並且乾燥,那個時候,爬行動物統治著地球。就在三疊紀的中期,恐龍出現了。 恐龍有很多種,最早出現的恐龍有虛骨龍、畸齒板龍、魚龍、幻龍等。 到了侏羅紀時代,又出現了許多種恐龍,如祿豐龍、雲南龍、禽龍、梁龍、劍龍、異特龍等。在侏紀時代,天氣不像三疊紀那樣乾燥了,雨水多了起來,好多的恐龍都生活在湖沼中。它們的體型也很大,有四五頭大象那樣重的體型是很平常的事情。 到白堊紀時期(1.45億年前—6500萬年前),這一時期地球有了很大的變化,陸地分成了好多的板塊,形成了海洋和陸地,而且陸地上的火山也時常爆發。這一時期出現了腕龍、三角龍、重爪龍、鴨嘴龍、霸王龍、角龍等等。到了白堊紀末期,恐龍就滅絕了。它們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了。

㈦ 恐龍生活的地質年代

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結束的中生代迴路棲爬行動物。恐龍在答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謎至今仍無人能解。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個子大的,可以有幾十頭大象加起來那麼大;小的,卻跟一隻雞差不多。就食性來說,有溫順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㈧ 在恐龍時代總共有分幾個時期啊

史前生物

寒武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一個紀。「寒武」原是英國南威爾士的一座山脈名因地質學家研究了該處的地質而得名。約開始於6億年前,結束於5億年前。寒武紀的生物群中,以綠藻、紅藻等海生藻類植物最為繁盛,無陸生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如三葉蟲、低等腕足類和單板類、腹足類等多種軟體動物繁盛。

奧陶史前生物

寒武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一個紀。「寒武」原是英國南威爾士的一座山脈名因地質學家研究了該處的地質而得名。約開始於6億年前,結束於5億年前。寒武紀的生物群中,以綠藻、紅藻等海生藻類植物最為繁盛,無陸生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如三葉蟲、低等腕足類和單板類、腹足類等多種軟體動物繁盛。

奧陶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二個紀。「奧陶」原是英威爾士的一古代民族名,被地質學家用作地質年代名。約開始於5億年前。結束於4.4億年前。當時氣候溫暖。全世界幾乎都被淺海海水淹沒。生物種類極多,已發現並能保存為化石的有海生藻類和多種海生動物。其中有三葉蟲、筆石、腕足類動物中的海豆芽,軟體動物中的鸚鵡螺類、腹足類、瓣鰓類等。棘皮動物海林擒(現已絕滅,雲南、貴州、陝西等地有化石)。此外,還有海生節肢動物中的大型板足鱟和低等魚類等。

志留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三個紀。「志留」原是英國威爾士的一個古代民族名,被地質學家用作地質年代名。開始於4.4億年前,結束於4.05億年前。志留紀淺海海水中仍以海生無脊椎動物為主,保存的化石主要有筆石、珊瑚、腕足類、瓣鰓類、頭足類、海百合、三葉蟲、鱟、海膽等。脊椎動物魚類繁盛。志留紀晚期,由於地殼運動劇烈,海水退縮,陸地擴大,低等陸生植物開始繁生。

泥盆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四個紀。泥盆(Devonshire)為英國得文郡名,因地質學家研究了該地的地層而得名。約開始於4.05億年前,結束於3.5億年前。泥盆紀的無脊椎動物,除珊瑚、腕足類和原始菊石外,昆蟲開始出現,其他各門動物也有發展。脊椎動物中的魚類(甲胄魚、總鰭魚)大量出現。泥盆紀晚期,出現了原始兩棲動物堅頭類,原始陸生植物蔗類和棵子植物出現。

石炭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五個紀。因研究英格蘭地質時,發現一套富含煤炭的地層而得名。是一個重要的造煤時代,約開始於3.5億年前,結束於2.85億年前,石炭紀時不僅海生的一類體小、結構簡單、具有鈣質殼體的原生動物紡錘蟲類繁盛,而且珊瑚、腕足類、昆蟲類也很多。兩棲類發展,原始爬行類出現。木本陸生植物石松、蘆木、種子蕨、真蕨、棵子植物科達樹繁榮。

二疊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六個紀。「二疊」為德文Dyas的意譯。地質學家研究德國地層時,發現石炭紀地層之上有兩組明顯地層,但大部分不含化石,而在蘇聯烏拉爾山脈西坡的彼爾姆地區同期的沉積中則含化石較多,可作標准地層。約開始於2.85億年前,結束於2.3億年前。本紀無脊椎動物以皺紋珊瑚、類、腕足類、菊石為主,脊椎動物以兩棲類繁盛。植物方面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繼續繁盛。

史前生物——中生代概況
地質年代的第四個代,約開始於2.3億年前,結束於6700萬年前。按先後次序可分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3個紀。中生代的生物演化最為特殊,主要是爬行動物大為發展,不僅陸上出現大型爬行動物,有一些還重回海洋,而另一些則能在空中活動,所以中生代曾被稱為爬行類時代,而鳥類、有袋類和有胎盤的哺乳動物也開始發生。在無脊椎動物中,軟體動物中的菊石類最為繁盛,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菊石時代。此外,箭石、腹足類和瓣鰓類等其他軟體動物也頗發展,逐漸顯示現代種類的初步面貌。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蘇鐵、銀杏為最繁盛,所以中生代又稱為裸子植物時代,但後期已有被子植物出現,至白堊紀後期更為顯著。中生代後期的地殼運動,對生物的演化產生了巨大影響,許多種類(特別是恐龍)趨於絕滅。

三疊紀:
地質年代中生代的第一個紀。德國地質學家研究了阿爾卑斯山的地層,發現這一日寸期的沉積物,明顯地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代表本紀早、中、晚三個世的時代,故稱為三疊紀。約開始於2.3億年前,結束於1.95億年前。無脊椎動物以菊石類、瓣鰓類為主,脊椎動物中的爬行動物開始發展。在我國雲南祿豐三疊紀末期的地層中,曾發現有獸齒類卞氏獸化石。裸子植物松柏、蘇鐵和蕨類植物繁盛。

侏羅紀:
地質年代中生代的第二個紀。「侏羅」一詞來自法國、瑞士邊境的侏羅山(Jura Mt.)。開始於1.95億年前,結束於1.37億年前。本紀陸上的真蕨、蘇鐵和棵子植物針葉樹繁盛,大型爬行動物恐龍繁盛,故稱恐龍時代。後期原始鳥類發生,海中無脊椎動物和爬行動物魚龍和蛇頸龍等也極為繁盛。

白堊紀:
地質年代中生代的第三個紀,也是中生代最後一紀。白堊一詞來自歐洲西海岸白堊沉積層。開始於1.37億年前,結束於6.7萬年前。恐龍歷盛而衰;被子植物出現,硬骨魚類和軟體動物繁盛。本紀末,恐龍等均絕滅,標志著中生代結束。白堊紀晚期,被子植物大為增多,鳥類和高等哺乳類陸續出現。

㈨ 恐龍生活在哪個地質年代

恐龍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種動物,我們在畫冊和電影中都看到過它那有些恐怖的樣子。那麼,恐龍生活在什麼年代呢? 經過科學家的考證,恐龍在2.3億年左右就在地球上生活了,一直到6500萬年前,他們才在地球上滅絕,它們竟然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1.65億年左右。這實在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科學家們考證,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大約有300萬年,和恐龍相比,才不過是它們在地球上生活時間的1/55。 恐龍最早出現的那個年代叫三疊紀(2.05億年前~1.45億年前)。三疊紀的天氣相當炎熱並且乾燥,那個時候,爬行動物統治著地球。就在三疊紀的中期,恐龍出現了。 恐龍有很多種,最早出現的恐龍有虛骨龍、畸齒板龍、魚龍、幻龍等。 到了侏羅紀時代,又出現了許多種恐龍,如祿豐龍、雲南龍、禽龍、梁龍、劍龍、異特龍等。在侏紀時代,天氣不像三疊紀那樣乾燥了,雨水多了起來,好多的恐龍都生活在湖沼中。它們的體型也很大,有四五頭大象那樣重的體型是很平常的事情。 到白堊紀時期(1.45億年前—6500萬年前),這一時期地球有了很大的變化,陸地分成了好多的板塊,形成了海洋和陸地,而且陸地上的火山也時常爆發。這一時期出現了腕龍、三角龍、重爪龍、鴨嘴龍、霸王龍、角龍等等。到了白堊紀末期,恐龍就滅絕了。它們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