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勘查怎麼勘察礦石
A. 地質勘探主要是干什麼的
通過各種手段、方法對地質進行勘查、探測,確定合適的持力層,根據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類型,計算基礎參數的調查研究活動。是在對礦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提供礦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分為: 物探化探勘查、地質構造勘查、鑽探勘查、航空磁力重力勘查。 「地質」,准確的應叫地質學,習慣了就叫地質。地質學是七大自然科學之一,主要是研究地球及其成因和演化發展。實際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地震的預測、各類礦產的尋找、勘探,災害性的滑坡,古生物的演化。凡是建築在地面上的物體,都要事先搞清楚地下的情況。地質勘探是在對礦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提供礦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其中物理勘探簡稱「物探」,是以各種岩石和礦石的密度、磁性、電性、彈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質的差異為研究基礎,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儀器,探測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場的變化,通過分析、研究獲得的物探資料,推斷、解釋地質構造和礦產分布情況。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等。依據工作空間的不同,又可分為地面物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井中物探等。
B. 為什麼要開展地質勘查如何利用地質找礦新機制引導地質勘查找礦
地質勘查是根據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有所不同的調查研究工作。
地質勘查是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礎性工作,服務於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通過地質勘查,提高礦產資源的可采儲量,可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源保障;提高國土調查程度,可以為城鄉規劃和國土整治提供地質依據。加強地質勘查工作,是緩解資源瓶頸制約、提高資源保障能力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城鄉建設、開展國土整治的重要基礎,是防治地質災害、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手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要實施地質找礦戰略工程,加大勘查力度,實現地質找礦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資源的戰略接續區。
為實現這一目標,應按照「公益先行、基金銜接、商業跟進、整裝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質找礦新機制總體思路,統籌協調全國地質找礦工作,明確各類地質找礦投入定位,充分發揮公益性地質工作先行的基礎作用和地質勘查基金的政策調控及分擔風險作用。加快引進社會資金開展礦產勘查,對重點工作區實行整裝勘查、整體推進。重點從優化探礦權出讓方式、完善地質找礦收益分配製度、加強地質找礦工作監管與服務、推進地質找礦成果資料共享、建立科技創新產學研聯合攻關機制等方面加強制度建設,為推進地質找礦不斷實現新突破創造政策保障。
相關鏈接
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為切實提高我國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構建地質找礦新機制,國土資源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財政部共同制定並組織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明確了「三年有重大進展,五年有重大突破,八到十年重塑礦產勘查開發新格局」的「358」超常規目標任務,努力實現地質找礦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區,建立重要礦產資源儲備體系。
C. (一)礦產地質勘查工作在礦產開發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礦產資源的地質勘查工作,作為現代礦產開發的有機組成部分,貫穿於礦產資源專從發現到開發結束的屬整個過程,是一個對開采對象不斷分析研究和深化認識的過程。礦產在開采之前,必須運用各種地質勘查手段,確定礦體形態、產狀、規模、空間位置、構造特徵、礦石質量、開采技術條件、礦石加工選冶性能等,以滿足開采設計的需要。在礦產開采過程中,也要運用地質勘查手段,確定開采計劃中的礦體(礦塊)的准確空間位置、構造情況、礦石質量等,以滿足儲量升級、采礦生產的開拓、采准、切割工作,以及擴大礦產遠景、延長礦山服務年限的需要。
通常意義上的「礦產地質勘查」是指礦產開發的前期工作,它的最終目的是為礦山建設設計提供礦產資源儲量和開采技術條件等方面所必需的地質資料,以減少礦山開發風險,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勘查投資一般占開發建設投資的10%以下,但它的成果左右著開發時大量建設投資的風險。使用勘查程度低的資料進行開采活動,建設投資風險就大,反之風險就小。
D. 地質礦產勘查方面
一、基礎地質研究程度相對較低、勘查深度不夠,發展不平衡
截至 2004 年底,全地區已完成 1∶50 萬區調、1∶20 萬區調、1∶20 萬物化探工作,但正規的 1∶5 萬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工作覆蓋面積較小,僅完成 3. 71 萬 km2,全地區重要的成礦帶尚未開展 1∶5 萬區調工作。以往阿勒泰地區地質勘查深度多在 500 m 以內,一大批老礦山 ( 尤其是金礦山) 已面臨資源枯竭,遠不能滿足今後一段時間發展對資源的需求。
從地質調查及勘查工作看,國家、自治區對該區帶的投入不少。據統計,2006 ~2008 年地區地勘投入超過 12 億元 ( 不含油氣,下同) 。2007 年地區地勘投入超過 3 億元,其中商業性地勘投入超過 2 億元,佔地勘總投入的 2/3 以上。但基礎地質工作程度仍然比中東部地區要低。
同時,地質勘查程度不平衡,在阿爾泰山前交通較方便地段,開展了大量的中、大比例尺填圖、區域物化探等工作,對礦點、礦化點、物化探異常等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檢查和驗證,地質工作程度相對較高。而對於廣大的阿爾泰山中北部山區,除白雲母和稀有金屬礦產以外,其他各類礦產勘查、基礎地質工作和地學研究工作均很薄弱,大量的化探異常、地表礦點、礦化點有待檢查驗證。
建議對地區公益性地質調查、商業性礦產資源勘查項目進行梳理,對近 20 年來歷年投入公益性基礎地質、商業性礦產資源勘查等的資金投入情況進行分析,客觀評價地質勘查投入和產出。提出今後阿勒泰地區公益性地質勘查、商業性礦產資源勘查的方向、重點及部署建議,如 「358」項目等。
二、部分地質項目立項依據不充分,地勘費不能充分利用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形勢的好轉,地勘費的來源也由單一渠道而逐漸趨於多元化,伴隨著這一變化,地質項目的立項渠道也逐漸多元化。一些項目在選擇立項過程中未能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論證,有限的資金未用在刀刃上,造成了資金的浪費,因此找礦效果差。尤其是煤礦勘查,各地勘單位承擔的勘查項目過多,勘查面積很大,資金普遍投入偏低,工作質量不高,研究程度較低,勘查效果差。
三、礦業權整合、審批和市場運作中存在的問題
地質勘查單位資質管理弱化,監管不到位。如在進行探礦權和采礦權掛牌競拍時,一些沒有勘查開采能力的單位和機構紛紛加入礦業權競拍,個別探礦權人在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取得勘查許可證後,私下倒賣探礦權,或者搶佔地盤、長期圈而不探。嚴重擾亂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
在礦業權監督管理中,勘查許可證與采礦許可證發放後的追蹤監督管理有待加強,地區地勘監理工作也存在薄弱環節。無證采礦和非法轉讓采礦權,承包和多層分包現象依然存在,整頓和治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的工作仍較艱巨。圈而不探、圈而不開、大礦小開、倒賣礦業權等違法違規問題仍然存在。在執法監督工作中,以權代法,干擾執法和有法不依現象依然存在。上述行為嚴重擾亂了地區礦業權市場建設,為地區開展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工作增加了難度和阻力。同時,也造成了地區優勢資源配置難度加大。
政府對礦業權進行統一管理整合,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切實保障投資者享有的 「誰投資,誰受益」的權利,避免使投資者的積極性受挫,從而影響地區礦產勘查投入。
就礦業特區內的礦產資源而言,今後要對已探明礦產資源且擁有儲量優勢的礦種,要按照將優勢資源優先配置給大集團、大企業的要求,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礦產資源規劃要求,大力推進整合,為特區精深加工項目落地提供資源保證。對新探明的礦產資源,要依據地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科學編制單礦種開發利用規劃,體現集約化、規模化要求,以發展深加工為目標,提高開發利用及環境保護等准入門檻,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雙贏目標。對於有資源前景的礦種,要超前進行戰略部署,初期屬於基礎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的,應積極爭取 「358」項目的支持,提高地質工作程度; 達到商業性勘查程度時,多渠道籌資開展風險勘查,加快地質勘查步伐,盡快探明礦產資源儲量,為特區礦業深加工項目提供資源保障。
四、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資料的利用程度低
由於各行業、部門、單位只考慮自身利益的影響,一些本該屬於公益性、基礎性的地質資料不能被各地勘單位在項目研究中公開、公平使用。這一方面使地勘單位在地質立項、靶區優選等方面受到影響,項目進展不順,找礦效果也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也造成地質工作的重復投入和資金的浪費。
地勘等有關單位不同程度地存不嚴格執行地質資料匯交制度的行為,不及時或不按規范要求匯交地質資料,往往對地礦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造成被動。
此外,地礦行政管理部門為企業、社會、中介組織等的地質資料信息服務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今後,地礦行政管理部門要按規定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管理,進一步強化地質資料服務社會的意識和水平,更好地為礦業特區的建設與發展服務。
五、地質、礦業等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匱乏
阿勒泰地區現有地質、礦業方面的技術、管理人才遠遠不能滿足礦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地區國土資源局、經貿委、發改委等下屬事業單位礦業出身的人才較少,如作為礦業大縣的富蘊縣,地質專業人員僅有 4 ~5 人,布爾津縣幾乎沒有地礦人才。又如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勘測規劃院,業務雖包括了礦產資源的規劃和研究,但主要業務以土地項目為主,目前難以承擔地區、縣 ( 市) 級礦產資源規劃、礦業發展戰略研究等項目的研究工作,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地礦技術、管理、經濟等高層次人才的短缺。
今後,隨著地區 10 大項目的落地,這 10 大項目中大多數為礦業深加工項目,地區對礦業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會增加。另外,隨著地區礦業企業技改力度的加大,鈹冶煉、超細碳化硅、電石加工、直接還原鐵、不銹鋼、無縫鋼管、銅冶煉等項目的陸續上馬,礦業技術、管理人才供給與需求的矛盾將會日益突出。
針對這一現狀,地區一方面要通過優惠政策加大對地質、礦業等技術、管理人才的引進力度,另一方面應加大對本地人才的培訓,在地區高等職業學院的專業設置中,將地質、礦業等相關專業列為重點學科。通過這些措施,盡快扭轉地質、礦業技術及管理人才短缺的局面,為礦業特區建設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
六、特殊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極端的氣候條件對地質勘查工作產生不利影響
阿勒泰地處歐亞大陸中心腹地,屬典型的北溫帶大陸性乾旱寒冷氣候區。氣候特點為: 夏短冬長,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四季多風少雨。區內地形地貌類型多樣,北部為阿爾泰山山脈,中部為山前丘陵和沖洪積平原區,南部為戈壁、荒漠、沙漠區,隨地形地貌的不同生長有不同的草本和木本植物,由於受地形、地貌、氣象、水文條件的制約,其生長期很長,尤其是稀有植物破壞後很難恢復。自然生態環境的不穩定性、敏感性及生物多樣性,使得本區資源豐富而自然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地質礦產勘查及其開發利用等人類礦業活動給本區脆弱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威脅,礦業與地區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按照地區、縣 ( 市) 級礦產資源規劃確定的不同功能分區的要求,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開展地質礦產勘查開發等活動。
在找礦前景非常廣闊的阿爾泰山系中,冬季漫長,有些地區常年積雪,一年當中適宜地質勘查工作的時間只有 3 個月左右,若遇極端災害天氣時,野外作業時間會更短,在這種特殊的氣候條件下,對礦業特區開展地質礦產勘查開發等礦業活動造成很大的困難。對於阿勒泰地區這種特殊氣候條件,要加強地質勘查前期准備工作,充分利用新技術、先進裝備,配備高素質的專業地質、鑽探、管理等人才,以及高級技術工人,在有限的地勘工作時間內,統籌協調,優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地質找礦目標。
E. 礦產地質勘查是什麼意思
是在對礦抄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提供礦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F. 地質勘查工作
一、地質勘查隊伍規模及資質
(一)地質勘查隊伍概況
截至2005 年底,自治區境內從事地質勘查工作的人數約2.6萬人,主要分屬於石油系統、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有色地質勘查局、煤田地質局、建材總隊、核工業二一六大隊、武警黃金八支隊等部門,共70個地勘單位。其中,從事石油地質勘查工作的單位6個,從事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工作的單位64個(附表12)。「十五」末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隊伍構成見附表13及圖4-1。
圖4-1「十五」末非油氣地質勘查隊伍構成
截至2005年底,有區外18個省(區、市)的37個地勘單位、約750餘人在自治區從事地質勘查工作。自2001 年以來區外省(區、市)地勘單位在自治區區從事地質勘查工作的隊伍規模呈逐年擴大的趨勢(2001年21 個地勘單位約370 人,2002 年22 個地勘單位約480人,2003 年22 個地勘單位約500 人,2004 年25 個地勘單位約600人)。
(二)地質勘查資質管理
根據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資質注冊登記辦法》(國土資發〔2003〕 218 號)和《地質勘查資質專業分類和注冊登記條件》(國土資廳發 〔2005〕 41 號)的規定,截至2005 年底,全區批准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資質單位64 家。其中,甲級資質單位27 家,乙級資質單位11家,丙級資質單位26家。
按經濟類型劃分,有國有地勘單位43 家,有限責任公司及其他13家,中外合資及外商獨資礦產勘查企業8 家。按資質專業類別劃分,有區域地質調查12 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12個,固體礦產勘查54個,液體礦產勘查5 個,氣體礦產勘查2個,地球物理勘查12個,地球化學勘查7個,遙感地質勘查2個,勘查工程施工18 個,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14 個,選冶加工試驗3個。
二、國土資源調查經費和地質勘查資金投入
「十五」期間,全區投入國土資源調查和地質勘查的資金達355.62億元,從2001年42.94億元,增加到2005年106.68億元,增長了148.4%,年均增長20%。其中,石油天然氣地質勘查資金340.76億元,從2001 年41.5 億元,增加到2005 年102.39 億元,增長了 146.7%,年均增長 19.8%;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資金14.86億元,從2001年的1.44億元,增長到2005年的4.29億元,增長了197.7%,年均增長24.4%。見表4-1。
國土資源調查和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的投資中,中央財政撥款6.33億元(含經財政部批準的自治區地質勘查中央專項資金2 億元,國土資源調查費用1.91 億元),自治區財政撥款3.13 億元(含自治區1∶5 萬區域礦產地質調查專項資金1.5 億元);社會資金投入4.38億元;其他資金1.03億元。各類資金構成見圖4-2。
表4-1「十五」期間國土資源調查經費和地質勘查資金投入一覽表 單位:萬元
(一)國土資源調查經費
「十五」期間,國家共計向新疆投入國土資源調查經費3.61億元(含區外省區地質勘查單位承擔在新疆開展工作的費用),其中自治區境內地質勘查單位承擔國土資源調查項目的費用1.91 億元。「十五」期間,國家投入新疆的國土資源調查費用呈逐年減少的態勢。見表4-2。
圖4-2「十五」期間國土資源調查和非油氣地質勘查投入資金構成圖
表4-2「十五」期間國家投入自治區的國土資源調查經費表 單位:萬元
自治區境內地質勘查單位承擔國土資源調查項目經費按專業分,見表4-3。
(二)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資金投入
「十五」期間,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投入12.96億元。其中,固體礦產勘查投入9.07億元,占勘查總投入的70%;水氣礦產勘查4416萬元,占勘查總投入的3.4%;基礎地質工作2.11億元,占勘查總投入的16.3%;地質科學研究5867萬元,占勘查總投入的4.5%;其他投入7467萬元,占勘查總投入的5.8%(見表4-4)。2005年與2001年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資金投入對比見圖4-3。
「十五」期間,自治區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項目的部署,以天山和阿爾泰重要成礦區帶為重點,投入勘查的礦產有30 多種,以金屬礦產為主。主要有煤、鈾、鐵、銅、鎳、鉛鋅、金、鉀鹽、膨潤土、紅柱石、石灰岩、花崗石礦等。非油氣地質勘查資金投入見表4-4。
表4-3「十五」期間區內地質勘查單位承擔國土資源調查項目經費按專業分一覽表 單位:萬元
圖4-3 2005年與2001年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資金投入對比圖
表4-4「十五」期間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資金投入一覽表 單位:萬元
「十五」期間,在固體礦產勘查投入中:鈾礦0.77 億元,煤礦勘查2.71億元,鐵礦勘查0.78 億元,銅礦勘查1.68 億元,鉛鋅礦勘查0.63 億元,金礦勘查1.5 億元,鉀鹽礦勘查0.21 億元,其他礦產勘查0.25億元見(見附表14)。「十五」期間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資金投入構成,見圖4-4。
圖4-4「十五」期間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資金投入構成
三、完成主要工作量
「十五」期間,全區國土資源調查和地質勘查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見表4-5。
表4-5 十五」期間國土資源調查和地質勘查完成主要工作量一覽表
四、取得主要成果
(一)提交可供開發的大型礦產地10處
① 庫車—拜城煤田俄霍布拉克井田;② 呼圖壁縣煤礦寬溝井田;③ 昌吉市硫磺溝區四井田;④ 富蘊縣蒙庫鐵礦;⑤ 富蘊縣可可塔勒鉛鋅礦;⑥ 鄯善縣彩霞山鉛鋅礦;⑦ 若羌縣羅布泊鉀鹽礦;⑧ 和布克賽爾縣日月雷膨潤土礦;⑨ 巴里坤縣拉伊格來克膨潤土礦;⑩ 烏魯木齊市葛家溝頁岩礦。
(二)提交可供開發的中型礦產地12處
①和田縣布雅煤礦區南部井田;②阜康市大黃山煤礦井田;③塔城地區鐵廠溝煤礦區莫湖台東井田;④ 哈密市尾亞釩鈦磁鐵礦;⑤哈密市平台山磷釩礦區南向斜釩礦;⑥富蘊縣喀拉通克銅鎳礦區二號礦;⑦富蘊縣索爾庫都克銅礦;⑧ 托克遜縣忠寶鎢礦;⑨ 昌吉市薩日達拉—冰峰金礦;⑩ 烏魯木齊縣望峰金礦;⑪庫爾勒市蘇克塔格能厄肯Ⅱ號紅柱石礦;⑫伊寧縣腦蓋土高嶺土礦。
(三)提交可供開發的小型礦產地17處
① 青河縣老山口鐵(銅)礦;② 鄯善縣紅雲灘鐵礦;③ 鄯善縣百靈山鐵礦;④ 哈密市突出山鐵礦;⑤ 伊吾縣寶山鐵礦;⑥新源縣和統哈拉蓋鐵礦;⑦ 新源縣利源鐵礦;⑧ 溫泉縣喇嘛蘇銅礦;⑨ 哈密市鏡兒泉葫蘆銅鎳礦;⑩ 鄯善縣紅石金礦;⑪托克遜縣天彩金礦;⑫哈密市紅灘海金礦;⑬哈密市大南湖天木南金礦;⑭哈密市大南湖天木東金礦;⑮和碩縣阿拉塔格礦區大理石;⑯沙灣縣霍爾果斯達里亞河石灰岩礦;⑰布爾津縣切巴爾拉尕什白雲母礦。
(四)提交可供詳查、勘探的大中型礦產地8處
① 哈密市白山鉬礦;② 和布克賽爾縣圖拉東井田;③ 阜康市五工溝—東黃草溝井田;④ 和靜縣備戰鐵礦;⑤ 阿克陶縣切列克其鐵礦;⑥ 烏恰縣薩熱克銅礦;⑦ 阿克陶縣塔卡鉛鋅礦;⑧ 若羌縣維寶鉛鋅礦。
(五)新發現有找礦遠景的礦產地35處
① 塔什庫爾干縣贊坎鐵礦;② 和靜縣松樹溝斑岩型銅礦;③和靜縣玉希莫勒蓋達坂銅礦;④ 青河縣哈臘蘇斑岩型銅礦;⑤ 托里縣包古圖斑岩型銅礦;⑥ 哈密市雙龍銅礦;⑦ 和碩縣包爾圖銅礦;⑧ 溫泉縣北達巴特銅礦;⑨ 鄯善縣黑尖山銅礦;⑩ 哈密市圖拉根銅鎳礦;⑪哈密市白山泉銅鎳礦;⑫ 哈密市圖拉爾根銅(鎳)礦;⑬哈密市黃草溝銅(銀)礦;⑭若羌縣喀臘達坂鉛鋅礦;⑮ 且末縣卡特里西銅鋅礦;⑯ 富蘊縣薩吾斯鉛鋅礦;⑰烏恰縣烏拉根南帶鉛鋅礦;⑱ 若羌縣坡北鎳礦;⑲ 精河縣萊歷斯高爾鉬礦;⑳ 若羌縣喀臘大灣多金屬礦鄯善縣梧桐溝—黑山鎢礦;民豐縣黃羊嶺銻礦;哈密市大南湖鄉紅山金礦民豐縣帕西木———苦阿金礦;哈密市紅嶺金礦;托里縣哈西金礦區;奇台縣雙泉金礦區;哈密市黃龍山金礦;托克遜縣天禧金礦;善鄯縣東來銀礦;若羌縣阿北銀鉛礦;鄯善縣尖山菱鎂礦;庫爾勒市芒拉克艾肯紅柱石礦;哈密市白尖山硅灰石礦;吐魯番市塔什索干塔格頁岩礦。
(六)提交可供開發利用的水源地4處
①羅布泊鉀肥基地紅柳井———拉烏子水源地②羅布泊地區米蘭沖積扇水源地③哈密市大南湖—紅旗村車站水源地④庫車縣塔里木鄉及草湖鄉水源地。
五、探明礦產資源儲量
「十五期間」,全區33 種主要礦產探明的資源儲量中,有30種礦產的資源儲量增加。其中,石油、天然氣增幅超過30%,銀、銫、紅柱石、石鹽礦、鉀鹽、石棉、蛭石、水泥用石灰岩、飾面用花崗石、飾面用大理岩10 種礦產探明的資源儲量增幅在50%以上。主要礦產探明的資源儲量見表4-6及附表15。
六、地質勘查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情況
「十五」期間,為實施中央「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戰略,區內各地勘部門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內引外聯」積極支持國內有經濟實力的知名企業(公司)和國外礦業公司來新疆開展礦產地質勘查。
表4-6「十五期間」主要礦產探明的資源儲量
(一)國內有經濟實力的知名企業(公司)投資開展礦產勘查概況
(1)上海鑫風能有限公司:2001年,投資1800 萬元,對哈密市土屋銅礦首采區進行了詳細勘探,探明銅金屬資源量62 萬噸。2004年,上海外經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通過轉讓方式從上海鑫風能實業有限公司取得土屋銅礦的探礦權采礦權,於2005 年利用土屋銅礦詳細勘探結果,對該礦進行資源開發。
(2)山東魯能煤電化開發有限公司:為實施阜康煤電化基地項目,2005年投入資金610 萬元,對奇台縣大井—將軍廟煤礦進行地質勘查,探求以滿足2500萬噸原煤的生產能力的資源儲量。
(3)江蘇徐州礦業集團:2002 年投資290 萬元對俄霍布拉克煤田進行補充勘探,獲煤炭資源儲量10億噸。
(4)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5年投資2000萬元,對奇台縣將軍廟煤礦進行普查,對吉木薩爾縣蘆草溝煤礦、奇台縣紅沙泉煤礦進行精查,其目標預獲普查煤炭資源儲量150億噸,精查煤炭資源儲量30億噸。為5×60 萬千瓦煤電項目和煤變油項目提供煤炭資源保障。
(5)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煤炭公司):與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聯合設立「新疆國投寶地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2005~2006年投資3000萬元,對尼勒克縣吉倫台—塘壩一帶煤礦進行詳查,為建設煤化工項目提供煤炭資源儲備。
(二)國外礦業公司投資開展礦產勘查概況
(1)自治區先後與英國力拓礦業勘探有限公司(RioTinto Mining&Exploration Limited)、加拿大「特拉維斯特」礦業公司(TerawestMineralsInc)等多家外國公司簽訂了在新疆天山、阿爾泰等地區開展金礦、銅鎳礦等礦種及煉焦用煤的合作勘查協議或合同。
(2)國家「305」項目辦公室與澳大利亞誠信礦業公司(MineralSecuritiesLtd,簡稱MSL)簽署了聯合勘查開發金山-京希金礦成礦帶的意向。同年6 月成立新疆金川礦業有限公司。至2005年末,澳方陸續投入資金650 萬美元,完成鑽孔173 個,實施鑽探3萬米,通過工作預測金資源量47 噸。與澳大利亞阿佩斯礦業有限公司(ApexGreenstoneMountain PtyLimited,Level2,668 MurrayRoad,WestPerth,Western Australia,6872)合作成立了新疆拓奧礦業有限公司、與澳大利亞新月黃金有限公司(CrescentGold Limited,Level5,89 StGeorgesTerracePerth WA6000,Australia)合作成立了新疆天澳礦業有限公司,投入資金近百萬美元,分別在新疆的哈密地區、阿勒泰地區進行銅礦風險勘探。
(3)2003~2004 年,新疆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利用商務部援外資金500萬元到摩洛哥王國開展1∶10萬地球化學填圖工作。
(4)「十五」期間,自治區鼓勵區內地勘單位積極走向周邊國家地勘市場,2004年,撥款420 萬元支持有色地質勘查局到吉爾吉斯斯坦開展鐵礦普查工作。
七、地質勘查項目首次向全國招標
2005年,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篩選出12 個礦產資源補償費地質勘查項目,首次向全國范圍內進行公開招標。區內外33 個地質勘查單位[其中,區內地質勘查單位26個,區外省(區、市)地質勘查單位7個]共計投出68份標書,按照《自治區礦產資源補償費項目招投標管理辦法(試行)》評出中標單位12 個[其中,區內地質勘查單位10 個,區外省(區、市)地質勘查單位2 個],投標總費用較標底費用減少1.5%。此次自治區礦產資源補償費地質勘查項目招標收到了良好效果,並為今後推行礦產資源補償費項目招投標管理積累了經驗。
G. 新形勢下如何進行地質礦產勘查工作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環境處於一個嶄新的形勢之中,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長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內容之一。縱觀我國的礦產地質的現狀,不難發現其水平仍然是落後的。近年來,我國的經濟處於急速上升階段,對於礦產資源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應該著重考慮目前的地質勘查技術,盡快地找到找礦的較好方法。由於我國對於礦產資源的強烈依賴和部分礦產的不可再生性,因此必須在地質勘查和找礦上要更高效,技術要更成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都是地質礦產勘查的重點。 地質礦產勘查要合理規劃,拓寬領域和突出重點,提升能力和創新力 。
對於地殼運動演化的研究,是加強找礦技術的基礎,以此來開展成礦的地質環境的探索工作。由此看出,必須要對區域當地的地質事件進行分析。因此,建立起當地健全的地質事件的統計是很必要的。尤其要注意的是,當地受各類地理環境影響的自然環境是在成礦時代中有著重要地位的因素,應該被重點標記。利用多個學科的不同知識對成礦地理環境來綜合分析和探究,除此之外,對地殼活動、地質構造等深度地質方面的研究也要根據當地自然環境來分析,找出其與成礦地質之間的聯系和作用。
在找礦的過程中,要會尋找到有利的礦區,只有充分掌握和分析有利礦區,並且根據有利成礦的路線來安排采礦和礦產開采工作,會帶來極大地便利性和提高找礦的工作效率。一方面,對於地域內部的斷裂構造、組合特點和其斷裂程度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礦床和礦田的相關斷裂構造的特點和聯系要明確地研究和查探。在通常情況下,有利成礦的區域有橫向的礦帶可以來遵循尋找。所謂的橫向礦帶是指,該地帶最大的斷裂區域構造與礦床和礦田的有關斷裂構造有著最為緊密的聯系。兩者之間相交角度很大,彼此之間有間距,並且是以平行排列的方式存在的。
對於礦化信息加以足夠的重視,就能夠把地質礦產勘查工作有效率地進行且有較好的成果,藉由這些全面的礦化信息可以科學地指導找礦工作。地質礦產勘查已經逐漸地發展到地下礦產勘查的階段,這也就意味著難度進一步地加大,這時就必須要藉助以往的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成果來加以支持和幫助,在地下資源中尋找隱藏的礦產時,要依據找礦背景中不同的腐蝕程度分析,通常情況下,不能夠僅僅憑借腐蝕程度或者地表信息就對找礦前景下不實的判斷和猜測。因為經常存在地表的信息正常無異,但是地下的腐蝕程度卻是特別大,一般情況下,就會斷定該區域的找礦前途不大。可是有的特別情況顯示,盡管地質情況腐蝕較大,但在越深的地方有幾率出現不同種類的礦產資源,甚至還會有重要的礦床隱伏其中。這也就要求對找礦的空間分布特點、礦產信息的規律加以謹慎的對照和探討。只有把找礦信息的准確度不斷加強,才能實現找礦工作的完滿進行。
對於如何部署地質礦產的勘測工作,需要明確的是,一定要在立足於區域的地質礦產情況的基礎上,對找礦任務進行合理分配。同時,也應該藉助於類似的礦產區域的任務分配狀況來作為輔助和指導。地質礦產的找礦工作模擬建設要不斷地完善,把不同類型的找礦技術進行比對,把任務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用合理的方式來鋪設找礦工作,提升找礦效果。
H. (二)鋁土礦地質勘查規范
1.新規范的主要特點
一是具有適應性。隨著我國礦業權市場的興起及鋁工業的快速發展,在市場機制的配置下,鋁土礦預查、普查、詳查等階段的地質勘查工作越來越多,新規范更具有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鋁土礦勘查工作客觀要求的屬性。
二是具有繼承性。原規范,除第十三條各級儲量比例、第二十三條儲量分類、第二十四條儲量分級和級別條件、附錄二工業品位、邊界品位的經驗回歸方程,未並入新規范外,其餘絕大部分內容均被新規范所繼承,具有顯著的繼承性。
三是具有創新性。新規范將勘查類型的劃分與判別引入了「類型系數」的新概念,使其礦床勘查類型的選擇,可用量化判別標准。經對以往勘查的58個鋁土礦和菱鎂礦床進行驗證,勘查類型的劃分與判別之符合率達95%,說明該新規范試用的類型系數與量化判別標准具有創新價值。
四是具有實用性。新規范的資源量儲量分類及類型條件與估算,體現了經濟意義與可行性評價工作及地質可靠程度的有機結合,突出了經濟意義,體現其實用性更強。
五是具有可操作性。新規范對每個勘查階段均按地質研究、礦石質量研究、礦石加工技術條件研究、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研究和綜合勘查、綜合評價及控製程度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可以為礦業權人對不同層次鋁土礦勘查成果提供服務,使新規范更具有可操作性。
2.規范修訂前後內容對比
規范修訂前後在內容上有較大區別,具體見表5。
表5 鋁土礦新規范與原規范內容對比表
續表
續表
3.幾點說明
1)新規范的資源儲量估算示意圖。以沉積型鋁土礦床第Ⅰ勘查類型為例說明(圖8)。
2)對礦體外推規則和地質可靠程度外推原則的說明。礦體的外推規則,應充分考慮礦體形態、產狀的地質規律。在有充分論據(根據一定數量的工程,有統計數據)的條件下,當礦體長度與厚度是正相關關系時,可按其規律,科學確定外推長度。當無規律可循時,一般按(地質可靠程度高的)勘查工程間距的1/4平推(下鄰地質可靠程度低的)(以下簡稱 1/4 間距平推)。1/4間距平推又可分為 1/4 間距板狀平推、1/4 間距尖狀平推二類。當沿礦體傾向的勘探線上相鄰有礦工程為2個以上時,板狀平推為矩形:以邊緣有礦工程(點位)為基點,沿傾向1/4間距為其寬,沿走向1/2間距為其長。尖狀平推為等腰三角形:以邊緣有礦工程(點位)為基點,沿傾向1/4間距為其高,沿走向1/2間距為其底。當有礦工程為1個時,應以該工程為基點,沿礦體走向勘探線為對稱基線,(按礦床勘查類型)沿礦體傾向對稱地進行1/4間距板狀平推或1/4間距尖狀平推。對於第Ⅰ勘查類型的礦體,一般採用1/4間距板狀平推;對於第Ⅱ勘查類型的礦體,一般採用1/4間距板狀平推或1/4間距尖狀平推;對於第Ⅲ勘查類型的礦體,一般採用1/4間距尖狀平推。地質可靠程度外推原則:可按上述礦體外推規則,地質可靠程度高的(資源儲量)塊段,(外)平推下鄰(地質可靠程度)低的(資源儲量)塊段邊界,如探明的可平推控制的,控制的可平推推斷的。但是,由推斷的資源量(333)塊段外推預測資源量(334?)的大致分布范圍,不應拘泥於上述礦體外推規則,而要考慮鋁土礦含礦層位及露頭線延伸狀態、推斷的鋁土礦資源量(333)、工程間距放稀1~2倍等綜合因素,初步外推其分布范圍。
圖8 資源/儲量估算示意平面圖
3)工業指標中最低工業品位的說明。近幾年,A/S≥7、Al2O3≥62%的富礦,市場對其需求越來越大(氧化鋁生產企業消耗富礦,追求微觀經濟效益),保有基礎儲量越來越少。為此,氧化鋁工業生產開始採用選礦拜爾法、石灰拜爾法等新工藝,一般要求鋁土礦品位A/S≥5,Al2O3≥62%。新規范繼承了原規范鋁土礦的一般塊段最低工業品位:A/S≥3.5(露采)、A/S≥3.8(坑采),但具有偏低的傾向。鋁土礦塊段最低工業品位的論證,應結合每個礦區的實際情況進行。進行詳查及勘探地質工作的鋁土礦區,應納入(預)可行性研究工作內容。
4)關於大厚度(大於礦體平均厚度的3倍)工程處理的說明。經鋁土礦勘查實踐表明,單個大厚度工程出現的概率較大。為此,一般按上述礦體外推規則(當有礦工程為1個時……),據礦床不同勘查類型,進行1/4間距板狀(對稱)平推或1/4間距尖狀(對稱)平推,以此單圈大厚度工程塊段。如果出現2個以上相鄰的大厚度工程,可按最近地區法,圈聯大厚度工程塊段。
I. 礦產勘查過程
為了探討礦產勘查過程中認識運動的表現形式,有必要對礦產勘查過程本身先做一點簡要的分析與說明。
礦產勘查工作是地質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礦產勘查工作的目的,是發現與探明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所需的礦產資源,並提供相應的地質資料,供礦山(油、氣田)設計建設開發利用。我國目前以及在可預見的未來,工業生產中80%的原材料都取自礦產,近95%的能源屬礦物能源。中國如此,世界也大體這樣。因此,礦產勘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整個社會生產鏈條中處於最前端的突出位置。
為了發現與探明礦產資源而進行的礦產勘查過程,實際上就是對賦存於地殼之中的礦產的客觀地質情況進行認識的過程。而要全面認識礦產的地質情況,必須經歷較長時間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礦產勘查作為一項實踐活動,它的客體是礦床。礦床是在地殼的某一特定地質環境內的有用礦物堆積體,它是在地殼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由各種自然作用形成的,它的賦存情況和規律通常是十分復雜的。另一方面,又由於礦床通常深埋地下,不能為人們所直接全面觀察,即使靠探礦儀器設備的幫助獲取信息,僅是一種間接觀察,靠探礦工程揭示進行觀察,也是一種局部觀察,都很難了解其全貌。何況礦床的空間分布狀況不過是其在地質歷史上形成過程的反映,要深入了解其分布規律,就不能不研究其形成過程,這就更為艱難。礦床規律的復雜性、隱蔽性,決定了人們對礦床認識的曲折性、漸進性和階梯性。礦產勘查工作程序性、階段性,就是上述認識規律的具體體現。
地質工作者為了有效地逐步深化對礦床的認識,將礦產勘查工作過程劃分為幾個階段。盡管各國劃分方法不盡一致,但都作階段劃分,這一點是共同的。在我國,目前將礦產勘查過程劃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即普查、詳查、勘探三個大階段(圖15)。在一般情況下並嚴格按此序列有計劃、分層次、循序漸進地開展工作。但在某些情況下,一個地區或一個礦區內的不同階段的地質勘查工作可能有交叉並進的情況。對此,我們將在第四章的遵守勘查工作程序、縮短礦產勘查工作周期一節中加以討論與說明。
圖15 礦產勘查過程示意圖
礦產勘查三個階段的目的任務及特點大致如下:
(1)普查階段。普查階段中地質人員運用地質的理論與方法,結合自己的找礦經驗,在一定空間范圍里,通過對各種地質體和各種地質現象的實地調查與觀察研究,來尋找地質工作設計中規定的目標礦產。這個階段中礦產勘查人員為了找到所要找的礦產,主要靠自己的感覺器官去直接觀察了解,靠自己的思維能力去分析復雜的地質現象,有時也輔以少量的探礦工程,以求了解更多的情況。這個階段礦產勘查工作的目的在於發現礦床。既包括在一個有較大面積的區域內(成礦遠景區、帶)發現礦點或礦床,也包括在已發現的礦點、物化探異常范圍內發現礦體。礦產普查從認識這個角度來看是整個礦產勘查中最困難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最大特點是不確定性、風險性和隨機性,具有明顯的「搜索」性質。是一種「面型調查」。發現礦床是最困難的事,它除了受投資、工作量及從事找礦的人員素質制約以外,「概率法則」起著明顯的支配作用。在一個客觀無礦的地區,無論進行多麼認真地工作,最終仍然找不出礦來。由於這一階段要通過發現礦床,實現由「無礦」到「有礦」的飛躍,人們的認識過程充滿了曲折和反復。這里所說的「無礦」,系指尚未有礦發現,或尚未知有礦無礦。通過普查,在這個地區既有可能發現礦,如果客觀上有礦的話;也有可能未發現礦。未發現礦又有兩種可能,一是該地區本來沒有礦存在,當然就不可能有發現;另一種情況是客觀上存在有礦,但由於工作不當而未發現。總之,普查這個階段工作的實質是「發現」,是發現礦床。普查階段的勘查工作結果有兩種可能,一是發現了礦產,一是沒有發現礦產。但不論是否有所發現,均應在工作末尾,提交相應的地質普查報告。對於有所發現的普查報告,可以作為下一階段即詳查階段工作的依據。對於沒有發現礦產的普查報告也可以加深對該普查區地質條件的認識,因而也應認真地進行總結經驗,以利於我們在其他地區開展普查工作時參考,使選擇普查靶區工作做得更好。「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哲理也正在於此。
(2)詳查階段。這個階段地質勘查工作的目的是對經普查階段工作發現的礦床(點),通過進一步野外勘查工作,包括進一步的直接觀察和較多的探礦工程,獲取關於該礦床(點)較豐富的認識,作出是否具有工業價值的評價。如沒有價值,這個點的整個勘查工作就此結束。如有價值,則為轉入下一階段勘探提供科學依據和指明方向。可見,這個階段的工作非常重要,它決定著這個礦床(點)的前途和命運,是實現由普查到勘探的中間過渡的關鍵環節。這個階段的風險性和隨機性雖有減少,是一種「點型調查」,但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只不過它不是在「無礦」和「有礦」之間進行選擇,而是對已知礦床在「有工業價值」和「無工業價值」之間進行選擇。這個階段工作時間一般較普查為短,但花錢較普查為多。詳查階段工作的實質是「評價」,是按照主體的價值取向對礦床作出是否具有工業價值的評價結論。工作階段的末尾,要提交詳細普查報告,把這個階段所獲得的認識反映出來。詳查階段的勘查工作,無論成功與失敗,對於提高有關礦產客觀情況的認識都具有重要意義,都可以使我們認識上一個新的台階。因為通過詳查,可以使我們了解哪些礦產地有工業利用價值,以及為什麼有價值;哪些礦產地沒有價值,以及為什麼沒有價值,從而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認識與掌握這個地區這類礦床的客觀成礦地質規律,更有效地指導以後的找礦工作。
(3)勘探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是在已初步確定為工業礦床的條件下,在初步圈定的有限范圍內進行旨在具體確定礦床的規模、形態、產狀、礦石質量、開采技術、經濟條件等工業經濟參數,並確定礦床開采最優方案。通過大量的野外勘探工程和細致的室內綜合分析工作,查明工業礦床的地質、經濟和技術特徵,為開采設計提供詳細的地質勘探報告資料。這個階段的最大特點,是在已知具有工業價值的礦床上進行的工作,沒有太大的風險。礦床勘探階段的實質是「探明」。
如果歸納一下,礦產勘查過程中普查、詳查、勘探這三個階段工作的實質就是:發現、評價、探明六個字。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普查、詳查、勘探這三個階段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的統一。三者之間既有同一性,又有差異性。同一性表現在三者均為礦產勘查這一統一過程中的順序銜接的組成部分,三者同是圍繞一個目標,即找到可供工業建設利用的礦產地;差異性表現在具體任務不同,工作程序不同,損失風險不同,認識深化的程度也不同。
J. 礦產資源勘查實施方案勘查目的和任務怎麼寫
要看實施勘查的是什麼樣的勘查程度要求,如果是祥查一般寫如下的內容(以鉛鋅專礦為例):屬
對***號礦體及周邊開展**礦詳查工作,重點在綜合分析已有資料和地質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地區」鉛鋅礦的成礦規律,對已知鉛鋅礦(化)體地表採用槽探工程加密揭露,深部以坑探、鑽探工程進行控制,基本查明礦區內地質、構造、以及鉛鋅礦(化)體的形態、規模、產狀、品位、厚度變化及氧化情況等特徵,探求鉛鋅礦資源/儲量(332+333),開展詳細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及環境地質調查,基本查明礦床開采技術條件,對礦石的加工選冶進行類比和預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業價值的評價,對礦床的開采技術條件、礦石的加工選冶性能進行評價;提交詳查地質報告,為礦山開發設計提供依據。
如果只是普查階段的勘查實施方案,其中的要求按地制裁規范總則中提到的普查階段的要求修改上述內容就可以了。普查比祥查要求低一些。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