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質學主要講了什麼
A. 地質主要學些什麼內容,能詳細的講解嗎
地質專業四年的基本課程是:
1 普通地質學 是地質專業最基本的專業課,主要講述一些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方面的基本內容,涉及比較多的概念,風化的種類(風、河流、海洋、太陽、生物等),岩石的類型,各類地貌特徵,火山作用等等方面。這門課是比較基礎比較大概地簡介地質學。
2 岩石學 地質學專業重要課程之一,分為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從不同的角度和分類方法來詳細介紹各類岩石的成分,形成環境,礦物成分及含量,此門課程會開設實驗課,觀察手標本,詳細描述岩石組分,鏡下觀察礦物和岩石標本。
這門學科是研究礦物的主要學科,尤其是手手標本的認知,是野外工作時的重要技能之一。
3 構造地質學
又一門重要學科之一,主要詳細講解野外常見的地質構造,包括褶皺、斷裂的特徵以及相應類型的野外表現,各類地質構造的規模特點,對礦床形成的影響。
4 礦產勘查學,是最貼近實際的一門專業課,可以這樣說,其他的專業課你可以學的不是很清楚,但是這門課程得努力弄明白。這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講課的內容多為有實際案例,操作性很強。
普通地質學會有一門專業實習,為期一般2周,岩石學和構造地質學的實習一般為7周,分為野外采樣和室內數據處理兩部分。
到大四還會有生產實習,實習地點一般為國有礦山,是對四年學習的一次集中實踐。
實習視各學校的師資力量而定。
除了以上這些課程,還有一些基礎的課程和軟體要學習
晶體光學 結晶礦物學 工程地質學
遙感地質學 古生物地史學 礦床礦相學 勘查地球化學 礦田構造 應用地球物理
專業軟體,包括Mapinfo 、GIS、Corel 、Surfer 等數字化成圖軟體
GOOD LUCK!
B. 地質學是學什麼的
地質學是關於地來球的物質組成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
包括岩石礦物學、構造地質學、地層古生物學等分支學科,與之對應分別研究
礦物岩石、地質構造和地質作用、地層和古生物。大學本科開設專業學科有:
普通地質學、晶體光學與光性礦物學、結晶學與礦物學、岩石學、地史學、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資源地質學等。通識課程就是數學,英語、物理、化學、計算機之類的
C. 請問大學教材《普通地質學》(北京大學出版社,吳泰然、何國琦,2011)對於高二學生來說,難度如何,
沒有什麼問題,很容易,普通地質學是地質學裡面最基礎的一門課,相信你自己多看看就明白了。說白了就是你能正常看懂和理解中文就能學會。。。。
D. 地質學專業的主要課程是什麼
地質學專業大學本科開設專業學科有:
普通地質學、晶體光版學與光性礦物學、結權晶學與礦物學、岩石學、地史學、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資源地質學等。
通識課程就是數學,英語、物理、化學、計算機之類的
E. 南京大學普通地質學是什麼書
普通地質學(physical geology)是對地質學的概況和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概括介紹專,它不是地質學的一屬個分支學科,是地質學的入門工具。其主要內容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識、外動力作用、地質學的發展與演化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內容還有一些變化。現在有的《普通地質學》教材還包括了資源、環境、減災、人與地球等方面的知識,反映了地質學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F. 普通地質學中怎麼描述簡單發展史
地質發展簡史,抓住三個重點:生物演化史、沉積演化史、構造演化史,這是區域地質調查內報告當中對地容質發展史描述的三大部分,實際上也是地史學當中講過的(如果你是大一,你可能沒學過地史學,後面應該會學)。
當然,如果就做題來說吧,普通地質學當中,一般不涉及生物演化史,所以主要討論岩石地層的情況以及構造發育的情況,具體來說,要討論這一地區都沉積了什麼時期的地層,個別還要討論每套地層都是什麼岩性的,代表什麼環境的。地層既具有物質意義,又具有時間意義,地層格架也是時間格架,依次排出來,這就是這一地區的地質時間格架。地質構造的形成年代要根據地質構造形成的特點來判斷,應用一些定律,如地層學三定律(可能用於褶皺當中)、穿插關系定律(用於斷層和岩漿岩體當中)。
地質圖判讀的經驗是:學習階段要學會識圖、經常看圖、掌握方法、積累經驗,描述階段要仔細分析、不丟不漏、條理清晰、嚴謹科學。
G. 《地質學基礎》與《普通地質學》有什麼區別
基本沒什麼區別的。
我兩本都學過,當時我們大學專業發的是《地質學基礎》,後版來考研時要求的科目權是《普通地質學》,基本沒什麼區別,都是介紹各種岩石、各種地質作用等、只是詳細不詳細的問題,當時用的普通地質學比地質學基礎厚點,不過只要能把一本書理解透就搞定了,老師都會講到的。
H. 地質學主要學什麼
地質學研究的內容如下:
1、研究組成地球的物質。目前著重研究地殼和上地幔。元素、礦物、岩石、建造、地殼是地殼物質分類的不同級別,各級物質的存在形式、特徵、形成條件、分布規律及其利用是研究的基本內容。研究這方面的有地球化學、結晶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地址建造學等。
2、研究岩石或建造在地殼中以及在整個地球內部的空間分布,即闡明地殼以及地球的構造特徵,闡明這些構造的形成條件與演變規律。分支學科:構造地質學、區域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等。
3、研究地球的歷史。地球形成到今已有46億年,其中30多億年以來的歷史是重點研究的對象。研究這方面的有古生物學、地史學、岩相古地理學、以及第四紀地質學等。
4、研究地質學的應用問題。其中水文地質學研究地下水的分布、找尋、開發和利用。工程地質學研究工程建設所需的地質條件,以保證工程的穩固與安全。地震地質學研究地震發生的地質背景,為預報地震服務。環境地質學研究環境質量的地質因素,為提高環境質量、保護環境和人民的健康服務。由於研究的深入和專門化還有煤田地質學、石油地質學、鈾礦地質學等。此外,同位素地質學、數學地質學、遙感地質學已經成為新興的地質學分科。
5、研究地質學的方法與手段。分支學科:同位素地質學、數學地質學、遙感地質學、實驗地質學等。
6、綜合性研究。現代科學發展的一個趨勢是由分科走向綜合,許多重大科學問題只有通過綜合性研究才能解決。地質學也正在經歷著這一過程。從全球角度將物質研究、地殼與整體地球構造研究以及地球歷史研究融為一體的板塊構造學是這一趨勢的重要體現。此外新領域有行星地質學、海洋地質學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I. 葉俊林的《地質學概論》與黃定華的《普通地質學》有什麼區別
普通地質學內容是最基本的,比較淺顯,而地質學概論要深入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