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湖泊形成原因是什麼地質因素

湖泊形成原因是什麼地質因素

發布時間: 2021-02-13 03:46:37

A. 湖泊的成因具體有哪些類型

湖泊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像地殼的運動、大自然的侵蝕、堆積作用與人為的力量,都會讓地表形成凹陷的地蓄水變成湖泊。一般來說湖泊的成因可以分成幾種類型:
(一)構造湖在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的地表發生斷裂出現凹陷,凹陷的地方逐漸蓄水,形成湖泊,例如青海湖、鄱陽湖、洞庭湖、滇池等
(二)火口湖火山噴發後在火山的部會會留下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逐漸儲水而形成的湖泊,例如長白山天池。
(三)河成湖有些位於平原地區的河流受到河道遷徙擺動、河道淤塞等情況,會在河道上形成湖泊,這類湖泊會因為受到河水注入的影響,在豐水期湖泊會擴大,枯水期會縮小;當水量較平衡時,河成湖形態較穩定,但是當水量變化較大時,河成湖形態的變化也跟著增加。湖北境內長江沿岸的湖泊大都是此類。
(四)牛軛湖在平原地區的河流,會因為水流對河道的沖刷與侵蝕,致使河流愈來愈彎曲,最後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原來彎曲的河道廢棄,形成所謂的牛軛湖。例如內蒙古的烏梁素海為著名的牛軛湖。
(五)堰塞湖堰塞湖是由於地質變動,例如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之後儲水形成的湖泊。若是因為火山熔岩堵住而形成的堰塞湖,叫熔岩堰塞湖,例如鏡泊湖就是典型的堰塞湖。
(六)冰川湖冰川湖大多分布在高山有冰河的地方,當冰河溶化時,會因為冰川挖蝕成的坑,和冰山溶化的水堵塞蓄積而成為湖泊,台灣的冰川湖多分布高海拔地區,如雪山山脈。
(七)人工湖-水庫人類為了灌溉飲用等因素而在河谷築起堤壩,攔截河裡的水所形成的湖泊,水庫可以儲存水庫,收集更多的水資源,例如浙江的千島湖等等。

B. 湖泊的成因

湖泊的成因有:在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的地表發生斷裂出現凹陷,凹陷的地方逐漸蓄水,形成湖泊;火山噴發後在火山的部會會留下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逐漸儲水而形成的湖泊;受到河道遷徙擺動、河道淤塞等情況,會在河道上形成湖泊等原因。
湖泊湖泊:hupō ,陸地表面窪地積水形成的比較寬廣的水域。現代地質學定義:陸地上窪地積水形成的、水域比較寬廣、換流緩慢的水體。
地殼構造運動、冰川作用、河流沖淤等地質作用下,地表形成許多凹地,積水成湖。露天采礦場凹地積水和攔河築壩形成的水庫也屬湖泊之列,稱人工湖。湖泊因其換流異常緩慢而不同於河流,又因與大洋不發生直接聯系而不同於海。在流域自然地理條件影響下,湖泊的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質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使湖泊不斷演變。湖泊稱呼不一,多用方言稱謂。中國習慣用的陂、澤、池、海、泡、盪、淀、泊、塘、錯和諾爾(淖爾)等都是湖泊之別稱。
湖泊的成因
構造湖:在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的地表發生斷裂出現凹陷,凹陷的地方逐漸蓄水,形成湖泊,例如青海湖、鄱陽湖、洞庭湖、滇池等。
火口湖:火山噴發後在火山的部會會留下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逐漸儲水而形成的湖泊,例如長白山水池。
河成湖:有些位於平原地區的河流受到河道遷徙擺動、河道淤塞等情況,會在河道上形成湖泊,這類湖泊會因為受到河水注入的影響,在豐水期湖泊會擴大,枯水期會縮小;當水量較平衡時,河成湖形態較穩定,但是當水量變化較大時,河成湖形態的變化也跟著增加。湖北境內長江沿岸的湖泊大都是此類。
牛軛湖:在平原地區的河流,會因為水流對河道的沖刷與侵蝕,致使河流愈來愈彎曲,最後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原來彎曲的河道廢棄,形成所謂的牛軛湖。例如內蒙古的烏梁素海為著名的牛軛湖。
堰塞湖:堰塞湖是由於地質變動,例如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之後儲水形成的湖泊。若是因為火山熔岩堵住而形成的堰塞湖,叫熔岩堰塞湖,例如鏡泊湖就是典型的堰塞湖。
冰川湖:冰川湖大多分布在高山有冰河的地方,當冰河溶化時,會因為冰川挖蝕成的坑,和冰山溶化的水堵塞蓄積而成為湖泊,台灣的冰川湖多分布高海拔地區,如雪山山脈。
人工湖水庫:人類為了灌溉飲用等因素而在河谷築起堤壩,攔截河裡的水所形成的湖泊,水庫可以儲存水庫,收集更多的水資源,例如浙江的千島湖等等。

C. 湖泊的成因

形成湖泊的必備條件:有一個儲水的盆(窪)地,具有足夠的水源供給。湖盆的形成原因很多,既有內力地質作用形成的,也有外力地質作用形成的。

1.內力地質作用形成的湖盆

構造湖 湖盆由構造運動引起。①由於構造運動使大塊陸地沉降而形成的湖泊,如裏海、洞庭湖、鄱陽湖等;②由構造運動產生出的褶皺、斷層所構成的凹陷部分形成的湖泊,如阿爾及利亞的向斜湖、中國內蒙古的呼倫湖、東非裂谷帶上的湖泊、俄羅斯的貝加爾湖。我國昆明的滇池就是在一個大背斜上由斷層形成的(圖9-1)。南京的玄武湖是因斷層產生的窪地,後經流水侵蝕和人工加工而成。

圖9-1 昆明的滇池

圖9-2 長白山天池

火山湖 火山口中儲水所形成的湖,稱為火山(口)湖,如長白山天池(圖9-2)、雲南騰沖大龍潭湖等。火山噴發溢出的熔岩堰塞河流或其他水域,可形成熔岩堰塞湖,著名的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就是因火山熔岩流阻塞了納漠爾河的支流後形成的。

2.外力地質作用形成的湖盆

幾乎所有的外力地質作用都可以形成湖盆,但通常規模小,湖水較淺,湖盆的輪廓較不規則。

河成湖 河流截彎取直改道後,被遺棄的河床形成牛軛湖。湖北的尺八口和內蒙古的烏梁素海皆為著名的牛軛湖。河流的中下游沖積平原的低窪處也可積水成湖。

冰川湖 在高山、高原及高緯度地區由冰川的刨蝕作用形成的湖盆。如美國與加拿大交界地帶著名的蘇必利爾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和密歇根湖等五大湖泊;冰磧物堵塞河床或冰川穀中的窪地積水形成的湖泊稱冰磧湖,如新疆天山天池以及青藏高原的湖泊。

海成湖 湖盆由海水侵蝕和沉積而成。海岸地帶由於砂壩和砂嘴封閉海灣而成的潟湖就是海成湖,如寧波的東錢湖和杭州的西湖。

岩溶湖 岩溶地區因溶蝕塌陷形成的湖盆。我國雲南東南部、貴州西部、廣西西部均有密集分布的溶蝕-陷落湖群,如雲南的異龍洞、八仙洞。

風蝕湖 乾旱地區因風蝕、風積作用形成的湖盆,如甘肅敦煌月牙湖(圖9-3)。

此外,由於山崩、滑坡堵塞河道,以及人工修築水庫等都可以形成湖泊。其實有很多湖泊的形成並不止一種因素,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D. 世界著名湖泊的成因世界上著名的湖泊成因都是什麼

湖泊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像地殼的運動、大自然的侵蝕、堆積作用與人為的力量,都會讓地表形成凹陷的地蓄水變成湖泊。一般來說湖泊的成因可以分成幾種類型: (一)構造湖 在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的地表發生斷裂出現凹陷,凹陷的地方逐漸蓄水,形成湖泊,例如日月潭是玉山、阿里山是山間斷陷盆地積水而變成的一個高山構造湖。 (二)火口湖 火山噴發後在火山的頂部會留下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逐漸儲水而形成的湖泊,例如宜蘭平原外龜山島嶼上也各有一座火山和火口湖。 (三)河成湖 有些位於平原地區的河流受到河道遷徙擺動、河道淤塞等情況,會在河道上形成湖泊,這類湖泊會因為受到河水注入的影響,在豐水期湖泊會擴大,枯水期會縮小;當水量較平衡時,河成湖形態較穩定,但是當水量變化較大時,河成湖形態的變化也跟著增加。 (四)牛軛湖 在平原地區的河流,會因為水流對河道的沖刷與侵蝕,致使河流愈來愈彎曲,最後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原來彎曲的河道廢棄,形成所謂的牛軛湖。例如二仁溪附近就有因為河川作用而形成的牛軛湖。 (五)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於地質變動,例如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之後儲水形成的湖泊。若是因為火山熔岩堵住而形成的堰塞湖,叫熔岩堰塞湖,例如竹子湖和草嶺潭就是典型的堰塞湖。 (六)冰川湖 冰川湖大多分布在高山有冰河的地方,當冰河溶化時,會因為冰川挖蝕成的坑,和冰山溶化的水堵塞蓄積而成為湖泊,台灣的冰川湖多分布高海拔地區,如雪山山脈。 (七)人工湖-水庫、埤塘 人類為了灌溉飲用等因素而在河谷築起堤壩,攔截河裡的水所形成的湖泊,水庫可以儲存水庫,蒐集更多的水資源,例如石門水庫、明德水庫和寶山水庫等等。

E. 湖的形成有哪些因素

從空中瞭望大陸上的湖泊,猶如大地上的盞盞明燈。陸地上大小形狀不同而充滿水體的窪地稱為湖泊。它是地球上陸地水的組成部分,總面積270萬平方千米,約占陸地總面積的1.8%,其中淡水佔9‰,鹹水約佔8‰。湖泊的形成是由於地質、地貌、氣候,經流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按湖盆的成因,可分內力和外力作用下形成。內力又分為構造湖、火山湖、堰塞湖。外力分為牛軛湖、溶蝕湖、冰川湖、風成湖等。按湖泊與徑流的關系又可分吞吐湖(或排泄湖)和非吞吐湖。按鹽度又可分為淡水湖、鹹水湖。還有人工湖(水庫)等。

湖盆的形成有數種方式。很多湖是由於地殼的斷層或彎曲而形成的。北美的蘇必略湖便是此例。有些湖是火山造成的,熔岩噴發會堵塞山谷河流的出口而形成湖盆。死火山的火山口有時充滿了水,俄勒岡南部的火口湖便是此例。

還有很多湖的湖盆是由冰河侵蝕所形成的。美國的大湖區(蘇必略湖除外)以及加拿大的溫尼伯大湖便是由冰河形成的例子。

沿海地區,海岸有時會封閉海灣入海口的通路而暫時形成一個湖。一條河流的幹流在泛濫的時候,會沉積淤泥而形成沖積平原,結果支流會因洪水而形成湖。有些地方,石灰岩埋在地下,地上的水會溶解掉一些石灰石,而出現大的坑窪成為湖盆。佛羅里達州就有很多這樣的湖泊。

也有許多人工,切斷河谷築成水壩,阻塞河水而形成湖。如科羅拉多河上的哈佛水壩形成的密德湖。

F. 東北查干湖這一帶的多湖泊地形是什麼地質原因

作為東北平原的一部分,吉林西部的吉西大平原和黑龍江西部的松嫩平原地勢平專坦,

東側是松屬花江和遼河沖積形成的松遼平原,有發源於長白山系的松花江流過來;

西側是海拔攀升的大興安嶺,大興安嶺有很多河流發源,東麓發源的霍林河與嫩江也在這片相對低窪的地帶交匯,形成了嫩江與霍林河交匯的水網地區。查干湖剛好位於這片地域,是霍林河下游低窪地帶形成的堰塞湖。

同時,吉西平原又剛好位於400mm等量降水線附近,降雨量少,蒸發量大,結合低窪平坦的地勢和周圍河流形成的水源補充,所以形成很多濕地、堰塞湖和鹽鹼灘地。不知這樣解釋能否解答你的疑問。

G. 湖泊在什麼原因下才能形成呢

‍‍

湖泊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像地殼的運動、大自然的侵蝕、堆積作用與人為的力量,都會讓地表形成凹陷的地蓄水變成湖泊.一般來說湖泊的成因可以分成幾種類型:在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的地表發生斷裂出現凹陷,凹陷的地方逐漸蓄水,形成湖泊,例如日月潭是玉山、阿里山是山間斷陷盆地積水而變成的一個高山構造湖.火山噴發後在火山的頂部會留下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逐漸儲水而形成的湖泊,例如宜蘭平原外龜山島嶼上也各有一座火山和火口湖.有些位於平原地區的河流受到河道遷徙擺動、河道淤塞等情況,會在河道上形成湖泊,這類湖泊會因為受到河水注入的影響,在豐水期湖泊會擴大,枯水期會縮小;當水量較平衡時,河成湖形態較穩定,但是當水量變化較大時,河成湖形態的變化也跟著增加.在平原地區的河流,會因為水流對河道的沖刷與侵蝕,致使河流愈來愈彎曲,最後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原來彎曲的河道廢棄,形成所謂的牛軛湖.例如二仁溪附近就有因為河川作用而形成的牛軛湖.

堰塞湖是由於地質變動,例如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之後儲水形成的湖泊.若是因為火山熔岩堵住而形成的堰塞湖,叫熔岩堰塞湖,例如竹子湖和草嶺潭就是典型的堰塞湖.冰川湖大多分布在高山有冰河的地方,當冰河溶化時,會因為冰川挖蝕成的坑,和冰山溶化的水堵塞蓄積而成為湖泊,台灣的冰川湖多分布高海拔地區,如雪山山脈.人類為了灌溉飲用等因素而在河谷築起堤壩,攔截河裡的水所形成的湖泊,水庫可以儲存水庫,搜集更多的水資源,例如石門水庫、明德水庫和寶山水庫等等.湖泊是由湖盆、湖水和水中所含物質——礦物質、溶解質、有機質和水生生物等組成的統一體。湖泊的形成有多種多樣形式,地殼的運動、大自然的侵蝕、堆積作用與人為的力量,都會讓地表形成凹陷的地蓄水變成湖泊。

‍‍

H. 湖泊是怎樣形成的

星羅棋布的湖泊,是地球陸地水的組成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17‰,其中淡水佔9‰,鹹水佔8‰。

湖泊是在地質、地貌、氣候、徑流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如構造湖是由於在幾千萬年前,地殼發生了巨大的斷裂運動,有的地方高高隆起,有的地方深深陷凹下去。隆起的地方成為大山脈,陷落下去的部分就成為大裂谷或盆地。某些裂谷地區逐漸蓄上水,就形成了湖泊。世界上最深的構造湖——貝加爾湖就是斷層作用形成的。

冰蝕湖是因冰川活動而形成的,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大湖都屬於這類湖泊。大約在二百多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橫行全球,大冰川在緩緩滑行過程中,猶如一把巨大而鋒利的「鐵鏟」和「挫刀」,無情而有力地刻蝕著所經地區的地面,把大地弄得「遍體鱗傷」,於是大地上出現許多大小不一、坑坑窪窪的槽谷和盆地。後來,冰期過去,氣候回暖,原來堆積存在槽谷和盆地里的冰雪開始融化,谷地里泛起碧波盪漾的湖水,形成了一座座冰蝕湖。在北歐的芬蘭和北美的加拿大都有許多因冰川活動形成的冰蝕湖。在我國西藏高原上,也有不少這樣的小冰蝕湖。

除了上述兩種湖泊外,世界上湖泊的種類還有許多,它們的成因各不相同,大小千差萬別,主要有:岩溶湖、侵蝕湖、火山湖、堆積湖、瀉湖、人工湖、內陸湖、外流湖等。

世界上大部分湖泊是淡水,但也有鹹得出奇或帶有甜味的。著名的死海就是一個含鹽度很高的鹹湖,湖裡沒有一條活魚、一根水草,由於鹹水比重大,人可以像一根木頭似地躺在水面上不會沉下去。在俄羅斯烏拉爾山地區有一個甜湖,湖水帶有甜味,而且含有鹼,在這個湖裡洗衣服不用肥皂。

更為奇妙的是「火湖」。在拉丁美洲的巴哈馬群島上就有這樣一個湖。每當夜晚來臨,湖面就時時會泛起點點火光,遠遠望去,宛如城市中的萬家燈火。其實,湖中的火光,並不是真正的火焰,而是一種含有熒光素的發光浮游生物發出的熒火。

I. 湖泊形成的各種原因

湖泊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像地殼的運動、大自然的侵蝕、堆積作用與人為的力量,都會讓地表形成凹陷的地蓄水變成湖泊。一般來說湖泊的成因可以分成幾種類型:
(一)構造湖
在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的地表發生斷裂出現凹陷,凹陷的地方逐漸蓄水,形成湖泊,例如日月潭是玉山、阿里山是山間斷陷盆地積水而變成的一個高山構造湖。
(二)火口湖
火山噴發後在火山的頂部會留下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逐漸儲水而形成的湖泊,例如宜蘭平原外龜山島嶼上也各有一座火山和火口湖。
(三)河成湖
有些位於平原地區的河流受到河道遷徙擺動、河道淤塞等情況,會在河道上形成湖泊,這類湖泊會因為受到河水注入的影響,在豐水期湖泊會擴大,枯水期會縮小;當水量較平衡時,河成湖形態較穩定,但是當水量變化較大時,河成湖形態的變化也跟著增加。
(四)牛軛湖
在平原地區的河流,會因為水流對河道的沖刷與侵蝕,致使河流愈來愈彎曲,最後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原來彎曲的河道廢棄,形成所謂的牛軛湖。例如二仁溪附近就有因為河川作用而形成的牛軛湖。
(五)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於地質變動,例如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之後儲水形成的湖泊。若是因為火山熔岩堵住而形成的堰塞湖,叫熔岩堰塞湖,例如竹子湖和草嶺潭就是典型的堰塞湖。
(六)冰川湖
冰川湖大多分布在高山有冰河的地方,當冰河溶化時,會因為冰川挖蝕成的坑,和冰山溶化的水堵塞蓄積而成為湖泊,台灣的冰川湖多分布高海拔地區,如雪山山脈。
(七)人工湖-水庫、埤塘
人類為了灌溉飲用等因素而在河谷築起堤壩,攔截河裡的水所形成的湖泊,水庫可以儲存水庫,搜集更多的水資源,例如石門水庫、明德水庫和寶山水庫等等。

J. 湖泊的成因類型及其特徵

湖泊的成因有:在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的地表發生斷裂出現凹陷,凹陷的地方逐漸蓄水,形成湖泊;火山噴發後在火山的部會會留下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逐漸儲水而形成的湖泊;受到河道遷徙擺動、河道淤塞等情況,會在河道上形成湖泊等原因。
湖泊湖泊:hupō ,陸地表面窪地積水形成的比較寬廣的水域。現代地質學定義:陸地上窪地積水形成的、水域比較寬廣、換流緩慢的水體。
地殼構造運動、冰川作用、河流沖淤等地質作用下,地表形成許多凹地,積水成湖。露天采礦場凹地積水和攔河築壩形成的水庫也屬湖泊之列,稱人工湖。湖泊因其換流異常緩慢而不同於河流,又因與大洋不發生直接聯系而不同於海。在流域自然地理條件影響下,湖泊的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質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使湖泊不斷演變。湖泊稱呼不一,多用方言稱謂。中國習慣用的陂、澤、池、海、泡、盪、淀、泊、塘、錯和諾爾(淖爾)等都是湖泊之別稱。
湖泊的成因
構造湖:在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的地表發生斷裂出現凹陷,凹陷的地方逐漸蓄水,形成湖泊,例如青海湖、鄱陽湖、洞庭湖、滇池等。
火口湖:火山噴發後在火山的部會會留下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逐漸儲水而形成的湖泊,例如長白山水池。
河成湖:有些位於平原地區的河流受到河道遷徙擺動、河道淤塞等情況,會在河道上形成湖泊,這類湖泊會因為受到河水注入的影響,在豐水期湖泊會擴大,枯水期會縮小;當水量較平衡時,河成湖形態較穩定,但是當水量變化較大時,河成湖形態的變化也跟著增加。湖北境內長江沿岸的湖泊大都是此類。
牛軛湖:在平原地區的河流,會因為水流對河道的沖刷與侵蝕,致使河流愈來愈彎曲,最後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原來彎曲的河道廢棄,形成所謂的牛軛湖。例如內蒙古的烏梁素海為著名的牛軛湖。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