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卅區地質山脈屬什麼山脈
1. 屬於丹霞山地著名山脈有什麼
中國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質地貌具體分布如下:
福建泰寧、武夷山、連城、永安;
甘肅張掖(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江蘇新沂馬陵山;
湖南懷化漵浦縣思蒙(位於湖南省西部)、懷化通道侗族自治縣東北部萬佛山、邵陽新寧縣崀山(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青、壯、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發育);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郴州市永興縣便江風景區;
四川江油的竇圌山、成都都江堰市的青城山;
重慶酉陽桃坡一品丹霞,綦江的老瀛山;
雲南麗江老君山;
貴州赤水(約有1300平方千米)
重慶酉陽一品丹霞;
江西龍虎山、鷹潭、弋陽、上饒雨石山、瑞金、寧都;青海坎布拉;
廣東韶關市仁化縣丹霞山、坪石鎮金雞嶺、南雄縣蒼石寨、平遠縣南台石和五指石;
浙江永康、新昌、衢州江郎山
廣西桂平的白石山、容縣的都嶠山、梧州的太平獅山;
陝西鳳縣的赤龍山以及河北承德;
山東臨沭岌山;
安徽黃山市休寧縣的齊雲山。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雲台山的紅石峽
火石寨國家地質(森林)公園位於西吉縣城北15公里的火石寨鄉境內,東距六盤山140公里,須彌山景區28公里,是寧夏唯一同時擁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旅遊勝地。是中國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被譽為中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
2. 班戈縣的山脈屬於什麼山脈
平均海拔4700米,抄屬南羌塘高原湖盆地區,山勢平緩,草原開闊,地勢北高南低,氣候寒冷,空氣稀薄,四季不分明,冬長無夏,多風雪天。
地處藏北高原的納木措、色林措兩大著名的湖泊之間,平均海拔4700米。屬南羌塘高原湖盆地區,山勢平緩,草原開闊,地勢北高南低。普保河谷將全縣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南部位於納木措畔,水草豐富,適宜飼養氂牛。北部多位干寒和半荒漠草場,是藏系羊的天然牧場。主要山峰有達玉山、卡久山、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7111米)。
地貌受念青唐古拉山脈的控制,地勢上呈現出南凹北凸,南部湖面地區的為海拔4530米,周圍為沖積平原和較緩的殘山;北邊為深切高山,海拔為4640米,山頂有冰川發育,中部分布著海拔5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呈低山狀。地質構造輪廓大致可分為:燕山皺褶系、侏羅系地層分布,近東西走向,基本屬海上沉積,厚度大,火山岩體不發育。
3. 同木關山脈,屬於什麼山脈
從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三港乘車北行11.6公里,即福建省的最北端——桐木關,過了這道關卡便是江西省了。此處是武夷山脈斷裂埡口,海拔高度1100米。閩贛古道貫穿其間(現為公路),系古代交通與軍事要地,曾築垣而駐戍卒,以堅防守,為武夷山八大雄關之一。立關北望,兩側高山聳峙入雲,「V」形的大峽谷猶如一道天塹,直向江西鉛山縣伸展。這是地質活動造成的桐木關斷裂帶,為我國著名斷裂帶之一,極其雄奇壯觀。過桐木關,折而向東北,就正式進入原始林區。於此,把王摩詰的《終南山詩詠》放入此景此處一定是恰到好處「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過桐木關,折向東北,就正式進入大片的原始林區。關內生態良好,擁有「鳥的天堂」、「蛇的王國」、「昆蟲的世界」、「開啟物種生物基因庫鑰匙」等美譽。
桐木關是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帶,其中以最高峰海拔2157.8米的黃崗山為最高峰.
著名的桐木關大裂谷
桐木大峽谷位於武夷山風景區西部,九曲溪上游,全長達40餘公里,從皮坑口至大王宮約15公里,距風景區28公里,峽谷相對落差300米,因受桐木溪--大竹嵐斷裂帶構造控制和水流強烈切割發育,形成近西東向大峽谷地,谷地深切500米以上,沿谷峰巒,懸崖絕壁綿延起伏。大峽谷兩岸為花崗岩地貌,山谷內山回水轉,水抱山流,兩岸群峰聳立,萬木疊翠,沿途怪石嶙峋,急流險灘遍布,飛瀑流泉高掛,溪水清澈見底,魚石相映成趣。
4. 雲南瀘州地質屬性。所有山脈結構是何種岩石
1、首先我不得不糾正你的一個認識錯誤就是:瀘州市屬於四川;
2、瀘州鄰重慶、貴州,地貌屬噶斯特;
3、根據我的現實觀看,瀘州地貌較平坦,有部分丘陵,石狀以鈣質岩為主。
5. 宣城屬於哪個山脈
宣城市轄境在地質分區上位於揚子准地台地區。
南部和東南部山區屬天回目山山脈,西南部山區屬黃山山答脈,西部山區屬九華山山脈。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0多座,最高的清涼峰1787.4米,位於績溪縣與歙縣及浙江臨安縣交界處。
6. 五大山系各屬於哪些地方
問題中的五大山系有可能指:
一、青藏高原東緣的五大山系
位於青藏高原東緣的秦嶺、岷山、邛崍、相嶺和涼山山系,被譽為全球重要的生物地理區域和生物學多樣性熱點地區。
二、台北市的五大山系
台北盆地四周羅列的山系,北起陽明山國家公園,南至二格山指南宮貓空,計有大屯山系、七星山系、五指山系、南港山系及二格山系等五大山系。
三、台灣的五大山系
中央、雪山、玉山、阿里山和海岸山系。
四、陝西省的五大山系
包括秦嶺、巴山、關山、喬山、黃龍山。
五、《山海經》里的五大山系
《山海經》分為兩大部分,其中《山經》又稱《五藏山經》是以東、南、西、北、中五大山系為主體的地理著作,五藏山經中的山川和水道與今天的地理面貌基本上都對不上號,所謂「山川道里皆不可考」。
五、山東鄒城的五大山系
昌平山、鳳凰山、連青山、嶧山、鳧山五大山系
六、帕米爾高原的五大山系
喜馬拉雅山、卡喇昆侖山、昆侖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五大山系匯聚在此,號稱「世界屋脊」(有的說法是將吉爾特爾—蘇萊曼山脈替換了昆侖山脈)。
七、大熊貓棲息地的五大山系
四川邛崍山、岷山、大相嶺、小相嶺和陝西秦嶺等五大山系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
八、西北地區的五大山系
分別是阿爾泰山、天山、喀喇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馬鬃山―合黎山―龍首山。
九、川藏公路經過的五大山系
川藏公路東起四川成都市高升橋路口,西止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青川藏公路紀念碑,途經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地形陡峭,河谷縱橫,先後翻越巴顏喀拉山、橫斷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馬拉雅山及岡底斯山所屬的米拉山等五大山系的15座山脈。
十一、中國的五大名山
泰山、衡山、華山、恆山、嵩山
泰山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之北,為我國五嶽之東岳.古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之譽.早在夏,商時代,就有72個君王來泰山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
秦始皇統一中國封禪泰山後,漢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繼仿效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 歷代著名的文人學士,也都慕名相繼來此,贊頌泰山的詩詞,歌賦多達一千餘首.杜甫的<>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已成為流傳千古的名詩.
泰山同時又是佛,道兩教之地,因而廟宇,名勝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僅有雄奇壯麗的山勢,而且有眾多的文物古跡,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頂更有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實乃一處名冠世界的文物寶庫和游覽勝地.1987年底,世界保護自然與文化資源委員會已將泰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游泰山,一般先游岱廟.岱廟位於泰安城內,南起泰安門,通天街,北抵泰山盤道,南天門的中軸線, 為歷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禪時舉行大典的場所.從秦,漢起歷經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廟主殿天貺殿為我國三大宮殿建築之一,始建於北宋.殿內正中奉祀" 東岳泰山神"像,殿壁繪"東岳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畫.東為出巡,西為返回,畫面以儀仗人物為主,場景陣勢浩大,人物生動逼真.壁畫長62米,高3.3米. 殿東漢柏院內有五株漢柏,傳為漢武帝手植.岱廟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餘塊,多藏於漢柏院內.大殿前還有秦始皇的無字碑.院北東御座是帝王來泰山封禪時休息的地方.北廳陳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內有秦李斯小篆<>. 岱廟實為歷史文物,詩文,繪畫,書法,雕刻藝術之綜合博物館,而碑刻藝術之書 法,可謂集我國書法藝術之大成.
登泰山有東西兩路,一般從東路上山至極頂,再回到中天門,循西路的公路下山. 東路從岱宗坊開始,至極頂共有9000米,上山蹬道計6293級石階.中天門是遊人小 憩或食宿之處,這里還有索道可直上岱頂月觀峰.
衡山
....南嶽衡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中南部.它南以衡陽回雁峰為首,北至長沙嶽麓山為足,巍峨七十二峰逶迤盤桓八百里,素有"五嶽獨秀","文明奧區"之美稱.
.... 以主峰祝融峰為中心的一百八十三平方公里的南嶽風景區薈萃了衡山的風光名勝.兩千多年前,堯,舜曾在此召令諸侯,大禹曾在此拜取治水方略,宋徽宗題書了" 天下南嶽"牌額,康熙撰寫了"重修南嶽大廟碑記".歷代名流學者李白,杜甫,韓愈,黃庭堅,朱熹,王夫之,郭沫若等留下了數以千計的吟詠;當代偉人毛澤東,周恩來,葉劍英等也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偉業.
....南嶽還是我國唯一佛道並存的名山,宗教文化源遠流長.有形似故宮的岳廟,有為"六朝古剎,七祖道場"的福嚴寺,還有日本曹洞宗視為祖庭的南台寺, 道家稱為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觀.這里自然風光秀麗多姿,有"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有"五龍朝聖","龍池蛙會","玉樹瓊花 ","祝融瑩光".春觀花,夏看雲,秋望日,冬賞雪,四時景色各異;麻姑仙境之幽,穿岩詩林之趣,龍鳳清溪之野,禹王山城之古,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
南嶽作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人們旅遊觀光和度假避暑的勝境.天下南嶽歡迎您的光臨.
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秦,晉,豫黃河金三角交匯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大西北進出中原之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華山系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其歷史衍化可追溯至27億年:《山海經》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 主峰有三:南峰"落雁",為太華極頂,海拔2160.5米.又有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人稱"天外三峰".雲台,玉女二峰相輔於側,36小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文人謂之西京王氣之所系.
恆山
恆山,又名"太恆山","元岳","常山 ".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城南.相傳古代舜帝巡狩至恆山,封為"北嶽",為北國萬山之宗主.《白虎通義》曰:"恆者,常也.萬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三才圖會》曰:"恆山,五嶽之北嶽也.""高三千九百丈七尺,上方有三十里.有太元之泉,神草十九種,服之可度世."《太平御覽》亦說:"北嶽有五名,一名蘭台府,二名列女宮,三名華陽台,四名紫微宮,五名太乙宮."自東北伸向西南,綿延起伏108蜂,長數百里,山勢雄偉,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天險.主峰天峰嶺, 海拔2017米,其高度僅次於西嶽華山.但歷史上曾出現兩處,一是山西渾源的北嶽,一是河北曲陽的北嶽,明末清初才正式以渾源常山為北嶽.
道教稱此山為第五小洞天,號"太乙總玄洞天".其山神穿黑袍,乘黑龍,領仙人玉女七千人,掌管江淮河濟,虎豹走獸.山上怪石爭奇,古樹參天,留有不少道家遺跡和傳說.古有道觀廟宇18座,稱為18勝景.今尚存有北嶽廟(朝殿),會仙府,九天宮,懸空寺等十多處.還有琴棋台,出雲洞,紫芝峪等自然風景區.峭壁懸崖之上多留有古人題詠."岳頂松濤","金雞報曉","玉羊游雲","夕陽返照"等令人嚮往.
據史籍道書所載,大禹曾巡遊恆山,封道經《靈寶真文》於北嶽.《靈寶要略》曰:"夏禹登位巡狩,度弱水,登鍾山,得《靈寶真文》,封之北嶽及包山洞庭之室."後有商王女昌容,修道山中,"二百餘年,顏如二十許.能致紫草,鬻於染工,得錢以與貧病者."(《太平廣記》)至漢唐時期,眾多仙真出入恆山,修真傳道,使恆山成為道教之福地.著名者有茅盈,司馬季主, 元俗夫妻,李皎,恆岳仙人,道榮,張果老,管革,戚元符等.
茅盈為秦漢時著名方士,乃咸陽南關人.世代顯貴,且好道積德.《太元真人東岳上卿司命真君傳》謂其高祖父茅蒙,即得道"於華山之中,乘雲駕龍,白日升天, "其邑有謠曰:神仙得道茅初平,駕龍上升入太清,時下玄州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故茅盈三兄弟承其祖志,亦避世修真.茅盈年至十八, "遂棄家委親,入於恆山,讀老子《道德經》及《周易傳》,採取山術而餌服之,潛景絕崖,素挺靈岫,仰希標元,與世永違.""盈於恆山積六年,思念至道,誠感密應",感太元玉女,西城西君,龜山王母諸真降臨,授以"玉佩金鐺之道,太極元真之經"及"陰陽二景內真符","明堂元真之道".潛心修持,仙道已成. 後又點化其弟茅固,茅衷,皆得仙道圓滿.後三人皆被上清派奉祖師,尊稱"三茅真君 ".
另一位高道張果老,乃道教八仙之一.《太平廣記》謂張果老於隋唐間隱居恆山,有長生秘術,年壽數百."常乘一白驢,日行數萬里,休則重疊之, 其厚如紙,置於巾箱中,乘則以水巽之,還成驢矣."時玄宗召見,演示仙家變幻之術,不可窮紀.玄宗譽為"跡先高尚,心入妙冥",並賜號"通玄先生".後歸恆山,終老山中.果老嶺即是後人為紀念他而題名,在一塊光滑的陡石坡上,有幾個非常明顯的酷似驢蹄印和人腳印,傳說是張果老騎毛驢由此登天時留下的.
山中宮觀甚多,舊時主要有會仙府,玉皇廟,文昌廟,救苦天尊廟,葯王廟,三清殿,元帝廟,三元廟,白雲堂,望仙亭,會仙洞,北嶽廟,懸空寺等,這里介紹幾處.
在眾多景觀中,最為著名的是懸空寺.它坐落於金龍口的絕壁上,始建於北魏後期,經金,明,清三代重修,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全寺共有大小殿宇樓閣 40 多間,建造在3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之上,鑿石為基,就岩起屋,形勢險峻,造型奇特.整個建築群南北長,東西窄,一字排開,高低錯落,參差有致,樓閣之間有棧道相通.驚險奇特的建築,令人嘆絕.
北嶽廟,又稱朝殿.據史籍記載,其廟始建於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2年),至唐宋,金元,時頹時興.明洪武,成化,弘治年間,多次大建,改古廟為岳神寢宮,規模宏大,包括北嶽大殿,後土夫人祠,風伯雨師廟,康太尉廟,會仙府,龍王廟,煙霞亭,潛龍亭,九華亭,碧雲亭,翠雪亭,凝翠亭,望仙亭,白雲堂及山門,石坊,祀奉北嶽諸神,坐落於主峰之下,是一座巍峨壯麗的宮殿.山門兩旁,有青龍,白虎二殿.殿前碑石林立,碑文記載著北嶽之久遠的歷史.
嵩山
嵩山,古稱外方山,崇山,嵩高山.位於河南省鄭州西南90公里的登封縣內.它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接五代京都汴梁,西連九朝古都洛陽,素有 "汴洛兩京,畿內名山"之稱.嵩山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七十二峰起伏錯縱,橫卧於中州大地, 群峰矗立,層巒疊峰,東西綿延60多公里,總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這里峻峰奇異,風光秀麗,宮觀林立,為中州地區的第一名山.其神韻主要體現在它的博大與豐腴,包容滋養世間萬物.所以,道教把中嶽神尊奉為掌管"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啖"之事的尊神.以體現大道滋養萬物的精神.同時,它也是儒家中土之德的象徵.歷代以來,中嶽已成為儒道釋並存的名山.在道教史上,仙人浮丘公,王子縉,鬼穀子等曾在此隱居,道教高真寇謙之,司馬承禎,丘處機也曾在此修道傳教.現存中嶽廟是嵩山道教最大的建築,廟內殿宇巍峨,古柏參天,文物匯粹,瓊宮聖境之意猶然.
嵩山的歷史悠久.距今約23億年前,神州大地上發生了被地質學家稱為"嵩陽運動"的地殼劇變,逐漸形成了巨厚的高山群與地層的海下沈積;距今八億年前後, 地殼再次發生劇變,巨厚的石英砂岩開始上升, 形成了龐大的皺山系.這次運動被稱之為"中嶽運動".這以後,又在影響我國南北廣大地區的地質構造運動---"燕山運動"的作用下,褶皺山系遂逐步形成了壁立千仞的嵩山.
古時,嵩山名為"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國語·周語》稱禹之父鯀為"祟伯鯀","崇高"之名緣結於此.據東漢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嶽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時稱"岳山",周平王遷都洛陽後,定嵩山為"中嶽",五代以後稱"中嶽嵩山".
嵩山以峻極峰為界,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古時,乙太室為嵩山的主山,論及山氣勢,多就太室而言,即謂"大抵嵩山,勝在氣概".但細細觀察,兩山又各具特色.明代傅梅在《太室十二峰賦》中,對兩山曾作過如下比較:太室山"雄偉而豐",少室山"森削而秀麗";太室山"廣闊以能容",少室山"挺拔以自異". 傅梅的上述概括,是符合兩山的實際的.太室山和少室山各有三十六峰,各峰皆有名有典,如太陽,少陽,明月,玉柱,萬歲,鳳凰,懸練,卧龍,玉鏡,青童,黃蓋,獅子,雞鳴,松濤,石幔,太白,羅漢,白鹿等等.嵩頂為太室主峰,因《詩經·大雅》有"崧高維岳,峻極於天"之句,故唐宋以後,改稱嵩頂為峻極峰.
太室和少室雖為二山,但又毗連,其相接之處,就在登封縣城西北的嶺口,古稱轅轅關,為古今山交通要沖.嶺上至今還保著與之相聯系的石額題刻及古碑等.其中令人樂道的就是大禹開鑿轅口,治理洪水的動人傳說.
十一、山東省棲霞市的五大山系
棲霞境內群山起伏,丘陵連綿,有山頭2500餘座,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2座,海拔600米以上的10座,海拔400米以上的108座,海拔300米以上的67座。由東向西,依次排列為牙山、唐山、方山、艾山、蠶山等五大山系。以東部之牙山和西北部之艾山兩大山系構成境內地形脊背,素有「膠東屋脊」之稱。
7. 我國的五嶽各屬於哪個山脈
我國的五嶽中:泰山屬於泰山山脈,華山屬於秦嶺山脈,恆山屬於太行山脈,衡山屬於衡山山脈,嵩山屬於伏牛山北支外方山脈。
1、泰山
泰山貫穿山東中部,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雄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大海,西靠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東西長約200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主脈,支脈,余脈涉及周邊十餘縣,盤卧面積達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
2、華山
華山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是深成侵入岩體的花崗岩渾然巨石,華山花崗岩形成期距今約12100萬年左右,華山山脈地區的地殼發生活動,在受擠壓、褶皺和破裂的過程中,岩漿開始沿著裂縫向表層地殼上升侵入,在3—6千米深處冷卻,凝結成岩。
3、恆山
恆山,亦名「太恆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1米。
4、衡山
南嶽衡山山體的主要部分為侵蝕一剝蝕地貌,南嶽衡山主體周圍的丘陵地帶剝蝕一侵蝕地貌,沿河及山麓地帶的河流出口處為侵蝕一堆積地貌。由於表層沉積遭到沖刷和強烈剝蝕,花崗岩有較大面積的出露。岩內穿插有偉晶花崗岩,這些岩脈對於花崗岩的風化有加速作用。
5、嵩山
嵩山屬伏牛山系,東依河南省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北臨黃河,南靠潁水。嵩山地區位於華北地台南緣,嵩箕台隆東南部,地層層序比較清楚,基底和蓋層地層發育齊全。嵩山的地質構造以褶皺為主,總體成近東西走向的一系列背斜向斜穹窿構造組成。
8. 黔東南是位於什麼山脈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下轄16個縣市,首府凱里市。全州轄凱里1市和麻江、丹寨、黃平、施秉、鎮遠、岑鞏、三穗、天柱、錦屏、黎平、從江、榕江、雷山、台江、劍河15縣,凱里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爐碧、金鍾、洛貫、黔東、台江、三穗、岑鞏、錦屏、黎平9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有7個街道辦事處,94個鎮,110個鄉(其中17個民族鄉)。截止2012年,黔東南州戶藉人口459.22萬人,年末常住人口347.27萬人,有苗族、侗族、漢族、布依族、水族、瑤族、壯族、土家族等33個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佔78.27%,其中苗族人口佔41.57%,侗族人口佔28.99%。
黔東南總面積3.0337萬平方公里,東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地勢西高東低,自西部向北、東、 南三面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 歷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境內溝壑縱橫,山巒延綿,重崖迭峰,原始生態保存完好,境內有雷公山、雲台山、佛頂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護區與自然保護區29個,其中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為國家自然保護區。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雲貴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過渡地帶,根據地層岩石和地質外營力作用,境內可劃分為岩溶地貌區和剝蝕、侵蝕地貌區。鎮遠至凱里一線之西北屬岩溶地貌區,常見的地貌形態有峰叢、峰林、石林、溶洞、溶窪、天生橋、暗河等。鎮遠至凱里一線之東南屬剝蝕、侵蝕地貌區,主要由碎屑岩組成,山體大、切割深,常形成脊狀山。州境總體地勢是北、西、南三面高而東部低。中部雷公山區和南部月亮山為中山地帶,西部和西北部為丘陵狀低中山區,東部和東南部為低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境內大部分地區海拔500—1000米。最高點為雷公山主峰黃羊山,海拔2178.8米,最低點為黎平縣地坪鄉井郎村水口河出省處,海拔137米。
9. 南陽市的山脈屬於的山系是
伏牛山系抄~···········是屬於山系,不是拿一座山,這個是跨區的
位於中國河南省西南部,東西綿延八百餘里。屬秦嶺山脈東段。西北-東南走向。西北接熊耳山,南接南陽盆地,東南遙接桐柏山。為淮河與漢江分水嶺。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帶,也是河南省境內平均海拔最高、人類活動相對稀少、地質地貌、自然生態保存完好的山水勝地。是一座景色優美的世界地質公園。
10. 各個板塊之間相互擠壓都能形成什麼山脈(或者其他地質
地殼運動按運動方向可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水平運動指組成地殼的岩層,沿平行於地球表面方向的運動。也稱造山運動或褶皺運動。該種運動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島弧、海溝等。垂直運動,又稱升降運動、造陸運動,它使岩層表現為隆起和相鄰區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斷塊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還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陸變遷。地殼運動控制著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影響各種地質作用的發生和發展,形成各種構造形態,改變岩層的原始狀態,所以有人也把地殼運動稱構造運動。按運動規律來講,地殼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有些升降運動是水平運動派生出來的一種現象。
地殼運動按運動的速度可分為兩類:①長期緩慢的構造運動。例如大陸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陸的分裂和漂移,形成山脈和盆地的造山運動,以及地球自轉速率和地球扁率的長期變化等,它們經歷的時間尺度以百萬年計。另如冰期消失、地面冰塊融化引起的地面升降,也屬以萬年計的緩慢運動。②較快速的運動。這種運動以年或小時為計算單位,如地極的張德勒擺動,能引起地殼的微小變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漲落,也使固體地球部分形成固體潮,一晝夜地面最大可有幾十厘米的起伏;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盪,它既有徑向的振動,也有切向的扭轉振動。
地殼運動形成
地殼運動使沉積岩層發生彎曲,產生裂縫、斷裂,並留下永久形跡,這樣就形成了地質構造。所謂地質構造就是地殼運動引起的岩層變形和變位的形跡(結果)。地殼運動是形成地質構造的原因,地質構造則是地殼運動的結果。我們知道地殼內部是一個炙熱的流動的狀態。而地殼的結構不是平均的。有的地方堅固,有的地方薄弱。流動在地殼中的物質還有巨大的壓力,當他們在地殼中遇到相對薄弱的地方,由於高溫高壓的岩漿就會從這些薄弱的地方湧出,湧出後冷卻形成火成岩。這些新的岩石不斷的積壓周圍的岩石和地層,不斷的把他們象兩邊推開。這樣就造成了地殼的緩慢運動。比較典型的有大洋中脊,以及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碰撞。
地殼運動產物
自地球誕生以來,地殼就在不停運動,既有水平運動,也有垂直運動。地殼運動造就了地表千變萬化的地貌形態,主宰著海陸的變遷。人們可用大地測量的方法證明地殼運動。例如,人們測出格林尼治和華盛頓兩地距離每年縮短0.7米,像這樣發展下去,1億年之後,大西洋就會消失,歐亞大陸就會和美洲大陸相遇。化石也是地殼運動的證據。在喜馬拉雅山的岩層里,找到了許多古海洋生物化石,如三葉蟲、筆石、珊瑚等,說明這里曾經是汪洋大海。文化遺跡也是很好的證據。義大利波舍里城一座古廟的大理石柱離地面4~7米處,有海生貝殼動物蛀蝕的痕跡,可見該廟自建成以後曾一度下沉被海水淹沒,以後又隨陸地上升露出了水面。另外,火山、地震、地貌及古地磁研究等都能提供大量的地殼運動的證據。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變形變位,常常被保留在地殼岩層中,成為地殼運動的證據。在山區,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裸露地表的岩層,它們有的是傾斜彎曲的,有的是斷裂錯開的,這些都是地殼運動的「足跡」,稱為地質構造。形成的地貌,稱為構造地貌。地球在地質時期的地殼運動,雖然不能通過直接測量得知,但在地殼中卻留下了形跡。在山區岩石裸露的地方,沉積岩層常常是傾斜、彎曲的,甚至斷裂錯開了,這都是岩層受力發生變形的結果。在中國山東榮城沿海一帶,昔日的海灘現已高出海面20~40米。福建漳州、廈門一帶,昔日的海灘也已高出海面20米左右,說明這些地方的地殼在上升。我國渤海海底發現了約達7千米的海河古河道,這表明渤海及其沿岸地區為現代下降速度較大的地區。再如,美麗的雨花石產於南京雨花台,這些夾有美麗花紋的光滑的卵石,是古河床的天然遺物。雨花台大量堆積著卵石,說明這里過去曾有河流,以後地殼上升,河道廢棄,才成了如今比長江水面高出很多的雨花台礫石。
褶皺
當岩層受到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擠壓作用時,便會發生彎曲變形,這叫做褶皺。地殼發生褶皺隆起,常常形成山脈。世界許多高大的山脈,如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安第斯山等,都是褶皺山脈。它們是由地殼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在板塊交界處發生大規模褶皺隆起而形成的。地殼運動褶皺有背斜和向斜兩種基本形態。背斜岩層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層一般向下彎曲。在地貌上,背斜常成為山嶺,向斜常成為谷地或盆地。但是,不少褶皺構造的背斜頂部因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岩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斷層
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或張力,超過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體就會破裂。岩體發生破裂,並且沿斷裂面兩側岩塊有明顯的錯動、位移,這叫做斷層。
斷層有地壘和地塹兩種基本形態。中間凸起,兩側陷落的叫地壘,相反,中間陷落,兩側相對凸起的叫地塹。
在地貌上,大的斷層常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著名的東非大裂谷(地塹)、我國地殼運動華山北坡大斷崖(地壘)等。斷層一側上升的岩塊,常成為塊狀山地或高地(地壘),如我國的華山、廬山、泰山;另一側相對下沉的岩塊,則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塹),如我國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在斷層構造地帶,由於岩石破碎,易受風化侵蝕,常常發育成溝谷、河流。
了解地質構造規律,對於找礦、找水、工程建設等有很大幫助。例如,含石油、天然氣的岩層,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向斜構造盆地,利於儲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在工程建設方面,如隧道工程通過斷層時必須採取相應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發生崩塌;水庫等大型工程選址,應避開斷層帶,以免誘發斷層活動,產生地震、滑坡、滲漏等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