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什麼叫世界級地質公園

什麼叫世界級地質公園

發布時間: 2021-02-10 19:36:16

A. 中國的有幾個世界地質公園都哪些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范圍內選出的,以珍奇秀麗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國家級自然公園。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也是房山未來經濟建設中五大經濟園區之一。
目前為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地質公園體系中共有56個成員,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是惟一一個坐落在首都城市的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擁有眾多悠久古建、豐厚的人文積淀和岩溶景觀,是地學精英薈萃之地,中國地質工作的搖籃,通過打造一批特色旅遊項目,為京南增添一處集園林與遊憩、恬靜風景欣賞和田園體驗的新場所。
作為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區,長溝鎮擁有公園的地標性建築——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這一人氣建築的落戶將為長溝度假勝地再添一處新亮點。即將於今年5月開館迎客的世界地質博物館,將以極高的美術藝術欣賞性、人文歷史和地質地理研究價值,為完善首腦峰會度假區的服務功能,促進區域自然環境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房山地質公園博物館,佔地面積91.65畝,主題建築面積
10000平方米,預計總投資1.35億元。主體建築分為標本陳列區、遊客信息咨詢服務中心、科普教育與科研交流中心、4D動感電影廳、展品銷售廳和辦公接待中心六大區域,館外設有18000平方米的科普廣場,館內外展示區集中了岩石、動植物標本100餘種類型,3000餘例,模型裝置20餘處、多媒體演示40餘處、模型場景1000平方米。展陳內容以「地球演化、生物演化、人類進化」為主線,具有「科普教育、休閑旅遊、地質研究、宣傳展示、信息交流」五大功能。是彰顯科學性、獨特性和可持續性,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融高科技與神秘性於一身的天然博物館。
博物館的建成,將成為外界認識長溝的一張全新的精美名片,將帶動長溝鎮的旅遊業、餐飲業、住宿業等三產的快速發展。長溝鎮將以博物館為依託,迅速挖掘周邊地區的旅遊度假資源,進一步開拓國內外旅遊市場,培育壯大旅遊發展市場主體,輻射餐飲、住宿產業鏈的形成,打造長溝「京南水鄉」度假經濟圈。博物館的建設,將促進長溝鎮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促進鎮域經濟總量的增長,成為長溝鎮打造房山旅遊集散特色鎮的後勁。

B. 請問一下中國有哪幾個世界級的地質公園啊

截止2005年2月,全世界共有33家世界地質公園,我國數量已達12家,約占當前世界地質公園數回量的三分之答一。其中浙江雁盪山、四川興文石海、內蒙古克什克騰、福建泰寧為2005年第二批新增的世界地質公園。

這12家分別是: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湖南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浙江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四川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C. 雲南有幾個國家地質公園和幾個世界地質公園,分別叫什麼,什麼時候批准成立的 類型是什麼

昆明石林是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大理蒼山公園是國家地質公園

D. 申請各級別地質公園的標準是什麼

地質公園(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具內有一定規模和分布范圍容的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並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既為人們提供具有較高科學品位的觀光旅遊、度假休閑、保健療養、文化娛樂的場所,又是地質遺跡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地質科學研究與普及的基地。目前,全球已經建立了54個世界地質公園,其中中國有19個,中國還分4批建立了138個國家地質公園。
建立地質公園的主要目的有三個:保護地質遺跡,普及地學知識,開展旅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地質公園分四級:縣市級地質公園、省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
世界地質公園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專家實地考察,並經專家組評審通過,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地質公園,稱世界地質公園(global Geo Park,簡稱GGN)。

E. 世界地質公園標志含義

第五條是標志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地質公園,可簡稱為中國國家公園,由中國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質公園。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以具有國家級特殊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並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簡史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的計劃其實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等機構推動的「全球地質景點計劃」的試點計劃。該計劃是首先在1972年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大會被提出的。1989年正式啟動。中國大陸國務院的國土資源部在2000年8月正式建立國家地質公園的申報和評審機制。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已批准建立國家地質公園85個。

一、什麼是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是以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范圍的地質遺跡

景觀為主體,並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二、建立地質公園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建立地質公園的主要目的有三個:保護地質遺跡,普及地學知識,開展旅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三、地質公園按管理層次分為幾個等級,它們的名稱是什麼?

分四級:縣市級地質公園、省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

四、什麼是世界地質公園?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專家實地考察,並經專家組評審通過,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地質公園,稱世界地質公

園。

五、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的標徽含義?

標徽的主題圖案由代表山石等奇特地貌的山峰和洞穴的古山字和代表水、地層、斷層、褶皺構造的古水字、代表古生

物遺跡的恐龍等組成,表現了主要地質遺跡(地質景觀)類型的特徵,並體現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一個簡潔醒目、

科學與文化內涵寓意深刻、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圖徽。

六、世界國家地質公園的標徽含義?

該徽由約克 . 佩諾先生設計,圖案上部的「UNESCO」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英文縮寫,下部的「GEOPARK」是新創

造的英文名詞,譯為「地質公園」。中部的圖案象徵著地球,是一個由已形成我們環境的各種事件和作用構成的不斷變化

著的系統。整個徽志的寓意是在UNESCO的保護傘之下,世界地質公園是地球上選定的,其所含地質遺產已受到保護,並為

可持續發展服務的特別地區。圖案抽象色彩濃厚。

七、為什麼要設立地質遺跡景點?

設立地質遺跡景點是營造地質公園氛圍、保護珍貴的地質遺跡、發揮地質公園科學普及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地質公

園有別於其他公園的關鍵所在,它在提升地質公園科學內涵、增加游覽項目、吸引更多的遊客、增加綜合的旅遊收入等方

面都有重要的價值。

第一批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

湖南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黑龍江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漳州國家地質公園

第二批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河南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克什克藤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騰沖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安縣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庄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北海潿周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新昌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玉龍黎明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景泰黃河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長江三峽(湖北、重慶)國家地質公園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

F. 國家地質公園有哪些

1
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
花崗岩峰叢地貌
歷代名人蹤跡 2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雅丹地貌,黑色戈壁灘
千佛洞石窟,月牙泉 3
內蒙古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
在花崗岩峰林地貌,沙漠與大興安嶺林區接壤地,草原,達里湖,雲衫林
金邊堡,岩畫,蒙族風情 4
雲南騰沖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
近代火山地貌,溫泉,生物多樣性
古邊城,少數民族風情 5
廣東丹霞山國家地質公園
丹霞地貌命名地
6
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
現代低海拔冰川
藏族風情 7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第三紀湖相沉積,脊椎昆蟲魚等多種化石
8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中國北方中晚元古界標准剖面
長城黃崖關,古塔,廟宇 9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雄奇險峻的大渡河峽谷及支流形成的障古,大瓦山及第四紀冰川遺址
藏族風情 10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湖上丹霞地貌
11
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
丹崖赤壁,懸崖瀑布,水利工程,岩溶
竹林七賢居地,寺,塔,古樹 12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恐龍化石和足印
劉家峽電站及水庫 13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恐龍發掘地
中國最北部的自然景觀 14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
石灰岩岩溶洞穴,各類石筍,石鍾乳,房山北京人遺址
北京西郊大量人文遺址 15
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奧陶系達瑞威爾階層型界線(GSSP)礁灰岩岩溶
太湖風景名勝 16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白雲岩,大理岩形成的石柱,峰林地貌,泉,拒馬河源頭
古寺,古塔,長城,關隘 17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丹霞地貌,崖谷寨柱峰洞
方蠟寨 18
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
華北北部完整的地層剖面,海濱沙灘,花崗岩峰丘,洞穴
長城,度假區 19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大瀑布與沉積構造
二戰時期的遺址 20
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火山地貌,馬爾湖 古代人文,名人碑刻 21
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
阜平群(28-25億年)地層產地
二戰和國內革命戰爭遺址 22
四川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
成片硅質海綿形成生物礁
廟宇 23
山東棗庄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灰岩岩溶地貌,洞穴,峽
古文化遺址,古戰場 24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火山岩風化作用形成特有洞崖
古寺廟 25
北京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原地埋藏的硅化木化石
延慶具有大量人文遺跡如古崖居 26
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變質岩結構,構造
生物多樣性 27
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白堊紀火山岩及風化成的洞穴
東海海濱地球風情 28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中國黃土標准剖面,黃土地貌
洛川會議,黃土風情風情文化 29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現代冰川,巨型滑坡,堰塞湖
藏族風情,青藏高原南部風情 30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7-8億年的淮南生物群:晚前寒武-寒武紀地層,岩溶
肥水之戰古戰場,古壽州城,劉安墓 31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丹霞地貌,崖,天生橋,洞,峽
寺廟,碑刻,懸棺 32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丹霞地貌
古代名人和戰爭遺址 33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
丹霞地貌
瑤族風情

G. 中國有八處世界地質公園是哪八個

中國的八處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我國地質公園建設工作已進行了3年多,在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和利用地質遺跡資源、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普及地質科學知識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2004年2月,中國黃山等8處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評選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首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的8家國家地質公園是我國已經評審的3批、85個國家地質公園中的佼佼者。 1. 湖南張家界地質公園 聞名中外的張家界風景區位於湘西北山區,距長沙398公里。張家界原名湖南省大庸市,1994年4月更名為張家界市。張家界主峰天子山海拔1262米,在方圓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擁有3000多座石峰,一柱柱,一根根,拔地而起,倚天而立。張家界有「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巨大的園林」之美譽,景區擁有天子山、袁家界、天下第一橋等300多個景點,許多是因為山形酷肖人間風物故事傳說而得名。張家界地處北中緯度,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豐沛。岩層以石灰岩和石英砂岩為主。石灰岩中的鈣遇水溶解、滲漏,又經千百萬年的沉落堆積,才有了今天的喀斯特地貌奇觀和千姿百態的浩瀚石峰。 2. 江西廬山地質公園 歷史、文化、森林、宗教,作為一個世界地質公園應該擁有的,江西廬山地質公園都擁有了。古樹參天、流水潺潺、曲徑通幽,千年學府白鹿洞書院遺址融合了大自然與文化的結合,令人陶醉。王家坡U型谷、蘆林冰窖、含鄱嶺冰川刃脊、廬山植物園、三迭泉、五老峰和白鹿洞書院等是廬山的主要景點。廬山地質博物館陳列了中庵寺冰川條痕石等大量地質實物和圖片,反映了廬山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3. 廣東丹霞地質公園 廣東丹霞山地貌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北面50公里處,上個世紀30年代被命名為「丹霞地貌」,這里以「赤壁丹崖」為主要特徵,景觀奇特,風景優美。睡美人峰、錦石岩是丹霞地貌發育比較有特色的地方,也是丹霞山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既有地質特色,又有文化特色。「丹霞地貌」出現以來,世界各地相繼發現了多處丹霞地貌,僅在中國內地就有650多處。丹霞地貌學已成為地貌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丹霞山也就成了中國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和研究基地。 4.安徽黃山地質公園 安徽省黃山風景區於2001年底被評審為國家地質公園,2003年被我國政府列入向聯合國推薦的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參評名單。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的黃山,無處不景,無景不奇。當年,徐霞客詩贊:「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而後天下無山,觀止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在考察了黃山地質地貌狀況後,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發出感嘆:「我今天到了黃山蓮花峰,發現了地球上的天堂。」、「黃山的美只有用心來感受,沒有語言可以表達。」黃山風景區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的地方。 5.河南雲台山地質公園 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這里擁有氣勢恢弘的長崖峰谷、千變萬化的飛瀑流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伊德爾博士稱,「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一個不可比擬的地質公園。它給人的印像是一部樂章,是一首美妙的山水交響樂。」 6. 黑龍江五大連池地質公園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以其神奇的火山地貌稱絕於世,14座謎團般的新老期火山狀貌典型、品類齊全,5個火山堰塞湖和遍布1060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區域內的多分類的冷礦泉,使五大連池在海內外久負盛名。五大連池不僅景觀奇佳,而且具有重大的地質科考及礦泉醫學價值,被國際地質專家贊譽為「一本打開的火山教科書」。五大連池先後榮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保護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中國礦泉水之鄉、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成員單位等桂冠,還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被世界旅遊組織專家譽為「世界頂級旅遊資源」。 7.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以「天下第一奇觀」著稱的雲南石林公園,1982年被列為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1年成為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目前,石林是雲南旅遊的知名品牌和主要旅遊目的地,十多年來已接待遊客150多萬人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考察專家組在對雲南石林進行了野外考察後稱,雲南石林反映了世界喀斯特地貌全景,其獨特的地貌、豐富的類型體現了地質遺產的顯著價值。雲南石林把當地文化、地質形成、生態保護和完善管理有機融為一體,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8.河南嵩山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地區在不足2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清晰地保存著發生在前寒武紀、三次影響范圍廣泛的地殼運動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觸面及典型的構造形態遺跡,在不足4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連續出露著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岩石地層。地質工作者譽其為「天然地質博物館」、「 地學網路全書」。對嵩山地質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現代意義的地質調查開始於20世紀初,許多知名學者為其傾注了畢生精力,留下文章多達數百篇。

H. 請問大神們世界上著名的地質公園有哪些

愛爾蘭(個)—— 愛爾蘭科佩海岸地質公園
奧地利(1個)—— 奧地利艾森武爾瑾地質公園
巴西(1個)—— 巴西阿拉里皮地質公園
德國(6個)
德國埃菲爾山脈地質公園、德國貝爾吉施——奧登瓦爾德山地質公園、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德國麥克蘭堡冰川地貌地質公園、德國斯瓦卞阿爾比地質公園、德國特拉維塔地質公園
法國(2個)
法國呂貝龍地質公園、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
克羅埃西亞(1個)——克羅埃西亞帕普克地質公園
捷克共和國(1個)——捷克共和國波西米亞天堂地質公園
羅馬尼亞(1個)——羅馬尼亞哈采格恐龍地質公園
馬來西亞(1個)——馬來西亞浮羅交怡島地質公園
挪威(1個)——挪威赫阿地質公園
葡萄牙(1個)—— 葡萄牙納圖特喬地質公園
西班牙(4個)
西班牙卡沃- 德加塔地質公園、西班牙馬埃斯特地質公園、西班牙蘇伯提卡斯地質公園、西班牙索夫拉韋地質公園
希臘(2個)——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希臘普西羅芮特地質公園
義大利(5個)
義大利 貝瓜帕爾科地質公園義大利馬東尼地質公園義大利撒丁島地質與采礦公園義大利阿達梅洛布倫塔地質公園- 義大利羅卡迪切雷拉
伊朗(1個)——伊朗格什姆島地質公園
英國(6個)
英國北奔寧山地質公園、英國大理石拱形洞地質公園、英國蘇格蘭洛哈伯地質公園、英國蘇格蘭西北高地地質公園、英國威爾士大森林地質公園、英國里維耶拉地質公園
澳大利亞(1個)—— 澳大利亞卡納文卡地質公園

I. 國外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概況及對我國的啟示

侯華麗王素萍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北京,101149)

一、地質遺跡與地質公園

地質遺跡(Geological Remains)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主要包括:有重大觀賞和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地質地貌景觀;有重要價值的地質剖面和構造形跡;有重要價值的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遺跡;有特殊價值的礦物、岩石及其典型產地;有特殊意義的水體資源;典型的地質災害遺跡等。人類的歷史與地球的歷史緊密相連,地質遺跡是人類的共同遺產,保護好這些遺跡是人類的責任,而建立地質公園則是保護地質遺跡的最好方式。

地質公園(Geopark)是21世紀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地質遺跡保護工作的一項創舉。地質公園是以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以及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范圍的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可以說,地質公園是一種新的地質資源利用方式,也是新世紀地質工作最耀眼的亮點。地質公園的建立,對於加強地質遺跡保護,恢復地質生態,普及地球科學知識,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階段

縱觀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國家公園的建立階段。自美國1972年率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先後建立起1500多個國家地質公園。但這時並沒有形成有計劃的地質公園的建設,地質公園融合於國家公園建設之中,保護工作零散不系統,其中的科學內涵也未能充分展示。

第二階段:重視地質遺跡的保護階段。從20世紀中期到90年代,國際上一些組織開始致力於對地質遺跡的保護工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發揮重要作用。各國政府也紛紛開始重視和參與地質遺跡的保護。

第三階段:地質公園的建立階段。1999年2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巴黎召開的會議上首次提出了Geopark(意為geological park)這一名詞,明確了地質遺跡保護與地質公園建設的重要性,提出地質公園計劃和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網路,以彌補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在地質景觀保護方面的不足;建議通過推動地質公園項目,把地質遺跡保護與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結合,形成地學旅遊的網路。目前,全世界共建立了33個世界地質公園。

三、國外典型世界地質公園的開發與建設

1.美國

美國國家公園的開發與建設,充分體現了地質旅遊的特色,發揮了地質景觀的特殊旅遊價值,深受遊客喜愛。公園系統以冰川、峽谷、丹霞地貌、火山地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地層構造、地質災害遺跡等,以漫長地質歷史形成的地質遺跡為主體,把旅遊地質景觀醒目標識,並配有導游員進行解說,極大豐富了公園的科學內涵。同時,公園內設有專門的地質旅遊路線,避免旅遊者對地質景觀如化石等的踐踏和破壞。在權屬與管理定位上,美國國家公園統一在美國國內事務局的領導協調之下,管理機構完備,極具權威性,不以贏利為目標,最基本的目標是保護自然風景、野生生物和歷史遺址,並提供不對自然造成損害的公共休閑活動。

2.英國

英國的地質公園建設,採用了統一地質遺跡登錄辦法,包括地質遺跡的位置、遺跡描述、相關的資源及管理資料、環境與保護狀況、遺跡鑒評等,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信息庫,並面向社會大眾和政府管理部門開放使用。英國地質遺跡實行分級管理,目前國家自然環境署管理2200處,其餘由地方機構管理,可得到國家的有關資助。另外,對其中有特殊意義的地質遺址,國家作全面調查評級,並廣泛開展以民間為主、政府獎勵的地質遺跡保護活動。出版定期刊物交流信息和保護技術,介紹遺跡,推動科普與國際合作。

3.歐洲

歐洲是第一個從洲際范圍內推進世界地質公園計劃的大洲。2000年11月在西班牙召開了第一屆歐洲地質公園大會,會議提議建立歐洲地質公園網路。目前,已有10個歐洲國家地質公園(Euogeoparks),法國、希臘、德國和西班牙各兩處,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各一處。目前,這10個歐洲地質公園都制定了章程,設立了常設協調機構,並參與共同活動,進行定期交流和出版刊物,為地質公園走向國際積累了經驗和模式。以德國的地質公園建設為例,它將具有特殊地質意義的動植物化石、岩石礦物露頭、地形景觀等都列入保護對象,並且開展調查與評估,有法律依據並由專門機構負責這一工作,決定保護技術。而瑞士要求每個州對地質遺跡進行登錄,取得詳細資料,經描述登錄選擇和研究評分,確定每一個地質遺跡的重要性和價值,決定保護措施,而且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

四、啟示與借鑒

中國政府積極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施地質公園網路計劃,先後建立了85個國家地質公園。但我國地質公園缺乏系統全面的調查評價,法制建設還不完善,存在多部門分割管理、地質遺跡保護力度不夠等問題。為加快我國地質公園的建設,縮短與國外的差別,還須從公眾認識、建設理念、設計規劃、管理體制、組織形式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完善。

1.提高公眾對地質公園的認識

與國外相比,我國公眾對於地質遺跡和地質公園的認知不多,地質遺跡和地質公園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新生名詞。因此,通過建立完善的信息宣傳網路,包括期刊和網站,向公眾普及地球歷史知識和環境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公眾保護地質遺跡的自覺性,而且可以使各級主管部門認識到建設國家地質公園不僅是保護地質遺跡的重要手段,更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的需要。

2.強調地質遺跡以保護為前提

美國與歐洲的一些地質公園在開發建設中非常注重對地質遺跡資源的保護,將保護地質遺跡、維護生態系統作為建立公園的根本目的。美國在對其國家公園開發時就嚴格規定,除了必要的風景資源保護設施和必要的旅遊設施外,嚴禁在國家公園內搞開發性項目,而且只允許少量的、小型的、分散的旅遊基本生活服務設施;另外,設施的風格色調等要力求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協調,不得破壞自然環境和資源,同時,還嚴格控制公園內的遊客量和野營地的設施數量等。

我國地質公園的建設與發展應當借鑒這些思路與做法,將公園的主要任務定位在保護珍稀的地質遺跡上。對公園實行限制性低密度利用,限制公園遊人及其服務設施的數量和分布范圍,並劃定出只對專業研究人員開放的核心部位,實現「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3.做好基礎信息錄入與標准制定工作

借鑒英國做法,對地質遺跡進行統一登錄,建立國家地質遺跡資料庫,內容包括編號、位置、名稱、規模、環境特徵、形成、演化、年代、交通情況、自然環境條件、氣候條件、植物、動物等。研究建立地質遺跡科學的分類、分級標准和評估標准。

4.做好地質公園規劃

我國地質公園現存的突出問題是重視授牌,不重視規劃建設,開發主體不明。這一點應很好借鑒國外的經驗,如美國國家公園的規劃由國家公園管理局下設的「丹佛規劃設計服務中心」全權負責,獨家設計規劃。中心的工作人員包括園林、生態、地質、水文、氣象、生物等各方面的專家。我國地質公園的規劃也可以建立一個由各學科、多領域專家組成的規劃中心,統一負責對國家地質公園的規劃工作。我國已在2002年7月1日成立了「國家地質公園研究規劃中心」(掛靠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地方上也建立了一些地質公園調查評價機構如「四川省地質公園與地質遺跡調查評價中心」等,這些機構成立時間較短,在規劃組織、規劃水平等方面距離先進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

我國地質公園規劃設計工作剛剛起步,國土資源部提出的《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工作指南(試行)》大部分是借鑒建設部《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並沒有形成一套地質公園規劃體系。因此,有必要學習美國國家公園規劃設計的經驗,以保護地質遺跡為前提,強調並突出地質旅遊特色,做到遺跡出露點和展示點的統一和諧,科學標示牌的設立與自然環境的統一和諧,並且能夠充分體現公園的科學內涵,使其成為天然博物館與科普陣地,滿足旅遊需求層次的提高和遊客的求知慾望。

5.完善地質公園的管理機制

世界上國家公園建設較好的國家一般都設國家公園管理局,代表國家全權管理全國的國家公園,有管理機構和相應的人員,同時還有公園警察,有的還有武裝警察巡邏,保護公園資源免受損害。比如在美國,企業沒有景區的規劃管理權力,國家公園的經費基本上是1/2國家支出,1/2靠門票和社會捐助,不會出現由於企業經營而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現象。

目前,我國的地質公園屬國土資源部負責管轄,而具體工作則由地方政府負責管理,在許多地方存在著體制不健全、關系未理順、責任不明確等問題。因此,確立地質公園的國家所有權及其實現途徑,對全國的地質公園實行統一管理,理順所有權與經營權、管理權、監督權的關系,是解決我國地質公園開發與保護關系的根本所在。

6.重視地質科學研究

國外不少地質公園十分重視地質科研工作。通過與大學和科研單位合作,共同開展地質科學研究,提高地質公園的科技含量,甚至成為某些重大地學問題的研究基地或中心。如德國Vulkaneifel地質公園對Maar湖的研究,Crete島推復和拆離構造的研究等,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地質學家到此考察研究,組織專題討論會,在地質界已成為相關學科的理論生長點。在科研項目的投入上,一般有4種方式:其一,由國際相關組織出資,如有的歐洲國家的地質公園是由歐盟出資;其二,所屬國家的政府出資;其三,政府和公司聯合出資;其四,公司獨資,實行市場化運作。目前,我國地質公園一方面對科學研究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另一方面,科研投入主要還是依靠政府支持。今後在科學研究上要加強與大學及科研單位的合作,在科研投入上要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並且爭取國際有關資金的援助,把地質公園建設成為面向公眾的地球科學教育普及基地。

參考文獻

[1]趙汀,趙遜.歐洲地質公園建設和意義.地球學報,2002,23(5):463~470.

[2]鄭敏,張家義.美國國家公園的管理對我國地質遺跡保護區管理體制建設的啟示.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3,13(1):35~38.

[3]後立勝.國家地質公園的發展及其階段性.當代經濟管理,2005,45(6):63~58.

[4]陳從喜.國內外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的進展與對策建議.國土資源情報,2004(5):8~11.

作者簡介

[1]侯華麗,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實習研究員。

[2]王素萍,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實習研究員。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