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無脊椎動物繁盛的地質年代是什麼
① 地球上的生命史有幾個時期每個時期有怎樣的變化
依照人類歷史劃分朝代的辦法,地球自形成以來也可以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還進一步劃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地球歷史時期的最粗略的劃分,我們稱之為"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徵。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但那時地殼很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岩漿四處橫溢,海洋面積廣大,陸地上盡是些禿山。這時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
距今24億年-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距今6億年-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以後出現了魚形動物,魚類大批繁殖起來。一種用鰭爬行的魚出現了,並登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兩棲類也出現了。北半球陸地上出現了蕨類植物,有的高達30多米。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後來變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億年-0.7億年的中生代,歷時約1.8億年。這是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曾經稱霸一時,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蕨類植物日趨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動物,後來就變成了許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還形成了許多金屬礦藏。
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階段,時間最短,距今只有7000萬年左右。這時,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狀況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發展,各種食草、食肉的哺乳動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發展,最終導致人類的出現,古猿逐漸演化成現代人,一般認為,人類是第四紀出現的,距今約有240萬年的歷史。
人類居住的地球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現在,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② 每個階段的生命史特點有哪些
從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還進一步劃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地球歷史時期的最粗略的劃分,我們稱之為"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徵.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但那時地殼很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岩漿四處橫溢,海洋面積廣大,陸地上盡是些禿山.這時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
距今24億年-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距今2.5億年-0.7億年的中生代,歷時約1.8億年.這是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曾經稱霸一時,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蕨類植物日趨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動物,後來就變成了許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還形成了許多金屬礦藏.
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階段,時間最短,距今只有7000萬年左右.這時,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狀況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發展,各種食草、食肉的哺乳動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發展,最終導致人類的出現,古猿逐漸演化成現代人,一般認為,人類是第四紀出現的,距今約有240萬年的歷史.
人類居住的地球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現在,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距今6億年-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以後出現了魚形動物,魚類大批繁殖起來.一種用鰭爬行的魚出現了,並登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兩棲類也出現了.北半球陸地上出現了蕨類植物,有的高達30多米.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後來變成大片的煤田.
③ 高中地理:原始魚類出現的地質年代還有爬行動物、脊椎動物、被子植物、人類、海洋無脊椎動物、是什麼地
自己看下吧,很清晰
④ 什麼時期出現了海洋無脊椎動物
大約在5.7億年前的寒武紀,出現過一次生物大爆發,大量的節肢動物,腔腸動物,海綿動物等無脊回椎動物答出現。但是實際上無脊椎動物應該在更早的地質時期就出現了,只不過現在化石記錄很少。目前的化石記錄最早在6~7億年前的晚震旦世。
o(∩_∩)o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記得採納哦,感激不盡。
⑤ 海生無脊椎動物繁盛是地質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太古代 D.新生代
A.古生抄代
古生代(Paleozoic,符號PZ)是地質時代襲中的一個時代,開始於同位素年齡542±0.3百萬年(Ma),結束於251±0.4Ma。古生代屬於顯生宙,上一個代是新元古代,下一個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 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又合稱晚古生代。 動物群以海生無脊椎動物中的三葉蟲、軟體動物和棘皮動物最繁盛。在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相繼出現低等魚類、古兩棲類和古爬行類動物。魚類在泥盆紀達於全盛。石炭紀和二疊紀昆蟲和兩棲類繁盛。古植物以海生藻類為主。
⑥ 五、簡答題。(16分) 1.地球自形成以來經歷了哪些變化過程
依照人類歷史劃分朝代的辦法,地球自形成以來也可以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還進一步劃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地球歷史時期的最粗略的劃分,我們稱之為"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徵。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但那時地殼很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岩漿四處橫溢,海洋面積廣大,陸地上盡是些禿山。這時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
距今24億年-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距今6億年-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以後出現了魚形動物,魚類大批繁殖起來。一種用鰭爬行的魚出現了,並登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兩棲類也出現了。北半球陸地上出現了蕨類植物,有的高達30多米。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後來變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億年-0.7億年的中生代,歷時約1.8億年。這是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曾經稱霸一時,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蕨類植物日趨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動物,後來就變成了許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還形成了許多金屬礦藏。
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階段,時間最短,距今只有7000萬年左右。這時,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狀況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發展,各種食草、食肉的哺乳動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發展,最終導致人類的出現,古猿逐漸演化成現代人,一般認為,人類是第四紀出現的,距今約有240萬年的歷史。
⑦ 無脊椎動物什麼時候出現的
大概距今距今24億年-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回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答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距今6億年-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
⑧ 地質年代分別是哪些
地質年代來分期的第一個自宙。約開始於40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穩定,地殼變化很劇烈,形成最古的陸地基礎,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復雜,沉積岩中沒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類和低等藻類存在,但因經過多次地殼變動和岩漿活動,可靠的化石記錄不多。舊稱太古代,原屬隱生宙(隱生宙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宙和元古宙)。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二個宙。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5.7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殼繼續發生強烈變化,某些部分比較穩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現。藻類和菌類開始繁盛,晚期無脊椎動物偶有出現。地層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三個宙。顯生宙可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⑨ 什麼時期地球上出現了海洋無脊椎動物
(1) 烏賊被稱為海中"化妝師",因為它實在太愛"打扮"了。烏賊十分善於利用體色表達感情。它體色發生突變,多半是因為感到恐懼和激動。到繁殖季節,雌烏賊用五彩繽紛的顏色表達對異性的愛慕。它們常常在自己的軀幹上塗上一道道斑紋,猶如穿上了漂亮的睡衣。在海洋生物中, 烏賊的游泳速度最快。它是靠肚皮上的漏斗管噴水的反作用力飛速前進,能跳出水面高達7米到10米。烏賊肚子里藏有墨汁,這在動物界是罕見的。墨囊在烏賊的肚子里,囊內有墨腺,能分泌濃厚的墨汁,而且噴出後能迅速補充。當烏賊和強敵突然相遇時,它就利用這種特殊的防禦武器使自己轉危為安
(2)海洋中除魚類外,還生活著許多哺乳動物。它們睡覺的方法雖然與魚類不同,但同樣要睡覺。例如,海豚睡覺時,多半在夜裡浮在水下1英尺的地方,安安穩穩地進入夢鄉,而它的尾巴,仍然會每隔約30秒鍾,便擺動下,其作用有兩個:一是使它的頭能露出水面,吸一口空氣;另一個是使它在水中的位置更加穩定,不受水流或波濤的影響。最有趣的是有一種阿佐基海豚,它們是用大腦兩半球相互交替睡眠的:當一個半球在沉睡時,另一個半球卻處於覺醒狀態。過了一些時間,沉睡的則覺醒,覺醒的又沉睡,如果受到外界強烈刺激,兩半球將會立即覺醒。因此,它們始終能處於游泳狀態,甚至在睡眠中游速也不會減慢。
(3)水下的魚兒種類多得真是五花八門。它們發出的聲音也都千奇百怪,各色音調都有。
有一種魚,人們叫它鼓魚。它發出的聲音如咚咚敲打的鼓聲,難怪有鼓魚的雅稱。它是海洋里「敲擊」能手。螃蟹的幾只腳,常會撥弄出猶如竹板發出的敲擊聲,這兩種聲音組合在一起,真像是一組打擊樂器發出的呢!
比目魚發出的聲音是輕聲低吟。它時而像把風琴奏得扣人心弦;時而像是在拉提琴深沉回響,如同管樂和弦樂在演奏。
歌喉最為優美動人的是那些賽音魚。它們發出的聲音,聽起來好像人在歌唱。所以人們把賽音魚比作海洋里的歌唱家。
有一回,一位水手在小艇上休息,忽然耳畔傳來呼嚕呼嚕的鼾聲,像是一個熟睡的大漢從鼻腔中發出的聲音。他四處尋找,沒有發現有人,更沒有人在近旁睡覺,令他好生奇怪。到底是水手,對大海很熟悉。他側向大海仔細聆聽,喲,這聲音就是從海水中傳來的。原來這奇怪的鼾聲是一條刺魨發出的。
糟糕的歌手是(魚安)(魚康)魚,它那別扭的嗓子發出的是老人的咳嗽聲,聽了怪讓人難受。
很多海洋魚兒發出的聲音,聽起來真像是其他動物發出的。例如,小(魚會)魚的聲音,聽起來好像是密蜂飛翔時發出的嗡嗡叫聲;電鯰的聲音,很像是貓在吼叫;箱魨的聲音酷似犬吠;小青魚的聲音像歡唱的小鳥叫;沙丁魚叫喊時的「嘩嘩」聲,就像波濤拍岸聲;黑背鯤的「沙沙」聲,就像秋風掃落葉;竹(
⑩ 海洋無脊椎動物的演化歷史
海洋為最古抄老的棲地,生命襲源於海洋。早在寒武紀諸多高階分類單元如門、綱的代表種就已同時出現,但後來有很多類別滅絕,僅留下化石或少數的活化石種,例如鸚鵡螺、鱟、海豆芽等等,有的綿延子孫,眾多分歧成許多品種;就現生動物門而論,概略可分為30多門(分類學家對此最高階分類單元仍時有新發現並修正、綜合),其中自由生活棲息在海洋的有 8 門之多,又有14 門動物只分布於海洋;分布於淡水的有14 門,但沒有整個門的動物都只產於淡水的;陸地產的則只有10 門,其中有一門動物只產於陸地,顯見海洋為生命之母。此外,海洋無脊椎動物諸門中,有許多動物門的種類很少,而且型態又特異,這些物種本身就是演化天擇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