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質圖中m表示什麼
❶ 原子結構圖中M K L分別代表那一層
應用含有組態作用的INDO/1量子化學方法,計算了LiNbO_3和KNb內O_3三聚體的基態電容子結構及激發態的有關信息,再利用態求和以及性能疊加方法,計算了LiNbO_3和KNbO_3晶體的線性和非線性光學系數。理論與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後表明:計算得到的LiNbO_3晶體的動態光折射率較接近測量值;適用於相匹配的宏觀晶體非線性光學系數d(31),d(32)相當好地重現了實驗測量值。同時,說明了KNbO_3的d(31),d(32)大於LiNbO_3的原因,在於K離子大的半徑和大的電荷離域,加強了KNbO_3晶體對非線性效應的貢獻。此外,本文還預計在室溫時,從0.75到1.25eV/h和0.88到1.78eV/h頻率范圍內,LiNbO_3和KNbO_3各有頻率異於1.17eV/h的二次非線性光學系數的極大值存在。
❷ 參考文獻中m表示什麼
參考文獻中M代表:專著。
參考文獻標准格式是指為了撰寫論文而引用已經發表的文獻的格式專,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屬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
專著M ; 報紙N ;期刊J ;專利文獻P;匯編G ;古籍O;技術標准S ;學位論文D ;科技報告R;參考工具K ;檢索工具W;檔案B ;錄音帶A ;圖表Q;會議錄C;中譯文T;樂譜I; 電影片Y;手稿H;其他E。
(2)水文地質圖中m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按照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以阿拉伯數字進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時,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
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後參考文獻中列出。格式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
多次引用的文獻,每處的頁碼或頁碼范圍(有的刊物也將能指示引用文獻位置的信息視為頁碼)分別列於每處參考文獻的序號標注處,置於方括弧後(僅列數字,不加「p」或「頁」等前後文字、字元;頁碼范圍中間的連線為半字線)並作上標。
❸ 機械圖紙中M代表什麼意思
M代表螺紋的意思,比如M20,,這是粗螺紋 ,M20X1 細牙螺紋 螺距為1
❹ 涵洞基礎鋼筋圖中的m表示什麼意思
1,結構施復工圖中M代號代表制:預埋件。 2,預埋件:就是預先安裝(埋藏)在隱蔽工程內的構件。就是在結構澆築時安置的構配件,用於砌築上部結構時的搭接。以利於外部工程設備基礎的安裝固定,預埋件大多由金屬製造,例如:鋼筋或者鑄鐵
❺ 地質剖面圖的N,S,M各代表什麼意思
N為新生代上第三系地層
S為中生代志留系地層
m可能為某一組段地層代號。
❻ 綜合水文地質圖
綜合水文地質圖,實際上是把區域水文地質調查中所獲得的各種水文地質現象和資料,用特定的代表符號、色調和方式,按一定比例尺縮小表示到圖紙上的一種具綜合內容的水文地質圖件。但它又不是野外現象的簡單羅列,而是把野外獲得資料在進一步整理、分析和系統化的基礎上,更深刻地反映出區域地質—水文地質條件的規律性。
按原地質礦產部頒布的《區域水文地質普查規范補充規定》,綜合水文地質圖編圖的基本原則是:編圖時首先要劃分出五種基本類型地下水,即鬆散岩類孔隙水、碎屑岩類裂隙孔隙水,碳酸鹽岩類裂隙溶洞水(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凍結層水。每種基本類型可根據不同情況劃分為若干亞類。類和亞類應突出表示出富水等級、埋藏條件和水質。並規定類型用普染色表示,亞類採用接近的普染色表示,層次要分明,用色階深淺表示富水性等級,埋深用等值線、線條、花紋符號等表示,水質用水點、等值線、符號等表示。
(1)鬆散岩類孔隙水:一般分為潛水和承壓水兩個亞類,每亞類又可按單井涌水量劃分為若干個富水等級,並圈定其界線。同一含水岩組也要區別其富水程度。按單井涌水量一般分為:①水量極豐富的:單井涌水量大於5000m3/d;②水量豐富的:單井涌水量為1000~5000m3/d;③水量中等的:單井涌水量為100~1000m3/d;④水量貧乏的:單井涌水量為10~100m3/d;⑤水量極貧乏的:單井涌水量小於10m3/d。
多層結構含水層,一般可歸並為潛水與承壓水或淺層水與深層水兩組,用雙層結構法表示,即寬窄條相間,寬條代表上部(潛水或淺層水),窄條代表下部(承壓水或深層水),富水性用不同色調表示(圖7-1)。
圖7-1 雙層結構表示法表示鬆散岩類孔隙水示例
埋深資料較多時,應繪制等水位(壓)線,並表示出潛水位或承壓水頂板的埋深;資料較少時,可分區分級用圖例或不同線條表示。
(2)碎屑岩類裂隙孔隙水:系指分布在中、新生代陸相沉積盆地內、比較穩定的裂隙孔隙水。不同含水層(組)或同一含水層(組)的不同地段應按單井涌水量劃分出富水等級:即大於1000m3/d,100~1000m3/d,小於100m3/d三級。層狀承壓水的分布面積應於表示,其頂板埋深按<50m,50~100m,>100m表示。如有鹹水還應反映出鹹淡水分界面的埋深。如果上覆有鬆散岩類孔隙水,則採取雙層結構方法表示。
(3)岩溶水(或裂隙岩溶水):圖上應分別表示出由分布均勻、相互連通的網(脈)狀溶蝕裂隙或蜂窩狀溶孔構成的統一含水層(體)和溶蝕管道發育而成的暗河水系;還應表示出岩溶均勻發育帶和匯流富集帶。應按泉及暗河流量與地下水徑流模數等綜合因素,劃分出富水等級。對大泉(域)和暗河(水系),按流量可分為100~1000 L/s,10~100 L/s,<10 L/s三個富水等級;按地下水徑流模數,亦可分為三級:<3 L/(s·km2)、3~6 L/(s·km2)、>6 L/(s·km2)。岩溶水埋深一般分為:<50m,50~100m,>100m三級。對覆蓋型或埋藏型岩溶水,可用雙層結構的方法表示。各種形態的岩溶,也應表示在圖中。
對岩性岩相變化復雜的裂隙岩溶水,應劃分為四個亞類:①碳酸鹽岩裂隙溶洞水,碳酸鹽佔90%以上;②碳酸鹽岩夾碎屑岩裂隙溶洞水,碳酸鹽岩佔70%~90%;③碎屑岩、碳酸鹽岩裂隙溶洞水,碳酸鹽岩佔30%~70%;④碎屑岩夾碳酸鹽岩裂隙溶洞水,碳酸鹽佔10%~30%。然後,據其中岩溶水的富水性,劃分其富水等級。
(4)基岩裂隙水:一般分為構造裂隙水(指層狀、似層狀裂隙水)、脈狀裂隙水、風化網狀裂隙水和孔洞裂隙水等亞類。其富水等級,按多數常見泉水流量分為:<0.1 L/s,0.1~1 L/s,>1 L/s三級,按地下水徑流模數分為:<1 L/(s·km2),1~3 L/(s·km2),>3 L/(s·km2)三級,對接觸帶、岩脈等富水帶和背、向斜等蓄水構造,亦應標出其富水部位。
(5)凍結層水:可分為鬆散岩類凍結層水和基岩類凍結層水兩個亞類。亦可分為凍結層上水和凍結層下水。採用雙層結構方法,分別表示兩層水的富水等級,必要時,應反映出凍結層厚度和凍結層下水的頂板埋深,圈出島狀凍結區范圍。冰丘等物理地質現象、現代冰川及沉積物和冰雪覆蓋范圍等,亦應表示在圖上。
綜合水文地質圖上,地下水質主要按礦化度劃分。一般按礦化度分為淡水(<1g/L),微鹹水(1~3 g/L),半鹹水(3~10 g/L),鹹水(>10 g/L),鹽鹵水(>50 g/L)。污染的和天然有害離子或化合物的分布情況,也應充分反映。
在綜合水文地質圖上,除上述內容外,圖中還應表示出:①控制性水點(井、孔、泉)及地表水系。水點要按規定的格式、色調進行標繪,如水點左側通常注記統一編號,右側注記水位埋深、水量、降深、礦化度等,井、泉用藍色,鑽孔用紅色等;②地下水流向,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補排關系,水源地的開采量,海水入侵界限,下降漏斗范圍等;③熱泉和人工揭露的熱水。按水溫,可分為:低溫熱水(20~40℃),中溫熱水(40~60℃),中高溫熱水(60~80℃),高溫熱水(80~100℃),超高溫熱水(>100℃)。在一般地區,可簡化為:溫泉(20~40℃),熱泉(>40℃);④地層界線及地層符號與地質圖基本相同,但地層系統可簡化,各種構造及其水文地質性質,亦要標示出來;⑤第四系的成因類型、岩性結構及分布;⑥重點地貌現象,如階地、溶洞、暗河等。
綜合水文地質圖一般必須附有1~2個區內主要方向的水文地質剖面圖,以充分反映本地區各類含水層組及其水文地質結構和某個方向上或深部水文地質變化規律。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原則上與平面圖相同,垂直比例尺可適當放大。剖面圖中的各含水層組,應按平面圖的富水性色譜著色(含水組中的隔水層及潛水位以上的包氣帶不上色)。剖面圖中除反映含水岩組外,還必須把有關水文地質內容表示出來,如水位、水頭、控制性鑽孔及涌水量、泉水點、鹹淡水界面、蓄水構造等。另外,還應適當反映地貌特徵(如階地、溶洞等)。
綜合水文地質圖一般還要附有柱狀圖。原則上可利用地質圖上的柱狀圖改編,主要表示水文地質內容,但要突出主要方面,簡化次要方面,要重視第四系的水文地質要求,選擇其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地層層序,水文地質特徵說明力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
某些內容可編製成較小比例尺的鑲圖,用以表示水文地質條件或開采利用條件中突出的一種或兩種要素,以補充平面主圖的某些不足。如地下水開采利用規劃圖、地下水資源分區圖、水化學圖等。
根據實際情況和是否需要,還可附簡要的分區說明表。
綜合水文地質圖的圖例說明應簡明扼要,以闡明富水性為主,富水性的等級按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其他僅作簡要的補充說明。
最後需要說明,在水文地質調查資料整理過程中,應盡量採用計算機輔助制圖系統,如基於地理信息系統(GIS)的計算機輔助制圖、AutoCAD、MapGIS、Coreldraw、Super⁃Map、Excel計算機制圖系統等。計算機制圖具有圖形附帶地質屬性數據的特點,實現了傳統水文地質圖表達信息的徹底變革,同時還具有隨時修改、高效、實現數據共享、易於保存和傳輸等優點。
❼ 圖中的m指的是什麼
圖中的m指的是米,你是幾年級呀?
❽ 水文地質圖的分類
按圖件的內容和性質以及服務對象,水文地質圖可以分為以下5類:
(1)基礎性圖件:即反映調查區地下水形成自然背景的各類基礎圖件,如:地質圖、構造圖、第四紀地質圖、地貌圖和地形等高程線圖等。
(2)綜合性圖件:是反映區域地下水埋藏分布和水量、水質形成條件的圖件,包括某些專項水文地質調查的綜合性水文地質圖件,如:區域性的綜合水文地質圖、供水水文地質圖、礦床水文地質圖、環境水文地質圖、岩溶水文地質圖及為水文地質計算服務的地下水概念模型圖、地下水流系統及水資源分布圖等等。
(3)單項地下水要素圖件:僅反映地下水某項(有時幾項)特徵的圖件,如地下水等水位(壓)線圖、地下水化學類型圖,地下水水質分區圖或某些離子(化學特徵)等值線圖、地下水量或富水性等值線圖、地下水模數以及地下水徑流模數和開采模數等值線圖、含水層厚度等值線圖、含水層頂(底)板等高線圖、含水層埋藏深度圖等等。
(4)利用改造規劃性圖件:為結合生產實際需要而編制的圖件,如:地下水開發利用條件分區圖,土壤改良水文地質圖、礦床疏干、堵水截流規劃圖等。
(5)預測與管理性圖件:是為滿足生產需要所編制的反映地下水水質、水量及環境地質的預測和管理方案的圖件。如各種地下水水質預測與管理圖、開采動態預測圖、地下水水量預測與管理圖、礦區突水預測圖、環境地質變化預測及防治圖等。
除上述各種水文地質圖件外,在每個項目的成果圖件中,尚應編制水文地質調查和勘探工作的實際材料圖,以及代表性的水文地質剖面圖、水化學剖面和地下水剖面流網圖。
❾ 施工圖管道中M-1代表什麼意思
如果是建築圖紙,M表示門的意思!
如果是管道圖紙,M表示管徑或管道標號!
根據你提供的施工管道M-1,可以理解為編號M預埋件有1個。
❿ 結構施工圖中M代號代表什麼
如果是「建施」(建築專業的圖紙),M:有代表門的意思。
例如M1218,指的是門寬1.2米,門高1.8米;
如果是「結施」(結構專業的圖紙),M:有代表直徑的意思。
例如M20,指的是直徑為20的螺栓,一般結構中M有彎矩的意思,可是一般彎矩都表示在結構計算書中的,圖紙中很少表示彎矩的(特殊情況除外)。
(10)水文地質圖中m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建築施工圖的國家標准如下:
由於房屋的結構、配件和材料種類較多,為作圖簡便起見,「國標」規定了一系列的圖形符號來代表建築構配件、衛生設備、建築材料等,這種圖形符號稱為圖例.為讀圖方便,「國標」還規定了許多標注符號。
軸線編號
建築施工的定位軸線是建造房屋時砌築牆身、澆注柱樑、安裝構配件等施工定位的依據。凡是牆、柱、梁或屋架等主要承重構件,都應畫出定位軸線,並編號確定其位置。對於非承重的分隔牆、次要的承重構件,可編繪附加軸線,有時也可以不編繪附加軸線,而直接註明其與附近的定位軸線之間的尺寸。
根據「國際」規定,定位軸線採用細點畫線表示。軸線編號的圓圈用細實線,直徑一般為8mm~10mm的圓圈,並在其中進行編號。
軸線編號原則為:在平面圖上水平方向的編號採用阿拉伯數字,從左向右依次編寫。
垂直方向的編號,用大寫拉丁字母自下而上順次編寫。拉丁字母中的I、O及Z三個字母不得作軸線編號,以免與數字1、0及2混淆。在較簡單或對稱的房屋中,平面圖的軸線編號,一般標注在圖形的下方及左側。較復雜或不對稱的房屋,圖形上方和右側也可標注。
對於附加軸線的編號可用分數表示,分母表示前一軸線的編號,分子表示附加軸線的編號,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寫。在畫詳圖時,如一個詳圖適用於幾個軸線時,應同時將各有關軸線的編號註明,定位軸線也可採用分區編號,其注寫形式可參照「國標」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