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鑽探水文表怎麼做
⑴ 水文地質鑽探的鑽探方法
常用的鑽探方法有:①回轉鑽探,選用泥漿正循環取心鑽探,或不取心鑽探、擴孔鑽探;氣舉專反循屬環連續取心、取樣鑽探,空氣或空氣-泡沫洗井正循環或反循環鑽探;基岩地層中也還可採用氣動潛孔錘鑽探。②沖擊鑽探或沖擊-反循環鑽探,主要用於第四紀鬆散地層。
⑵ 水文地質鑽探的基本任務
水文地質鑽探的任務,主要決定於勘探目的(供水或排水)、調查階段(普查、初勘、詳勘、開采)和勘探區的自然地理、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等。其基本的任務是相同的,即除完成地質鑽探任務外,還包括以下幾方面:
(1)揭露含水層,探明含水層的埋藏深度、厚度、岩性,查明各含水層的水位、水力性質和含水層之間的水力聯系。
(2)藉助鑽孔進行各種水文地質試驗,確定含水層的富水性和水文地質參數。
(3)利用鑽孔進行地下水動態觀測。
(4)通過鑽孔(或在鑽進過程中)採取水樣、岩土樣,以測定含水層的水質、水溫和岩土的水理性質及物理力學性質。
(5)結合勘探地下水,施工探采結合孔(供水井)。
根據鑽孔擔負的主要任務,可把水文地質鑽孔分為四類:①勘探孔:主要是獲得地質、水文地質基本資料,了解地質、水文地質基本條件;②試驗孔:除擔負勘探孔的任務外,還要進行水文地質試驗;③觀測孔:主要進行水文地質觀測和取樣;④開采孔:取得水文地質資料後,擴成開采井。通常,勘探孔稱為一般水文地質鑽孔,後三者稱為專門水文地質鑽孔。
⑶ 水文地質鑽探布置的一般原則
在水文地質勘察中,正確合理地布置普查或勘探鑽孔的孔位以及線和網,是水文地質勘探工作的首要問題。必須用較少的工作量,較高的效率,較低的成本,較短的時間來滿足勘察設計要求,取得必要的完整的水文地質資料。在正常情況下,布置普查或勘探鑽孔(線、網)要遵循下列一般原則。
(1)充分收集和利用前人已有的資料,或在已做水文地質測繪和物探工作的基礎上,經詳盡研究,取得一定的地質和水文地質依據後,才能按點(孔)、線、網的格局進行布置。
(2)勘探孔的布置要與勘察任務、勘察階段、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及資源評價方法等相適應。同時,要把一般性任務與專門性任務結合起來。
(3)勘探孔與勘探線(網)的布置,要點線結合,以線為主,做到全面控制工作區的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在勘探線不能控制的地段,可布置個別勘探孔。
(4)勘探孔和勘探線的數量一定要講究效益、重點突出、以疏為主、疏密結合的原則,且不可平均使用。
(5)勘探鑽孔的深度,主要決定於目的含水層(帶)的埋藏深度,對於勘探線上的鑽孔其孔深應以淺孔居多,深淺結合,先深孔後淺孔。對於開采孔則應先淺後深,先近後遠。
(6)勘探線上的每個鑽孔,都應有明確目的。進行勘探施工時,必須以探為主,做到探采結合。在取得全面成果資料的同時,應盡量做到一孔多用,例如,兼作供水開采孔、長期觀測孔等。對一孔多用的鑽孔,在設計時就要考慮鑽孔結構問題。
(7)勘探線的布置應沿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變化最大的方向。在大范圍內,當水文地質條件不很清楚時,可用幾條勘探線構成勘探網加以控制。如果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較為清楚,勘探線應垂直河流方向或山前扇形地的縱深方向或主要構造線方向布置。每個孔位應以控制含水層(帶)的厚度變化、導水或阻水邊界、富水地段、埋藏條件變化等為宜。同時,也要兼顧孔位在勘探線上應起的距離(區段)控製作用。
(8)根據在鑽探施工過程中獲得的新資料,並結合其他工作成果的綜合研究,若發現新的問題,應對原設計進行相應的必要的修改,呈報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在一般情況下,不能輕易修改或變動原設計。
(9)在具體選定孔位時,應考慮交通運輸及施工中的供水、供電和排水條件,以及對農田和城鎮建築物的影響等。
⑷ 水文地質鑽孔(井)數據表
地質鑽孔資料庫中水文地質鑽孔 (井) 數據表見表3.2。
表3.2 水文地質鑽孔 (井) 數據表
(1) 鑽孔 (井) 編號: 20 位 KKK HH ZZZZZZZZZ LL XXXX,用 0 ~ 9 字元表示。
KKK 代表擴展碼 3 位,填寫字元 「000」。
HH 代表地質行業代碼 2 位。
ZZZZZZZZZ 為組織機構代碼,9 位,填寫水文地質鑽孔 (井) 資料保存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
LL 為地質鑽孔類別代碼,2 位,按地質鑽孔類別代碼填寫。
XXXX 為鑽孔序號,4 位,編碼規則為 「0001 ~ 9999」。
例如 000 01 400015276 03 0001
資料庫中保存結果: 00001400015276030001
地質行業代碼
01 地礦部門 02 冶金部門 03 有色部門 04 煤炭部門
05 黃金部門 06 建材部門 07 核工業部門 08 其他部門
地質鑽孔類別代碼
01 地質調查鑽孔 02 固體礦產鑽孔 03 水文地質鑽孔 04 煤田地質鑽孔
05 工程地質鑽孔 06 油氣地質鑽孔 07 城市地質鑽孔 08 環境地質鑽孔
09 災害地質鑽孔 10 海洋地質鑽孔 11 科學研究鑽孔 12 其他地質鑽孔
(2) 項目名稱: 指水文地質鑽孔 (井) 隸屬的工作項目名稱。
(3) 鑽孔類型: 用以區分鑽孔 (井) 施工目的,參見 GB9649TKAA 項下 01 ~09 填寫。
(4) 鑽孔號: 指水文地質鑽孔 (井) 原始編錄時給定的編號。
(5) 鑽孔檔案編號: 指資料保管單位對歸檔鑽孔資料檔案的編號。
(6) 行政區劃: 指鑽孔 (井) 所處行政區劃位置,按 GB2260—2007 填寫。
(7) 坐標系統: 指對地形圖採用的坐標系統進行說明,包括分帶、投影方式等。
(8) 孔 (井) 位: 填寫省 (直轄市、自治區) 到縣級以下詳細地址。
(9) 鑽孔 X 坐標: 指孔 (井) 口地面南北向高斯六度帶直角坐標值。
(10) 鑽孔 Y 坐標: 指孔 (井) 口地面東西向高斯六度帶直角坐標值。
(11) 鑽孔緯度: 按實際工作時所用地形圖填寫,精確至秒。
(12) 鑽孔經度: 按實際工作時所用地形圖填寫,精確至秒。
(13) 地面海拔: 即孔 (井) 竣工後的地面高程,與計算後的井口高程一致,採用1956 年黃海高程系。
(14) 地下水類型: 參見 GB9649: 012 潛水,014 承壓水,016 潛水,承壓水,017 潛水—微承壓水,018 微承壓力—承壓水。
(15) 開孔日期: 指鑽孔 (井) 開孔的起始日期,按 GB /T7408—2005 日期完全表示法的基本格式 YYYYMMDD 表示。
(16) 終孔日期: 即鑽孔 (井) 完工的終止日期,按 GB /T7408—2005 日期完全表示法的 YYYYMMDD 基本格式填寫。
(17) 設計孔深: 指開鑽前設計的鑽孔深度,單位為 m。
(18) 終孔深度: 指鑽孔 (井) 最終結束鑽進時經過計算校正後的深度,單位為 m。
(19) 含水層穩定水位: 即鑽孔靜水位。鑽孔完鑽後所揭露的所有含水層混合水位的標高,單位為 m。
(20) 地形圖編號: 填寫實際工作時所用比例尺的國際標准分幅編號。
(21) 含水段個數: 指鑽孔揭露的含水段的總個數。
(22) 質量等級: 指鑽孔質量評定等級,分為: 1 優,2 良,3 合格,4 不合格。
(23) 隸屬地質工作項目: 填寫鑽孔 (井) 所屬地質工作項目漢字全稱,最多 40 個漢字。
(24) 項目主管單位: 指下達項目的單位全稱,最多 40 個漢字。
(25) 報告名稱: 填寫地質成果報告的漢字全稱,最多 40 個漢字。
(26) 完井井深: 即成井深度,單位為 m。
(27) 施工單位: 指野外完成鑽孔 (井) 的單位名稱,填寫漢字全稱,最多 40 個漢字。
(28) 編錄單位: 指鑽孔資料編錄單位的全稱,最多 40 個漢字。
(29) 鑽孔技術人員: 指進行野外鑽探施工的技術人員姓名。
(30) 編錄人員: 指進行鑽孔編錄的工作人員姓名。
(31) 質量檢查人員: 指對鑽孔施工、編錄質量進行檢查的人員姓名。
(32) 取樣人員: 指施工現場取水樣的人員姓名。
(33) 取水樣數: 指該鑽孔取水樣的總數。
(34) 資料所在單位: 填寫保管鑽孔 (井) 資料的單位的漢字全稱。
(35) 通訊地址: 填寫保管鑽孔 (井) 資料的單位的通訊地址。
(36) 郵政編碼: 填寫保管鑽孔 (井) 資料的單位所在地區的郵政編碼。
(37) 電話號碼: 填寫保管鑽孔 (井) 資料的單位的聯系電話。
(38) 電子郵箱: 填寫保管鑽孔 (井) 資料的單位的電子郵箱。
(39) 聯系人: 填寫保管鑽孔 (井) 資料的單位的聯系人職務、姓名。
(40) 數據採集日期: 指本次建庫數據錄入日期,按 GB /T7408—2005 日期完全表示法的 YYYYMMDD 基本格式填寫。
⑸ 水文地質鑽探擴孔前後要做哪些工作或流程
水文地來質鑽探先打小直徑的取自芯孔叫探孔,打完探孔後:
1、技術人員先根據探孔的實際情況進行配管:在鬆散地層中配管一般為,從地面起算,0~X米為套管、X~Y米為過濾管、Y~Z米為沉澱管(封底);在岩石地層中配管一般為,從地面起算,0~X米為止水管(防止近地表的污染水進入孔內),X~孔底為裸眼不下管。
2、更換設計要求的大鑽頭進行擴孔:鬆散層中直接擴到計劃孔深;岩石地層中擴到計劃止水深度,下入止水管,再更換小一級鑽頭擴孔到計劃孔深。
3、鬆散層鑽探時,擴孔的同時要按技術要求對准備的礫料進行過篩,去掉粒徑粗和細的部分。
4、在鬆散地層中擴孔結束後,及時按配管要求按順序下入井管,然後邊換漿邊填入規格礫料至取水層之上2米左右,再填入止水材料如粘土球等至孔口。
5、用活塞或壓風機洗井到水清砂凈,量測靜止水位。
7、用水泵或壓風機進行抽水試驗,量測出水量和水位的變化,水位穩定後繼續抽水不少於6小時。
8、抽水試驗結束前,取水樣送實驗室分析。
9、資料整理,編制水文地質鑽探井(孔)綜合成果圖和工作總結。
⑹ 水文地質鑽探
本次工作中,抄水文地襲質鑽探分為綜合水文地質鑽探和水文地質綜合科學鑽探兩類。
水文地質鑽探是一個復合術語,它既有對施工鑽孔的工藝要求、地質要求,又有水文地質要求,主要是為了解地質情況 (地層、岩性、構造、含水層數目、厚度、埋深、結構等) 而布置的。同時還要通過野外試驗 (如抽水試驗) 求取相關水文地質參數,測量水位、水溫及採取水樣等。
水文地質鑽孔的布置要做到目的明確、設計合理、位置准確,要在充分搜集分析以往資料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研究,布置鑽探孔,起到補充的作用。
綜合水文地質鑽探技術要求執行國標 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和 DZ/T0148—94 《水文地質鑽探規程》。
水文地質綜合科學鑽探執行 GWI-A5 技術要求。
⑺ 水文地質鑽探如何收費,說白了就是打井該怎麼收費,急
水文鑽抄探
1.工作內容:生產襲准備,安裝與拆卸鑽機,用套管或泥漿加固孔壁,鑽進、取樣、測量井尺和水位,下入進管,填礫,封孔,移至區內新點。
2.地區類別:同地質鑽探。
3.收費標准
單位:元/m 表11
⑻ 水文地質鑽探綜合成果圖表包括哪些內容
水文地質鑽探綜合成果圖表主要包括:
鑽孔的位置、鑽孔結構及地層柱狀圖、地質—水文地質描述及在該孔中完成的各類試驗,如測井曲線、水文地質實驗圖表、水質分析表等等內容。
註:尊重知識,請提問者及時採納答案。
⑼ 鑽探簡易水文地質如何編錄及記錄有沒有相關規范
1、首先泥漿池復有規則制,長、寬、深等要記錄在班報上。2、鑽進之前,測量泥漿池的泥漿深度,記錄。鑽進停止或滿一個小時,再測量泥漿池的泥漿深度。在鑽進過程中的消耗量就是這兩個深度之差乘以泥漿池的面積再除以時間,單位m³/小時。時間、時間間隔、孔深起始深度等要記錄。發生異常涌漏水的深度、時間等要詳細記錄。3、下鑽前要觀測孔內水位,提鑽後要觀測水位。精確到厘米。4、學習鑽孔簡易水文觀測規程。以上為簡單要點。更詳細,要學習水文地質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