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標地質編錄與國標有什麼區別
A. 標准件國標與德標的區別是什麼
標准件國標就是按我國國標生產的標准件產品,
德標是指德國標准。
區別一是回所指的答對象不同,一個是產品,一個是標准;
二是按我國國標生產的標准件產品有可能執行的就是德國標准,其原因就是我國有些國標就是採用的德標准。
B. 國標和行標有什麼區別
標准分為4級。級別由高到低是,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企業標准。但回是,級別低的標准要答嚴於高一級別的標準的技術要求。就是說,級別越低的標准,技術要求卻越高。 (以上是對標准內容相同部分的解釋,當然標准所涉及的內容、種類是非常多的)
1. 從屬性上,國家標準是由國家(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頒布,行業標準是由各部委、行業協會、某一特定領域或某聯盟制定和頒布的。
2. 從內容上,行業標准嚴於國家標准,國家標準是標準的最低門坎。
3. 從應用對象上,行業標准用於技術壁壘或區域的市場准入,國家標准則在國家范圍內廣泛應用。
C. 水文地質編錄和地質編錄有什麼區別,分別主要描述哪
水文、抄工程地質編錄區別:襲
地層岩性、節理裂隙的性質及發育程度情況,確定岩層的軟硬及破碎程度,風化帶及風化夾層的位置和深度.進行RQD值的統計,按回次記錄大於10厘米長的岩心長度,按地質分層計算RQD值(%).
描述岩(礦)石名稱、礦化蝕變特徵、各種地質體產狀及形態變化、以及接觸關系、斷層構造及簡易水文地質鑽探工程編錄,應較詳細描述岩石組合特徵。
D. 音標和國際音標的區別
不一樣。
國際音標一般採用的是韋氏音標法。
英式音標和美式音標採用的是拉丁文標注法。
所謂國際音標貌似就中國人學,我接觸了六十幾個國家的人,就一個美國博士聽說過,但是也不認識。
E. 國際音標和英試音標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不一樣,國際音標包含的美式和英式音標。
1、范圍不同:國際音標分為兩種:英式音標(DJ音標)和美式音標(K.K.音標)。
國際音標(IPA,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是1888年國際語音協會(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的語言學家制定的出一套可國際通用的語音符號叫國際音標符號,希望以一個符號代表一音,避免各人使用一套自己的符號所產生的不便。
國際音標,如其名,是設計來標注國際各種語言的發音的,很多語言學家把國際音標做局部修改以標記他們所研究的語言,所以國際音標也有很多種。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英語教學課程採用國際音標,例如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俄羅斯。
英式音標(DJ音標):就是通常我們說的英式發音音標,由英國語音學家Daniel Jones研究出,英式發音的國際音標由他的姓名首字母縮寫DJ表示。
2、字典不同:英國語音學家Daniel Jones根據IPA編了一本英國英語的發音辭典《英語正音辭典》(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這本辭典後來成為一種典範。它代表了被稱為「Received Pronunciation」(RP)(標准讀音)的讀音,在受過教育的英國人尤其是南部英格蘭人中通用。
3、歷史不同:英語音標在不斷改進,這個傳統的DJ音標表裡的二個清輔音( /tr/、/ts/)和二個濁輔音( /dr/、/dz/ ),在BBC English網站上的音標表中,已經被去掉。從而與美式音標的輔音完全一樣,英式音標也是24個輔音。目前BBC的音標符號共計有44個,其中輔音有24個,母音有20個。
(5)音標地質編錄與國標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美式音標(K.K.音標)
K.K.音標,俗稱美式音標,由美國兩位語言學家John S. Kenyon和Thomas A. Knott共同研究出來的。
K.K.音標,是《美式英語發音辭典》(A Pronouncing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所使用的音標。此本辭典在1944年首次出版,由於兩位作者John Samuel Kenyon及Thomas A. Knott的姓皆以K為開頭,所以此辭典俗稱為K.K.(Kenyon and Knott)。
K.K.音標的主要用途之一是教導母語非英語者學會美式英語的發音,K.K.音標的使用區域越來越多,現今在台灣被廣為採用,中國大陸也在逐漸推廣,屬於當前流行的音標學習種類。
F. 水文地質編錄和地質編錄有什麼區別,分別主要描述哪些,具體一些,謝謝...
水文、工程地質編錄
一、地層岩性、節理裂隙的性質及發育程度情況,確定岩層的軟硬及破碎程度,風化帶及風化夾層的位置和深度。進行RQD值的統計,按回次記錄大於10厘米長的岩心長度,按地質分層計算RQD值(%)。
1、岩心塊度的劃分:大於20厘米為長柱狀;10—20厘米為短柱狀;小於10厘米為扁柱狀;大於5厘米為塊狀;2---5厘米為碎塊狀;小於2厘米為碎屑狀、粉末狀。若為塊狀,需對塊體形態做大致描述,如楔塊狀、菱塊狀、團塊狀等。
2、
表1 岩石堅硬程度的定性劃分
名稱
定性鑒定
代表性岩石
硬
質
岩
堅硬岩
擊聲清脆,有回彈,震手,難擊碎;浸水後,大多無吸水反應
未風化-微風化的;花崗岩,正長岩,閃長岩,輝綠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片岩,硅質板岩,石英岩,硅質膠結的礫岩,石英砂岩,硅質石灰岩等
較堅硬岩
擊聲較清脆,有輕微回彈,稍震手,較難擊碎;浸水後,有輕微吸水反應
1.弱風化的堅硬岩;
未風化-微風化的;熔結凝灰岩,大理岩,板岩,白雲岩,石灰岩,鈣質膠結的砂岩等
軟
質
岩
較軟岩
錘擊聲不清脆,無回彈,較易擊碎;浸水後,指甲可刻出印痕
1.強風化的堅硬岩;
2.弱風化的較堅硬岩;
未風化-微風化的;凝灰岩,千枚岩,砂質泥岩,泥灰岩,泥質砂岩,粉砂岩,頁岩等
軟岩
錘擊聲啞,無回彈,有凹痕,易擊碎
浸水後,手可掰開
1.強風化的堅硬岩;
2.弱風化-強風化的較堅硬岩;
3.強風化的較軟岩;
4.未風化的泥岩等
極軟岩
錘擊聲啞,無回彈,有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後,手可捏成團
1.全風化的各種岩石;
2.各種半成岩
對軟岩和極軟岩,應注意是否具有可軟化性,膨脹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質。
岩石堅硬程度的確定;主要應考慮岩石的成分、結構及其成因,還應考慮岩石受風化作用的影響,以及岩石受水作用後的軟化等情況。在作定性劃分時,應注意作綜合評價,在相互檢驗中確定堅硬程並定名。
3
表2 岩石風化程度的劃分
名 稱
風化特徵
未風化
結構構造未變,岩質新鮮
微風化
結構構造,礦物色澤基本未變,部分裂隙面有鐵錳質渲染
弱風化
結構構造部分破壞,礦物色澤較明顯變化,裂隙面出現風化礦物或存在風化夾層
強風化
結構構造大部分破壞,礦物色澤明顯變化,長石,雲母等多風化成次生礦物
全風化
結構構造全部破壞,礦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風化成土狀
對泥岩和半成岩,可不進行風化程度的劃分
4、
表3 岩體完整程度的定性劃分
名稱
結構面發育程度
主要結構面的結合程度
主要結構面類型
相應結構類型
組數
平均間距(m)
完整
1--2
>1.0
結合好或結合一般
節理,裂隙,層面
整體狀或巨厚層狀結構
較完整
1—2
>1.0
結合差
節理,裂隙,層面
塊狀或厚層狀結構
2--3
1.0-0.4
結合好或結合一般
塊狀結構
較破碎
2--3
1.0-0.4
結合差
節理,裂隙,層面,小斷層
裂隙塊狀或中厚層狀結構
>3
0.4-0.2
結合好
鑲嵌碎裂結構
結合一般
中,薄層狀結構
破碎
>3
0.4-0.2
結合差
各種類型結構面
裂隙塊狀結構
<0.2
結合一般或結合差
碎裂狀結構
極破碎
無序
結合很差
散體狀結構
5、按節理裂隙間距發育程度分級
表4
分級
Ⅰ
Ⅱ
Ⅲ
Ⅳ
間距
>2m
2—0.5m
0.5—0.1m
<0.1m
描述
不發育
較發育
發育
極發育
完整性
整體
塊狀
破裂
破碎
按裂隙率的裂隙發育程度分級
分級
Ⅰ
Ⅱ
Ⅲ
Ⅳ
裂隙率k(%)
<2
2--5
5---10
>10
描述
弱裂隙性
中等裂隙性
強裂隙性
極強裂隙性
裂隙開口寬度分級
分級
Ⅰ
Ⅱ
Ⅲ
Ⅳ
裂隙寬度(毫米)
<0.2
0.2--1
1---5
>5
描述
閉合
微張
張開
寬張
6、現場按以下順序描述;
1)、岩心形態,並說明主次,接回次統計大於10厘米總長,對極破碎岩體,應說明破碎原因,如斷層、全風化等。
描述裂隙發育程度(表5)、充填膠結情況(結合程度表7)裂面有無風化氧化現象。
7、結構面結合程度的劃分
表5
名稱
結構面特徵
結合好
1、張開度<1mm,無充填物;2、張開度1—3mm,為硅質或鐵質膠結;3、張開度>3mm,結構面粗糙,為硅質膠結。
結合一般
1、張開度1—3mm,為鈣質和泥質膠結;2、張開度>3mm,結構面粗糙,鈣質膠結。
結合差
張開度1—3mm,結構面平直,為泥質和鈣質膠結;2、張開度>3mm,多為泥質和岩屑充填。
結合很差
泥質充填和泥夾岩屑充填,充填厚度大於起伏差。
3、岩石硬度劃分(表1)重點用擊或吸水性區分硬質岩;浸水後用手捏 、掰、刻細分軟質岩。
4、當岩體完整程度為極破碎時,可不進行堅硬程度的分類。
二、岩石的工程分類;地質名稱+風化程度(表2)+岩塊的堅硬程度(表1)+岩體的完整程度表(6)+岩體基本質量等級(表7)。
1、根據RQD值劃分岩石質量
表6
等級
RQD(%)
岩石質量描述
岩體完整性描述
Ⅰ
90—100
極好的(優)
岩體完整
Ⅱ
75—90
好的(良)
岩體較完整
Ⅲ
50—75
一般的(中等)
中等完整
Ⅳ
25—50
劣的(差)
完整性差
Ⅴ
<25
極劣的(壞)
岩體破碎
2、岩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
表7
完整性
完整
較完整
較破碎
破碎
極破碎
堅硬岩
Ⅰ
Ⅱ
Ⅲ
Ⅳ
Ⅴ
較硬岩
Ⅱ
Ⅲ
Ⅲ
Ⅳ
Ⅴ
較軟岩
Ⅲ
Ⅳ
Ⅳ
Ⅴ
Ⅴ
軟岩
Ⅳ
Ⅳ
Ⅴ
Ⅴ
Ⅴ
極軟岩
Ⅴ
Ⅴ
Ⅴ
Ⅴ
Ⅴ
描述舉例;
234.45----236.72m
灰色泥岩;岩芯主呈短柱狀,次呈塊狀,少量碎塊狀;岩石易風化、破碎;岩塊浸水後手可捏成團;岩石遇水易軟化、崩解,微具有膨脹性,為極軟岩。岩石質量優,岩體完整。
RQD(%)=1.01/1.1.=92
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
鑽孔水文地質編錄內容包括:描述岩芯的岩性、結構、構造,裂隙性質,密度,岩石的風化程度和深度以及岩溶形態、大小、充填情況,發育深度,統計裂隙率,岩溶率。
鑽孔工程地質編錄內容;統計與描述岩芯塊度,繪制岩芯塊度柱狀圖;統計節理、裂隙;確定鑽孔中流砂層的、破碎帶、裂隙帶、風化帶與軟弱夾層、岩溶發育帶蝕變帶的位置和深度;並可按工程地質岩組用點荷載儀測定岩石力學指標。按鑽進回次測定岩石質量指標(RQD),確定不同岩組RQD值的范圍和平均值。RQD值一般按公式2計算確定:
RQD(%)=(Lp/Lt)*100
式中:Lp---某岩組大於10厘米完整岩芯長度之和,單位:m
Lt---某岩組鑽探總進尺,m
注;小於10厘米岩心若為鑽進過程中機械破碎,則應上、下對接,其長度大於10厘米時應參與計算。
鑽孔簡易水文地質觀測
觀測和詳細記錄鑽進中涌(漏)水、掉塊、塌孔、縮(擴)徑、逸氣、涌砂、掉鑽等現象發生的層位和深度,測量涌(漏)水量,有條件時,應觀測鑽進中動水位和沖洗液消耗量的變化,必要時應測量穩定水位並進行簡易放(注)水試驗。單一含水層(組)的鑽孔應測定終孔穩定水位。
G. 國標和歐標有什麼區別
一、主體不同
1、國標:對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回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滿答足經濟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的技術要求。
2、歐標:為成員國的國家標准與EN標准一致,標准制定機構是CENELEC和CEN。
二、制定方不同
1、國標: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責提出、組織起草、徵求意見和技術審查。
2、歐標:相關制度有德國的環境標志認證制度。
三、特點不同
1、國標:根據反饋和評估情況對國家標准進行復審,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經過復審,對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技術進步要求的標准應當及時修訂或者廢止。
2、歐標:按參加國所承擔的共同義務,通過此EN標准將賦予某成員國的有關國家標准以合法地位,或撤銷與之相對立的某一國家的有關標准。
H. 水文地質編錄和地質編錄有什麼區別,分別主要描述
水文地質編錄主要指岩土層滲透系數及分布特性的現場分區域分層內次的描述;
地質編錄一般指容工程地質編錄,主要是對岩土層岩性的現場分布進行細致描述,為工程結構安全及完工提供基本工程地質資料,為工程後評價或各類地質隱患提供基礎資料。
I. 國標和省標有什麼區別
國標和省標區別為復:范圍不同、制制定不同、遵守不同。
一、范圍不同
1、國標:國標是全國通用,從事本行業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
2、省標:省標是某個省內,從事該行業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
二、制定不同
1、國標:國標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2、省標:省標由省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三、遵守不同
1、國標:國標標准更低時,優先遵守高標準的省標。
2、省標:省標一般標准比國標要更高,在省內實行時,優先遵守高標準的省標。
J. GRC英標和國標有什麼不同
GRE用的是KK音標,是美式英語讀音的音標,和另外兩種音標 (IPA音標D.J.音標)的產生內背景不同,但是使用起來效容果並不沖突,或者說差異非常小。
1. IPA音標 IPA是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的縮寫,稱為國際音標。中國英語學習者大部分習慣使用國際音標的標音體系。中國的所有字典中,凡是音標前沒有特別標注的,一般屬於規范的國際音標。
2. D.J.音標 英式英語發音音標。D.J.是英國語音學家Daniel Jones的姓名縮寫。他根據IPA編寫的英國英語的發音辭典《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中所用的發音符號,就是一般通稱的D.J.音標。
3. K.K.音標 美式英語發音音標。K.K.是兩位美國語言學者J. S. Kenyan和T. A. Knott的姓氏縮寫。他們根據IPA所編的描述美國英語的發音辭典《A Pronouncing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中所使用的發音符號,就是一般通稱的K.K.音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