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剖面有什麼用
『壹』 地質剖面的剖面測制及其應用
剖面測制是區域地質和礦區地質測量工作中的基礎工作,一般放在地質填圖工作的初始階段即設計階段進行,個別放在後期階段進行,應依測區實際情況而定,按需要補測一定數量的剖面。
地質普查和區域地質調查中的地質剖面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地層剖面:用來研究岩石物質及礦物成分、結構構造、古生物特徵及組合關系、含礦性、標准層、沉積建造、地層組合、變質程度等。建立地層層序、查清厚度及其變化,接觸關系,確定填圖單位。
(二)構造剖面:著重研究區內地層及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的形變(如褶皺、斷層、糜棱岩帶(韌性剪切帶))及其構造特徵(節理、破劈理等)、類型、規模、產狀、力學性質和序次、組合及復合關系等。對於研究區域構造的剖面,則要通過主幹構造及典型的構造單元。
(三)侵入岩剖面:主要研究侵入岩的礦物成分、含量、含礦性、結構構造、岩相變化特徵、同化混染、接觸蝕變作用、侵入時期、侵入體與成礦的關系。
(四)第四系剖面:研究第四紀沉積物的年代、特徵、成因類型及含礦性,和地層厚度及變化特徵、新構運動及其表現形式。
(五)火山岩剖面:研究火山岩的岩性特徵、構造特徵、與上下地層的接觸關系、火山岩中沉積夾層的建造、生物特徵,確定火山岩的噴發形式、火山的噴發周期,火山構造等。
(六)礦區勘探線剖面:分鉛直剖面和水平剖面,此處僅指鉛直剖面。在布設勘探剖面時,要照顧到整個礦床的各個地段,或兼顧相鄰礦床。剖面線垂直礦體(床)走向線,間距一般與勘探網度一致。勘探線剖面主要反映礦體與圍岩之間的分界;各種岩石之間的界線,構造界線;礦體的數量、分布、形狀、大小、產狀、厚度,礦石的自然類型和工業品級;構造控制和構造破壞等。剖面上標出探礦工程的種類、數量、位置、取樣資料,從而可反映出勘探工作的工程式控制製程度、礦體圈定的合理程度、各地段的儲量級別。
『貳』 礦井地質剖面圖中包括哪些內容煤層底板等高線圖的作用是什麼
主要是岩性和深度,還的標明斷層或破碎帶,等高線就是吧深度劃算成海拔高度
『叄』 地質剖面圖與地震剖面圖有什麼關系
地質剖面圖(map of geological cross section)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質剖面上的地質現象及其相互關系回的圖件是深答度域的剖面。
地震剖面是經過數據的採集處理形成的地下波阻抗反射界面的剖面,結合鑽井資料、測井資料做成合成記錄能將地震剖面和地質分層結合起來,可以是時間域也可以是深度域。
『肆』 補充不同斷面地質剖面是什麼意思
地質剖面(geologic cross section,geological section)又稱抄地質斷面,是沿某一方向,顯示地表或一定深度內地質構造情況的實際(或推斷)切面。地質剖面又分實測地質剖面和路線地質剖面或隨手地質剖面。地質剖面同地表的交線,稱地質剖面線(geological profile)。表示地質剖面的圖件,稱地質剖面圖。地質剖面是研究地層、岩體和構造的基礎資料。根據剖面資料劃分填圖單位,是地質填圖工作的前提。測制地質剖面,是地質調查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據不同岩類特徵可分別測制地層剖面、火山—構造剖面、花崗岩單元超單元剖面、礦區(或礦床、礦體)剖面等。
『伍』 實測地質剖面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剖面位置的選擇有哪些基本要求
5、繪制地質剖面圖時選擇剖面線的原則有哪些?圖示說明剖面線附近井的井位校正方法。
6、圖示說明油氣藏的基本分類。
7、試對井下地層的重復與缺失進行地質
『陸』 地質剖面元素
在採用面向地質結構建模的方法體系中,Mello et al.(1997)提出基於拓撲框架的復雜地質構造表示方法,來解決沉積盆地區域具有大變形特徵的斷層數字模擬問題,提出用斷層對地層分塊(block)來模擬斷層的運移。Caumon et al.(2004)同樣提出用斷層對地層進行分區域(region)表示,採用閉合地質模型(sealed geological model,SGM)方法來實現復雜地質建模。同樣,Galera et al.(2003)提出斷層將地層分成塊狀地層,三維地質建模就是建立邊界一致的區塊模型,並強調各塊狀地層之間的拓撲一致性。
上述研究人員都將斷層對地層切割作用給予充分重視。斷層是造成地層不連續的重要原因,使完整地層分區或分塊(圖4.5)。分析地質剖面圖可以發現,其主要內容包括:剖面切過的地形、地層、斷層構造等,形成具有特定地層屬性的二維曲線簇,多採用多線段或者樣條曲線來表示。前面已經指出,地層面是可以唯一代表其下面(或上面)緊鄰的地層,那麼在地質剖面圖中,則可以用地層線(strata line)唯一代表其下面(或上面)緊鄰的地層。結合地質勘探領域繪制地質剖面圖習慣,地層屬性變化處、斷層錯斷處、地層尖滅處等都會採用不同的地層線來代表。
圖4.5 典型地質剖面示例
基於此,將地質剖面元素分為三個層次,地層線、地層塊(layer block)、地層(layer),利用這些元素最終重構地質模型。如圖4.5所示的地質剖面中,由於斷層F1、F2和F3的存在,將由5個地層(L1、L2、L3、L4、L5)構成的地質剖面分成若干塊,其中,L1只有一個地層塊R11,L2由地層塊R21、R22組成,L3由地層塊R31、R32、R33、R34組成,L4由地層塊R41、R42、R43、R44,L5由地層塊R51、R52、R53組成。
按照地質對象的分類方法,地層和地層塊是三維地質建模的主要研究對象。地層(或地層塊)在地質剖面上以地層線的形式出現,多條首尾相連的地層線形成閉合的地層多邊形,反映了一個地層(地層塊)在剖面上的分布情況。一般情況,地層(或地層塊)由上地層線、下地層線、左地層線和右地層線構成一個閉合地層多邊形(strata polygon)。
『柒』 什麼是地質斷面
地質縱斷面圖(longitudinal section)又稱地質縱剖面圖,是與岩層(或構造線)總體走向相平行的地質剖面圖。一般用來配合地質圖和地質橫剖面圖,以便進一步表示某一地區的地質構造特徵。
『捌』 實測地質剖面的目的和要求
根據不同的地質研究目的,實測地質剖面可以分為實測地層剖面和實測構造剖面兩種,統稱實測地質剖面。
實測剖面是沿選定的野外地質觀察路線逐尺測量、綜合觀察、真實描述客觀地質體和地質現象,並繪制剖面圖的過程。實際工作中,針對不同的地質問題,可測制地層、構造、侵入岩、第四系等不同類型剖面。這里所說的剖面是指綜合研究各種地質問題的地質剖面。該項工作是野外工作量大、綜合性強、費時多的重點工作之一。測制目的、內容包括:
◎ 研究工作區地層的岩石組合、變質程度、地層劃分、地層層序、接觸關系及其厚度變化。
◎ 觀察沉積特徵、原生構造、化石和產出狀態以及古生物組合,分析岩相特徵和沉積環境。
◎ 觀察地層的變形特徵,確定褶皺、斷裂、新生面狀、線狀構造要素的類型、規模、產狀及其幾何學、運動學、動力學特點,分析形成序次及其疊加、改造關系。
◎ 研究侵入岩的岩石特徵、結構構造、捕虜體和析離體在岩體內的分布; 接觸變質和交代蝕變作用及含礦性; 觀察原生和次生構造,劃分岩相帶; 確定岩體產狀、與圍岩關系、剝蝕程度、侵入期次和形成時期等。
◎ 研究第四紀沉積物的性質及其特徵、厚度變化、成因、新構造運動及其表現形式。
◎ 研究對工程有不良影響的地層的分布規律。
『玖』 地質圖有什麼用
為國家各種工程建設各個階段,
設計、施工、使用、維護等各個階段必備的基礎技術資料。
『拾』 在地質調查中為什麼要測地層剖面注意事項有哪些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
測地層剖面主要是為了了解所在區域的地質環境,岩石組成結構等以推斷地質情況。內如果是沉積岩地層還可容以推斷沉積環境,對於找礦有推動性的作用。一般測量地質剖面要找好標準的,地層層序較完整的自然斷面或者人工斷面測量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測量該剖面各地層的厚度,產狀,傾向,走向,岩石組成及岩石內的礦物成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