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上什麼是單斜傾向
㈠ 地質上產狀S1、S2表示什麼
你看到的S是不是大寫的,1是小寫的腳標?如果是的話,那麼S1、S2可能不是在說產狀,二十標注的地層年代,S1是早志留世、S2是中志留世。
㈡ 地質背景
金川鎳-銅礦床位於前寒武紀早期中朝克拉通西南龍首山隆起帶(湯中立等,1987)。其南側與祁連加里東褶皺帶相毗連。
龍首山隆起帶所出露的地層主要為前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及侏羅系。古元古代地層呈NW條帶狀分布於邊緣隆起帶之北部,主要由較老的白家嘴子組(
龍首山隆起帶走向在西部為NW向,在東部為EW向,線性構造特徵十分明顯。邊緣隆起帶之兩側為深斷裂,斷裂的相對傾角為60°~70°(圖1)。次級斷裂與兩個邊界構造同時發生。
本區岩漿岩豐富多彩。新元古代呂梁期(1700Ma)岩漿岩為偉晶花崗岩到斜長角閃石岩,常呈小透鏡體產出,往往被加里東早期鎂鐵質岩脈所切割。加里東期岩漿岩分布普遍,主要為規模不等的花崗質侵入體,當然也可見到少量的超鎂鐵岩、輝長岩、粒玄岩、閃長岩和花崗閃長岩。
圖1金川區域地質圖
1—第四系;2—中生界—第三系;3—古生界;4—前寒武系;5—龍首山隆起帶;6—花崗岩—閃長岩侵入體;7—鎂鐵-超鎂鐵侵入岩;8—斷裂
㈢ 畫傾斜岩層的地質剖面圖,剖面圖上的岩層的角度怎麼確定啊還有傾斜的方向是/傾斜
岩層的角度要用視傾角公式計算出來。傾斜方向跟剖面方向需注意,剖面方向和岩層的傾向之間的夾角小於90的岩層傾斜方向跟剖面方向一致,反之,則相反。
㈣ 地質地形圖上怎麼把產狀投到上面,假如傾向125度.傾角33度
正北方向為零度,順時針旋轉125-90度畫一較長的線段表示走向,然後垂直這條線畫一條短的線段指向125度方向來表示傾向,再在旁邊表明∠33度表示傾角
㈤ 地質地形圖上怎麼把產狀投到上面,假如傾向125度.傾角33度
正北方向為零度,順時針旋轉125-90度畫一較長的線段表示走向,然後垂直這條線畫一條短的線段指向125度方向來表示傾向,再在旁邊表明∠33度表示傾角
㈥ 地質上橫向斜坡是什麼樣子的有圖最好
在越野汽車上有過這么一說,是汽車左右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高矮不一,
㈦ 地質圖上,算出傾向走向,怎麼算傾角
傾向角也叫做傾斜角,是由直線的斜率算出來的。
斜率是表示一條直線(或曲線的切線)關於(橫)坐標軸傾斜程度的量。它通常用直線(或曲線的切線)與(橫)坐標軸夾角的正切,或兩點的縱坐標之差與橫坐標之差的比來表示。[1]
斜率又稱「角系數」,是一條直線對於橫坐標軸正向夾角的正切,反映直線對水平面的傾斜度。一條直線與某平面直角坐標系橫坐標軸正半軸方向所成的角的正切值即該直線相對於該坐標系的斜率。如果直線與x軸互相垂直,直角的正切值無窮大,故此直線不存在斜率。當直線L的斜率存在時,對於一次函數y=kx+b,(斜截式)k即該函數圖像的斜率。
斜率亦稱「角系數」,表示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表示一條直線對橫坐標軸的傾斜程度的量。
直線對X 軸的傾斜角α的正切值tgα稱為該直線的「斜率」,並記作k,k=tgα。規定平行於X軸的直線的斜率為零,平行於Y軸的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對於過兩個已知點(x1,y1) 和 (x2,y2)的直線,若x1≠x2,則該直線的斜率為k=(y1-y2)/(x1-x2)。[3]
即k=tanα=
斜率(3張)
率,用坡度來刻劃道路的傾斜程度,也就是用坡面的切直高度和水平長度的比,相當於在水平方向移動一千米,在切直方向上升或下降的數值,這個比值實際上就表示了坡度的大小。
其次,從傾斜角的正切值來看;還有就是從向量看,是直線向上方向的向量 與X軸方向上的單位向量的夾角;最後是從導數這個視角來再次認識斜率的概念,這里實際上就是直線的瞬時變化率。認識斜率概念不僅僅是對今後的學習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今後學習的一些數學的重要的解題的方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㈧ 地質上的傾向走向
走向、傾向、傾角為產狀的三要素,走向為構造面(層面)與假想水平面交專線的方向,它標志著構造屬的延伸方向。構造面(層面)與走向垂直並指向下方的直線稱為傾斜線,它的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即為傾向。構造面(層面)上的傾斜線和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夾角為傾角,又稱真傾角。
㈨ 岩石的產狀
根據斯坦諾(1669)的地層學三定律可知,沉積岩與部分火山岩形成之初呈水平狀態(原始水平律),是按由老到新(下老上新)的順序沉積的(地層疊覆律),而且在一定范圍內是連續分布的(原始側向連續律);經過構造運動以後,岩層由水平狀態變為傾斜或彎曲,連續的岩層被斷開或錯動,完整的岩體被破碎等。它們原有的形態和空間位置就發生了改變,稱為構造變形。要研究構造變形,首先就要確定地質體(岩層、岩體、礦體等)在地殼中的空間位置即產出狀態,稱為岩石的產狀。
1.岩石的產狀要素
岩石的產狀由走向、傾向和傾角三個數值來確定,稱為產狀要素(圖13-1)。
圖13-1 岩層的產狀要素
(據夏邦棟,1995)
走向 表示岩層在空間的水平延伸方向。岩層層面與任一假想水平面的交線稱走向線,走向線兩端的延伸方向稱為岩層的走向。因此,岩層的走向有兩個方向,彼此相差180°。
傾向 表示岩層傾斜的方向。層面上與走向線垂直並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線叫傾斜線,它表示岩層的最大坡度。傾斜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示的方向稱為岩層的傾向。
傾角 層面上的傾斜線和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線間的夾角,稱為傾角。傾角的大小表示岩層的傾斜程度。在不垂直岩層走向線的任何方向上量得的夾角,稱為視(假)傾角。傾角只有一個,而視傾角可有無數個,任何一個視傾角都小於該層面的傾角。
2.不同產狀的岩層
水平岩層 原始水平岩層雖然經過構造運動(整體均勻升降運動)使其上升為陸,但仍保持水平狀態,稱為水平岩層(圖13-2)。在水平岩層地區,較新的岩層總是位於較老的岩層之上,當地形受切割時,老岩層總是出露在低窪地方,而較新的岩層總是出露在較高的位置。
圖13-2 水平岩層素描
(據藍淇鋒等,1979)
圖13-3 傾斜岩層
(據藍淇鋒等,1979)
傾斜岩層 由於構造運動,使岩層發生變形變位,形成岩層層面與水平面有一定交角的傾斜岩層(圖13-3)。在一定范圍內,一系列岩層向同一方向傾斜,產狀大體一致時,稱為單斜岩層。單斜岩層往往是褶皺的一翼或斷層的一盤。
直立岩層 指岩層層面與水平面直交或近於直交的岩層,即直立起來的岩層。其地表露頭寬度與真厚度一致,不受地形的影響。
倒轉岩層 指岩層翻轉、老岩層在上而新岩層在下的岩層(圖13-4),這種岩層主要是在強烈擠壓下岩層褶皺倒轉過來形成的。
圖13-4 倒轉地層(北京坨里)
(據藍淇鋒等,1979)
此圖為一倒轉背斜,其中左翼地層(位於圖的下部)倒轉
3.產狀要素的表示方法
岩層的產狀要素是在野外直接用羅盤測量出來的(測量方法在實習時介紹),將所測得的產狀要素,用規定的文字和符號記錄在記錄本上並標繪在圖上。
1)野外記錄本上一般只記錄傾向(如135°)和傾角(如40°)兩個數據,記為:135°∠40°,直立構造面才記錄走向。
2)地質圖(平面圖)上,應按方位角在相應位置用量角器、三角板畫出准確的走向、傾向,並標注傾角。
如:傾斜岩層 水平岩層 直立岩層 倒轉岩層
普通地質學
3)地質剖面圖上的表示方法為:
㈩ 水平構造和單斜構造形成的地貌有哪些
向一個方向傾斜的岩層稱為單斜構造,它可能出現在被破壞的背斜翼部,或回出現在已被破壞答的穹窿構造的四周、盆地的外圍、掀斜的水平岩層或斷層的掀斜等處。單斜地貌主要有單面(斜)山和豬背山。
單面山:組成山體的岩層傾角一般在25°以下,山體沿岩層走向延伸,兩坡不對稱:一坡與岩層傾向相反,坡陡而短,稱為前坡或單斜崖;另一坡與岩層傾向一致,坡緩而長,稱為後坡或單斜脊,它構成山地主體。由不對稱的兩坡組成的單面山只有從單斜崖一側看上去才像山形,故名單面山。單面山被河流切開後,往往形成多個山峰,如廬山的五老峰單面山。
豬背山:當單斜層的傾角較大,形成兩坡近於對稱的山體時,稱為豬背山(脊),它多出現在已被破壞的背斜陡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