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深圳地質的有什麼書
① 學習地質學看些什麼書好
難度比來較大。基本課程源有1《普通地質學》、2《構造地質學》、3《區域與大地構造》、a《古生物》b《地史》《測量學》c《結晶學與礦物學》4《岩石學(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d《地球化學》、《地下水文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航空遙感》等一系列的書,當然考研究生不需要這么繁瑣,按照老師指定參考書即可。其中標有阿拉伯數字的是考試必看的(精讀),標有英語字母,屬於最好要看的(至少泛讀,要懂)。重要的是構造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本科階段有大量的實踐課程(實驗和實習),在跨學科之前慎重一下。這個學科難度不大,但很龐雜。
化學是<大學化學>,物理注重《普通物理》《固體力學》,這兩門課程是本科階段必修的,但考研時不會考。
另,女生不太適合從事地質工作,除非你決心成為花木蘭。
。
② 有沒有什麼書籍是介紹中國各個地方的地質地貌 居住
古生物學抄,童金南、殷鴻福主編,高等襲教育或是
古生物地史學概論(第二版),童金南、杜遠生,中國地質大學
看第二本,介紹了各時代的生物特徵及其演化.至於地貌的話,至少在新生代之前,地質學最多能告訴你的是那裡是陸地,那裡是海洋,那裡是湖泊盆地,就不能告訴你更多了.當然,可以根據各時期的地質演化特徵推斷出那裡是山地.不過,這些需要比較系統的學些了大地構造和地史學課程了.
③ 詳細介紹深圳發展史的書
深圳市的歷史可分為4個時期:歸附時代,建縣時代,縣境分割時代,建市時期
建市時期:
建市時期1979年2月,國務院發布38號文件,提出在若干年內把深圳建設成為相當水平的工農業結合的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建設成為吸引港澳遊客的旅遊區;建設成為新型的邊境城市。3月,中央和廣東省委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惠陽地區和省委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直屬省領導。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41號文件,明確指出要積極穩妥搞好特區建設,並將「出口特區」改為「經濟特區」。從此,深圳正式定為「經濟特區」。同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頒發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對外宣布「在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分別劃出一定區域,設置經濟特區」,10月,廣東省委宣布恢復寶安縣建制,同時宣布深圳市的政治待遇與廣州市相同。1988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包括財政計劃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2年7月,全國七屆人大常委會第26次會議通過決議,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有制訂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1992年撤消寶安縣建制,設立深圳市寶安、龍崗兩個市轄區,於1993年1月1日正式掛牌。1998年設鹽田區,3月30日掛牌辦公。
現有羅湖、福田、寶安、龍崗、鹽田、南山6個市轄行政區,24個街道辦事處,19個鎮。福田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人民政府所在地。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10月7日成立。區政府駐深南中路田面。全區總面積78.8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起紅嶺路與羅湖區相連,西至車公廟工業區與南山區相連,南臨深圳河與香港毗鄰,北接寶安區。轄園嶺、南園、福田、沙頭、梅林、華富、香蜜湖7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67.7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5.8萬人。
羅湖區
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特區城市開發較早的商業中心區。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9月21日成立。區政府駐文錦中路。全區總面積74.2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接鹽田區,西至紅嶺路與福田區相連,南臨羅湖橋與香港毗鄰,北連龍崗區。下轄黃貝、蛟湖、南湖、桂園、翠竹、筍崗6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5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7.99萬人。
南山區
位於深圳市經濟特區部。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9月24日成立。區政府駐南頭。全區總面積150.79平方公里,其中二線為119.4平方公里,二線外31.39平方公里(包括內伶仃島和大鏟島),行政區域東至車公廟工業區與福田區相 連,西至伶仃洋,北背羊台山與寶安工相連,南臨香港。轄沙河、西麗、南頭、南山、粵海、招商、蛇口7個街道辦事處 。總人口44.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0.8萬人。
鹽田區
位於深圳經濟特區東部。該區於1997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區政府駐沙頭角鎮。全區總面積67.36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起大鵬灣背仔角與龍崗區相連,西接羅湖區,南連香港新界,北接龍崗區。下轄沙頭角鎮,梅沙、鹽田2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6萬人。
寶安區
位於深圳市西北部。該區於1992年11月11日建制。區政府駐新安(原寶安縣城)。全區總面積733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接龍崗區,南連南山區、福田區、西臨伶仃洋,北靠東莞市,深圳機場在該區轄區內。全區轄西鄉、福永、沙井、松崗、公明、石岩、龍華、觀瀾8個鎮和新安、光明2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24.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4.2萬人。
龍崗區
位於深圳市東部。該區於1992年11月11日與寶安區同時建制。區政府駐龍崗,全區總面積940.9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臨大亞灣、大鵬灣、南連羅湖區、鹽田區及香港,西接寶安區,北靠惠州市、東莞 市,大亞灣核電站在該區轄區內。全區轄布吉、平湖、橫崗、龍崗、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大鵬、南澳10個鎮。全區總人口98.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6.8萬人。
深圳經過二十年的改革春風沐浴,往日的老城區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氣勢非凡的「地王」,綿密林立的高樓大廈,大街上、商場內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華燈初上時那絢麗奪目的霓虹燈……一片繁華欣榮的景象,無處不透露著勃勃生機。即便是見證了特區的發展與成長的拓荒者們,看到這一奇跡也感慨不已
④ 有沒有什麼書是介紹廣東地理地形土壤的阿
應該有吧,到書店或網店看看吧
⑤ 關於寫深圳的書有哪些
<深圳之羅湖記來憶>
該書價值主要體源現在具有較大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和珍藏價值。一是信息量豐富。匯集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深圳晚報》、《文匯報》、《大公報》等國家、省、市及香港地區各級各類共14家主要報刊有關羅湖的重要新聞報道,原始資料達1500萬字,僅媒體復印的部分資料疊放起來就達一人之高,最終精心篩選出180萬字。二是時間跨度大。從1980年1月1日起,截至2008年11月30日,涵蓋了羅湖建區以來至今28年期間各歷史時段的重要新聞事件;三是編撰難度高。2000年之前近20年時間的報道大都無電子版,大家懷著對改革開放的崇敬和感恩之情,歷時4個多月時間,通過復印、數碼拍照、下載和手抄等方式,從國內各主流平面媒體收集有關羅湖的新聞報道。歷經數十位同志的艱辛勞動,4次全面篩選,3次系統校核,編撰工作圓滿完成。同時,全書由行業設計精英進行平面編排,突破傳統風格,精美而獨具創意,充分體現了改革開放、解放思想的科學發展理念。
⑥ 介紹深圳 這是一本書名書。
應該是關於深圳金融之類的書,可以去上網搜搜。
⑦ 想系統,全面,深入淺出地了解地質學,應該看什麼書
所謂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是既有精深的專門知識,又有廣博的知識面,具有事業發展實際需要的最合理、最優化的知識體系。 李政道博士說:「我是學物理的,不過我不專看物理書,還喜歡看雜七雜八的書。我認為,在年輕的時候,雜七雜八的書多看一些,頭腦就能比較靈活。」大學生建立知識結構,一定要防止知識面過窄的單打一偏向。當然,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是一個復雜長期的過程,必須注意如下原則: ①整體性原則,即專博相濟,一專多通,廣采百家為我所用。 ②層次性原則,即合理知識結構的建立,必須從低到高,在縱向聯系中,劃分基礎層次、中間層次和最高層次,沒有基礎層次較高層次就會成為空中樓閣,沒有高層次,則顯示不出水平。因此任何層次都不能忽視。 ③比例性,即各種知識在顧全大局時,數量和質量之間合理配比。比例的原則應根據培養目標來定,成才方向不同知識結構的組成就不一樣。 ④動態性原則,即所追求的知識結構決不應當處於僵化狀態,而須是能夠不斷進行自我調節的動態結構。這是為適應科技發展知識更新、研究探索新的課題和領域、職業和工作變動等因素的需要,不然跟不上飛速發展的時代步伐。 大學生要培養的能力范圍很廣,主要包括自學能力,操作能力,研究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社交能力,查閱資料、選擇參考書的能力,創造能力等等。總之這些能力都是為將來在事業上奮飛作準備。正如愛因斯但所說:「高等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會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人們解決世上的所有問題是用大腦的思維能力和智慧,而不是搬書本。」總之,凡是將來從事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並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認真地去培養。 提供一篇文章,可以參考: 怎樣建立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 20世紀末期,知識的總量以每3-5年增長一倍的速度增長著,而我們每個人獲得知識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們需要知識,面對無邊的學海,許多人無所適從。 怎樣解決知識需要與「知識爆炸」的矛盾呢? 福爾摩斯是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家喻戶曉的神探,他如何能在撲朔迷離的案情中獨具慧眼出奇制勝呢?柯南道爾在《血字的研究》中給福爾摩斯的學識范圍開列了一張頗有意思的簡表: 1、文學知識——無 2、哲學知識——無 3、天文學知識——無 4、政治學知識——淺薄 5、植物學知識——不全面,但對於莨蓿制劑與鴉片卻知之甚詳,對毒劑有一般的了解,而對於實用園藝學卻一無所知。 6、地質學知識——偏於實用,但很有限,但他一眼就能分辯出不同的土質。他在散步回來後,他能把濺在褲子上的泥點,根據顏色和堅實程度說明是在倫敦什麼地方濺上的。 7、化學知識——精深 8、解剖學知識——很准,但無系統 9、驚險文學——很廣博,對近一世紀中發生的一切恐怖事件都深知底細。 10、提琴拉得很好。 11、善使棍棒,精於刀劍拳術 12、關於法律方面,具有充分實用的知識。 這張簡表說明福爾摩斯顯然不是個全才,但卻有著明顯的職業所需要的知結構,盡管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柯南道爾所主張的偵探人才的知識結構不一定是最佳結構。但他給了我們一些重要的啟示:要想具備某種才能,必須要有相應的某種知識結構,要取得某一事業目標的成功,不一定要掌握所有的知識。 應根據目標的需要,有所取捨,有所側重,不能為學習而學習,為讀書而讀書,為知識而不加選擇地吸納知識。 福爾摩斯的學識范圍告訴我們:要建立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 那麼,怎樣建立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呢? 要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最佳的知識結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學習新知識之前,應該掌握一些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的原則。這些原則不是一般意義上對學習者的要求,而是必須遵循的准則,離開這些原則的支撐和指導,要建立任何具有實際意義知識結構都是不可能的。 (1)整體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體現的是知識內在的邏輯聯系和必然性。在建立自己合理的知識結構時,必須從總體上來考慮知識的功能和效應,片面零散的知識、支離破碎的知識不可能提高一個認識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的內在結構和體系,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個別到一般,這些原理都是符合學習知識的過程;而好高婺遠、脫離實際地追求博大精深只能是一種幻想。 用整體性原則指導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是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結合自己的整體目標,先從宏觀上把握對自己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知識,然後再從知識的內部融會貫通,完整掌握,而不能滿足於淺嘗輒止和一知半解。一種職業,一個崗位總是對從事它的人提出特定的知識要求,這些知識的本身總是一個個有機的整體,有其自身的規律和價值,越能從整體上把握,它的價值就越大。 (2)相關性原則 相關性原則體現的是知識的相互依賴、相互牽連的內在本質特點。所有的知識都不是孤立和分散的,一個學科,一門知識總是和他相鄰的學科和知識有著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聯系,從而構成了知識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互動態勢。比如語言學和文學之間,物理學和數學之間,氣象學和生物學之間等等。建立自己合理的知識結構,必須按照知識互相影響、互相依賴、互相促進的特徵去組合、去建設,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標、工作性質的相關要求學習掌握知識,而不是按照個人的喜好片面單純地追求某一方面的知識。 (3)遷移滲透性原則 遷移滲透性原則體現的是知識的相互交叉、相互派生的特徵。知識不是孤立分散的,相近相關的知識不僅可以互相促進,而且在一定情況下也可以相互轉化和派生 。尤其是隨著新的科學方法和思維觀念的出現,知識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遷移日益增多,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大量涌現,馬克思預言的自然科學奔向社會科學的洪流已經成為現實,比如數學已經越來越多地滲透到多個學科領域。我們在掌握現有的相關知識的同時,還要善於將已有知識相互深透,將知識學活,用知識創新知識,使自己的知識結構變為一個不斷向外擴張的體系。 (4)動態性原則 動態性原則體現的是知識的發展規律,不能期望建立一個一勞永逸的知識結構。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就是對知識動態性原則最通俗的注釋。在信息時代,知識的更新更加頻繁,一個人昨天建立的知識結構 ,如果今天不充實更新,它的價值就會降低。只有用動態性原則要求自己,不斷在舊有的知識結構中疊加新的內容,才能把握更多稍縱即失的機會。 建立合理知識結構的四個原則,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並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是揭示了一個合理知識結構的必不可少的四個方面。因此,只有將四個原則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起到指導作用。
⑧ 有什麼好的介紹地理的書
雜志:<<國家地理雜志>>(美國國家地理學會)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書籍:地圖內是最重要容的
<<世界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星球地圖出版社)
<<中國地圖集>>
<<世界地圖冊>>(中國地圖出版社)
其他書籍中課本是最重要的
專業的當然是大學教材啦
<<氣象學與氣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貌學>>
<<世界自然地理>>
<<中國地理>>
不再贅述!
一些少兒讀物如
<<外國名城>>
<<世界地理知識>>
<<中國地理知識>>想對世界地理有大致的了解 就去看吧!
一些旅遊圖書
<<一生中要去的一百個地方>>
只要留心到處都是地理知識,都是學習地理的好材料!
⑨ 學習地質學看些什麼書好
學習地質學可以看些《普通地質學》、《地下水文學》、《區域與大地構造》等。
⑩ 特別實用的地質書,有哪些
天文:不用看什麼書,在網上搜搜二十八宿啊之類的,就會牽扯出很多很多的詞條,夠你看回了!
地理:那個時候答講的也就是山川、河流的走勢,不同的走勢在風水學上會有不同的意義!
書的話沒有那一本書是很系統的講這個東西的,都是這個涉及點,那個涉及點,你在網上搜索「陰陽學」「五行」之類的名詞,就會出現很多相關的知識!《周易》傳的挺玄的,但是你真的去看的話,未必就能看出陰陽學的門道來!因為裡面說的就是卦辭,爻辭,和象、文言之類的!《奇門遁甲》玄之又玄的東西,這個比較符合你的要求,在古代這是帝王之學,也叫奪天地造化之學,講的就是論宇宙、天體、山川河流、人和地球運動規律的一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