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羅盤用什麼金屬做的
1. 地質羅盤帶銅絲的針哪個是東西方位
指向南的。機械羅盤不如數字羅盤好用,建議看看西安瑞泰電氣有限公司發明的「回數字激光地質羅盤儀」,它答有激光指向、激光測斜、自動測產狀、磁場異常報警等等,功能可多了,很專業的地質工具。我這邊有用的,你可以問我。
2. 用地質羅盤什麼量出各種岩石的產狀
一般的地質測量,如測量目的物的方位、岩層空間位置、山的坡度等,均用地質羅盤儀。這是地質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工具。地質羅盤儀式樣較多,但其原理和構造大體相同。1、地質羅盤儀的基本構造 一般都由磁針、磁針制動器、刻度盤、測斜器、水準器和瞄準器等幾部分組成,並安裝在一非磁性物質的底盤上(如圖5-1)。圖5-1地質羅盤儀構造圖1—反光鏡;2—瞄準覘板;3—磁針;4—水平刻度盤;5—垂直刻度盤;6—測斜指針(或懸錘); 7—長方形水準器;8—圓形水準器;9—磁針制動器;10—頂針;11—杠桿;12—玻璃蓋;13—羅盤底盤磁針:為一兩端尖的磁性鋼針,其中心放置在底盤中央軸的頂針上,以便靈活地擺動。由於我國位於北半球,磁針兩端所受地磁場吸引力不等,產生磁傾角。為使磁針處於平衡狀態,在磁針的南端繞上若干圈銅絲,用來調節磁針的重心位置,亦可以此來區分指南和指北針。磁針制動器:是在支撐磁針的軸下端套著的一個自由環,此環與制動小螺紐以杠桿相連,可使磁針離開轉軸頂針並固結起來,以便保護頂針和旋轉軸不受磨損,保持儀器的靈敏性,延長羅盤的使用壽命。刻度盤:分內(下)和外(上)兩圈,內圈為垂直刻度盤,專作測量傾角和坡度角之用,以中心位置為0°,分別向兩側每隔10°一記,直至90°。外圈為水平刻度盤,其刻度方式有兩種,即方位角和象限角,隨不同羅盤而異,方位角刻度盤是從0°開始,逆時針方向每隔10°一記,直至360°。在0°和180°處分別標注N和S(表示北和南);90°和270°處分別標注E和W(表示東和西)如圖所示。象限角刻度盤與它不同之處是S、N兩端均記作0°,E和W處均記作90°,即刻度盤上分成0°—90°的四個象限。必須注意:方位角刻度盤為逆時針方向標注。兩種刻度盤所標注的東、西方向與實地相反,其目的是為了測量時能直接讀出磁方位角和磁象限角,因測量時磁針相對不動,移動的卻是羅盤底盤。當底盤向東移,相當於磁針向西偏,故刻度盤逆時針方向標記(東西方向與實地相反)所測得讀數即所求。在具體工作中,為區別所讀數值是方位角或象限角,可按下述方法區分:如圖A與B的測線位置相同,在方位角刻度盤上讀作285°、記作NW285°或記作285°,在象限角刻度盤上讀作北偏西75°,記作N75°W。如果兩者均在第一象限內,例如50°,而後者記作N50°E以示區別(圖5-2 A、B,表5-1)。測斜指針(或懸錘):是測斜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放在底盤上,測量時指針(或懸錘尖端)所指垂直刻度盤的度數即為傾角或坡度角的值。圖5-2A 方位角刻度盤圖5-2B 象限角刻度盤表5-1 象限角與方位角之間關系換算表象限 方位角度數 象限角(γ)與方位角(A)之關系 象限名稱Ⅰ 0—90° γ=A NE象限Ⅱ 90°—180° γ=180°-A SE象限Ⅲ 180°—270° γ=A-180° SW象限Ⅳ 270°—360° γ=360°-A NW象限水準器:羅盤上通常有圓形和管形兩個水準器,圓形者固定在底盤上,管狀者固定在測斜器上,當氣泡居中時,分別表示羅盤底盤和羅盤含長邊的面處於水平狀態。但如果測斜器是擺動式的懸錐,則沒有管狀水準器。瞄準器:包括接目和接物覘板、反光鏡中的細絲及其下方的透明小孔,是用來瞄準測量目的物(地形和地物)的。2、地質羅盤儀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前需作磁偏角的校正,因為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的南、北兩極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不重合,兩者間夾角稱磁偏角。地球上各點的磁偏角均定期計算,並公布以備查用。當地球上某點磁北方向偏於正北方向的東邊時,稱東偏(記為+);偏於西邊時,稱西偏(記為—)。如果某點磁偏角(δ)為已知,則一測線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關系為A=A磁±δ。如圖5-3 A表示δ東偏30°,且測線所測的角亦為NE30°時,則A=30°+30°=NE60°;圖5-3 B表示δ西偏20°,測線所測角為SE110°,則A=110°-20°=90°。為工作上方便,可以根據上述原理進行磁偏角校正,磁偏角偏東時,轉動羅盤外壁的刻度螺絲,使水平刻度盤順時針方向轉動一磁偏角值則可(若西偏時則逆時針方向轉動)。經校正後的羅盤,所測讀數即為正確的方位。 在對方向或目的物方位進行測量時即測定目的物與測者兩點所連直線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至測線的夾角(如圖5-3 C所示)。首先放鬆磁針制動小螺紐,打開對物覘板並指向所測目標,即用羅盤的北(N)端對著目的物,南(S)端靠近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三者連成一直線,同時使圓形水準器的氣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的度數即為所測目標的方位角。圖5-3A 磁偏角東偏示意圖 圖5-3B 磁偏角西偏示意圖 圖5-3C羅盤儀測量目的物的方位3、岩層產狀要素的測定 岩層的空間位置決定於其產狀要素,岩層產狀要素包括岩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見圖5-4)。圖5-4 岩層產狀要素極其測量方法岩層走向的測量: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相交線的方位,測量時將羅盤長邊的底棱緊靠岩層層面,當圓形水準器氣泡居中時讀指北或指南針所指度數即所求(因走向線是一直線,其方向可兩邊延伸,故讀南、北針均可)。 岩層傾向的測量:岩層傾向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真傾向線)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指向岩層向下傾斜的方向,以南端短棱靠著岩層層面,當圓形水準器氣泡居中時,讀指北針所指度數即所求。 岩層傾角的測量:岩層傾角是指層面與假想水平面間的最大夾角,稱真傾角。真傾角可沿層面真傾斜線測量求得,若沿其他傾斜線測得的傾角均較真傾角小,稱為視傾角。測量時將羅盤側立,使羅盤長邊緊靠層面,並用右手中指撥動底盤外之活動扳手,同時沿層面移動羅盤,當管狀水準器氣泡居中時,測斜指針所指最大度數即岩層的真傾角。若測斜器是懸錘式的羅盤,方法與上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右手中指按著底盤外的按紐,懸錘則自由擺動,當達最大值時松開中指,懸錘固定所指的讀數即岩層的真傾角。 岩層產狀的記錄方法:如用方位角羅盤測量,測得某地層走向是330°、傾向為240°、傾角為50°,記做330°/SW∠50°,或記做240°∠50°(即只記傾向與傾角即可)。如果用方位角羅盤測量但要用象限角記錄時,則需把方位角換算成象限角,再作記錄。如上述地層產狀其走向應為γ=360°-330°=30°,傾向β=240°-180°=60°。其產狀記作N30°W/SW∠50°,或直接記作S60W∠50則可。在地質圖或平面圖上標注產狀要素時,需用符號和傾角表示。首先找出實測點在圖上的位置,在該點按所測岩層走向的方位畫一小段直線(4mm)表示走向,再按岩層傾向方位,在該線段中點作短垂線(2mm)表示傾向,然後,將傾角數值標注在該符號的右下方。
3. 地質羅盤的結構
地質羅盤的種類很多,但主要有兩種:一種外形呈長方形,簡稱長羅盤;另一種外形呈近八邊形或盒式,簡稱圓羅盤或盒式羅盤,也稱盒式袖珍經緯儀(圖1-1)。盡管地質羅盤的樣式較多,但它們的基本結構和功能都相同。現以盒式羅盤為例,予以說明。盒式羅盤是用聯結合頁將上蓋、外殼與底
盤聯成一體,且可以開合的羅盤儀。最主要的元件是磁針、瑪瑙軸承和頂針。此外,尚配有反光鏡、刻度環、方向盤、圓水泡、長水泡、指示盤和手把、開關、長照準合頁、短照準合頁和小照準釘等部件(圖1-2)。
圖1-1 盒式羅盤示意圖
圖1-2 盒式羅盤結構簡圖
磁針 由人造磁鐵製成,用來指示磁南、北極。磁針一般為黑色,有的北針常為灰色或白色。不管磁針是什麼顏色,一個最重要的標志是磁南針纏有銅環或銅絲。磁針中間常用瑪瑙等硬度較大的礦物嵌於其中,以保護磁針不被磨損。頂針 是由硬合金製成的細針,固定在底盤上,頂針尖端向上,磁針平放在頂針尖端之上。
傾斜儀 由長水泡垂直指示盤軸線組成的一個整體。它固定在底盤上和手把相連,轉動羅盤底面的手把可 180°轉動,是為測定目標物傾斜角或地形坡度角而設計的。
刻度環及傾斜刻度 刻度環是由鋁等金屬裝置在羅盤外殼和底盤上。刻度環最小刻度值一般為 1°,按 0° ~360°逆時針方向刻劃。其中四個基礎方向東 ( 90°) 、南 ( 180°) 、西( 270°) 、北 ( 360°) ,分別用英文的縮寫 E、S、W、N 表示。除南、北之外,其東、西與正常的左西右東方向恰好相反,這主要是為了讀數方便。其道理是因為當磁針開關打開後,無論羅盤如何旋轉,磁針永遠指北,但隨羅盤的旋轉,刻度環上的南北線也隨著旋轉。當在量測某一方向時,是以羅盤的南北線對准或與所測方向一致後取磁針的讀數。如圖 1-3 所示,把羅盤放平,使磁北針與刻度環 「北」一致,這時表明羅盤南北線所指方向即為所測方向。如果將羅盤向東旋轉 90°而指向實際方向 「東」時,磁針不動,這時磁北針所指讀數恰好是刻度環上的 「西」,造成了磁北針讀數和實際所測方向相差 180°。由此可知,要想從刻度環上直接讀出所測方向,必須將刻度環上的 「東」、「西」互換才能實現,這就是羅盤刻度環上 「東」、「西」反刻、角度反向的道理。
圖 1-3 羅盤刻度環東、西反刻原理
傾斜刻度是指刻在方向盤南北線右側的一組刻度,其中間為 0°,向兩側分別為 90°。旋轉傾斜儀可用來量測傾角或坡度角。
齒輪 又稱校正螺絲。它是在羅盤旁側通過齒輪帶動刻度環轉動的一個裝置,用來校正刻度環上的 0°是否對准方向盤的正北,或校正磁偏角而設置的。
開關 又叫磁針制動器。它由簡單的杠桿組成。通過羅盤上方的螺旋,可使磁針頂起與玻璃蓋接觸而使磁針固定不動,松動制動器後磁針可自由轉動。
水準泡 分圓水泡和長水泡,水泡居中時分別表示羅盤水平和與傾斜面相交的水平面。
此外,反光鏡能把目標映入鏡線,小照準合頁的尖和視孔、短照準合頁的尖和視孔、反光鏡的橢圓孔的有機組合可在不同條件下測量產狀和進行地形草測。
4. 地質羅盤中纏銅絲的一端指示的是什麼方向
纏銅絲的一端指南,白針指北。
測量:
是測定目的物與測者間的相對位置內關系,也就是測定目容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到該測線的夾角)。
測量時放鬆制動螺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著目的物,南端靠著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同時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即為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針一時靜止不了,可讀磁針擺動時最小度數的二分之一處,測量其它要素讀數時亦同樣)。
若用測量的對物覘板對著測者(此時羅盤南端對著目的物)進行瞄準時,指北針讀數表示測者位於測物的什麼方向,此時指南針所示讀數才是目的物位於測者什麼方向,與前者比較這是因為兩次用羅盤瞄準測物時羅盤之南、北兩端正好顛倒,故影響測物與測者的相對位置。
5. 地質羅盤怎樣使用
1、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藉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岩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
4、岩層傾向測定。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岩層走向垂直。 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的傾向。假若在岩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因難,也可以在岩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岩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岩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5、岩層傾角的測定: 岩層傾角是岩層層面與假想水平面間的最大夾角,即真傾角,它是沿著岩層的真傾斜方向測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測得的傾角是視傾角。視傾角恆小於真傾角,也就是說岩層層面上的真傾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真傾角,層面上視傾斜線與水平面之夾角為視傾角。野外分辨層面之真傾斜方向甚為重要它恆與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於使之在層面上滾動或滴水使之在層面上流動,此滾動或流動之方向即為層面之真傾斜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直立,並以長邊靠著岩層的真傾斜線,沿著層面左右移動羅盤,並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之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最大讀數,即為岩層之真傾角。
6、目的物方位的測量
是測定目的物與測者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也就是測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到該測線的夾角)。
測量時放鬆制動螺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著目的物,南端靠著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同時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即為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針一時靜止不了,可讀磁針擺動時最小度數的二分之一處,測量其它要素讀數時亦同樣)。
若用測量的對物覘板對著測者(此時羅盤南端對著目的物)進行瞄準時,指北針讀數表示測者位於測物的什麼方向,此時指南針所示讀數才是目的物位於測者什麼方向,與前者比較這是因為兩次用羅盤瞄準測物時羅盤之南、北兩端正好顛倒,故影響測物與測者的相對位置。
為了避免時而讀指北針,時而讀指南針,產生混淆,放應以對物覘板指著所求方向恆讀指北針,此時所得讀數即所求測物之方位角。
6. 地質羅盤抗鐵干擾嗎
羅盤是靠磁場確定方位的,如果有鐵磁礦等磁性干擾,地磁場和磁鐵礦磁場互相疊加,方向就確定不了。
7. 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地質羅盤又稱「袖珍經緯儀」。野外地質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主要包括磁針、水平儀和傾斜儀。結構上可分為底盤、外殼和上蓋,主要儀器均固定在底盤上,三者用合頁聯結成整體。可用於識別方向、確定位置、測量地質體產狀及草測地形圖等。
地質羅盤上有一個指針,用它指明磁子午線的方向,可以粗略確定目標相對於磁子午線的方位角,並利用水準器裝置測其垂直角(俯角或仰角)以確定被測物體所處的位置。
使用方法:
1.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磁偏角的校正:
因為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上的南北兩極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點的磁北方向與該點的正北方向不一致,這兩方向間的夾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點磁針北端偏於正北方向的東邊叫做東偏,偏於西邊稱西偏。東偏為(+)西偏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計算,公布以備查用。若某點的磁偏角已知,則一測線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關系為A等於A磁加減磁偏角。應用這一原理可進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時可旋動羅盤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盤向左或向右轉動,(磁偏角東偏則向右,西偏則向左),使羅盤底盤南北刻度線與水平刻度盤0--180度連線間夾角等於磁偏角。經校正後測量時的讀數就為真方位角。
2.目的物方位的測量:
是測定目的物與測者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也就是測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到該測線的夾角)。
測量時放鬆制動螺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著目的物,南端靠著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同時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即為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針一時靜止不了,可讀磁針擺動時最小度數的二分之一處,測量其它要素讀數時亦同樣)。
若用測量的對物覘板對著測者(此時羅盤南端對著目的物)進行瞄準時,指北針讀數表示測者位於測物的什麼方向,此時指南針所示讀數才是目的物位於測者什麼方向,與前者比較這是因為兩次用羅盤瞄準測物時羅盤之南、北兩端正好顛倒,故影響測物與測者的相對位置。
為了避免時而讀指北針,時而讀指南針,產生混淆,放應以對物覘板指著所求方向恆讀指北針,此時所得讀數即所求測物之方位角。
3.岩層產狀要素的測量:
岩層的空間位置決定於其產狀要素,岩層產狀要素包括岩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測量岩層產狀是野外地質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須熟練掌握。
(1)岩層走向的測定
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岩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之走向。
因為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岩層之走向。
(2)岩層傾向的測定
岩層傾向——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岩層走向垂直。
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的傾向。
假若在岩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因難,也可以在岩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岩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岩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3)岩層傾角的測定
岩層傾角是岩層層面與假想水平面間的最大夾角,即真傾角,它是沿著岩層的真傾斜方向測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測得的傾角是視傾角。視傾角恆小於真傾角,也就是說岩層層面上的真傾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真傾角,層面上視傾斜線與水平面之夾角為視傾角。野外分辨層面之真傾斜方向甚為重要它恆與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於使之在層面上滾動或滴水使之在層面上流動,此滾動或流動之方向即為層面之真傾斜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直立,並以長邊靠著岩層的真傾斜線,沿著層面左右移動羅盤,並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之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最大讀數,即為岩層之真傾角。
岩層產狀的記錄方式通常採用下面的方式:
既方位角記錄方式,如果測量出某一岩層走向為310°,傾向為220° ,傾角35°,則記錄為NW310°SW∠35°或310°/SW∠35°或220°∠35°。
野外測量岩層產狀時需要在岩層露頭測量,不能在轉石(滾石)上測量,因此要區分露頭和滾石。區別露頭和滾石,主要是多觀察和追索並要善於判斷。
測量岩層面的產狀時,如果岩層凹凸不平,可把記錄本平放在岩層上當作層面以便進行測量。
8. 關於地質羅盤的一些問題
要去實習了的吧,我們去年實習也用了羅盤。
1、方位角刻度盤為逆時針方向標版注。兩種刻度盤所權標注的東、西方向與實地相反,其目的是為了測量時能直接讀出磁方位角和磁象限角,因測量時磁針相對不動,移動的卻是羅盤底盤。當底盤向東移,相當於磁針向西偏,故刻度盤逆時針方向標記(東西方向與實地相反)所測得讀數即所求。
2、因走向線是一直線,其方向可兩邊延伸,故讀南、北針均可
3、只露底面而不是出露頂面,可以只量底面的,方法也是將羅盤長邊的底棱緊靠岩層層面,調准,讀數,好像是南北方向相反一下就好了,這點不是太確定就是。
9. 地質羅盤怎麼使用呢
地質羅盤主要用來測量傾向、傾角(坡角)、走向(方位角)。也可以回進行精讀不高的交匯答法定點。
測地質體產狀時,要先測走向,方法是羅盤長邊緊靠地質體的一個平面,旋轉羅盤使圓水準泡居中,即為地質體走向;然後測傾向,記下走向線後,旋轉羅盤90°,並指示地質體下傾方向,即為地質體傾向;第二步主要是找到地質體的傾向線,羅盤沿傾向線測出的傾角是地質體的真傾角。野外測量時,兩個人可以合作測出導線的坡角,方位角,這個是技術活,得多練習才行,關鍵是端平羅盤。
交匯法定點都一樣的事,需要知道兩條直線的方位角或者一條直線和另一條直線與它的夾角。羅盤沒什麼深奧的道理,你甚至會發現,初中水平的人都能理解,主要是幾何知識的運用,我覺得。
10. 地質羅盤如何進行計量檢定什麼機構可以做
不需要,自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