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濕地是什麼地質作用形成的

濕地是什麼地質作用形成的

發布時間: 2021-02-12 19:40:22

① 求圖示地質地貌景觀名稱,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

圖示地質地貌景觀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系指由產狀水平或平緩的層狀鐵鈣專質混合不均勻膠屬結而成的紅色碎屑岩( 主要是礫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並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蝕、風力侵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峰林狀的地貌特徵。

② 地表的地質作用有哪些如何形成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地表地質作用包復括:風化作用、制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硬結成岩作用。

形成方式:地面大氣、水和生物等在太陽能、重力能的影響下產生的動力而形成的,可參見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原因。
影響因素與形成方式有關。

③ 什麼是地質作用

地質作用,抄是指由於受到某種能量(外力、內力)的作用,從而引起地殼組成物質、地殼構造、地表形態等不斷的變化和形成的作用。
由自然動力引起使地殼組成物質,地殼構造,地表形態等不斷的變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稱地質作用。地質學界把自然界引起這些變化的各種作用稱為地質作用。地質作用主要分為構造運動、岩漿活動、地震作用、變質作用、風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固結成岩作用等。

④ 南丹山是由什麼地質作用形成的

地質作用復有兩大分類制: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重力、化學作用使地表平坦。
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南丹山平均海拔約500米,是珠三角唯一的亞熱帶雨林,雨林中土壤和岩石的風化作用強烈,土壤營養貧瘠,其風化殼較厚。南丹山地理位置的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⑤ 三峽是什麼地質作用產生的

長江三峽的形成是地殼運動和河流地質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在二億年前的三疊內紀,中國地形容東高西低,三峽以西是茫茫大海.七千萬年前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使這里成為險峻的高山,東西兩側發育流向相反的河流.到四千萬年前的地殼運動時,地形轉為西高東低.兩側的古長江在下切作用和溯源侵蝕中相互靠近,最終切穿高山,江水貫通,從此大江東去,奔流不息.

⑥ 桂林山水是什麼地質作用產生的

1、桂林山水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共同結果。內力作用使桂林地區由海變回陸,外力作用,主要是答流水的溶解侵蝕。
2、桂林是世界喀斯特峰林、峰叢地貌發育最典型、最精彩、最具觀賞性的地區。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喀斯特(Krast)一詞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岩高原的名稱,當地稱為,意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於該地而得名。它以溶蝕作用為主,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區。

可溶性岩石有3類:1.碳酸鹽類岩石(石灰岩、白雲岩、泥灰岩等)。2.硫酸鹽類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3.鹵鹽類岩石(鉀、鈉、鎂鹽岩石等),總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10%。從熱帶到寒帶、由大陸到海島都有喀斯特地貌發育。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岩出露地區,面積約91萬~130萬平方千米。其中以廣西、貴州、雲南(即雲貴高原)和四川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布。

⑦ 近現代地質作用

提出近現代的地質作用為農業地質環境評價體系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針對洞庭湖盆地是一個現代沉降盆地這一特點。洞庭湖區的主體或是最重要的部分是洞庭湖舉世聞名的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這塊濕地由內力地質作用構造沉降導致了現代地殼形變和外力地質作用的泥沙淤積,以及三峽水庫啟用這一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人為(地質)作用下,使洞庭湖處在無須以地質年代記,而是以人類紀元甚至年、月計的動態變化之中。今日之水體可能不久會變為陸地,而今日之陸地也可能不久會變為水體。這種水體、陸地的交替變化對農業地質環境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對此的評價並將其作為農業地質環境評價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是本書研究的特色。

上述四個方面進行了農業地質環境評價並由此構成了洞庭湖區農業地質環境評價體系的內容,可以看出來,一、二、三個內容是緊密相連的,其中以第二個內容工作量最大,是主要方面,至於第四個內容只是針對洞庭湖濕地區,也只是適用於洞庭湖濕地區。根據上面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劃分出三個農業地質環境功能區,每個功能區都有其特殊性,都提出農業地質環境可持續發展應注意的問題;二是提出了農業地質評價內容可以作為國家很重視的並已作為國家行政管理工作的《農用地分等定級規程》的分等定級的補充標准或因子。整個評價體系如圖4-8所示。

圖4-8 洞庭湖區農業地質環境評價體系圖

⑧ 什麼叫地質作用

由自然復動力引起使地殼組成物制質,地殼構造,地表形態等不斷的變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稱地質作用。其中內力作用使地球內部和地殼的組成和結構復雜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殼原有的組成和構造改變,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單一化發展。地質學界把自然界引起這些變化的各種作用稱為地質作用。地質作用主要分為構造運動、岩漿活動、地震作用、變質作用、風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硬結成岩作用等。

⑨ 河流的地質作用是怎樣產生的有什麼特點

河流的地質作來用太多了源,有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等
侵蝕作用主要有下蝕、旁蝕、朔源侵蝕三種
搬運作用有懸運、溶運、推運等
沉積地形一般有心灘、河漫灘、三角洲等等。
此外還有河流的均夷化和去均夷化等等。
建議去參考任何一本普通地質學的書,都有具體介紹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