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帶孩子去地質博物館要講什麼

帶孩子去地質博物館要講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1 21:23:10

❶ 帶孩子去博物館老師讓寫觀後感,怎麼寫

我慣用的伎倆就是把博物館的介紹拿出來扯一遍,把展品介紹一遍

❷ 給小孩子講地質方面的什麼知識合適

從地球的起因到生物發展史開始;然後就是普通地質學的一些知識。小孩可能會感興趣。

❸ 為什麼要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館 讀後感

在寫《為什麼要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館》的讀後感時可以從的主要想表達的情感入手,抓住內在和外在敘述,在敘述的同時加入自己的評論和觀點,還要融入自身的真情實感,語言要簡潔明了,還要條理清晰。

正文:

為什麼帶孩子去看展博物館以一個盡可能包容的姿態歡迎這個世界上所有尋求未知的人們,多元的文化力量和豐富的內容足以讓孩子得到精神上的滋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會經歷潛移默化的知識積累、世界認知,還會有越來越多的自己的思考,邏輯能力也會得到充分鍛煉。

看、聽、摸、想,不僅是孩子在場館展覽中理解作品了解藝術的最佳法寶,也是他們未來學習的必備技能,認真觀察,耐心聆聽,用肢體感受,用心去思考。

如何選擇合適孩子看的博物館或展覽?我和孩子第一個去的博物館是徐州民俗博物館,徐州也算是一座古城,本土文化還是要了解一下的。

後來我們又陸續去了海洋博物館、戲馬台,青島科技館等,她會把逛博物館當作是「玩」,在玩耍中自然而然的專注度和知識接受度就提高了。

孩子們特別喜歡科技館,所以從今年開始,我們去過的城市只有又科技館都會安排在行程里,孩子在科技館裡面能夠把物理,化學等等各種裝置當成玩具,認認真真的玩上一天。另外,現在各城市還有一些有趣的巡迴展,比如樂高展等。

這些內容小朋友一般都會比較喜歡,讓孩子先有一些這方面的接觸和熟悉感,再去專業博物館、美術館等,更容易讓孩子融入場館的氛圍。

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參觀指南

開館時間:9:00-16:30 節假日不休息,星期一閉館。
票價:成人30元,學生版15元。 地 鐵:四權號線西四站下車(走D出口)。
公交車:13、22、38、47、68、101、102、103、105、109、124、409、603、612、619、709、726、806、808、812、814、823、826路公共汽車西四站下;7 路公共汽車白塔寺站下;14、55路公共汽車西安門站下。

❺ 陪孩子參觀地質博物館心得怎麼寫

1.
寫出今天的行程,看到了什麼。
2.
孩子的收獲是什麼,大人的收獲是什麼。
3.
升華一下。作個總結

❻ 老師帶我們去地質博物館小學生作文400字

爸爸在網上查到嘉興新開了一家地質博物館。我們決定去參觀一下,於是約了哥哥版一家一起出權發了。
到了地質博物館門口,首先看到一隻金光閃閃的獅子雕塑,獅子的身上還有一對翅膀,好像要展翅欲飛的樣子。走進地質博物館的大廳,我們看見兩個巨大的恐龍化石,一個是馬門溪龍———脖子最長的恐龍,一個是霸王龍———恐怖的恐龍王。大廳里人山人海的,我們排隊進場終於乘電梯來到了地質博物館的展示廳。
在展示廳里陳列著各種各樣的礦石,有水晶石、寶石、營石``````我還看見一個黑礦石,裡面有許多蝴蝶化石,這些蝴蝶化石栩栩如生,好像馬上就要飛出來似的。我在火山廳里還看到了一個火山噴發模型,在火山口上,有一顆珠子,裡面發出紅色的火光,就像真的火山噴發一樣,很壯觀。
我們還參觀了博物館里的皇帝殿,裡面陳列著一百位中國古代皇帝的陶瓷像,服裝不同、形態各異,讓人感嘆不已。這個地質博物館真大呀!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參觀,終於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我覺得這個博物館值得一觀。我要把它介紹給我的好朋友

❼ 帶孩子去博物館,怎樣才能讓他理解到博物館所蘊含的文化與知識

其實我個人覺得,想要帶孩子去參觀一下博物館是很好的想法,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孩子自己的興趣,因為興趣不大就算是去了,不管怎麼教育都不會讓孩子對博物館有很深刻的理解,而興趣非常足的孩子,在去到了博物館之後,自然會主動問你關於這里的一切。所以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充分培養好孩子的興趣。

當然了,很多孩子其實自身就非常的喜歡這些東西,那麼在他們參觀的過程之中,會不斷詢問有關於自己所不知道的一切。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學習,遠遠比通過看書要記憶深刻的多。

❽ 如何帶孩子去看博物館

一、預習,簡單了解要去的博物館及展品類別
這聽起來一下子讓人氣餒,覺得怎麼跟布置作業一樣。其實這真的很簡單,國外的博物館都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前往之前登錄一下博物館的官方網站,花10分鍾來瀏覽,不僅可以了解最基本的開放時間及票務情況,有時可以驚喜的了解到某個特別活動會進行,臨時展覽的情況,及博物館的珍藏品推薦,博物館內是否有餐飲休息處等等信息。對此信息的了解,可以讓你更合理的安排參觀時間,比如說盧浮宮在周三及周五晚上都有加長夜場,直到21點45分,而平時18點就關門了。

二、了解自己的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對事物的感知方法是不同的
按照自然生長規律,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發展及興趣點。我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比我對此有更深刻的體會。那麼對藝術的感觸也是一樣的,孩子們在不同年齡階段,在同一作品前,他們所感興趣的內容可能完全不同,所看到的內容也會有所不同。藝術是沒有標准答案的,我經常跟朋友說,如果一幅畫有蘋果的畫,讓我看到的只是一個蘋果,那這個作品可能真的沒讓我感動,讓我覺得無趣。而如果這幅畫讓我看到的不 只是一個蘋果,還可以去幻想這個蘋果的味道、長出這個蘋果的果樹、摘下蘋果的那個人、蘋果上還帶有的陽光的氣息、咬下一口的水份…… 這是一種更立體、更多元化的體驗。所以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因所感興趣點不同,會將作品中的不同點作為他們跟作品的共鳴點。關於不同年齡段的感知方式,很多國外的書籍中都有提到,國內有引進的書中也有提到。不是絕對,只是參考,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按照孩子的年齡更好的去引導。

三、學會放棄,輕裝上陣,合理參觀
很多時候我們進到一個博物館,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就是想要把整個博物館都看遍,或是要把所有的珍品都看完,覺得不然就不值得這門票,或是覺得來一次沒看到哪件珍品就太過於遺憾。之前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有時去盧浮宮里晃盪,經常看到一些亞洲遊客,急匆匆的看著導覽圖,跑到一個廳,拍了張照片,繼續趕路…… 估計珍品是都拍到了,但是沒有一件被他欣賞了。不欣賞也罷,但是帶著孩子可千萬不要這樣做!
我們應該讓孩子覺得參觀博物館是一件放鬆、愉悅的事情,而不是一件通關游戲般的完成任務。參觀中最好不要帶過多的隨身物品,大型博物館一般都設有存衣處。看展覽很累人,走走停停,還要閱讀及欣賞,我建議帶孩子參觀展覽,最好不好超過一個半小時,如果你和孩子都希望在博物館里度過更長的時間,可以先去咖啡處休息一下,給眼睛和大腦都換一下篇章,然後可以再繼續看一點。總之,一味的去追求珍品是意義不大的,因為大部分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它為什麼是件珍品…… 在一次參觀中,也許一件不起眼的作品抓住了孩子的心,那為什麼不留下來多享受一下呢?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