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畫隧道掌子面地質素描圖
『壹』 巷道地質素描圖怎麼做
是啊 還是要找個老師指導指導的
嘿嘿 這樣你才能學得會撒
『貳』 隧道掌子面地質素描中,施工里程和距洞口裡程怎麼記錄
施工里程是根據你素描掌子面的里程,可以從工地的台賬來看,距洞口根據施工圖,用掌子面里程減去洞口或者明暗洞分界面里程
『叄』 請問穿脈坑道素描圖的掌子面岩性花條紋根據什麼畫
你可以去網路查穿脈坑道和掌子面,根據這倆資料提供的情報再版做決定,畢竟這地下工程權什麼的,還是得問專業人士!挖坑的素描圖我不知道根據什麼來畫,但若是起草一份地下坑道,倒是可以勉強畫出來。其他什麼人物、風景之類的素描可以找我,漫畫素描也沒問題,但這個『穿脈坑道』的素描圖......無能為力......
『肆』 請問隧道掌子面地質素描怎樣描述,從哪些方面進行,請示例
給你個例子源:***隧道左線進口ZK35+884~ZK36+256段原設計圍岩類別為Ⅳ類,支護型式為S4。在開挖至ZK36+023時,掌子面岩層為掌子面岩層為薄至中層狀灰岩,產狀較陡,節理裂隙發育,岩層較破碎,掌子面左側拱腰處穩定性差,易掉塊,按原設計支護型式施工極不安全。
『伍』 巷道地質素描圖如何畫
用線條勾勒出輪廓。然後稍加調子就可以!
『陸』 請問隧道開挖地質素描的圖怎麼畫
地質素描工作分為外業和內業兩部份,現在我主要針對你所說的地鐵工程概專括一下,第一步屬先要對井巷現場地質情況進行收集,包括岩性、產狀、構造、位置關系等,第二步進行內業整理,對外業工作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上圖,按一定比例繪制巷道一幫或者兩幫巷道地質情況,必要是附上文字說明,如有條件,對一些地質特殊地段還可採用井下攝影技術
『柒』 隧道開挖工作面地質素描圖怎麼畫
有個格式樣本,照著填就是了
『捌』 地質素描圖怎麼畫!
你是想畫手圖還是矢量圖?手圖需要專業的地質知識,矢量圖用MAPGIS軟體就可以。
『玖』 隧道開挖工作面地質素描包括哪些內容
隧道開挖工作面地質素描包括內容如下:
1、岩性:是最基本的地質資料。主要描述岩石名稱、顏色、結構、構造、礦物成分、風化程度等。新建狗磨灣隧道所見到的均是石英雲母片岩,呈灰色—灰黑色,層狀構造,片理發育,風化輕微—頗重,含絹雲母,有滑膩感。
2、斷層:是地殼上主要的構造痕跡,它的形成、特性及規模決定地區地質構造復雜程度,對隧道施工影響極大,是開挖時發生塌方的主要地質原因之一。主要描述斷層位置、產狀、斷層破碎帶寬度及構造類型、斷層性質及其與其它斷層的關系、派生節理產狀、密度及充填物等。在開挖面調查中我們發現一些斷距很小的斷層。
3、貫穿性節理:是造成塊體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描述節理產狀、密度、寬度、延伸情況、節理面特徵(光滑、粗糙、起伏不平)、出露位置等。在開挖面調查中,曾多次發現貫通性非常好的節理,發生過幾次塊體塌方,由於我們進行超前預報,提醒施工人員注意,提前採取必要的措施,因此,沒有造成大塌方。
4、岩脈:岩脈侵入的位置往往是地殼的薄弱點。我們主要描述岩脈的岩性,出露位置、寬度、接觸關系、破碎情況、風化程度等。在開挖面調查中,我們所見到的大多是石英岩脈,風化輕微,呈透鏡狀或線狀穿插於圍岩中,雜亂無規則,造成圍岩非常破碎。
5、水:水增加了隧道施工難度。地層滲水影響噴射混凝土的質量;若在斷層帶內岩體破碎,或節理被次生粘土充填地段有水,則會大大降低圍岩的自穩能力,增加坍塌的可能。我們主要描述出水點位置及其與斷層和節理的關系、出水狀態(滴、流、涌)、水味、水色、水溫、出水點附近有無沉澱物等。同時了解水對混凝土的侵蝕性。對於地下水與地表水可能存在水力聯系的地方進行了地下水動態觀測,提前確定施工中的排水措施,以防止造成涌水事故。
『拾』 野外地質素描圖的繪制方法
地質素描是從地質觀點出發,運用透視原理和繪畫技巧來表達地質現象或地質作用的畫幅。地質素描類似於照相,但照相是純直觀的反映,而地質素描則可突出地質客觀實體的空間形態及相互關系,作者可以有所取捨。照相需要條件,地質素描則可隨時隨地進行,一般就在野外記錄本上用鉛筆或鋼筆畫。往往用許多文字還表達不清的地質現象,而一張素描圖卻表達得十分清楚,這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因而地質工作者應當學習地質素描的方法,將其作為地質調查的手段。
3.3.1地質素描的種類
地質素描按其內容,最常見的有下列幾種類型:
(1)地層素描。素描對象是地層,表示地層層位關系、產狀特徵、構造特徵、接觸關系等,如路線剖面素描圖(信手剖面圖)。
(2)典型地質現象素描。在動筆素描前,應首先觀察典型地質現象的「標志性形態特徵」,以及如何表達的素描技法。實際素描時,對「標志性形態特徵」可著重描繪,以求將典型地質現象充分顯示出來,如褶皺、斷層中的「標志層」;斷層破碎帶中的角礫岩特徵、地貌特徵;幾組不同方向的節理的交角大小和各組節理的寬度大小;各類接觸關系中的接觸面(帶)的特徵等(圖3.23)。
(3)地貌素描。地貌素描是一類視野頗大的素描,從地質角度考慮,主要是表現地貌特徵與岩石性質、地質構造的關系,或表現風化、水流侵蝕、冰川、火山、地震等地質作用與地貌的關系。
圖3.23 倒轉地層
(北京坨里,據藍淇鋒等,1979)
3.3.2地質素描的基本方法與步驟
(1)選定素描對象的范圍,確定景物在畫框內的位置。安排主要對象和次要對象的大小比例及其相對位置關系,並在圖框內勾畫出范圍(圖3.24)。
圖3.24 素描步驟(1):確定控制點、基準線
(李治堂等,2007)
(2)勾畫大體輪廓線及主要地質界線。主要是抓住外形輪廓,如山脊、陡崖、河床、階地、地質體界線等。先畫出大體輪廓,再畫局部;先畫主要,再畫次要;由簡單到復雜;先近後遠,近處畫得細致、清晰、濃重,遠處畫得粗略、輕淡、隱約。盡量按透視原理來運筆(圖3.25)。
(3)畫細部輪廓線和次級地質界線,並添加陰影線。突出地質體的形態特徵以及景物形象的立體感,使其逼真如實。適當畫些背景或襯托物,用以美化畫面(圖3.26)。
(4)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表達畫面的內容,如村莊、地質體符號或其他說明等。最後寫上圖名、地名、方位、測量數據、比例尺及其他必要的說明(圖3.27,圖3.28)。
圖3.25 素描步驟(2):勾畫大體輪廓線及主要地質界線
(李治堂等,2007)
圖3.26 素描步驟(3):勾畫細部輪廓線和次級地質界線
(李治堂等,2007)
圖3.27 素描步驟(4):描繪明暗質感、整飾全圖
(李治堂等,2007)
圖3.28 侵入接觸關系素描圖
(贛州市月光塘村,謝文偉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