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去稱贊地質行業的員工
⑴ 地質就業前景怎麼樣,有什麼去處可推薦!
這幾年就業還可復以,一般都去地制質隊啊之類的。這幾年最主要的是3屆的地質人員,現在加上私人礦業公司多,所以2006年到現在是很熱門的專業,隨著現在畢業的學生越來越多,現在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現在剛出來的沒有經驗有的公司又不要,雖然現在看上去很多公司要人,問題是年輕人沒有經驗啊,有經驗的都是工程師在挑公司,再加上做地質工作是個比較苦而且是枯燥的生活,對家庭照顧不到,如果你現在沒有拿到工程師證的話最好找個地質隊或地勘院什麼的,這些單位都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有了技術資本再出來可能會比現在好,做礦業的2020年工作是應該沒有問題的。待遇方面是要看你能力咯,現在一般國內好的工程師幾十萬的多的是有,也有幾千塊的,能力就是金錢啊!
⑵ 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地質工程師
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地質工程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學術上沒有頂峰,只有超越。(要有學無止境的意識,任何行業想出色都應該這樣)
2、知識上進行深造(考研,讀博)
如果不是實在需要工資養活自己,又想在行業上有所建樹的話,建議一路讀到博士去。本科學的東西只能說面比較全,只是個基礎,哪怕只是在生產單位中幹些服務類項目,都會發覺某些方面的不足。簡單的說找資料時看各種論文期刊可能就會發現很多東西看不懂,或者人家論文里有的論證方法,數據來源,計算方法你都沒接觸過。很簡單,你接受到的教育還沒有到那個程度的知識。所以想技術上有上升,先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考好的導師的研究生去吧。一個好的導師可以開拓你的事業,在專業上給你指引,當然,也會是你未來發展的助力與資源。(當然你要是自學能力很好,那也沒用的,畢竟我們又不是IT行業那樣,進階教程還有比較系統的學習資源,地學的東西你可能連本教材都難買到)
3、技能應用
學了知識接下來就是應用了,上面讓你去讀書不是說生產單位不好,生產單位的好處技能應用上的牛逼。由於近年來項目多,而且行業殘酷競爭到同門相殘的境地下,很多類型的項目已經是經歷過N多次專家評審,每次規避上一個項目專家所提意見,然後融入多個項目的心血,其成果水平已經非常精益求精。在項目運作整體安排、協作等效率性以及成果編制的條理性、實用度、呈現方式等方面。毫不客氣的說,比科研院所等強得不是一點半點。
所以這里的技能應用說的是,把知識學到後,多做項目,把知識應用於實踐,把專業技能熟練了之後,學習實際生產中項目的整體思路,項目完成的方法,如何將你所學的更高程度的知識應用於其中,千萬不要有完成任務的想法,你項目中每一個突破點、亮點都將成為你未來的名片。突破點很多:比如思路清晰(別覺得這個很簡單,專家之所以是專家,看個目錄都能給你挑出思路上的問題,評審一會兒就能切中你報告的弱點在哪兒,這個得好好修煉)、研究深度(體現功底的時候來了)、成果表達展現方式等等。具體你幹些啥項目再思考吧。
(PS:如果你在科研院所,多看看你們外包單位的成果些,多跟下外包項目,看看人家是怎麼幹活的。有高水平的知識,還有一線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項目負責的統籌能力。這樣你就已經是個出色的地質工程師了。任何行業,能獨當一面,都算很出色的了。)
4、堆砌成果
當你自己有了出色的能力了,就是堆砌成果的事了,不管你是搞生產還是搞科研,都得有大量的成果來支撐你自己很出色的說法。簡單來說,多發點論文,最好跟項目相關,多負責點項目,把項目干好,留名。然後多去評審匯報,一個好的項目成果,好的匯報,會讓很多專家認識你,這個肯定是好事。
從技術上變得出色好像就到此為止了,可能有的話還挺多餘,至於升職加薪等途徑,還有安全及身體健康保障,未來前景等,說實話這個行業里這些多的是無奈。包括我所認識的一些專家大牛在其領域已經不亞於某些科研機構的首席專家了,也會受困於平台,受困於學歷,受困於社會關系等等,發展很容易到頭。
不過雖然不想市場上的很多職業只要技術好了晉升途徑那麼明朗,但總歸會有前進途徑的,祝樓主日益精進或者早日轉行(手動滑稽)。
⑶ 歌頌地質人員的文章
《因為有你》——林旭輝
一把錘,一個包,
是你的全部家當;
沖鋒衣,登山鞋,
是你的標准裝扮。
你的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
你的勇氣征服了雪域高原。
大山忘不了你的身影,
森林抹不去你的氣息。
田野刷不掉你的足跡,
小溪洗不盡你的汗水。
最難忘,
是你不戀繁華甘守鄉野;
最難忘,
是你漆黑礦洞探尋寶藏;
最難忘,
是你狂風暴雨查險防災;
最難忘,
是你比武場上不甘落後;
最難忘,
是你北國草原一路馳騁;
最難忘,
是你廣袤大海鏖戰風浪。
因為有你,
地質工作不再枯燥,
地質錘敲出了美妙的旋律,
地質包裝滿了優秀的答卷。
因為有你,
祖國寶藏不再孤寂,
富鋅富硒富了一方百姓,
綠水青山美了八閩大地。
回首過去,
你流過汗、流過淚,
你苦惱過、傷心過。
回首過去,
汗水換來了收獲,
淚水換來了甘甜,
苦惱換來了成長,
付出換來了喜悅。
展望未來,
少不了與你一起風餐露宿,
少不了與你一起翻山越嶺,
少不了與你一起征戰雪域,
少不了與你一起乘風破浪。
展望未來,
因為有你炙熱執著的心懷,
因為有你孜孜不倦的付出,
註定你們不甘平凡,
註定你們再創輝煌!
(3)怎麼樣去稱贊地質行業的員工擴展閱讀
地質勘探員工的種類繁多,不同的工作任務的職責也不盡相同。比如物探化探勘查、地質構造勘查。
地質勘探是在對礦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提供礦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地質勘探是在對礦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提供礦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⑷ 現在有多少從事地質行業呢我們的地質人會不會太多了點去了
至少75萬人,一個地質隊大概有100-200人左右
⑸ 現在地質這行業前景怎麼樣
地質行業,大概可劃分為地質勘查和工程勘察兩種。地質勘查就是俗稱的找礦,工程勘察就是建設項目工程地質勘察。
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地質隊伍,而且找礦的工作自很久以前到現在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了,全國各個省市空白區已經少之又少了,所以找礦的國家項目就越來越少,有大項目也是會在更偏遠的類似內蒙等地區。其實就是這個意思,遼寧省的地質找礦項目基本省內的自己地質隊去幹了,外省單位很難進來,而且一個沈陽的地質單位基本不可能拿到大連的地質找礦項目。所以目前的地質找礦很受各個方面的局限。另外地質行業多是小型單位,目前可能還沒有大的集團公司。總之項目少,競爭大,地方保護。以後會發展國外市場還是深部找礦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工資低,工作環境差就成必然了。
地方建設項目多,工程勘查就很吃香,現在國家規定建設項目必須有前期工程勘查以及一些相關的評估工作(地質災害、壓礦等),地方發展,建設項目多,工程勘查活就多。單員工工資也多不了多少,唯一好的就是,你要是有關系,有活的話,那就有錢賺。反之就就開個固定的工資吧。另外說一點很多大的建設集團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個勘察的隊伍,純地質單位一般拿不到他們的工程建設勘察項目。
目前地質行業還有中鐵集團的模式。
個人發展從大環境上來講是受局限的,機會會較其他行業少很多。
⑹ 地質行業標語
遠看像逃難的, 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看是搞地質勘探的.
學習李四光 為祖國獻石油.
你也回可以說點專答業的,XX盆地XX區塊頂面構造帶....扇三角洲前緣沉積序列...鄂爾多斯盆地秦嶺構造帶是我國南北的劃分的分水嶺.之類的配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