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屬於什麼地質
❶ 《海賊王》中的紅土大陸符合地質學的地質規律嗎
我覺得不符合地質學的地質規律,因為這只是海賊王故事當中劇情的虛構。
❷ 黑土,紅土,黃土各有啥區別
一、概念不同
1、紅土
紅土(red clay)是一種發育於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或常綠闊葉林植被下的土,由碳酸鹽類或含其他富鐵鋁氧化物的岩石在濕熱氣候條件下風化形成。紅土一般呈褐紅色,是具有高含水率、低密度而強度較高、壓縮性較低特性的土。
2、黑土
黑土是具有強烈脹縮和擾動特性的粘質土壤。它相當於美國分類的變性土土綱和聯合國分類的變性土單元。
本土綱包括中國現行發生分類制的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土、赤紅壤、水稻土諸土類中具備變性特徵者,因為中國以往未設立變性土獨立單元,1985年初擬的中國土壤系統分類才將其列為獨立土綱。
3、黃土
黃土是指在地質時代中的第四紀期間,以風力搬運的黃色粉土沉積物。它是原生的、成厚層連續分布,掩覆在低分水嶺、山坡、丘陵,常與基岩不整合接觸,無層理,常含有古土壤層及鈣質結核層,垂直節理發育,常形成陡壁。
二、分布不同
1、黑土
黑土地在世界上僅有三大塊,除了中國東北黑土外,還有兩塊分布在烏克蘭大平原和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它們在開發過程中也曾經受到過水土流失的嚴峻考驗。
烏克蘭平原的面積約為190萬平方公里,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積約為120萬平方公里,它們和東北黑土地一樣,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溫帶,由於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葉難以腐化、分解,歷經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質,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層。
黑土有機質含量大約是黃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適宜農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區先後被開發成重要的糧食基地。
2、紅土
主要分布於非洲﹑亞洲﹑大洋洲及南美洲、北美洲的低緯度地區﹐大致以南北緯30°為限,常見於熱帶雨林區。歐洲特別是在地中海東岸和巴爾干半島地區也有類似於紅土的土壤存在。東亞地區北起長江沿岸﹐南抵南海諸島、南洋群島﹐東迄台灣﹐西至雲貴高原及橫斷山脈的范圍為紅土的重要分布地帶。
3、黃土
黃土主要分布在中緯度氣候溫暖地帶,該區以乾旱、半乾旱和溫暖少雨、有強烈季節變化為特點,而高緯、低緯地區黃土少見。
據V·台勞估計,歐洲黃土覆蓋面積佔7%,北美佔5%,南美佔10%,亞洲佔3%,K·凱哈克估計,大陸面積9.3%為黃土覆蓋。
三、利用價值不同
1、紅土
為更好地利用紅土,須對其淋溶作用強、礦質養分少、酸性大、易產生鋁錳毒害、保肥性能差和質地粘重或砂粒過多等不良性狀進行改良。具體措施是:增施氮、磷、鉀等礦質肥料,氮肥宜用粒狀或球狀深施,磷肥宜與有機肥混合製成顆粒肥施用。
施用石灰降低紅土酸性;合理耕作;選種適當的作物、林木,種植綠肥是改良紅土的關鍵措施;旱地改水田,減少水土流失並有利於有機質積累,提高紅土生產力。
保護植被,防治侵蝕,凡坡度大於25°的陡坡應以種樹種草為主,小於25°的坡地根據陡緩狀況修建寬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種植。用於多年生林木和經濟林,比如馬尾松、油茶、杉木、烏桕等,及種植柑桔等經濟作物。
2、黑土
世界各地的黑土主要用於種植棉花、小麥、玉米、高粱、水稻、糖蔗或作為牧場,用於放牧的面積最大。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但耕性差,水分有效性低,在有動力機具和灌溉條件下,其農業生產潛力才可得到發掘。
農藝利用依氣候而異,但因其粘粒含量高和濕時滲透性低,使這些土壤適於種植淹水的作物,而不宜種植用材林。黑土的非農業利用常出現許多工程上的問題。
3、黃土
黃土是適於植物生長的土質。黃土富於直立性,其中的天然洞穴曾是原始人類的住處,也為現代人建築住宅提供了有利條件。
❸ 什麼是第四紀紅土
鑒於世界范圍內的紅土絕大多數是產在熱帶和靠近回歸線的亞熱帶地區,因此,目前地學界對於第四紀紅土或第四紀紅土的形成的理解是形成於濕熱的氣候條件,或者說是和低緯度的地域概念聯系在一起的。作為一個岩石學上的名詞,「紅土」與土壤學中的「紅壤」是不同的。紅壤指在各種母質上,經紅壤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其母質也包括紅土在內。紅土則是地質歷史時期經紅土化作用產生的紅色鬆散岩石,它常被稱為古紅土(陸景岡,1997)。
從地球化學或土壤化學的角度,「紅土化」作用和「紅壤化」作用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脫硅富鋁化、質地變粘、顏色變紅、酸性變強,等等。於是地質時期的紅土形成,也被土壤學家看做是古紅壤的形成;現代熱帶與亞熱帶的紅壤也被地質學家籠統地叫做「紅土」。所以說「紅土」與「紅壤」二詞有時的區分並不嚴格。土壤學界對紅土的認知多著眼於剖面上部生物或有機質作用較明顯的部分,對其成土作用強調生物氣候的影響,在元素方面考慮土壤肥力較多,認為由於鹼及鹼土金屬的流失,由紅土形成的土壤是一種貧瘠的土壤。
對紅土的概念,W.Schellmann(1981年)曾下過一個定義:「紅土是陸地表面岩石強烈風化的產物,其中Fe和(或)Al含量高於、而Si含量則低於僅僅高嶺土化的母岩」。即地表岩石的紅土化作用是:Si淋失,Fe和(或)Al相對大大集中。
但所謂紅土,有並不固定的礦物或化學成分。Fe和Al的含量是不固定的,可以以Fe為主,也可以以Al為主。據研究,在紅土化剖面的發育過程中還可以是Fe淋失,Si富集,如高嶺土化階段可觀察到Fe減少而Al和Si富集。不過純粹由高嶺土組成的風化剖面也少見,一般情況下Fe總有殘留。
紅土剖面發育的地貌一般是一種台地式的準平原,海拔約100m上下,切割不超過50m。準平原化、區域構造上的穩定、緩慢的上升運動是保證風化產物得以保留並使紅土化剖面向深部發育的有利條件。在山區或丘陵區,紅土化剖面發育就較差,鋁土礦少見,主要是鐵質粘土及次生石英。
從氣候條件看,年降雨量大、雨量分布不均勻、年均溫度高、濕度大,有利於岩石風化,促使SiO2淋失,鐵、鋁分離,從而形成鐵鋁並存的紅土,或以鐵為主的鐵質紅土,或以鋁為主的鋁土質紅土。雨量的不均勻分布引起地下水位的變化,也導致pH值的變化,地下水的pH值在4~9范圍內對某些組分的遷移和沉積最為合適。地下水位的變遷與構造上的穩定是決定紅土化剖面的厚度和成熟階段的因素。在長時期乾熱-濕熱交替條件的化學風化作用的結果是地表岩石形成紅色風化殼或紅土。
由於氣候的波動,自然植被隨之變化於常綠闊葉林(或季雨林)和混交闊葉林之間,紅土(壤)化作用則多次間斷,即紅土(壤)化具有多期性。若目前紅土(壤)化作用停止或程度很微弱,則紅土(壤)基本上是一種古土壤或古風化殼。此時紅壤也可被看做一種母質,它上面正進行著其他的成土過程。現代的濕熱條件下的化學風化,因作用時間不長,風化進行得不徹底,脫硅富鋁和鐵的氧化物(即赤鐵礦和針鐵礦)作用不強,故其顏色只能成為棕褐色、灰色或淺黃色,而不能形成紅色、棕紅色。只有長期暴露地表,處在地表水與地下水頻繁活動區間,又是地殼運動相對平靜時期,遭受剝蝕夷平比較典型地區的岩石才能形成紅色風化殼或紅土化。第四紀時段中的更新世早、中、晚時期均有這種環境條件的時段,這些時段形成的紅土(風化殼)即是第四紀紅土或風化殼。
有很多地質地貌學家從地層與古氣候方面分析後認為紅土(壤)的形成始於第三紀上新世。但若干土壤學家更認為典型的富鋁風化殼、尤其是華南紅壤是形成於第四紀更新世,故土壤界尤堪稱「第四紀紅土」。這里為工作之便利,亦對形成於新第三紀甚至更早時期的紅土也籠統地稱之為第四紀紅土。
但我國及本區有跡象是:地勢平坦、緩坡與台地等侵蝕弱與排水好的地段,本應具良好紅土化發育條件的地區,土壤剖面構型為A-B-C或A-C型,剖面上的硅鋁率在表土最大、底土其次、半風化母岩最小;而山麓堆積物為近期形成的半風化岩塊,當其被蝕露出地表,並無紅化跡象。朱顯漠(1993)、陸景岡(1997)認為紅土(壤)化最強的在古代,目前氣候不利於紅壤發育,結論是自更新世晚時期以來已沒有明顯的紅土(壤)化作用。
❹ 中國紅土地質結構屬於哪個省
江西省
❺ 請問地理有沙土和紅土這樣的土是什麼土質
沙土:含沙量大,土質疏鬆,粘性差,易通風易透水,肥力較紅土強.
紅土:含沙量低,土質較結實,粘性強,通風透水性能差,顯酸性,肥力低.
❻ 地質資料中黃土屬於什麼土
粉砂
❼ 紅土是酸性土嗎
紅土是酸性土。紅土的形成是岩石經過長期風化作用以後,逐漸破碎變成了風化殼,加回上微生物的進一步答參與發育成為土壤。分布在長江、湘江、沅江、贛江、錢塘江等幾條大河谷地里的風化殼,是以紅色砂岩、粉砂質泥岩、粘土岩及砂礫岩為主的「紅色岩系」,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在距今1.95億-1.4億年前的「火山岩系」,它們都含有較多分量的鐵質礦物。
由於南方地處亞熱帶,這里的氣候環境高溫多雨,風化殼中的鉀、鈉、鈣、鎂等活潑的元素,很容易被雨水溶入而帶走,而那些鐵、鋁之類的不活潑元素,隨水流的滲透,會沉澱在土壤中。再進一步氧化時,紅色的氧化鐵和褐色的氧化鋁就會在土壤中渲染。又由於土壤中氧化鐵的含量大於氧化鋁,所以紅的色彩佔了上風,但因受氧化鋁的影響,紅中略帶灰色,成為磚紅色,土壤也就成為名副其實的紅土了。一般酸性較強,土性較粘。
❽ 紅土是什麼意思
紅土
開放分類: 地理、地質學、環境科學、地球科學、土壤學
特徵:為發育於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或長綠闊葉林植被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徵是缺乏鹼金屬和鹼土金屬而富含鐵、鋁氧化物,呈酸性紅色。紅土又稱為紅壤。一般土壤中四配位和六配位的金屬化合物很多,其中包括了鐵化合物及鋁化合物。土壤鐵化合物常包括褐鐵礦與赤鐵礦等,紅土含赤鐵礦特別多。當雨水淋洗時,許多化合物都被洗去,然而氧化鐵(鋁)最不易溶解(溶解度十的負三十次方),反而會在結晶生成過程中一層層包覆於粘粒外,並形成一個個的粒團,之後亦不易因雨水沖刷而破壞,因此土壤在雨水的淋洗下反而發育構造良好。
分布:主要分布於非洲、亞洲、大洋洲及南北美洲的低緯度地區,大致以南北緯30°為限,常見於熱帶雨林區。歐洲特別是在地中海東岸和巴爾干半島地區也有類似於紅土的土壤存在。東亞地區北起長江沿岸,南抵南海諸島、南洋群島,東迄台灣,西至雲貴高原及橫斷山脈的范圍為紅土的重要分布地帶。
沿區氣候:紅土附近大多高溫多雨、植被茂密。如中國紅土區的年均溫為15~25℃,≥10℃的積溫為4500~9500℃,最冷月均溫為2~15℃,最熱月均溫28~38℃;年雨量為1200~2500毫米;冬季溫暖乾旱,夏季炎熱潮濕,干濕季節明顯。
2.網球使用的慢速紅土場地
四大滿貫之一的法網是紅土場,蒙特卡羅大師賽,羅馬大師賽也都是著名紅土賽事。紅土場的特點是球速比較慢,有利於底線上旋高手的發揮,比如納達爾。西班牙有很多紅土高手,莫亞,費雷羅等。紅土場會有很優美的劃步動作。紅土場的比賽往往時間比較場,每個球回合很多,需要球員有很大的耐心和體力。
❾ 紅土地在哪裡
紅土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區,包括:江西、湖南兩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東南部,廣東、福建北部及貴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蘇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
雲南地處溫暖濕潤的環境,土壤里的鐵質經過氧化慢慢沉積下來,逐漸形成了炫目的色彩。東川紅土地指的是位於昆明市東川區西南40多公里的新田鄉、有一名叫「花石頭」(在109公里程碑處)的地方,這里方圓近百里的區域是雲南紅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紅土地。
每年9至12月,一部分紅土地翻根待種,另一部分紅土地已經種上綠綠的青稞或小麥和其他農作物,遠遠看去,就像上天塗抹的色塊,色彩絢麗斑斕,襯以藍天、白雲和那變幻莫測的光線,構成了紅土地壯觀的景色。
(9)紅土屬於什麼地質擴展閱讀:
紅土的應用:
為更好地利用紅土,須對其淋溶作用強、礦質養分少、酸性大、易產生鋁錳毒害、保肥性能差和質地粘重或砂粒過多等不良性狀進行改良。
具體措施是:增施氮、磷、鉀等礦質肥料,氮肥宜用粒狀或球狀深施,磷肥宜與有機肥混合製成顆粒肥施用;施用石灰降低紅土酸性;合理耕作;選種適當的作物、林木,種植綠肥是改良紅土的關鍵措施。
旱地改水田,減少水土流失並有利於有機質積累,提高紅土生產力;保護植被,防治侵蝕,凡坡度大於25°的陡坡應以種樹種草為主,小於25°的坡地根據陡緩狀況修建寬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種植。用於多年生林木和經濟林,比如馬尾松、油茶、杉木、烏桕等,及種植柑桔等經濟作物。
❿ 山裡的紅土屬於什麼性質泥土
不知道你要問啥,你是問成因嗎?風化的。酸鹼性嗎?弱鹼性的。顏色嗎?赭紅色的。
各地土壤都不同,哪裡的山哦?呵呵,,,如果我答錯了,當我是打醬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