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rqd是什麼意思
⑴ 什麼是岩石的RQD值
岩石RQD是岩石的質量指標,用直徑為75mm的金剛石鑽頭和雙層岩芯管在岩石中鑽進,連續取芯,回次鑽進所取岩芯中,長度大於10cm的岩芯段長度之和與該回次進尺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
⑵ 工程地質QRD什麼意思
應該是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
):用直徑為75mm
的金鋼石鑽頭和雙層岩芯管在岩石中鑽進,連續取芯,回次鑽進所取岩芯在中,長度大於10cm
的岩芯段長度之和與該回次進尺的比值,以百分數表示。可參照岩土工程勘查手冊。
⑶ 地質勘察報告中指出岩體RQD較差,怎樣處理
你好,擬建辦公樓15層:1.根據當地經驗建議地基基礎形式;
如不知道臨近建專築基礎形式則:
1.其屬於高層建屬築,如果覆蓋層很厚,一般可建議采筏板基礎;以硬可塑粘土層作為基礎持力層
2.如果覆蓋層不太厚,建議採用柱基,以中風化花崗岩為持力層。希望能幫到你~~~~~~~~~~~~~~~··
⑷ 英文地質初勘報告中的REC是什麼,REC%,RQD呢都是什麼參數。
REC%是採取率,
RQD明顯是岩體基本質量等級啊
⑸ 水文地質鑽孔編錄中的RQD值是什麼
是岩石質量指標,通用的鑒別岩石工程性質好壞的方法。利用鑽孔的修正岩芯採取率來專評價岩石質屬量的優劣。一般用直徑為75mm的金剛石鑽頭和雙層岩芯管在岩石中鑽進,連續取芯,回次鑽進所取岩芯中,長度大於10cm的岩芯段長度之和與該回次進尺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主要反映岩石完整程度,即裂隙在該地段地層中的發育程度。
⑹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RQD是什麼意思
Rock Quality Designation (RQD):岩石質量指標,是國際上通用的鑒別岩石工程性質好壞的方法,由美國回伊利諾斯大學提答出和發展起來。該法是利用鑽孔的修正岩芯採取率來評價岩石質量的優劣。即用直徑為75mm的金剛石鑽頭和雙層岩芯管在岩石中鑽進,連續取芯,回次鑽進所取岩芯中,長度大於10cm的岩芯段長度之和與該回次進尺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
RQD分類由於沒有考慮岩體中結構面發育特徵的影響,也沒有考慮岩塊性質的影響以及這些因素的綜合效應。因此,僅運用這一分類,往往不能全面的反映岩體的質量。
舉例:RQD分類具有10cm閥值和多解性。
同樣是RQD=90%的岩體,其塊度可以是大於10cm的任意尺寸,可以是10~30cm,也可以是大於60cm,甚至大於100cm,而這些情況下的RQD值相同,但是仔細比較它們的完整性是存在較大差別的。
⑺ RQD值怎麼計算 是以每一次起孔計算,還是總的一起算
RQD:岩石質量指標,用直徑為75mm的金剛石鑽頭和雙層岩芯管在岩石中鑽進,連續取芯,回次鑽進所取岩芯中,長度大於的岩芯段長度之和與該回次進尺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5.4.2 鑽孔工程地質編錄
5.4.2.1 鑽孔工程地質編錄內容包括:統計與描述岩芯塊度,繪制岩芯塊度柱狀圖;統計節理裂隙;確定鑽孔中流砂層、破碎帶、裂隙密集帶、風化帶與軟弱夾層、岩溶發育帶、蝕變帶的位置和深度;並可按工程地質岩組用點荷載儀測定岩石力學指標.
5.4.2.2 按鑽進回次測定岩石質量指標(只RQD),確定不同岩組RQD值的范圍和平均值.RQD值一般按公式(2)計算確定;
(2)
式中:Lp——某岩組大於10cm完整岩芯1)長度之和,m;
Lt——某岩組鑽探總進尺,m.
註:1)小於10cm岩芯若為鑽進過程中機構破碎,則應上、下對接,其長度大於10cm時應參與計算;當鑽頭內徑小於54.1mm時,RQD值作適當降低,根據經驗降低20%~50%.
5.4.2.3 根據RQD值,按附錄E劃分岩石質量等級和岩體質量等級.
5.4.3 坑道工程地質編錄
5.4.3.1 對礦區的勘探坑道應全部進行工程地質編錄,工程地質條件簡單的礦區可適當減少,有生產坑道時可選擇典型坑道進行.
5.4.3.2 坑道工程地質編錄內容包括:對坑道所揭示的岩層劃分岩組,重點觀察描述軟弱夾層、風化帶、構造破碎帶、蝕變帶、岩溶發育帶的特徵,分布、產狀、溶蝕現象;系統採取岩(礦)石物理力學試驗樣;統計節理裂隙;詳細描述地下水活動對井巷圍岩穩固性的影響及工程地質問題發生的位置不穩定地段掘進與支護方法.坑道變形地段必要時設置工程地質觀測點,進行長期觀測.
5.4.4 工程地質鑽探
5.4.4.1 鑽探深度:露采礦區宜控制到最終坡腳或坑底以下30—50m;井下開采礦區控制到礦床主要儲量標高以下30—50m.
5.4.4.2 鑽孔孔徑以滿足採取岩、土物理力學試驗樣規格為准.
5.4.4.3 要求全部取芯鑽進.岩芯採取率,可根據不同的目的確定.
5.4.4.4 應進行物探測井,結合鑽探地質剖面,確定岩石風化帶深度、構造破碎帶、岩溶發育帶及層間軟弱夾層的分布部位.
5.4.5 工程地質測試
5.4.5.1 勘探礦區應選取代表性岩、土室內試樣,測定其物理力學性質.工程地質條件中等—復雜的礦區,除選取代表性室內試樣外,還可應用點荷載儀、攜帶式剪切儀進行鑽孔及野外現場測試.
5.4.5.2 室內岩(土)樣試驗項目,按開采方式、礦區實際情況,結合工程地質評價要求參照附錄J選作.
5.4.5.3 岩(土)樣采樣要求
a.井采礦區對一期開拓水平以上礦體及其圍岩按不同岩石分別采樣;露采礦區應在邊坡地段自上而下分組采樣.
b.塊狀、層狀岩類按不同岩石采樣;鬆散軟弱岩類,若岩性較均一,厚度大於10m時,每10m采一組樣;岩性不均一時,根據岩性結構特徵分層采樣.
c.塊狀、層狀岩類可直接從岩芯采樣;鬆散軟弱岩類應利用坑道或山地工程采樣,如在鑽孔中取樣,則應採取專門取芯工具,砂礫石樣應保持原級配.
d.采樣規格與數量可根據實驗室的具體要求確定.
⑻ 什麼是岩石力學RQD方法
RQD是以修正的岩芯採取率來確定的。選用堅固完整的、其長度等於或大於10cm的岩芯總長度與鑽孔長度之比,並用百分數表示。工程實踐表明,RQD是一種描述岩石質量好壞的非常好的指標。
⑼ RQD值怎麼計算
RQD:岩石質量指標,用直徑為75mm的金剛石鑽頭和雙層岩芯管在岩石中鑽進,連續取芯,回次鑽進所取岩芯中,長度大於10cm的岩芯段長度之和與該回次進尺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5.4.2 鑽孔工程地質編錄
5.4.2.1 鑽孔工程地質編錄內容包括:統計與描述岩芯塊度,繪制岩芯塊度柱狀圖;統計節理裂隙;確定鑽孔中流砂層、破碎帶、裂隙密集帶、風化帶與軟弱夾層、岩溶發育帶、蝕變帶的位置和深度;並可按工程地質岩組用點荷載儀測定岩石力學指標。
5.4.2.2 按鑽進回次測定岩石質量指標(只RQD),確定不同岩組RQD值的范圍和平均值。RQD值一般按公式(2)計算確定;
(2)
式中:Lp——某岩組大於10cm完整岩芯1)長度之和,m;
Lt——某岩組鑽探總進尺,m。
註:1)小於10cm岩芯若為鑽進過程中機構破碎,則應上、下對接,其長度大於10cm時應參與計算;當鑽頭內徑小於54.1mm時,RQD值作適當降低,根據經驗降低20%~50%。
5.4.2.3 根據RQD值,按附錄E劃分岩石質量等級和岩體質量等級。
5.4.3 坑道工程地質編錄
5.4.3.1 對礦區的勘探坑道應全部進行工程地質編錄,工程地質條件簡單的礦區可適當減少,有生產坑道時可選擇典型坑道進行。
5.4.3.2 坑道工程地質編錄內容包括:對坑道所揭示的岩層劃分岩組,重點觀察描述軟弱夾層、風化帶、構造破碎帶、蝕變帶、岩溶發育帶的特徵,分布、產狀、溶蝕現象;系統採取岩(礦)石物理力學試驗樣;統計節理裂隙;詳細描述地下水活動對井巷圍岩穩固性的影響及工程地質問題發生的位置不穩定地段掘進與支護方法。坑道變形地段必要時設置工程地質觀測點,進行長期觀測。
5.4.4 工程地質鑽探
5.4.4.1 鑽探深度:露采礦區宜控制到最終坡腳或坑底以下30—50m;井下開采礦區控制到礦床主要儲量標高以下30—50m。
5.4.4.2 鑽孔孔徑以滿足採取岩、土物理力學試驗樣規格為准。
5.4.4.3 要求全部取芯鑽進。岩芯採取率,可根據不同的目的確定。
5.4.4.4 應進行物探測井,結合鑽探地質剖面,確定岩石風化帶深度、構造破碎帶、岩溶發育帶及層間軟弱夾層的分布部位。
5.4.5 工程地質測試
5.4.5.1 勘探礦區應選取代表性岩、土室內試樣,測定其物理力學性質。工程地質條件中等—復雜的礦區,除選取代表性室內試樣外,還可應用點荷載儀、攜帶式剪切儀進行鑽孔及野外現場測試。
5.4.5.2 室內岩(土)樣試驗項目,按開采方式、礦區實際情況,結合工程地質評價要求參照附錄J選作。
5.4.5.3 岩(土)樣采樣要求
a. 井采礦區對一期開拓水平以上礦體及其圍岩按不同岩石分別采樣;露采礦區應在邊坡地段自上而下分組采樣。
b. 塊狀、層狀岩類按不同岩石采樣;鬆散軟弱岩類,若岩性較均一,厚度大於10m時,每10m采一組樣;岩性不均一時,根據岩性結構特徵分層采樣。
c. 塊狀、層狀岩類可直接從岩芯采樣;鬆散軟弱岩類應利用坑道或山地工程采樣,如在鑽孔中取樣,則應採取專門取芯工具,砂礫石樣應保持原級配。
d. 采樣規格與數量可根據實驗室的具體要求確定。
⑽ TCR SCR RQD 什麼意思 地質
TCR(Total Core Recovery) 總取芯率:一個鑽進回次中所取得的全部岩芯占該回次的百分比,包括所有塊狀和破碎岩內芯,一般按取得容的總岩芯長度除以該回次的進尺計算得到。
SCR(Solid Core Recovery)塊狀取芯率:一個鑽進回次中取得的塊狀岩芯占該回次進尺的百分比。
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岩石質量系數:一個鑽進回次中,自然形成的兩個裂隙之間的長度超過100mm的岩芯占該回次進尺的百分比。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