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地下水應該在什麼地質構造處
㈠ 在丘嶺地形上怎樣找准地下水脈的位置,從而打出一口好井 請內行的朋友指教,謝謝!
在丘陵山谷地帶下面臨近地面的地方打井,最好在附近能找到有泉水內冒出的地面打井,這樣井容裡面的水才豐富,而且水質也很好。千萬不要在丘陵的山脊(分水嶺)下面打井,那樣打井是沒有多少水的,因為山脊把水都向兩邊分散了,水是很難聚集在一起。所以在丘陵地帶打井應在山谷下面打井。
㈡ 地下水層什麼構造
一、潛水
潛水資源抄豐富,天然補給量16.96億立方米/年。開采資源7.49億立方米/年(平均布井法)。潛水層分布廣泛,是地下第一個含水層,以河口—濱海相沉積為主,含水層岩性為亞砂土、粉細砂、亞粘土組成。水化學結構為重碳酸—氯型,礦化度1~3克/升微鹹水,沿海地區有超過3克/升的半鹹水,總硬度18~30德國度。潛水層岩性細,厚度薄,單井出水量不大。
二、承壓水
承壓水始采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商旗昌洋行在院內開鑿第一口深水井,井深76.8米(252英尺)。上海地區有5層地下深層承壓水,深層承壓水總量5.71億立方米/年,其中淡水資源量2.07億立方米/年。第二至五承壓水總開采資源約5.708億立方米/年,其中75%的開采資源集中在第二、四承壓水層。
㈢ 有人認為,尋找地下水就是要找尋適宜的地質結構,應該怎樣理解這一看法
首先,不同的地抄質結襲構決定是否含水,所以要找可以蓄水的結構如盆地,向斜。另外,還有結合當地的地形,氣候,和地質特點,如在喀斯特地貌下,或西南多有色金屬等。還有更多一些的考慮如工業大量抽取,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所產生的地面沉降不同,這點在城市規劃上也要考慮
㈣ 怎樣找地下水
最容易找地下水的地方:
動物、植物一般生長在水源適宜的地方。
地下水的形成專與地形地貌屬條件有密切關系。 「兩山夾一嘴,必然有泉水」,即夾於兩道大山中間的小山前沿,一般可找到泉。
地下水在外界氣溫變化的影響下,地表往往表現出某種現象。
㈤ 怎樣尋找地下水位
看河流湖泊的水面
㈥ 地質學上如何尋找地下水
你的問題和模糊,
一般情況下,了解工作區地下水類型,一般構造裂隙水相對好一些,接下來采區物探工作摸清構造,並結合當地水文地質調查情況進行布孔位鑽探。
㈦ 找地下水
一、基本知識
潛水等水位線圖即地下水的等值線圖。要對其作出正確的判斷,首先必須搞清潛水的幾個基本要素。如圖1,潛水面即潛水的自由表面(B);潛水埋藏深度即潛水面至地表的距離(h);潛水位即潛水面上任一點的海拔(H);潛水含水層厚度即潛水面至隔水底板的垂直距離(m)。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1
二、判讀方法
1. 潛水的流向:潛水是在重力作用下,由潛水位高處向低處作下降運動的,所以潛水的流向就是與潛水等水位線垂直且由潛水位數值大的指向潛水位數值小的短線,如圖2中的箭頭指向。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2
2. 潛水的埋藏深度:埋藏深度=某點地面標高-潛水位,即某點對應的等高線的數值(地表高度)與其潛水水位數值的差。一般來說,地勢越高,潛水的埋藏越深,如圖2中P點潛水的埋藏深度為5米,Q點潛水的埋藏深度為10米。
3.
潛水與地表水(如河水)的補排關系:對照圖示觀察,若潛水等水位線圖上的等值線向數值大的方向凸出,說明河水水位低於潛水水位,潛水補給河水;相反,河水
水位高於潛水水位,河水補給潛水。我們也可以通過確定地表水附近潛水的流向來確定彼此的補排關系,方法是在圖上按潛水位數值從大到小方向作潛水等水位線的
垂線,若垂線指向河流,說明潛水補給河水;若作出的垂線偏離河流,則說明河水補給潛水,如圖3所示,①是潛水補給河水,②是河水補給潛水。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3
4.
水井位置的選擇:井是開采地下水的管狀垂向集水工程的設施。為增加開采補給量,保證水源地的長期均衡開采,水源地應盡可能選擇在可以最大限度攔截區域地下
徑流的地段,接近補給水源和能充分奪取各種補給量的地段,如水源地盡量靠近補給地下水的河流岸邊、區域地下徑流的排泄區附近等。如圖2中,要獲得充足的地
下水資源,圖示地區打井的最佳地點應是②處。根據等值線的特點和有關知識可知,等值線向數值大的方向凸出,說明該地的數值小,即該地是集水區。四個地點
中,②處的曲率最大,說明此處變化大,且③④等處的潛水流向②處,所以四個地點相比,②處的地下水資源最為充足。
5.潛水水位和承壓水水位有何區別?
按照埋藏條件,地下水可以分為潛水和承壓水兩大類。
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的地下水,叫潛水。潛水有一個自由水面,它的上面為非飽和帶,同大氣相接觸。通常潛水水面因重力作用隨地形的高低起伏而略有起伏,因此,潛水一般由地形高處向低處滲流。
埋藏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承受一定壓力的地下水,叫承壓地下水,又叫自流水。承壓地下水分布地區的地質構造,很多成盆地狀,這種地區叫自流水盆地。在自流水盆地上,只要把上面的隔水層鑽穿,地下水就在壓力作用下,沿鑽孔自流上涌,甚至噴出地表。
6.潛水和承壓水水位的區別及其與地勢的關系
潛水水面是自由水面,因地形的高低起伏而略有起伏,意即地勢高,潛水水位高;地勢低,潛水水位低。而承壓水水面為固定(非自由)水面,不因地勢的高低起
伏而起伏。如附圖1,將承壓水的補給區和排泄區用直線連接起來的這條虛線就是承壓水的水位線(注意:是一條直線),而圖中的補給區和排泄區中的地下水都有
潛水的特徵,它們的水位都隨地勢的高低起伏而略有波動(注意:是一條曲線)。
㈧ 尋找地下水的簡單方法
現在對大地物探最先進的就是:EH-4可控源變頻大地電磁測量!
EH4大地電磁系統是由美國GEOMETRICS和EMI公司聯合生產的採用最新數字處理器的連續電導率成像系統, 該系統是採用天然場源與人工場源相結合大地電磁測量系統, 其有效勘探深度為幾十米至三千米左右, 很適合於我國目前礦產勘探的現實需求, 與其他大地電磁系統如加拿大鳳凰公司生產的V系統、美國EMI公司生產的MT系統等電磁儀一樣, 其觀測的基本參數為正交的電場分量, 和磁場分量, 。通過密點連續測量, 採用專業反演解釋處理軟體可以組成地下二維電阻率剖面, 甚至三維立體電阻率成像。用來測量地下0-3000米深的地球電阻率的特殊大地電磁測深儀器。這套儀器即可以使用天然場源的大地電磁信號,又可以使用人工場源的電磁信號,以此來獲得測量點下的電性結構。大地電磁測深儀器是通過同時對一系列當地電場和磁場波動的測量來獲得地表的電阻抗。這些野外測量要經過幾分鍾;傅立葉變換以後以能譜存儲起來。這些通過能譜值計算出來的表面阻抗是一個復雜的頻
率函數,在這個頻率函數中,高頻數據受到淺部或附近的地質體的影響,而低頻數據受到深部或遠處地質體的影響。一個大地電磁測量給出了測量點以下垂直電阻率的估計值,同時也表明了在測量點的地電復雜性。在那些點到點電阻率分布變化不快的地方,電阻率的探測是一個對測量點下地電分層的一個合理估計。
主要用途:岩土電導率分層、地下水探測、基岩埋深調查、煤田高分辯率電探、金屬礦詳查和普查、環境調查、金屬礦詳查和普查、大壩、鐵路、橋梁等基岩調查、鐵路、公路路基、隧道勘查。咸、淡水分界面劃分、地震地質剖面、構造斷層劃分、水庫探測漏水點、探測找礦、各種鑽探前地下剖面平面三維成像。總之該設備用途廣泛!只要是想知道或者想了解地下情況的均可進行EH-4探測,可為工程的後期工作節約很多費用,如找水!可劃分出地層的剖面、儲水層位置及深度。礦山鑽探前先進行EH4,根據EH4二維三維圖及地質構造、走向、斷層等來布置鑽孔,大大節省了後期成本。EH-4是大地前期工作的首先!雲南省核工業二0九地質隊有相關設備、軟體及技術人員,在任何瀏覽器里搜索「核工業209打水井」可找到他們的聯系方式。
㈨ 讀某地地質構造剖面圖,回答1-2題.地質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時,最有可能分別在下列何處找到泉水和地下水(
A.根據圖中的岩層分布,分析圖中的甲乙是背斜構造.向斜是儲水構造,故版不符合題權意;
B.根據圖中的岩層分布,分析圖中的丙是向斜構造,甲乙是背斜構造.故不符合題意;
C.根據圖中的岩層分布,分析圖中的丙是向斜構造,丁是斷層構造.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所以丙中有地下水.在斷層線附近,可能有泉水出露,所以在丁處可能會找到泉水.故正確;
D.根據圖中的岩層分布,分析圖中的丙是向斜構造,丁是斷層構造.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所以丙中有地下水.在斷層線附近,可能有泉水出露,所以在丁處可能會找到泉水.乙是背斜構造,不易儲水,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㈩ 地質構造與地下水的關系
向斜地質構造發育地下水,背斜地質構造儲存石油、天然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