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剖面圖怎麼看水位
『壹』 怎樣計算等水位線圖上兩點的水力梯度
水力梯度I=ΔH/L,ΔH為等水位線兩點的水位高程差,L為這兩點的水平距離。
水力梯專度,指沿滲透屬途徑水頭損失與滲透途徑長度的比值;可以理解為水流通過單位長度滲透途徑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機械能;或為克服摩擦力而使水以一定流速流動的驅動力;或為在含水層中沿水流方向每單位距離的水頭下降值(任意兩點的水位差與該兩點間的距離之比)。
水位線在工程地質、岩土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專業的地質剖面圖等專業圖件中表示地表水或地下水水位的線,稱作水位線。線型為虛線,符號為▽下面加三條長度依次減小的線段。
(1)地質剖面圖怎麼看水位擴展閱讀:
一些實驗研究中發現, 水力梯度在一定的條件下對滲透系數是有影響的。
當水力梯度較小時,隨著水力梯度的增大,滲透系數逐漸減小;滲透系數的變化速率隨著水力梯度的不同而不斷變化,水力梯度小於0.25時滲透系數的改變較大, 當水力梯度大於0.25時滲透系數基本穩定;粗砂介質中水力梯度對滲透系數的影響最大, 中砂次之, 細砂對滲透系數的影響最小
『貳』 地下水等水位線圖的編制方法
潛水等水位線圖和潛水位埋藏深度圖繪制方法很多, 主要是根據觀測點水位標高和水位埋深結合地形地貌條件、水文地質條件、地表水體特點憑經驗用內插法確定出一定間距的潛水面高程和埋深點, 再用規定標高和埋深厚度段的光滑曲線連接這些點:
1. 地形地貌條件的影響
潛水地下水位的分布特徵主要受地形地貌的控制, 潛水面形態與地表形態基本一致, 不同地貌形態其地下潛水面分布形態和埋深不同。
(1)穹隆或山包地形
地下潛水面形態多與其地面相似, 但起伏程度遠比地面緩。潛水等水位線呈封閉的環形狀, 越向山峰方向等水位線標高值越大, 中心地下水位埋深最大, 越向邊緣埋深越小。
(2)坡地與溝谷間梁、塬地形
在山坡處潛水面呈傾斜的平緩凸形曲面, 潛水等水位線呈向地形標高降低方向凸出彎曲, 且越向坡頂等水位線標高值越大, 地下潛水位埋藏越深。越向坡腳處等水位線標高值越小, 地下潛水位埋藏越淺, 一些坡腳地方甚至有地下水出露。
在溝谷間梁、塬處, 潛水面呈長垣凸形狀, 地下潛水等水位線呈封閉的與梁、塬近似的形狀。越向梁、塬內部地下潛水位埋深越大, 越向梁、塬邊緣地下潛水位埋深越小。溝底邊緣處地下潛水等水位線與梁、塬邊緣地形等高線相交, 多發育有下降泉。
(3)大型溝谷地形
大型溝谷地帶, 地下潛水面坡度比地面坡度緩的多。等水位線呈向地形等高線標高增大方向凸形彎曲, 且越向谷底地下潛水位埋深越淺。
(4)盆地或窪地地形
地下潛水面多呈緩鍋底狀, 等水位線呈近似盆地或窪地形態的封閉環狀。越向盆地或窪地邊緣, 等水位線標高值越大潛水位埋深亦越大, 越向盆地中心等水位線標高值越小, 潛水位埋深越淺。甚至與地形等高線重合發育有沼澤或湖泊。
(5)洪積扇地形
地下潛水面呈緩傾斜的凸形扇狀, 扇脊和扇頂部位潛水位埋深大, 邊緣處埋深淺。地下潛水等水位線向洪積扇下遊方向凸形彎曲, 因扇脊部位沉積物顆粒較粗, 導水性強, 所以等水位線較疏兩側則較密。在洪積扇的扇形相和滯水相沉積接觸帶地形等高線與潛水等水位線相交, 潛水位埋深為零, 地下水溢出。
2.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
主要包括隔水邊界、供水或透水邊界、潛水和承壓水相互聯系和轉換地帶以及排泄邊界等。
(1)隔水邊界
常見的有不透水岩層與透水岩層相接觸帶、大型壓性或剪性斷裂帶、地下分水嶺地帶等。由於隔水邊界無水流通過, 在穩定流場條件下, 隔水邊界可看作是一條流線。因此, 其潛水等水位線可垂直隔水邊界勾繪。
(2)供水邊界或透水邊界
此類邊界常存在於山區基岩與平原或盆地的張性斷裂接觸帶、可溶性灰岩與鬆散的砂或砂礫石層接觸地帶以及平原或盆地中湖泊和河流周邊附近。其地下潛水等水位線形狀由山區基岩風化程度、斷裂帶破碎狀況和地形陡峭情況決定。當透水性能很強兩側水力聯系十分密切時, 潛水等水位線則平行該邊界走向繪制, 當水力聯系不十分密切時則呈一定角度與此邊果斜交穿過。
(3)潛水和承壓水相互聯系或補給地帶
在平原中部, 由於下伏鬆散沉積層由許多砂、砂礫石層和粘土、亞粘土或亞砂土層互層構成, 在這些地區的鑽孔中揭露的含水層又不止一層, 它們多少存在著一定的越流關系。所以, 在這些井孔中反映的地下潛水位多為混合水位。要在潛水等水位線圖上反映出該處的地下水分布特徵, 多採用分層止水觀測水位。下面各承壓含水層水壓線可用所附水文地質剖面圖表示。
(4)排泄邊界
在山前平原或盆地內部單獨泉排泄點, 地下水等水位線多以該點為中心, 以隔水層為邊界呈不對稱環帶分布。越向補給方向潛水位埋深越大, 越靠近泉點越淺。
在溝谷、河谷和平原或盆地邊緣常由泉群組成泄流帶, 該處潛水等水位線與地形等高線相交, 且沿這些出水點走向分布, 潛水位埋深為零。
3.地表水體條件的影響
在河流和湖泊(水庫)周圍, 不同水文季節地下潛水面分布不同。
(1)河流
在豐水期(我國北方為6、7、8、月份)河水通常是補給地下水, 河床附近的地下水位常高於周圍的地下水位, 形成長垣狀潛水面。 其水流方向一方面向兩側滲流, 另一方面向河流下遊方向滲流。因此, 地下潛水等水位線向河流下游凸形彎曲, 越向下遊方向潛水等水位線標高值越小。河床位置水位埋深最淺。
在枯水期(我國北方為1、2、3月份), 地下水通常補給河水, 河床水面與地下水面相交, 其交線由若干條潛水等水位線組成。由於水流方向一方面向河床泄流, 另一方面向河流下遊方向滲流。因此, 地下潛水等水位線向河流下游凹形彎曲。越向下游等水位線標高值越小。
沉降平原中部的地上河附近, 地下潛水面分布同豐水期河流。但水位埋深極淺, 許多地方沼澤發育。
(2)湖泊
湖泊(水庫)水面為流動很小或水力坡度小到可以忽略的地表水體。該水體邊界線被看作是定水頭, 可用一條封閉的同水體邊界重合的環形潛水等水位線表示。若湖水補給地下水, 則潛水等水位線標高向周圍依次降低, 若地下水補給湖水, 則潛水等水位線標高向周圍依次增高。
4.含水層沉積岩相
平原或盆地下伏潛水含水層中, 有時在一定范圍存在著不同規模和不同厚度的湖相、河漫灘相的淤泥、粘土和亞粘土透鏡體。當地下水流經這些透鏡體時, 便會產生繞流, 流線與等水位線均發生變形。因此, 繪制潛水等水位線圖前還必須收集第四系等厚線圖、第四系鑽孔剖面圖等資料, 以便能夠正確處理。
5.沉陷或塌陷構造
我國北方許多山麓平原地區下伏奧陶紀灰岩岩溶水, 上覆第四系鬆散層。由於煤田開采強疏干, 使下伏石炭、奧陶系中岩溶溶洞呈負壓。常常在上覆第四系較薄處產生地面塌陷, 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潛水通過塌陷天窗補給下麵灰岩含水層。因此, 地下潛水等水位線是以這些塌陷為中心呈漏斗狀分布。
在沉積平原或盆地中, 由於多年過量開采深層地下水, 造成下伏承壓含水層孔隙壓縮和釋壓, 地面大面積發生緩慢沉降。因而這些地區的地下潛水等水位線也發生改變, 與該沉降凹陷區形狀基本一致, 潛水面呈降落漏斗狀, 且越向中心潛水位埋深越大。
最後, 在連潛水等水位線之前, 應找出全區地下水位的大致變化規律。先勾繪資料多容易勾繪的線段, 然後加密並處理異常點。繪完後還應詳細檢查, 對特殊地段孔連線進行反復斟酌處理, 使其盡量符合周圍地下水流場規律。
『叄』 地質勘查報告識圖問題
你這個是地質項目吧,找什麼礦的,好像都很淺,
1、鑽孔的布置是按規范要求內的網度來布置的,容對應不同的勘查級別,網度一般是對控制礦體斜伸來說的,礦體產狀變化不大,控制級別相同的話,孔的間距應該差不多,如果不是,都可能是亂的。。
2一般來說,Z51這個,下面的數字是孔深吧,5.43/1.60應該是見礦(化)厚度和品位(哪個是品位,哪個是厚度,你剖面上看下就看出來)
3,這個不確定,一般有的用空心孔表示是設計的,實心(紅色)一般表示是見礦孔,實心(黑色)表示未見礦孔,半圈的可能是見礦化的孔!
『肆』 地質報告里剖面圖 水位
如果水位差距很大的話不能取平均值,要通過地質標高定位剖面上的位置。
『伍』 請教~~~~~根據水文地質平面圖,如何做水文地質剖面圖
作圖步驟:1、根據要求在平面圖上確定剖面線的位置和方向。2、確定回剖面圖的比例尺。3、收答集整理資料(全面收集剖面線上及其鄰近鑽孔柱狀圖、含水層、隔水層、抽水試驗資料、地形地質圖等有關資料)。4、設計圖面和繪制高程網。5、投繪平面與剖面的對應線(先將平面圖上的經緯線與剖面線的交點投繪到剖面中)6、繪地形剖面.7、投繪鑽孔柱狀。8、投繪構造點。9、根據各地層時代,連接各點,連接各含、隔水層,有抽水試驗資料,將抽水層段數據標出即可。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找一張地質剖面圖,在此基礎上,將水文資料放上就可以了。
『陸』 工程地質剖面圖怎麼看
現在勘測單位的工程地質圖一般都沒有提供圖例,豎井左邊的數字是黃海標高,右邊的數字是深度。
『柒』 下圖是我國春季某地形剖面圖及該地地下水埋藏深度。怎麼畫地下水位
7.B
由題意可知,用地形剖面線上某點對應海拔減去該點對應的地下水埋藏專深度即為地下水海屬拔,將其連成線即為等水位線,則可判斷出①處河流水面高於地下水位,是河水補給地下水;②處則是地下水水位高於河流水面,為地下水補給河流,不可能為地上河,故B項正確。
8.C
由圖可知,該地海拔多數不到30m,因此可排除A、D項。該地春季地下水水位較高,且出露地表,如②處;又①處此時河水水位高於地下水水位,河水水位較高,應為我國南方地區,所以C項正確。我國華北平原春季因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加上降水少,容易形成春旱,河水水位和地下水水位都較低。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米左右。
『捌』 水文地質剖面圖的介紹
水文地質剖面圖是反映某一地段在一定垂直深度內水文地質條件的圖件。它主要反映含水層的埋內藏與分布,地下水容位及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情況,地下水化學類型及其垂向變化等。水文地質剖面圖一般沿水文地質條件變化最大、最復雜的方向測制,如在河谷地區常垂直河流;山前洪積扇地區常沿洪積扇中心線;向斜盆地常沿含水層傾向、垂直向斜軸的方向測制。
『玖』 關於工程地質剖面圖數據的意思
1、②-1、②-3A:-1和-3A是②的下標,是小字,表示第②層土體的亞層,你可以理解成第②層土體裡面夾有很多的薄層,1和3A是這么多薄層的編號;
2、N是指標准貫入試驗的錘擊數,N=18就是標准貫入試驗的錘擊數是18擊;
3、-23.17和31.40:-23.17是該線所畫位置的絕對海拔高程,31.40是所畫的該線從地面向下的深度;
4、qc=5.67,qc上面有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值,qc表示雙橋靜力觸探試驗錐尖阻力。qc=5.67表示在地面下21.30m-26.20m的土層所做的靜力觸探試驗的平均錐尖阻力為5.67Mpa;
5、frb=25.43Mpa表示該層岩石的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為25.43Mpa;
6、qc(MPa)[fs=qc/100]:fs是雙橋靜力觸探試驗的側摩阻力,qc錐尖阻力的單位為Mpa,側摩阻力等於錐尖阻力除以100;它左邊(-51.77)60.00是與第3條是一個意思,只是這里的標高所在的位置是鑽孔的底部;
7、6,12,18,24與上部雙橋靜力觸探試驗的側摩阻力對應,從上側的雙橋靜力觸探試驗的虛線向下做垂線,與該線的交點所在的數值,就是虛線所在的這個點的側摩阻力數值;
8、17.8m左右兩側的黑粗線與上部的鑽孔位置相對應,表示圖中所畫的兩個鑽孔在地面上的距離為17.8m
9、水位(深度/標高),表示地下水位的深度,以及地下水位的海拔標高。例如在第一幅圖裡面1.18/7.05就表示,水位的深度是地面以下1.18m,海拔標高是+7.05m。(對於這個數據我感覺可能是寫反了,應該是海拔1.18m,位於地面以下7.05m),因為沒有表頭,不知道它在最左邊的標尺是指的深度還是高程。
『拾』 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位如何解讀
這圖你看不明白?鑽井深13.2m,意思就是鑽井最底處距離地面13.2m,所以鑽井最底處高程是236.02m。同理專,地下水位7.8m,意思就是距離屬地面7.8m,地面高程是249.22m,所以7.8m水位對應的高程就是249.22-7.8=241.4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