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月球是個地質的什麼天氣

月球是個地質的什麼天氣

發布時間: 2021-02-12 13:28:11

❶ 根據人類對月球的了解,月球上的地質環境是什麼樣的

美國地質勘探局的科學家們利用阿波羅計劃的數據繪制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月球地質圖!

這份新的月球地圖為人類提供了登陸月球的藍圖,揭示了地球岩石夥伴的真實性質。

美國地質勘探局地質學家科里·福特佐在同一份聲明中說:“這幅地圖是一個歷時數十年的研究項目的成果。通過將月球上特定地點的探索與月球表面的其他部分聯系起來,它為新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這些科學家合並了舊的和新的數據集,並用最新的數據更新了阿波羅時代的地圖。此外,他們還開發了一種新的統一的方法來描述月球的岩層。以前,月球地圖對不同類型的岩石和岩層使用了各種不同的名稱,而這種新的統一描述方法消除了這種不一致。

❷ 月球有天氣嗎

因為沒有大氣層
所以沒有空氣和天氣
如果地球大氣層毀壞的話,打雷沒有介質,聽不到
也沒有打雷等等

❸ 月球另一面有什麼地理環境、溫度等,望大家詳細解答!

月球為何總以一面示人?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衛星,它圍繞地球迴旋不息。自從它誕生四十多億年以來,從未離開過地球,是地球最忠實的伴侶。仔細觀察,我們很自然地會注意到,月球總以一面示人。這是為什麼呢?月球俗稱月亮。月亮每天東升西落的運動是地球自轉的反映。月亮圍繞著地球轉動表現為它在星空間自西向東移動,其軌跡稱為「白道」。白道和黃道(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跡)之間有5°多的夾角。月球繞地球轉一周歷時27天7時43分11.47秒,這一周期叫做「恆星月」。除了繞地球公轉外,月球本身還在自轉。月球自轉的周期是27天7小時43分11.5秒,幾乎等於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因此,無論在任何時間,我們從地球上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另外一面總是背向地球,「猶抱琵琶半遮面」。由於月球的軌道是一個傾斜的橢圓形軌道,它在不同的軌道位置面向地球的一面稍有不同,所以人們從地球上可以觀測到月球整個表面的59%。月球永遠以一面面向地球,如果不假思索,可能會以為月球沒有自轉。其實不然。我們可以想像,在月面上某點假設有一個垂直於月面的標志物,如果月球沒有自轉,在月球繞地球運行的過程中,由於該標志物始終指向空間同一方向,這樣我們觀察到的該標志物的指向會發生變化,月面的各部分會依次朝向地球,我們應該能看到月球的背面。所以,只有在月球的自轉和繞地球轉動的周期相等、方向相同(都是反時針方向)的情況下,月球才能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月球的自轉周期和繞地球轉動的周期相同,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因為地月之間相互潮汐引力的作用。月球可以產生對地球的潮汐引力,它能夠造成地球兩側海水的升漲,對地球大氣也會產生大氣潮。類似地,地球也可以產生對月球的潮汐引力。月球過去的自轉速度比現在要快得多,那時它的表面存在著如熔岩流之類的流體。地球強大的起潮力引發了月球上的潮汐,而潮汐摩擦會使月球自轉減慢,直至自轉周期等於公轉周期。此時,地球不再引起月球上明顯的潮汐作用,月球便只能以同一面朝向我們了。潮汐摩擦不僅正在使地球自轉減慢,還會影響到地月系統的演變。現在,地球自轉的周期比月球公轉的周期短得多,潮汐作用會引起地球的變形、質量分布的變化,從而使月球運動加速。一旦加速,它便逐漸螺旋式地遠離地球,進入愈來愈大的軌道,因而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會更長。月球目前正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離開地球。同樣的道理,潮汐摩擦也會使地球的自轉速度減慢,自轉周期逐漸變長。每一百年地球自轉周期約增加0.00164秒,這個數字雖然很小,但不能小看,因為長期的累積將相當可觀。也許大約50億年至100億年後,地球上的一天將和一個月相等,大致都等於現在的43天,屆時地球也將會以同一面朝向月球。真到了那個時候,背向月球的半個地球上的居民為了賞月,必須長途跋涉才行。至於哪個半球有幸對著月亮,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❹ 月球地質的介紹

月球地質(geology of the Moon)是研究月球表面特性、物質組成、物理場、地質構造、內部結構和演化歷史等問題的學科。

❺ 月球的地形是什麼

看上去像「在月球中有一個人」的外貌是由許多環形山、山峰、深狹谷和平原構成的一個組合體。最大的月海稱為雨海,其直徑約1126千米。

在面向地球的月球一側有另外大約20個重要的月海,它們有諸如澄海、危海和雲海等名稱。雖然它們稱為平原,但也不是完全平坦的,其上山脈交錯、環形山密布、懸崖和峭壁隨處可見。

一種理論是,月海是在數十億年前月球內部熾熱時,由多次可怕的隕石撞擊而生成的。隕石撞擊能產生巨熱,使月面熔化,並從內部放出熔岩而形成月海。一個更為近代的理論認為,隕石撞擊很可能將岩石粉碎而不是將其熔化。1964和1965年拍攝了月球照片的3個美國「徘徊者」號探測器增強了科學家中間對月海主要是由火山灰或熔岩流、塵或一些未知物質組成的推測。

月海為巨大的山脈所環繞。它們取地球上諸山脈的名稱,如阿爾卑斯、比利牛斯和喀爾巴阡等。最高的月球山脈是萊布尼茨山脈,其最高峰達9144米。

在月球表面分布著數萬個環形山,它們常互相交搭在一起。天文學家長期以來就對它們的起源進行著爭論。環形山可能由數十億年前的火山所產生,現在這些火山已變成死火山。一個更廣泛採納的理論認為,它們是由隕石雨和火山活動的雙重原因造成的。

在月球上有1000多個深谷,稱為溝紋或裂痕。它們長16千米—483千米,寬小於3.2千米,深度不詳。這些溝紋被認為是月面的裂縫,它們沿著由於某種內部加熱和膨脹作用產生的脆弱地帶而形成。在日全食期間,照到月球邊緣深谷中的陽光可以形成一圈亮點,稱為「貝利珠環」。

❻ 月球的地質構造

月球的起源,大致有三大派,但仍未定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是46億年前,與地球一樣是專宇宙的屬氣體和塵埃形成的;另一些人則認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從地球分裂出去的。然而,太陽神號幾次帶回的數據顯示,月球和地球的組成成份大不相同。不少的科學家認為,月球在很多年以前,偶然被吸入地心引力范圍,因而才意外地納入地球的軌道。 但也有人引用天體力學來反對這種說法。

月球較地球古老:

令科學家驚訝的是,從月球帶回的岩石,有99%比地球上90%的古老岩石還要老。 太空人攜回的月球岩石,已被測定有43億年至46億年的歷史,這已相當於太陽系的歷史了。

土壤比岩石更久遠:

美國太空人首次登陸的「寧靜海」,土壤的年代竟比岩石久遠。據分析,兩者相差10 億年之久。由化學分析顯示,月球上的土壤並非由岩石演變,可能來自別的地方。

受撞擊會發出巨響:

太陽神號在探月時,月球登陸艇和火箭返航時,都會撞到月球表面。 但每次都會使月球像大銅鑼或大鍾一樣響起來,阿波羅12號探月時,月球的回聲還持續了4個小時, 目前沒有一個科學家能夠解釋這種現象。

❼ 在月球上永遠是什麼天氣

永遠是晴天,因為引力小,沒有大氣環境,形不成雲雨

❽ 月球的地質如何

月球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佔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狀態的。月球直徑約3476公里,是地球的1/4。體積只有地球的1/49,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體成分及資源
[編輯本段]
45億年前,月球表面仍然是液體岩漿海洋。科學家認為組成月球的礦物克里普礦物(KREEP) 展現了岩漿海洋留下的化學線索。KREEP實際上是科學家稱為「不兼容元素」的合成物--那些無法進入晶體結構的物質被留下,並浮到岩漿的表面。對研究人員來說,KREEP是個方便的線索,說明了月殼的火山運動歷史,並可推測彗星或其他天體撞擊的頻率和時間。

月殼由多種主要元素組成,包括:鈾、釷、鉀、氧、硅、鎂、鐵、鈦、鈣、鋁 及氫。當受到宇宙射線轟擊時,每種元素會發射特定的伽瑪輻射。有些元素,例如:鈾、釷和鉀,本身已具放射性,因此能自行發射伽瑪射線。但無論成因為何,每種元素發出的伽瑪射線均不相同,每種均有獨特的譜線特徵,而且可用光譜儀測量。直至現在,人類仍未對月球元素的豐度作出面性的測量。現時太空船的測量只限於月面一部分。

月球有豐富的礦藏,據介紹,月球上稀有金屬的儲藏量比地球還多。月球上的岩石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富含鐵、鈦的月海玄武岩;第二種是斜長岩,富含鉀、稀土和磷等,主要分布在月球高地;第三種主要是由0.1~1毫米的岩屑顆粒組成的角礫岩。月球岩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種左右的礦物,其中6種礦物是地球沒有的。

月球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地球上最常見的17種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以鐵為例,僅月面表層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而整個月球表面平均有10米厚的沙土。月球表層的鐵不僅異常豐富,而且便於開采和冶煉。據悉,月球上的鐵主要是氧化鐵,只要把氧和鐵分開就行;此外,科學家已研究出利用月球土壤和岩石製造水泥和玻璃的辦法。在月球表層,鋁的含量也十分豐富。

月球土壤中還含有豐富的氦3,利用氘和氦3進行的氦聚變可作為核電站的能源,這種聚變不產生中子,安全無污染,是容易控制的核聚變,不僅可用於地面核電站,而且特別適合宇宙航行。據悉,月球土壤中氦3的含量估計為715000噸。從月球土壤中每提取一噸氦3,可得到6300噸氫、70噸氮和1600噸碳。從目前的分析看,由於月球的氦3蘊藏量大,對於未來能源比較緊缺的地球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許多航天大國已將獲取氦3作為開發月球的重要目標之一。

月球表面分布著22個主要的月海,除東海、莫斯科海和智海位於月球的背面(背向地球的一面)外,其他19個月海都分布在月球的正面(面向地球的一面)。在這些月海中存在著大量的月海玄武岩,22個海中所填充的玄武岩體積約1010千米,而月海玄武岩中蘊藏著豐富的鈦、鐵等資源。若假設月海玄武岩中鈦鐵礦含量為8%,或者說二氧化鈦含量為4.2%,則月海玄武岩中鈦鐵礦的總資源量約為1.3×1015~1.9×1015,盡管這種估算帶著很大的推測性與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月海玄武岩中豐富的鈦鐵礦是未來月球可供開發利用的最重要的礦產資源之一。

克里普岩是月球高地三大岩石類型之一,因富含鉀、稀土元素和磷而得名。克里普岩在月球上分布很廣泛。富含釷和鈾元素的風爆洋區的克里普岩被後期月海玄武岩所覆蓋,克里普岩混合並形成高灶和鈾物質,其厚度估計有10~20千米。風暴洋區克里普岩中的稀土元素總資源量約為225億至450億噸。克里普岩中所蘊藏的豐富的釷、軸也是未來人類開發利用月球資源的重要礦產資源之一。

❾ 和地球相比,月球是個怎樣地質的天體

月球上是一個無大氣、無水、無生命、冷熱劇變的寂靜世界。根據月面的地形特徵(山、海、陸地、溪、谷、溝、湖、灣、沼、丘陵、坑或盆地及輻射紋等)可粗略地劃分為3類:即高地(月陸)、月海撞擊坑和火山地形。月球上沒有水,上述水域的名稱是借用地球上的術語。月球的月陸和月海是兩個最顯著的特徵,它們覆蓋了月面約4/5的面積,已知的月海有22個。絕大多數分布在月球的向陽面(約占向陽面表面積的30%),只有 3個月海位於月球的背陽面(約占背陽面表面積的2.5%)。最大的月海是風暴洋,面積約500萬平方公里,其次是雨海、靜海、澄海、豐富海等。高出月海的地區稱為月陸或高地。月陸地區一般高出月海水準面約2~3公里,上面分布有連續的、險峻的山脈或山系,其高度可達6000米。月球上最大的山脈是亞平寧山脈,長達1000公里,高出月面3000~4000米。月谷多分布於月陸的平坦地區,月溪在月陸和月海中均有發現。月坑中有的比較特殊,具有輻射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第谷和哥白尼兩個輻射月坑,輻射紋通常是從月坑中心呈放射狀向外延伸,第谷月坑的輻射紋特別壯觀,共12條,其中最長的達1800公里。關於月海和月坑的成因,大多數學者都主張隕石(或小行星和彗星)撞擊說。據計算,雨海可能是由一個直徑為20公里的小行星體以 2.5公里/秒的速度轟擊月表形成的,即所謂的雨海事件。「阿波羅」14號的登月艙正好在雨海盆地的沖擊濺射堆積物上著陸,採集的岩石樣品幾乎全部由復雜的角礫岩組成並顯示明顯的沖擊和熱效應特徵,這對雨海盆地的隕石撞擊成因說是一個有力的證據。

❿ 月球和天氣有什麼關系

天體運行的軌道並不是絕對的圓形,只會是大致的,而多半都是橢圓形的,也因專為如此才會有近地點屬和遠地點。且根據萬有引力來說任何物體之間互相都是有引力作用的。當月球運行到離地球的近地點時,月球就離地球最近了,此時的他們互相之間引力是最大的,就會對地球上的洋流和氣流造成影響,自然就會出現天氣和潮汐等現象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