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大氣科學專業怎麼樣
1. 大氣科學專業主要是學什麼就業前景如何
大氣科學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大氣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大氣物理、大氣環境、大氣探測、氣象學、氣候學、應用氣象及相關學科從事科研、教學、科技開發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大氣科學專業具有多學科交叉點的特點,要求學生知識面廣泛,不僅要掌握氣象知識,還要具備相關行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大氣科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大氣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科學思維與科學實驗(包括野外實習和室內實驗)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具有進行人文科學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進行理論分析、數據處理和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適應能力。大氣科學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大氣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大氣物理、大氣環境、大氣探測、氣象學、氣候學、應用氣象及相關學科從事科研、教學、科技開發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大氣科學專業就業方向
如今氣候預測以及區域環境監測的作用越來越大,大氣科學對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具有了更加重大的意義,因此大氣科學專業的就業前景相當的好。畢業生適合到氣象、航空、航天、海洋、環境、水利等業務部門或高等院校與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及相關的業務和管理工作。
大氣科學專業就業前景
國家氣象局系統對本科畢業生的需求主要是縣和地區級單位,一些畢業生不願去基層單位就業,造成人才相對過剩。在未來10年,國家氣象局系統和軍隊系統對本科畢業生的需求量大於畢業生的供給量。
2. 大氣科學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作為大氣科學專業的學生,我也對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做過很多研究,問過很多學長學姐以及一些導師的看法,現在的大氣科學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不錯的,基本上認真找肯接地氣的話都能找到工作,當然,這也是因為每年這個專業的應屆生比較少的緣故。
這些就是我所了解的大氣科學專業的就業前景與建議,希望能夠幫到你。
3. 中國地質大學的地質專業怎麼樣
樓主你好,既然人家是叫中國地質大學,如果地質學專業很爛,那不是砸了自專己的招牌…屬…事實是,中國地質大學的地質學在國內來說是數一數二的,它的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均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並且在地質學方面師資力量也很雄厚,想學地質學選這所大學是個不錯的決定。
4. 大氣科學專業怎麼樣 好不好找工作
你好。大氣科學來專業需要自較強的物理基礎和興趣。像大氣科學專業學習的有關物理的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計算機基礎、大氣科學慨論、流體力學、動力氣象學、天氣學原理、現代氣候學基礎、區域氣候模擬、氣候變化及其診斷、邊界層氣象學、地球科學概論、氣候資源與氣候評價等。這些都需要良好的物理基礎。所以學習上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壓力的。要努力學習才行。大氣科學就業很樂觀的,近年來就業率在100%,高質量就業在95%以上的。但是你要是想進比較好的單位,比如省級氣象局,那麼就要考研了。工作之後,壓力就不大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輕松的。歡迎報考,祝你成功!
5. 大氣科學專業最好的大學有哪些
1、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坐落於重慶市,創辦時間為1906年,屬於公立大學,是版中華人民共權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由教育部、農業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是「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創辦時間為1919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於1952年,時名北京航空學院,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並組建,1988年4月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4、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創辦時間為1941年9月24日,設有研究生院,是中國外國語類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共和國外交官搖籃」。
5、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創辦時間為1952年,位於中國北京市,2005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6. 中國地質大學就業怎麼樣
跟地質相關的。
什麼地質學啦,勘察技術與工程啦,等等等。
信工和地空學院的幾個專業也不錯。
還有珠寶學院。
人們的生產與生活都離不開能源。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經濟的發展帶動了能源需求旺盛。我們生產生活常用的能源主要指礦物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礦物能源能夠進入生產生活,首先需要查找、評價和開采。地質工作者就是專門從事礦物資源查找、評價和開采工作的職業人群。
在我國高校中,地質類專業擔負著培養地質工作者的任務。我國的地質教育源於 19世紀末,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現在,各高校開設的有代表性的地質類專業主要有:地質學、地質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勘查技術。這幾個專業分屬理學與工學專業大類,涉及了礦物資源查找、評價、開采幾個階段。
地質學專業屬理學大類,是一個基礎性的專業。地質學的學習內容都是圍繞地球展開的,比如,地球的物質組成、構造、發育歷史,會涉及地球的圈層分析、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岩石性質、礦物成分等知識。地質學專業主要是在地質理論、知識方面為從事地質工作打基礎。 礦物資源的查找不僅需要基本的地質理論知識,還必須藉助勘查方法。早期的勘查方法只能找到埋藏很淺或直接暴露在地面的石油和煤炭資源,隨著人類對能源的不斷利用,人們對勘查方法要求越來越高了。
為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高校專門設立了資源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這個專業側重於礦物資源的勘查、評價與管理方面。比如,了解能源的構成成分和形成年代;了解地球和一些能源的物理化學性質,根據這些性質尋找能源;對勘查到的能源進行評價,看看有多大開采價值等。資源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雖屬於工學類專業,但是較側重理論知識的學習。 查找礦物資源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查找方法,還需要藉助工程手段,做地質設計、施工工作。地質工程就是專門培養能在資源勘查、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管理領域從事勘查、評價和管理的工程型人才的專業。這個專業首先要學習地質學知識,了解影響礦物開採的基本因素;同時還要學習能源探測開採的工程學知識,學會解決各類施工中的地質問題、施工問題。 隨著地質條件的變化和開采條件的不同,查找礦物資源工作遇到很多技術難題。對勘查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勘查技術與工程就是逐步分離出來的,專門培養掌握勘查技術的地質工作者的專業。這個專業主要學習地球化學方法、地球物理方法兩大類勘查技術。
除學習必須的地質學方面的知識外,還會學習勘查工程技術課程,如鑽探工藝與設備、基礎工程施工、工程地質等,掌握基本的鑽探工藝、勘探工程施工方法等。 隨著高校擴招,地質類專業招生人數逐年增加。但是人才總量仍顯不足。各高校地質類專業就業率大都在90%以上,部分院校的供求比在1:10左右。地質類專業面向艱苦行業工作的比例大,這也使得很多考生不願報考。從近幾年的分配去向看,地質院校培養的本科畢業生絕大多數進入地質科研院所和效益較好的地勘單位和石油勘查單位工作。資源勘查、地質工程這類應用類專業到石油石化煤炭行業就業較多,平均達40%以上。本科生去野外工作的比例逐年減少,普通本科的野外工作率為20%左右,重點高校為5%左右。各高校地質專業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增加,平均達到30%以上。很多研究生畢業後,選擇留在大中城市的研究院所工作。
根據教育部2005年統計資料,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地質類專業布點共有98個,其中地質學13個、資源勘查工程26個、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28個、地質工程專業18個。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南京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東華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桂林工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是招收地質類專業的代表院校。南京大學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最高,約為80%;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約為50%.
7. 大氣科學兩個專業怎麼樣
給你說說我們本科同學畢業後的情況吧, 轉行的有,但是不多,一屆回80個同學,轉行的有答10個左右吧。 之後半數讀研了,半數工作去了。 工作的一半去了氣象局,一半去了飛機場, 本科生去了之後一般都是做天氣預報, 我們的工作呢,唯一的優點就是穩定,清閑。 一般都是當地中等略偏上的收入水平。 研究生畢業後一般都去氣象局、環保局和科研單位了。 這就是大氣科學的現狀(南京大學)
本科畢業了如果不考研的話,大部分都是去氣象局、機場、航空公司 或者空管局。 像我們本科班的畢業了工作的就是大部分去了省局,還有兩個去了國 家局的華風集團。另外還有一個國航,一個上海機場,兩個東北空管等 (南京大學)
,大氣科學總的來說就業和考研形勢都比其它專業好很多,因為全國只有少數幾所重點大學有大氣這個專業,所以比起其它專業來說,就業前景很好,考研形勢也很不錯! (中國海洋大學)
主要是去些事業單位,以氣象局為主,做些天氣預報和理論分析工作,待遇還可以,福利比較多,工作輕松,一般每天六個小時左右, (中國海洋大學)
就業率100%。1500以上 (中國海洋大學)
8. 中國地質大學的環境工程怎麼樣
地大北京的環境工程不錯 水文就更好了 全國排得上號的
9. 關於大氣科學這個專業你有什麼想說的
難學,難學,難學
10. 大氣科學專業的就業去向有哪些
大氣科學專業就業方向
如今氣候預測以及區域環境監測的作用越來越大專,大氣科學對保護人們屬的生命財產具有了更加重大的意義,因此大氣科學專業的就業前景相當的好。畢業生適合到氣象、航空、航天、海洋、環境、水利等業務部門或高等院校與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及相關的業務和管理工作。
大氣科學專業就業前景
國家氣象局系統對本科畢業生的需求主要是縣和地區級單位,一些畢業生不願去基層單位就業,造成人才相對過剩。良好的就業前景對師資隊伍規模、招生規模和國家對大氣科學教育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的師資隊伍規模偏小,不能很好地滿足培養學生的要求,相關高校應對此加以重視。在未來10年,國家氣象局系統和軍隊系統對本科畢業生的需求量大於畢業生的供給量。所有院校的統計結果都表明,大氣科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接近100%,就業率在高校各專業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