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地質災害和氣象災害有哪些
Ⅰ 氣象災害與地質災害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大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建設及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被稱為氣象災害。它是自然災害中的原生災害之一。氣象災害的特點是:
①種類多。主要有暴雨洪澇、乾旱、熱帶氣旋、霜凍低溫等冷凍害、風雹、連陰雨和濃霧及沙塵暴等其他災害共7大類20餘種,如果細分; 可達數十種甚至上百種。
②范圍廣,一年四季都可出現氣象災害;無論在高山、平原、高原、海島,還是在江、河、 湖、海以及空中,處處都有氣象災害。
③頻率高。我國從 1950-1988年的38年內每年都出現旱、澇和台風等多種災 害,平均每年出現旱災7.5次,澇災5.8次,登陸我國的熱 帶氣旋6.9個。
④持續時間長。「同一種災害常常連季、連年 出現。例如, 1951一1980年華北地區出現春夏連旱或伏秋 連旱的年份有14年。
⑤群發性突出。某些災害往往在同一時段內發生在許多地區如雷雨、冰雹、大風、龍卷風等強對 流性天氣在每年35月常有群發現象。 1972年4月1522 日,從遼寧到廣東共有16個省、自治區的350多縣、市先 後出現冰雹,部分地區出現10級以上大風以及龍卷風等災 害天氣。
⑥連鎖反應顯著。天氣氣候條件往往能形成或引發、加重洪水、泥石流和植物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產生連鎖反應。
⑦災情重。聯合國公布的1947一1980年全球因自然災害造成人員死亡達121.3萬人,其中61%是由氣象災害造成的。
----------
氣候作為一種資源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有著的重要作用,但同時,大氣也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經濟建設以及國防建設等造成了直接或間接的損害,我們稱之為氣象災害。 地質災害的基本定義: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岩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Ⅱ 我國主要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氣象災害主要有:風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以及海島上,主要偏東南和南部);內凍雨(主要分布在容西南,湖南貴州重慶);強降雪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東三省、內蒙、新疆、西藏.....);強降雨(華中、華東、華南)
地質災害主要有山體滑坡、地震等,地震主要在板塊銜接處比如福建、台灣、四川、西藏、雲南等;而山體滑坡就多了,一般的地質條件經過長期的自然積壓已經比較穩固其實不太容易山體滑坡,而出現山體滑坡無非有幾種情況。比如經過地震破壞了原有地質結構,經過強降雨或洪水造成的沖刷,工程原因造成的開挖等。
一般氣相災害後會伴生地質災害,比如台風過後的強降雨、強降雨過後的洪澇災害與山體滑坡......同樣自然災害也會隨著氣象災害造成次生災害,比如地震會伴隨山谷阻塞,經過強降雨會形成堰塞湖......
幸好現在我國已經有了專門的研究機構,已經在建有關的「多重自然災害耦合實驗室」主要就用來模擬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研究對應的耦合關系,從而為城市建設、規劃、建築選址等作出理論依據。
Ⅲ 三明市主要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分別是
答案B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鄉土地理的相關知識。三明市位於福建省,南方地區,沿海,降水多,西部山區,主要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分別是洪澇、崩塌。
Ⅳ 氣象災害,水文災害,地質災害各有哪些
氣象災害 :極端天氣 雪災 颶風 暴雨等
水文災害: 洪水 河流潰壩 礦井突水等
地質災害: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 地裂縫等
Ⅳ 福建有什麼自然災害
台風、乾旱、暴雨、冰雹、雪等氣象災害
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
重大生物災害
這些都是屬於福建省的自然災害
另外,祝您身體健康「百害不侵」HAPPY
NEW(牛)YEAR!!!
Ⅵ 福建常發生氣象災害有那些
福建省地質災害的類型:
根據調查,台風及台風帶來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是福建省主要的地質災害。
Ⅶ 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海洋災害,生態環境災害分別包括哪些災害
地質災害,地質學專業術語,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版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權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氣象災害是指大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建設及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自然災害會造成幾百萬元到幾百億元的損失,同時也會造成災害區內不計其數的傷亡人數。氣象災害是自然災害之一。主要包括亞洲熱帶風暴,中國沿海城市區域出現的台風、南方地區的乾旱、高溫、山洪、雷暴、中國北方的沙塵暴等。北美地區常見的颶風、龍卷風、冰雹、暴雨(雪)。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生十分頻繁、災害種類甚多,造成損失十分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
海洋災害,是指海洋自然環境發生異常或激烈變化,導致在海上或海岸發生的災害。海洋災害主要有災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嘯和風暴潮;與海洋與大氣相關的災害性現象還有「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台風等。
生態環境災害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海平面相應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沒的威脅。
Ⅷ 福建有哪些常見自然災害
台風、乾旱、暴雨、冰雹、雪等氣象災害
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
重大生物災害
Ⅸ 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有哪些
氣象災害主要是寒潮,台風(颶風或強熱帶風暴),暴雨洪澇,乾旱,沙塵暴等。地質災害主要有地震,火山爆發,滑坡泥石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