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勘查勘探孔孔深怎麼布置

地質勘查勘探孔孔深怎麼布置

發布時間: 2021-02-10 02:42:25

㈠ 單體建築地質勘探在什麼情況下,每個基礎都要鑽孔一般鑽孔間距和布置是怎樣的

根據設計具體明確的勘探要求,設計會根據地質情況及結構物特點,走向給你明確勘探點坐標,深度。

㈡ 地質勘探的第一個孔和第二個孔的深度有出入沒有,它們之間相隔3米.

工程地質勘探孔的間距一般20~25m。如果相鄰勘探孔持力層坡度比大於10%,需要在兩個孔之專間增設勘探孔。一般沒屬有間距3m的勘探孔。在施工中,為了更好地判斷持力層的狀況,也可進行施工勘察,但那主要是查明持力層位置,不屬於一般意義的地質勘探孔。

㈢ 工程地質詳勘中孔深設計原則

這是我從《岩土工程勘察規范》摘抄的。系統的你可以看這個規范。我這里也有。qq發給你也行。
4.1.11 詳細勘察應按單體建築物或建築群提出詳細
的岩土工程資料和設計、施工所招的岩土參數;對建
築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評價,並對地基類型、墓礎形
式、地基處理、基坑支護、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質作用
的防治等提出建議。主要應進行下列工作:
1 搜 集 附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築總平面圖,場區
的地面盆平標高,建築物的性質、規模、荷載、結構
特點,基礎形式、埋f深度.地基允許變形等資料;
2 查 明 不良地質作用的類型、成因、分布范圍、
發展趨勢和危容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議:
3 查 明 建築范圍內岩土層的類型、深度、分布、
工程特性,分析和評價地基的穩定性、均勻性和承載
力;
4 對 扮 進行沉降計算的建築物,提供地基變形
計算參數.預瀏建築物的變形特徵;
5 查 明 埋藏的河道、溝派、慈穴、防空洞、孤
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 明 地下水的埋藏條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
變化幅度;
7 在 季 節性凍土地區,提供場地土的標准凍結
深度;
8 判 定 水和土對建築材料的腐蝕性。
4.1.12 對抗震設防烈度等於或大於6度的場地,勘
察工_作應按本規范第5.7節執行;當建築物採用樁基
礎時,應按本規范第4.9節執行;當需進行基坑開
挖、支護和降水設計時,應按本規范第4.8節執行〕
4.1.13 工程需要時,詳細勘察應論證地基上和地下
水在建築施工和使用期間可能產生的變化及其對工程
和環境的影響,提出防治方案、防水設計水位和抗浮
設計水位的建議
4.1.14 詳細勘察勘探點布置和勘探孔深度,應根據
建築物特性和岩土工程條件確定。對岩質地基,應根
據地質構造、岩體特性、風化情況等,結合建築物對
地基的要求,按地方標准或當地經驗確定;對土質地
基,應符合本節第4.1.15條一第4.1.19條的規

4.1.15 詳細勘察勘探點的間距可按表4.1.15確

表4.1.15 詳細勘察勘探點的間距(m)
地基復雜
程度等級
m1" A一
『川wt 一
地基復雜
程度等級
勘探點
陽」距
一 級(復雜)
二二級(中等復雜)
10一15
巧一30 一
級 (簡 單 )
{
30一50
4.1.16 詳細勘察的勘探點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勘 探 點宜按建築物周邊線和角點布置,對無
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築物可按建築物或建築群的范圍布
置:
2 同 建築范圍內的主要受力層或有影響的下
卧層起伏較大時,應加密勘探點,查明其變化;
3 重 大 設備基礎應單獨布置勘探點;重大的動
力機器基礎和高聳構築物,勘探點不宜少於3個;
4 勘 探 手段宜採用鑽探與觸探相配合,在復雜
地質條件、濕陷性卜、膨脹岩土、風化岩和殘積土地
區,宜布置適量探井。
4.1.17 詳細勘典的單棟商層建築勘探點的布t,應
滿足對地基均勻性評價的要求。且不應少於4個;對
密集的商層盆築群,勘探點可適當減少,但每棟建築
物至少應有1個控制性勘探點。
4.1.18 詳細勘察的勘探澡度自甚礎底面算起,應符
合下列規定:
1 勘 探 孔深度應能控制地甚主要受力層,當蒼
礎底面寬度不大於5m時,勘探孔的深度對條形基礎
不應小於甚礎底面寬度的3倍。對單獨柱基不應小於
1.5倍.且不應小於5m;
2 對 高 層玻築和.作變形計X的地盪,控創性
勘探孔的深度應超過地蒼變形計算深度:離層跪築的
一般性勘探孔應達到甚底下0.5-1.0倍的基礎寬度.
並深入稼定分布的地層;
3 對 僅 有地下童的度築或高層建築的裙房,當
不能浦足抗浮設計要求,招設t抗浮樁或錨桿時。勘
探孔深度應滿足抗拔承載力評價的要求;
4 當 有 大面積地面堆載或軟弱下卧層時,應適
當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5 在 上 述規定深度內當遇甚岩或厚層碎石土等
祖定地層時,勘探孔澡度應根據情況進行調盛。
4.1.19 詳細勘察的勘探孔深度,除應符合4.1.18
條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I 地 基 變形計算深度,對中、低壓縮性土可取
附加壓力等於上覆土層有效自重壓力20%的深度;
對於高壓縮性土層可取附加壓力等幹上覆土層有效自
重壓力10%的深度;
2 建 築 總平面內的裙房或僅有地下室部分(或
當基底附加壓力P.<。時)的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可
適當減小,但應深人穩定分布地層,且根據荷載和土
質條件不宜少於基底下0.5一1.0倍基礎寬度;
3 當 需 進竹地基整體穩足性驗算時,控制性勘
探孔深度應根據具體條件滿足驗算要求;
4 當 需 確定場地抗震類別而鄰近無可靠的覆蓋
層厚度資料時,應布置波速測試孔,其深度應滿足確
定覆蓋層厚度的要求;
5 大 型 設備基礎勘探孔深度不宜小於基礎底面
寬度的2倍;
6 當 需 進行地基處理時,勘探孔的深度應滿足
地基處理設計與施工要求;當採用樁基時,勘探孔的
深度應滿足本規范第4.9節的要求
4.1.20 詳細勘案採取土試樣和進行原位側試應符合
下列要求:
1 采 取 土試樣和進行原位側試的勘探點數f.
應根據地層結構、地基土的均勻性和設計要求確定.
對地甚蒼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的跪築物每棟不應少於3
個;
2 每 個 場地每一主要土層的原狀土試樣或原位
測試橄據不應少於『件(組】;
3 在 地 甚主要受力層內.對厚度大於0.5m的
夾層或通鏡體.應採取土試樣或進行原位側試;
4 當 土 層性質不均勻時,應增加取土教,或原
位側試工作.。
4.1.21 基坑或基槽開挖後,岩土條件與勘察資料不
符或發現必須查明的異常情況時,應進行施工勘察;
在工程施工或使用期間,當地基土、邊坡體、地下水
等發生未曾估計到的變化時,應進行監測,並對工程
和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評價
4.1.22 室內土工試驗應符合本規范第11章的規定,
為基坑工程設計進行的土的抗剪強度試驗,應滿足本
規范第4.8.4條的規定。
4.1.23 地基變形計算應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地基
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 )或其他有關標準的規定
執行
4.1.24 地基承載力應結合地區經驗按有關標准綜合
確定。有不良地質作用的場地,建在坡上或坡頂的建

㈣ 建築地質勘探規范中的勘探孔數量及深度要求

你看看規范啊,這上面怎麼登

㈤ 岩土工程詳細勘察如何確定孔深和,及如何最優化的布置孔位,謝謝

鑽孔深度的確定要遵循《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版)。規范中具體對孔深和間距專都有說明,孔深和建築物基屬礎寬度有關。布孔方式一般是沿建築物基礎的中線和交點處布置。這個需要你自己好好看看規范,結合工程具體實際情況合理布置。

㈥ 怎麼布置勘探孔

勘探孔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勘探孔應沿管道中線布置。當條件受限時,勘探孔移位不宜超出管道溝坑的開挖范圍;穿越鐵路、公路或河谷地段的勘探孔移位不宜偏離管道中線3m;當採用頂管施工時, 勘探孔宜沿管道走向在離管道兩邊外側各2~6m交叉布置;

2在每個地貌單元及地貌單元的交界部位、管道走向轉角處等均應布置勘探孔,在微地貌和地層變化較大的地段宜適當加密。

勘探孔間距和深度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管道穿越暗埋的河、湖、溝、坑地段和可能產生流砂和地震液化的松軟土層地段,勘探孔應加密,孔距宜為30~50m,孔深宜穿過該土層並進入下部密實土層不小於3m;

2 管道穿越鐵路、公路和河谷地段,勘探孔間距以能控制地層土質變化為原則,宜採用30~100m。穿越鐵路、公路地段時不宜少於2個勘探孔;穿越河谷兩岸及河床時不應少於3個勘探孔,且河谷兩岸及河床均應布置勘探孔,孔深應達到河床最大沖刷深度以下3~5m;

3 當採取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或需對管溝基坑進行支護時,勘探孔深度應至管溝基坑底面以下5m,並滿足支護設計的要求;

4 存在承壓含水層時,勘探孔穿過承壓含水層並測量其水頭;

5 管道沿線下平面分布厚度大於2m的密實土層,且無地下水影響時,勘探孔深度至該密實土層即可;

6當進行排水箱涵、拱形砌築涵管、頂管施工勘察時,勘探孔深度應適當加深,控制性勘探孔孔深宜進入壓縮層以下1~2m。

㈦ 地質勘查鑽孔深度根據什麼確定

地基變形計算深度,對中、低壓縮性土可取附加壓力等於上覆土層有效自專重壓力20%的深度;對於高壓縮性土屬層取附加壓力等於上覆土層有效自重壓力10%的深度

數量規定
一、每一單體的一級高層建築,勘探點數量不應少於6個,二級高層建築不應少於4個;
二、當建築物平面為矩形時宜按雙排布設,為不規則形時,宜按突出部位角點和中心點布設;
三、在層數、荷載和建築體型變異較大處,宜布置適量勘探點;
四、勘探點間距一般為15~25M,一級高層建築可取較小值,二級高層建築可取較大值,為准確查明暗溝、塘、浜等異常帶,勘探點間距還可適當加密;
五、在岩溶發育地區,勘探點應適當加密,必要時可按每個柱基下布置勘探點;在花崗岩殘積土地區,勘探點間距可取本條四款中的較小值;
六、為降水設計需要,必要時應布置查明地下水流速、流向和進行水文地質參數測試的專門勘探點;
七、控制性勘探點的數量宜為全部勘探點總數的1/2以上。

㈧ 地勘布孔間距的要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 城市規劃工程地質勘察規范3.0.7,總體規劃勘察的勘探孔可分一般孔和控制孔兩類,其深度應根據任務要求和岩土條件確定:

一般勘探孔深度,應為8~15m;控制勘探孔深度,應為15~30m。控制勘探孔應占勘探孔總數的1/5~1/3,且每個地貌單元均應有控制勘探孔,其數量不宜少於3個。

(8)地質勘查勘探孔孔深怎麼布置擴展閱讀:

工程地質勘探鑽孔的孔徑,大多數是168MM開孔,91MM終孔,這樣的孔身結構能夠滿足一般的勘探、試驗要求。

但是在特殊情況下,譬如為了探查壩基軟弱夾層和強透水帶的位置及展布方向、斷層破碎帶和緩傾角裂隙的產大辯論和特徵,以及為了檢查基礎的灌漿質量和混凝土的澆築情況,就需按照工程地質的要求,打一些大口每項鑽孔,以工程技術人員進入孔中直接觀察和測量。

大口徑鑽孔主要在水電工程地質勘探中採用。中國於1963年在丹江口壩直址打成了第一口大口每徑鑽孔;之後,葛洲壩、小浪底、偏窗子、三峽等水利樞紐工程中相繼採用,均取得很好的勘探效果。面且承擔了大壩基礎處理等任務。

由於大口徑鑽孔能夠讓勘探人員直接進入其中觀測和取樣,准確地搜集到第一性地質資料,因而避免了用一般勘探耗費大量進尺而未能搞清某些地質現象和問題的弊病。它也代替了施工復雜的豎井工程,而且由於無爆破震動,可以保持岩層的天然狀態。

大口徑鑽探方法有沖擊鑽進和回轉鑽進,在工程地質勘探中主要使用後者,其孔徑分別1150、1050、950和750MM,孔深30—60M,可以取得材心。鑽具是在現有設備基礎上改裝的,主要包括鑽頭、岩心管、取粉管、鑽桿等。除鑽具外,還應配備吊籠、絞國及潛水泵等必要的設備。

㈨ 岩土工程勘察詳勘布孔要求

  1. 鑽孔深度的確定要遵循《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版)。規范中具體對孔回深和間距都答有說明,孔深和建築物基礎寬度有關。布孔方式一般是沿建築物基礎的中線和交點處布置。這個需要你自己好好看看規范,結合工程具體實際情況合理布置。

  2. 岩土工程勘察的內容主要有:工程地質調查和測繪、勘探及採取土試樣、原位測試、室內試驗、現場檢驗和檢測,最終根據以上幾種或全部手段,對場地工程地質條件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評價,編制滿足不同階段所需的成果報告文件。

㈩ 水文地質鑽探布置的一般原則

在水文地質勘察中,正確合理地布置普查或勘探鑽孔的孔位以及線和網,是水文地質勘探工作的首要問題。必須用較少的工作量,較高的效率,較低的成本,較短的時間來滿足勘察設計要求,取得必要的完整的水文地質資料。在正常情況下,布置普查或勘探鑽孔(線、網)要遵循下列一般原則。

(1)充分收集和利用前人已有的資料,或在已做水文地質測繪和物探工作的基礎上,經詳盡研究,取得一定的地質和水文地質依據後,才能按點(孔)、線、網的格局進行布置。

(2)勘探孔的布置要與勘察任務、勘察階段、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及資源評價方法等相適應。同時,要把一般性任務與專門性任務結合起來。

(3)勘探孔與勘探線(網)的布置,要點線結合,以線為主,做到全面控制工作區的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在勘探線不能控制的地段,可布置個別勘探孔。

(4)勘探孔和勘探線的數量一定要講究效益、重點突出、以疏為主、疏密結合的原則,且不可平均使用。

(5)勘探鑽孔的深度,主要決定於目的含水層(帶)的埋藏深度,對於勘探線上的鑽孔其孔深應以淺孔居多,深淺結合,先深孔後淺孔。對於開采孔則應先淺後深,先近後遠。

(6)勘探線上的每個鑽孔,都應有明確目的。進行勘探施工時,必須以探為主,做到探采結合。在取得全面成果資料的同時,應盡量做到一孔多用,例如,兼作供水開采孔、長期觀測孔等。對一孔多用的鑽孔,在設計時就要考慮鑽孔結構問題。

(7)勘探線的布置應沿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變化最大的方向。在大范圍內,當水文地質條件不很清楚時,可用幾條勘探線構成勘探網加以控制。如果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較為清楚,勘探線應垂直河流方向或山前扇形地的縱深方向或主要構造線方向布置。每個孔位應以控制含水層(帶)的厚度變化、導水或阻水邊界、富水地段、埋藏條件變化等為宜。同時,也要兼顧孔位在勘探線上應起的距離(區段)控製作用。

(8)根據在鑽探施工過程中獲得的新資料,並結合其他工作成果的綜合研究,若發現新的問題,應對原設計進行相應的必要的修改,呈報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在一般情況下,不能輕易修改或變動原設計。

(9)在具體選定孔位時,應考慮交通運輸及施工中的供水、供電和排水條件,以及對農田和城鎮建築物的影響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