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湯山地質公園有什麼好玩的
Ⅰ 南京市湯山有什麼玩的
概況
位於湯山鎮的古猿人洞的發現是繼雲南雲謀、陝西藍田、北京周口店、安徽和縣猿人之後的重大考古突破。1995年後,這里便成為對遊客開放的旅遊景點。
湯山鎮西的雷公山中,有一個巨大的溶洞群,現已探明溶洞總面積達數萬平方米,目前對遊人開放的有雷公洞和葫蘆洞。1993年3月13日葫蘆洞內出土了一具較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引起了世界的矚目。考古學家在此先後發現了十幾種動物化石,據科學鑒定,這大約出生於30萬年前的南京猿人,南京地區人類史也因此向前推進了20多萬年,同時也證實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葫蘆洞內發現的化石還有腫骨鹿、斑鹿等十餘種,這些動物多生長在距今1.5億年前的中更新世。
湯山猿人洞景區可分為六大塊,分別為入口處石壁雕泉景觀、山腳下的古人類石刻園、古人類史料陳列館、遺址洞口山崖猿人雕刻景觀、天然溶洞景觀、竹園休閑區。按朱教授構想,這里將成為一個展現南京甚至全國的古人類「石頭公園」。原本暴露於石崖上的漏斗形的豁口,成為一個天然的浮雕石壁。根據實地考察,石壁上形似人頭形體的石塊將略加雕鑿,成為4—5處「南京猿人」頭像,與美國總統山不同的是,猿人頭像避免斧鑿痕跡,與天然山石渾為一體。此外,在洞窟山頂上,佇立著兩三尊巨型猿人狩獵青銅雕像,做為猿人洞的巨型標志。在整個景區內,隨處可見茅屋、石器、巢居屋、穴居屋等石器時代建築小品,充滿歷史感。
化石的發現
2005年4月的一天,剛剛下過一場雨,家住湯山的劉先生夫婦在葫蘆洞附近採石頭意外發現幾塊長相怪異的「石頭」,仔細一看發現其中一塊長得很像牙齒。聯想到當地著名的「南京猿人」,劉先生決定把這些石頭送到南京地質古生物所做「鑒定」。事隔一年左右,這些石頭的身份初步被確認了,它們很可能是距今100萬年前的獼猴或是狒狒的化石,而這一發現為證明「蘇皖地區是東亞人類發源地的中心之一」的觀點提供更有力的依據。
怪石採石場附近現身
提起「南京猿人」恐怕沒有人會不知道,由於在湯山地區的葫蘆洞進行採石,意外發現了兩個頭蓋骨,經專家鑒定,取得世界性的關注。1992年初,該地區准備開發成旅遊景點,原來在這個地方的採石場被轉移到葫蘆洞西面500米處的煤灰場處。後來採石場被劉先生承包了下來,發現化石的當天他本來是在場南面的山坡上採石頭,哪知道看見了很多像牙齒的「石頭」。過了幾天他又去山上,竟然意外地發現山坡上3—4米高的地方還有一個小洞,離洞不遠的地方又出現幾個牙齒樣石頭和另外一些奇怪的石頭,他懷疑這些「石頭」原先就是在這個洞里,後來被雨水沖刷而掉了下來。當他准備進洞里仔細看看時,可由於岩石太過陡峭,所以未能成行。為了搞清楚這些石頭究竟是什麼,劉先生准備找專家確認。
「身世」疑雲重重
第一個看到這些化石的人是南京地質與古生物所的許漢奎研究員,從他提供的實物來看,這些化石的確長得很「怪異」。其中一個化石被保存得很好,上面清晰可見4顆牙齒,牙齒較大而且很鋒利;另外一個化石上明顯有一塊被刮過的痕跡,痕跡表面很光滑。許漢奎研究員說,單從外表上看,無法肯定這些牙齒是不是猿人的,而那塊被刮過的痕跡,更是無法解釋。由於猿人化石一直是「鳳毛麟角」,所以哪怕是一顆牙齒都是極其難得的,大名鼎鼎的雲南元謀人也僅僅被找到了三顆牙齒,但它卻使我國猿人的歷史推前到170萬年。以前只是發現兩個「南京猿人」頭蓋骨,後來正式發掘時找到過一個臼齒化石,但經相關專家研究認為,這顆牙齒應屬於智人牙齒,並非是南京猿人的牙齒。如果這次的牙齒化石真的是猿人的,那將是一個舉世震驚的重大發現。
化石「面紗」掀開一角
由於事情緊急,許漢奎研究員把化石帶到北京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該所的吳新智院士看後,認為不太像猿人牙齒,倒有些像狒狒牙齒,但比狒狒的牙齒稍微偏大。為了進一步弄清楚,他又把化石交給他的學生——同號文博士,他也對化石的種種奇特現象難以下結論,又把化石交給了陳勝前博士。2006年3月底,北京方面終於傳來了好消息,經研究人員討論,根據化石所在的地質年代來分析,它可能是100萬年前的。其中牙齒化石很可能是裴氏獼猴的上頜骨(上嘴巴)的臼齒;至於那塊被颳了一下的肢骨化石,研究人員認為好像是狒狒的;而為什麼會有刮的那一塊,至今都沒有最後的定論。目前這些化石還在北京,相關專家表示要進一步研究比對。
有助於人類「多源」論
盡管並不是南京猿人的化石,但是這些化石可以表明蘇皖地區在100萬年前很適合猿猴類生長和繁衍。此前我國古人類學家吳新智院士和美國、澳大利亞學者早就共同提出:人類發源地既在非洲,也在東亞的多地起源論;近年來不少學者認為,蘇皖地區是東亞人類起源地的中心之一。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靈長類骨化石在安徽潛山,距今6000多萬年;溧陽地區又發現距今4500萬年的中華曙猿;泗洪雙溝又出現了1500萬年至1000萬年的雙溝醉猿;而在安徽繁昌又發現240萬年前的石器,說明當時已進入猿人時期。後來安徽巢湖又有2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鎮江、泗洪又出現3萬年到4萬年前的「晚期智人」。在安徽和江蘇這樣一個范圍里,發現了從靈長類——猿猴——猿人——智人完整演變過程的化石,這些都為「蘇皖地區是東亞人類發源地」的假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Ⅱ 湯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湯山風景區位於南京東郊23公里,是南京市規劃重點建設的風景區。該區集碑、泉、洞、湖、寺為一體,融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為一爐, 獨具特點。景區內不僅有世界之最的陽山碑材,而且還發現了南京猿人化石。
Ⅲ 湯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嗎
湯山溫泉
湯山猿人洞
陽山碑材
湯山風景區位於南京東郊23公里,是南京市規劃重點建設的版風景區。
該區集碑、權泉、洞、湖、寺為一體,融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為一爐, 獨具特點。
景區內不僅有世界之最的陽山碑材,而且還發現了南京猿人化石。
Ⅳ 江寧湯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湯山旅遊景點推薦
湯山溫泉、蔣氏夫婦溫泉別墅、陽山碑材、湯山古溶洞、隆昌寺
湯山集「泉、專碑、洞、湖、寺、屬林」六景於一體。「泉」,即溫泉,被列為中國四大療養溫泉之首,在南朝時被皇帝封為「聖湯」;「碑」,是指陽山碑材,已經被載入吉尼斯紀錄。以陽山碑材為核心開發的明文化村是南京郊縣首家4A級風景區;「洞」,指湯山溶洞。湯山被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溶洞是其主要代表。湯山多樣的地質景觀被評定為國家地質公園;「寺」指的是藏龍寺和擬將復建的聖湯延祥寺。此外,還有安基湖、湯泉湖、龍尚湖等豐富山水資源。
Ⅳ 南京湯山礦坑公園好玩嗎
礦坑是當地「吃資源飯」的直接見證,常年採石留下的裸露山石、大片灰白和滿地揚塵,則時時提醒當地人,「吃資源飯」的粗放發展模式已經不再適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要求。去年,南京等19個城市被住建部列入第二批「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湯山礦坑公園項目成為南京上報住建部「城市雙修」的試點案例之一。經過近一年削石除險、修復生態,採石宕口留下的峭壁依然如刀劈斧削,刺目而震撼;峭壁下方的碎石塊則被大片草坪取代,山體的千瘡百孔和公園的生機勃勃,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施工人員介紹,目前礦坑修補和修復已全部結束,崖壁露出了大自然的粗礪面貌,山體形態也已修復。公園內的水系進行了生態凈化處理,施工人員還清理了礦坑內的渣土和碎石塊,填充植土,栽種生態草甸及觀賞性植物等。預計到明年初,礦坑公園將打造完畢並開放無動力兒童游樂設施區、房車露營區等。到明年年底,工程二期還將建設星空餐廳、茶室,打造90米高的人工瀑布,並在東側礦坑建設溫泉酒店,方便遊客泡湯、住宿。
曾經廢棄的礦坑,搖身一變成了主題公園和「城市雙修」窗口,一切都源於湯山發展思路的轉變——從「吃資源飯」到「吃生態飯」。近年來,當地陸續關閉採石場101家,全力恢復山體生態。部分宕口、窯址,還被創新打造成為「溫泉+」體驗載體,強化旅遊氛圍。金烏溫泉公園原址是一處窯廠,目前已被打造成國內首個免費開放的溫泉康養主題公園,每天都有上百位遊客來此免費體驗面湯、手湯、足湯;位於湯山湖山社區的「江蘇園博園」項目,早前採石宕口密布,小火車運輸線密集,未來也將被打造為又一拳頭旅遊項目。從採石重鎮到旅遊風情小鎮,意味著湯山換了個理念「靠山吃山」,這不僅沒有影響當地經濟發展,反而讓湯山吃出了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的好滋味,找到了生態文明和經濟建設齊頭並進、協調發展的好路徑。
Ⅵ 南京湯山有哪些景點
陽山碑材、湯山猿人洞、中華民俗村、溫泉
Ⅶ 南京湯山除了溫泉還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要是夏秋季節來的話,湯山鄉下可以看到大片的薰衣草田。不過就是交通不是很方面,當然有私家車的話還是很不錯的。
Ⅷ 南京湯山有什麼好玩的
湯山山清水秀,復風景優美,泉制眼群集,終年泉水汩汩,熱氣騰騰。湯山因泉而得名,因泉而著名,是全國四大溫泉療養區之一。從古至今湯山一直流傳著英雄後羿射日落湯山而形成四季噴涌之溫泉的神話故事。湯山溫泉多分布於湯山東及東南城一帶,泉水來自地下2公里處,水溫常年保持攝氏50-60度,且冬夏溫度相差不大。據化驗,湯山溫泉水中富含鈣、鎂等30多種微量元素,對關節炎、風濕症、高血壓等多種頑疾療效顯著。溫泉分布於湯山東及東南坡的湯王廟一帶,共有九個泉眼,其中以湯山泉、湯山浴室一帶最為集中。
Ⅸ 湯山有哪些好玩的呀!
概況 位於湯山鎮的古猿人洞的發現是繼雲南雲謀、陝西藍田、北京周口店、安徽和縣猿人之後的重大考古突破。1995年後,這里便成為對遊客開放的旅遊景點。 湯山鎮西的雷公山中,有一個巨大的溶洞群,現已探明溶洞總面積達數萬平方米,目前對遊人開放的有雷公洞和葫蘆洞。1993年3月13日葫蘆洞內出土了一具較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引起了世界的矚目。考古學家在此先後發現了十幾種動物化石,據科學鑒定,這大約出生於30萬年前的南京猿人,南京地區人類史也因此向前推進了20多萬年,同時也證實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葫蘆洞內發現的化石還有腫骨鹿、斑鹿等十餘種,這些動物多生長在距今1.5億年前的中更新世。 湯山猿人洞景區可分為六大塊,分別為入口處石壁雕泉景觀、山腳下的古人類石刻園、古人類史料陳列館、遺址洞口山崖猿人雕刻景觀、天然溶洞景觀、竹園休閑區。按朱教授構想,這里將成為一個展現南京甚至全國的古人類「石頭公園」。原本暴露於石崖上的漏斗形的豁口,成為一個天然的浮雕石壁。根據實地考察,石壁上形似人頭形體的石塊將略加雕鑿,成為4—5處「南京猿人」頭像,與美國總統山不同的是,猿人頭像避免斧鑿痕跡,與天然山石渾為一體。此外,在洞窟山頂上,佇立著兩三尊巨型猿人狩獵青銅雕像,做為猿人洞的巨型標志。在整個景區內,隨處可見茅屋、石器、巢居屋、穴居屋等石器時代建築小品,充滿歷史感。 化石的發現 2005年4月的一天,剛剛下過一場雨,家住湯山的劉先生夫婦在葫蘆洞附近採石頭意外發現幾塊長相怪異的「石頭」,仔細一看發現其中一塊長得很像牙齒。聯想到當地著名的「南京猿人」,劉先生決定把這些石頭送到南京地質古生物所做「鑒定」。事隔一年左右,這些石頭的身份初步被確認了,它們很可能是距今100萬年前的獼猴或是狒狒的化石,而這一發現為證明「蘇皖地區是東亞人類發源地的中心之一」的觀點提供更有力的依據。 怪石採石場附近現身 提起「南京猿人」恐怕沒有人會不知道,由於在湯山地區的葫蘆洞進行採石,意外發現了兩個頭蓋骨,經專家鑒定,取得世界性的關注。1992年初,該地區准備開發成旅遊景點,原來在這個地方的採石場被轉移到葫蘆洞西面500米處的煤灰場處。後來採石場被劉先生承包了下來,發現化石的當天他本來是在場南面的山坡上採石頭,哪知道看見了很多像牙齒的「石頭」。過了幾天他又去山上,竟然意外地發現山坡上3—4米高的地方還有一個小洞,離洞不遠的地方又出現幾個牙齒樣石頭和另外一些奇怪的石頭,他懷疑這些「石頭」原先就是在這個洞里,後來被雨水沖刷而掉了下來。當他准備進洞里仔細看看時,可由於岩石太過陡峭,所以未能成行。為了搞清楚這些石頭究竟是什麼,劉先生准備找專家確認。 「身世」疑雲重重 第一個看到這些化石的人是南京地質與古生物所的許漢奎研究員,從他提供的實物來看,這些化石的確長得很「怪異」。其中一個化石被保存得很好,上面清晰可見4顆牙齒,牙齒較大而且很鋒利;另外一個化石上明顯有一塊被刮過的痕跡,痕跡表面很光滑。許漢奎研究員說,單從外表上看,無法肯定這些牙齒是不是猿人的,而那塊被刮過的痕跡,更是無法解釋。由於猿人化石一直是「鳳毛麟角」,所以哪怕是一顆牙齒都是極其難得的,大名鼎鼎的雲南元謀人也僅僅被找到了三顆牙齒,但它卻使我國猿人的歷史推前到170萬年。以前只是發現兩個「南京猿人」頭蓋骨,後來正式發掘時找到過一個臼齒化石,但經相關專家研究認為,這顆牙齒應屬於智人牙齒,並非是南京猿人的牙齒。如果這次的牙齒化石真的是猿人的,那將是一個舉世震驚的重大發現。 化石「面紗」掀開一角 由於事情緊急,許漢奎研究員把化石帶到北京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該所的吳新智院士看後,認為不太像猿人牙齒,倒有些像狒狒牙齒,但比狒狒的牙齒稍微偏大。為了進一步弄清楚,他又把化石交給他的學生——同號文博士,他也對化石的種種奇特現象難以下結論,又把化石交給了陳勝前博士。2006年3月底,北京方面終於傳來了好消息,經研究人員討論,根據化石所在的地質年代來分析,它可能是100萬年前的。其中牙齒化石很可能是裴氏獼猴的上頜骨(上嘴巴)的臼齒;至於那塊被颳了一下的肢骨化石,研究人員認為好像是狒狒的;而為什麼會有刮的那一塊,至今都沒有最後的定論。目前這些化石還在北京,相關專家表示要進一步研究比對。 有助於人類「多源」論 盡管並不是南京猿人的化石,但是這些化石可以表明蘇皖地區在100萬年前很適合猿猴類生長和繁衍。此前我國古人類學家吳新智院士和美國、澳大利亞學者早就共同提出:人類發源地既在非洲,也在東亞的多地起源論;近年來不少學者認為,蘇皖地區是東亞人類起源地的中心之一。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靈長類骨化石在安徽潛山,距今6000多萬年;溧陽地區又發現距今4500萬年的中華曙猿;泗洪雙溝又出現了1500萬年至1000萬年的雙溝醉猿;而在安徽繁昌又發現240萬年前的石器,說明當時已進入猿人時期。後來安徽巢湖又有2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鎮江、泗洪又出現3萬年到4萬年前的「晚期智人」。在安徽和江蘇這樣一個范圍里,發現了從靈長類——猿猴——猿人——智人完整演變過程的化石,這些都為「蘇皖地區是東亞人類發源地」的假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